【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荷花淀》(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2课《荷花淀》(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6 13:4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1张PPT。影视作品中战争的描写都很残酷。文学作品中的战争描写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
孙 犁荷 花 淀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这是一篇关于什么题材的小说?景物美、情感美、情操美、含蓄美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99个水淀组成白洋淀,荷花淀便是其中最美的一个淀泊。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孙 犁
(1913─2002)
现代作家作者简介 孙犁,主要作品:《荷花淀》、《芦花荡》(收入小说和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茅盾说“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
这一独特风格形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白 洋 淀 派写作背景
孙犁1936年到了白洋淀附近的安新县同口小学教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或是清晨或是黄昏,他经常到白洋淀边散步,慢慢地,他熟悉了这一带的风土人情,熟悉了这里人民的劳动和生活.
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进这一地区,他切身体验到了这里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在抗日的旗帜下,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虽然热土难离,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打鬼子,各个村庄的青年农民都自愿地奔赴抗日前线.至于那些青年妇女所表现出的识大体、顾大局,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更使他由衷敬佩.
基于这种心理,1945年, 他写成了《荷花淀》这篇著名的小说。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薄雾  吮吸  泅水  凫水横样子  投奔  垛起来 白洋淀 bó shǔn qiú fúhèng bèn duò diàn课文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1. 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 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几个妇女的活动
暗线:地区小队的活动 整体感知:
夫妻话别
(开端)

探夫遇敌
(发展)
助夫杀敌
(高潮结局)荷花淀白洋淀妇女在战斗中不断成长(1—31)(32—61)(62—85)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按情节发展的顺序简要概括。重点探讨: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
鉴赏细节描写的作用
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
生动的人物对话 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语言描写。鉴赏小说对话把握人物性格①抓关键词,品辨语气,注意语调;
②联系语境,注意句式特点;
③挖掘潜台词,认真分析个性化语言.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们几个呢?”
“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怎么了,你?”
忧虑,关切。平问。

细致聪颖。侧问。
对丈夫的回答不满意。追问。
体贴机敏。逼问。
女人的四问,简洁朴素,又情意绵绵。
鉴赏人物对话的作用夫妻话别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低着头”表现了水生嫂的性格:传统贤惠的农村妇女,对丈夫很顺从;
用不满的语气表达了满意的心情。有一丝嗔怪,但更多的是赞扬,说明她深明大义。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深明大义;对家庭很有责任感;
对丈夫依恋。    
坚强;对于丈夫给予的理解感到欣慰。 水生嫂的形象
既有中国妇女传统的美德,又具有抗日根据地妇女进步的特点。
她温柔贤惠、善良体贴、勤劳灵巧,又深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甲.“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乙.“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丙.“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丁.“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来。”
戊.“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有什么看头啊!” 品对话 说心理
A.忸怩含蓄
B.机智伶俐
C.性急冒失
D.稳重谨慎
E.爽朗直率“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快摇!”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紧张但临危不乱,机智、沉着和镇定。“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不甘落后、乐观、自信、迅速成长无尽关爱中的理解夫妻
话别探夫
遇敌助夫
杀敌难以割舍的牵挂 荡气回肠中的自豪人情美小结:对话描写—千言万语总关情作品的对话描写有何特点?起到了什么作用?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符合人物身份和心理,使人读后“如见其人”。
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示了白洋淀女人们的成长历程,
展示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人情美、人性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语言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传神的细节描写 细节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嘴里吮了一下。 “震动”表现她对丈夫要离开感到突然和震惊,刻画性格中的“柔”的一面。 “吮”是为了掩饰失态,控制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心里的震动,表现了她的性格中“刚”的一面。细节描写细节二: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顺手捞上”、“顺手又丢”写出女人们悠闲的神态,用不经意的动作传神地写出了她们对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热爱。 细节三: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从水声可知划船快速却不失节奏,这表现青年妇女们遇敌时紧张、急迫而不慌乱的心理。 细节四: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捞”“丢”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的喜悦心情,以及夫妻之间彼此牵挂、相亲相爱的情感,更加融入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对家乡的挚爱。诗化的环境描写思考:本文有几处景物描写?各描写了哪些景物?描写的特色是什么?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景物描写鉴赏片段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 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 ……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渲染一种诗意、宁静清新的气氛。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托水生嫂的勤劳淳朴。片段二: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万里无云”和“无边的跳荡的水银”写景物的辽阔;“水面没有一只船”写环境的寂静。衬托青年妇女的心情由探夫未遇的失落变为开朗。片段三: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
2.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小结: 景物描写及作用1、白洋淀夜景的风景画和风俗画(1-3段)
2、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40段)
3、淀上遇险时对荷花淀的描写(61段)提供背景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渲染气氛
烘托心情
暗示情节
表现心理、感情
环境描写 人物对话 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社会生活小 说景物描写──如诗如画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人物语言──个性鲜明艺术特色 散文式格调
诗歌般意境
---诗体小说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
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
完美统一《白洋淀》题记 ——孙犁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生息着善良淳朴的人民;这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繁衍着勤劳勇敢的白洋淀人。这里是我们白洋淀人的世界,这里是我们宁静的家园。
当日寇闯进了家门,当荡里响起了枪声,拿起枪,投入战斗吧!白洋淀人。 无论男女老幼,巾帼须眉,那百顷苇荡就是抗敌决死的战场。
谁说女人天生是软弱俘虏,谁说她们只属于庭院闺房?当豺狼闯进了芦荡,女人们拿起了枪,驾上船,投入了战斗……

主题小说通过描述荷花淀人民的革命斗争,讴歌了根据地人民,特别是根据地妇女识大体、爱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业1、情景作文,写一个对话描写的片断表现人物的某方面的性格,注意人物的身份。
2、完成课后练习及本课《金榜学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