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菱角的喜剧》(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0课《菱角的喜剧》(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6 13: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17世纪末,在普鲁士王宫里,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向王室成员和众多贵族宣传他的宇宙观时提出:“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听者哗然,不少人摇头不信。于是,好事者就请宫女到王宫花园中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想以此推翻这位哲学家的论断。结果,令他们大失所望,谁也没有找到这样的叶子。因为粗粗看来,树上的叶子好像完全一样,可是仔细比较,却是大小不等、厚薄不一、色调不一、形态各异。
菱角的喜剧秦牧课件制作:李红先菱角: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池沼中,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略呈三角形,边缘略有锯齿,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绿色或褐色,果肉可以吃。这种植物的果实,通称菱角。
秦牧(1919----1992),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生于香港。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1941年曾在桂林的中山中学教书,并从事写作,开始涉足文坛,之后陆续发表作品。1992年逝世。
秦牧是中国当代三大散文家之一(刘白羽、杨朔、秦牧)。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及姐妹篇《语林采英》。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1919~1992秦牧散文主要特点:
一、言近旨远,哲理性强。
二、散文题材广泛、知识丰富。
三、表达方式灵活多变,潇洒自然。
1、辨音:菱角
棱角
(líng)
(léng)外壳
地壳(Ké)
(qiào)点缀
拾掇(zhuì)
(duō)检查预习:2、辨义:君臣佐使:漫不经心:
酣然大睡:  中药方剂学术语.是中药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简称为“君臣佐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睡得酣畅. 用来比喻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互相补充的。 《菱角的喜剧》是作者在建国十周年时候写的。当时文章题目叫《复杂》,这文章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1958年我国出现了违背事物客观规律的现象—大跃进运动,作者认为有必要在文学创作中表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之类的题材”。在这背景下于1959年写成,后来收入散文集《长河浪花集》时,作者将它改为现在看到的《菱角的喜剧》。
写作背景: 当时,整个社会的冒进主义思想特别严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的工作作风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尽管,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秦牧提出来的观点在我们今天仍有指导意义。这是我们付出沉重代价之后得出的深刻教训。哪个题目更好?原题:《复杂》1、《菱角的喜剧》更有针对性,“喜剧”一说也让人充满阅读期待。2、《复杂》题目一般化,且说教的意味比较浓,
跟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和笔调不太吻合。拟文题应注意题目与文章
内容、主题、笔调以及阅读吸引力的关系<<菱角的喜剧>>1、速读课文(1—6段),作者对菱角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从“菱角的喜剧”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研读课文:(1)自己小时候常见的两个角的菱角。(2)广西见到三个角的菱角。(3)在重庆市场上见到四个角的菱角。(4)浙江嘉兴有一种没有角的圆角菱。(5)列举其它昆虫的“同”中有“异”。认识菱角的过程:认识菱角化学中的碳水化合物
物理中的同一元素
医学中的人体体质 差异和牙齿数目其他的生物(如蝗虫、蝴蝶)联想推而广之
联想开去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提出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一切事物之间。启示:2、朗读课文7-12段,由此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阅读课文7-12段,由此看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作者的观点:认识事物应掌握了一般性之后,再努力掌握具体事物的特殊性。 作者用了哪些材料来论证自己的这个观点?围绕着这个观点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印证? 对比
论证聪明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合理、科学的)自己认识菱角甚至蝴蝶、蝗虫的方法(片面性)小组讨论:正反对比举例论证农民掌握下雨的条件“黑云、风势、昆虫动态”
(正面举例)有些地方良种变劣种,有些地方山洞养猪失败
(反面举例)请将下面句子改成书面语。
1、在广西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初见的时候,不禁小小吃了一惊。把一枚长着三个勾儿的菱角放在掌心里把玩了半天。心想:“吃了半辈子菱角,现在才知道有些地方的菱角原来长的是三个角,多特别哦!” 改为:我在广西第一次看到三个角的菱角时很惊讶。我将这种菱角进行观察之后认为,个别地方有三个角的菱角是很特别的事情。 品味语言:2、是不是只有生物界有这种情形呢?不!一切事物都有复杂性、多样性。 改为:不仅生物界有这种情形,一切事情都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3、我的天!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原是这样无往不在的。 4、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 改为:复杂性、多样性的事物无往不在。 改为: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必须杜绝简单化绝对化的认识方法。 作者推崇口语,他说:“口语朴素平易,生动活泼,经过加工提炼,用于诗文,就能使得诗文像注进了一股清泉似的,清新动人。”口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口语词和语气词多,短句和省略句多,显得格外简洁,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就像一个幽默风趣的好朋友跟你讲一些简单而深刻的道理。
语言特点——口语化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王安石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苏东坡 (苏东坡为王安石改诗,却错把明月鸟和黄狗虫当成了真正的明月和黄狗。后来,苏东坡被贬儋州才知道,明月是当地的一种鸟,经常在空中叫,黄犬是一种小昆虫,喜欢卧在花心中。) 课堂延伸:作业: 仿照作者从日常小事写起,然后引出一个道理的写法。你能从哪些日常的事物当中悟出深刻的道理?(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