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赏诗词美景 感承平气象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疏通词意,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
01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赏析铺陈和点染手法;
02
03
了解创作意图,体会作者对杭州西湖的热爱之情。
柳永是 。
旷世的才子,词场的巨擘,失意的士人
1.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排行第七,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3.原本热心功名,但仕途坎坷,潦倒一生。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门外。
4.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5.柳永词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检查预习——走近柳永
《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创,大约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 这首词共107字,属于长调、慢词。
长调:字数在九十一字以上的词。
慢词:依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与小令相比,慢词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音乐更加悠扬动听,情感更为曲折婉转、复杂多变,景物可以铺陈渲染、细笔工描。
解题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升调)。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语调舒缓)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qiàn)无涯。(音调急促,有气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qǐ),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jì)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平和舒缓,心旷神怡)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读出恳切之情)
朗读文本
结合课下注解,自主疏通词意,并思考:
1.词人笔下的杭州是怎样的?
2.你读出词人对杭州风物怎样的感情?
3.你认为文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词人的写作目的?
夸什么
如何夸
为何夸
形胜、繁华、富庶、美丽、安定、祥和……
赞美、惊叹 ……
整体感知
为何夸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一引杨湜《古今词话》:“柳耆卿与孙何为布衣交。孙知杭州,门禁甚严。耆卿欲见之不得,作《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干谒诗
“干”的意思是求取,谋取,“谒”的意思是拜见。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既然是投赠之作,柳永在文中自然少不了夸赞之词,请再读文本,找出作者分别夸赞了杭州什么。
夸什么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夸都市繁盛
夸景色壮观
夸生活富足
夸西湖山水秀美
夸百姓生活愉悦
夸官员情趣高雅
作者用如椽画笔,一句一景,向我们细腻入微的描绘出杭州之美。在下面选句中任选一句你喜欢的,并谈谈你的理由。(可从典型意象/炼字/表现手法等角度赏析)
如何夸
1.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2.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①“绕”为萦绕之意,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化静为动,也表现了钱塘之美。
②“卷”为卷起之意,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写得形象逼真。
③比喻。“霜雪”写出钱塘江潮的壮阔之景。
④拟人。“怒涛”
⑤夸张。“云树”“天堑无涯”。
⑥动静结合。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①“弄晴”“泛夜”,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②“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①时间与空间的映衬。“三秋”言时间之长,“十里"状空间之广, 将意境表现得极为开阔。
②视觉与嗅觉的映衬。桂之素洁与荷之缤纷,桂之芬芳馥郁与荷之清幽淡雅,相宜相彰。
③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
④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
“点染”本是国画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现在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给读者一个总体的认识。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本词写景上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点染”艺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点
染
点
染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柳永
“点染”艺术
“点染”艺术
长亭送别
元·王实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染
染
点
点
作者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用铺陈、点染手法展现出杭州三重美:
第一重美,目之所遇,眼之所见,西湖四时,湖木花树(美在风景)
第二重美,民俗风情,奢华生活,昼夜笙歌,怡然自得(美在生活)
第三重美,官员风流雅致,官民同乐,政通人和(美在和谐)
同时赞美孙何治理有方并祝愿他升官。也借此展现了自己的文采才华,暗示求荐之志。
1、《望海潮》开篇就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______, ”,点出杭州位置之重要、历史之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
2、《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 ”几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居民住宅的雅致,都市户口的繁庶,表现了杭州繁华热闹的景象。
3、《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钱塘江堤,树木葱郁,犹如云雾。钱塘江水,波涛汹涌,就像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
4、《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述当时的杭州市场繁荣、市民殷富、生活富足。
5、《望海潮》中“ _____ ,_______,_______”几句,描写了杭州山、水、桂、荷等典型景物,凸显出西湖乃至杭州最美的特征,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重湖叠山献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理解性默写
布置作业
一读《鹤冲天》,识得柳永傲骨肝胆;
二读《定风波》,识得柳永恣荡真情;
三读《雨霖铃》,识得柳永婉约缠绵;
四读《望海潮》,识得柳永大家手笔;
五读《八声甘州》,识得柳永唐人气象;
最后读《戚氏》,识得柳永一生凄凉。
有人说,读柳永
选做
必做
背默《望海潮》。
请同学们课下诵读柳永的这些词作,
体会不同风格柳词的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