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议论散文两篇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6 19:2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4张PPT。二十世纪最智慧的头颅走近大师-钱钟书华美实验中学 李洁容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生于无锡城书香门第“钱绳武堂”,古文家钱基博的长子,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周岁抓阄,抓了一本书,取名“钟书”。19岁考清华,因中英文特优,被破格录取。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后同赴英留学。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旋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41年曾羁居于沦陷的上海,创作颇丰。49年,清华任教。53年调中国文学研究所。69年与杨绛同下到河南“五七干校”。72年回京。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后事从简)作者简介记忆力惊人的钱钟书小事糊涂的钱钟书淡泊名利的钱钟书语言天才的钱钟书 杨绛是大名鼎鼎的上海大律师杨荫杭的女儿,在东吴大学读三年级时,母校振华女中为她争到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杨绛最终放弃,且果然考上了清华研究院,还因此认识了钱钟书。她的父母便开玩笑说:“阿季(杨绛)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一心只想考清华。”杨绛面容清秀,身材窈窕,性格温婉,人又聪明大方,衣着朴素愈显独特。深受男生爱慕。人说:“杨绛进入清华大学时,才貌冠群芳,男生欲求之当偶者70余人,谑者戏称为72煞。”她芳心未许,天意让她等待一个人——钱钟书。1932年春,杨绛结织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同乡才子。是时,钱钟书穿一件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个头不高,面容清瘦,机智而自负。他的旁征博引,诙谐幽默,给杨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绛与钱钟书白头偕老钱钟书夫妇和女儿钱媛 钱钟书和杨绛晚年在家中作者代表作
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短篇小说《人·鬼·兽》
长篇小说《围城》。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间。
——钱钟书旷世之作 无论他的小说或散文,都具有机智隽永的特点,特别是他的讽刺性长篇小说《围城》,更是能够显示他的独特的风格: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刻画人物惟妙惟肖。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妙喻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 方鸿渐受到两面夹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自己没有文凭,好象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总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作品,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学习议论散文以智性见长的特点。
二、理解作者所写的见解和感受,体会作者的独特感悟。
三、学习作者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的比较(p90)
议论性散文与抒情散文的比较
结合《霞》 与《我的母亲》、《荷塘月色》
哲理性、形象性、文学化 泛指宾主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暄:温暖。 感情或道德方面的分隔,缺少牵连;没有亲密感或亲切感。搅动:
琐碎:
镶嵌:
隔膜:
飒至:
羲皇:
寒暄: 积累字词jiǎosuǒsuì零碎细小。xiāngqiàn以物嵌入,作为装饰。gémósà清凉的样子。xī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xuān捷径:
笼络:
希冀:
鸟窠兽窟:
眼花缭乱:

镇天镇夜: 积累字词jiéjìng 近便的小路;喻不循正轨,贪便图快的做法;喻速成的方法或手段。lǒngluò围绕,包罗;拉拢,控制。jì希望得到。kē kūliáo 形容眼前的景象复杂纷繁,使人感到迷乱。 整天整夜。镇,表示完整的一段时间,多见于早期白话。整体感知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中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说说作者对生活有什么独特的感悟。全文脉络一(1):由春天引出窗的形象和作用。二(2—3):门与窗有不同的意义。三(4):窗是房屋的眼睛。 窗窗深入
探究
作者的
观点 思考1、阅读第一段,回答:作者为什么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因为到处是不明亮的阳光,到处是没有生气的风,到处是琐碎而单薄的鸟语。——太多了,太滥了,精华不能够提炼,鱼龙混杂,所以无法做到欣赏。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铺垫。 2、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因为作者认为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只有通过窗子的取舍,把室外的又杂又乱的景物舍掉,阳光看起来才明亮,风才觉得有生气,鸟语听起来才更动人。“画”比喻春天的景色。 “框子”比喻窗。有了窗子,提炼精华,便可以做到欣赏。现代文阅读考点1: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①立足原文,联系上下文,懂得选取有效关键词语整合答案。
②要注意句子修辞并分析。
悟到: 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3、阅读文本,你觉得门和窗有什么不同的意义?简要概括并分析。 现代文阅读考点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①注意各段落及段落内中心句、分论点;
②提取整合信息时,要懂得舍弃举例、比喻(修辞)等句子,要从正面(肯定面)作答。
思考分析第2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意义门——追求、欲望客人窗——占领、享受主人对该句话的理解:门,打开的是人的世俗社会;
窗,打开和通向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第3段:门和窗代表不同的进化阶段进化
阶段门——保护、需要物质需要窗——奢侈、享受精神需要实用性审美享受明确: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
窗子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思考分析
门是指: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门的开关由不得你”
人为了生存,为了基本的需要,不得不努力去寻找
物质上的需要,
一种不自由感。 门
窗是指:
“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奢侈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
无需寻找的,悠然自得的,是生活的主人,做自己想做的事。
精神上的享受,
一种自由感。 窗挑战一下吧!同——功能:盛东西的器皿异——外形单一
多样碗盛饭、汤等
杯盛酒、水等功能使用者的心理碗,基本生活要求
杯,享受休闲进化阶段碗,满足生存需要,必需品
杯,满足精神需要,奢侈品给人的启发碗,实实在在,质朴踏实
杯,交流感情,反映个性一直不曾注意到窗,只是觉得窗太普通了,不值一题。但读了钱钟书的《窗》后,我才渐渐发现窗里面有另一个世界。   《窗》中写道: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是的,美不胜收并非欣赏的至高境界。从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太多的美尽收眼底不比透过窗定眼一幕好。这让我想到了生活。生活中面临着太多的选择,而被选择的东西或事情各有所长,这时我们就会犹豫不决,当我们还在左右徘徊时,已经错过了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就不会像透过窗观景那样取舍呢?选定一个目标,将它定格,以着它而努力。好比观景一样,选定了就细细品味和欣赏。   窗,让我学会了取舍!   《窗》中又写道: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是的,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舒缓了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关系造成的心理紧张。韦应物在《秋夜》中写道:暗窗凉叶动,秋天寝席单。刘方平有"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沈佺期又有"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可见,他们都从窗体会出无穷的时间和空间,通过窗诗意的把握世界。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透过窗感受自然,感受世界,感受生活。   窗,让我与自然更近一些!   《窗》中还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是的,窗对屋内和屋外的人进行了区别。《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道:窗内是主人们,窗外是奴才下人。这里"窗"加强了人的一种身份与权利。这让我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好比关窗与开窗,就那么的一扇小小的窗却阻挡了多少的理解与沟通,导致了多少的误会与仇恨。生活中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那么我们不妨敞开心中的那扇窗,让理解走进去,让误会走出来。   窗,让我学会了敞开心扉与人沟通!   卞之琳在《断章》中写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里,窗外,桥上,楼上。这里纷繁的关系也是由窗产生的,这是窗的哲理!"窗外鸟声闲,阶前滤心善"这是窗的美。有首老歌唱道:"是谁敲打我的窗,是谁在撩动琴弦,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忆出我的心坎。"这是窗的神秘。   窗,让我学会了取舍,让我与自然更近一些,让我学会了敞开心扉与人沟通!窗里有哲理,有美丽,有神秘,还藏有另一个世界! 1、作者为什么要从“窗”写到“眼睛”?
窗与眼睛有哪些相同之处?明确:①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窗户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
②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三)窗与眼睛“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让灵魂自由去探胜,安静地默想”
“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予你什么满足……闭了眼向梦中寻去?”2、哪种情况下要闭眼或关窗? 既想开窗追求心灵的自由,
又害怕外界纷乱,也可以适当给自己的心灵放假,让心灵自由地去探胜。(以小见大)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见解独特:发人之所未发,见解独到,充满着人生的哲理。屋子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但仍不能因保护自己而割断与外界的联系,窗子代表着“占领”与“享受”,是人的精神世界对大自然的一个胜利。 2、材料丰富,多用修辞。事例信手拈来,语言妙趣横生,旁征博引,启人心智。 对比: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引用:陶渊明的诗《归去来辞》。
比喻: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用典:“据爱克曼记一八三0四月五日的谈话,……看不出他们的心境。”拟人: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把风和太阳 进来……逗引修辞手法课文总结 本文作者以透过窗观赏春天引入,阐发了他对于“窗”独到的见解,在作者笔下,窗不但是我们观赏自然的绝佳镜头,而且往往和人类的精神享受相关,正对着人们审美的后花园,窗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最后防线,保护着我们的内心。 因此:应以审美的眼光享受生活,注重个人主体性的存在,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门莫 利学习目标 一、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体会文中深刻丰富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文中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哲理性思想的写法。
三、更深入地了解议论散文语言的特点。131、文章的中心句是哪句?这句话中隐含哪几个关键词?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也是全篇的文眼,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开门;关门;人生含意最深。142、莫利认为“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这奥秘指什么?在第2、3段当中,哪些句子体现了“奥秘”的含义呢?第2段:“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待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以日常生活为例,说明开门的奥秘。第3段:“当我再一次打开这扇门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153、莫利笔下的门有何特征?请结合第4、5、6段的内容进行回答。隐秘性;“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16“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这里是在阐述门的象征意义。4、这样一扇表示隐秘、回避的门,可以给人们带来什么呢?人在关着的门的后面,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后,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175、第六自然段中出现这样一句:“人不是放牧的马群”。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和门有什么关系呢?“放牧的马群”是受人管束,没有自由,只有群体,没有隐私的。而人是有思想感情的,有隐私的需求,需要独立的天地,而门作为“隐秘、回避的象征”,正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满足。18196、联系开头一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开门和关门有何含意?“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最后的结果表现1107、开门关门与人生有何联系呢?“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开门=开始
关门=结束
生命就是不断的开始和结束
111 回忆我们之前学习的《窗》这篇课文,为什么门和窗这两种平常之物在作者笔下变得如此意蕴深远,并藉此写出世间百态?
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探讨,而要选择“门”和“窗”这样一种具体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想? 112 深刻的思想或者抽象的道理往往会令人难以理解,而如果能借助某种具体的事物为媒介,就可以变得浅显易懂,形象可感,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这种表现手法就是象征。
关键是联想。 112常见的事物
里能生新意。 “生命并不像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像烟灰一样敲落。”莫利这样写道。然而,生命的意义就是在非常有限而仓促的时光里,不要轻易说不——用热血和激情向生命要质量,用智慧和乐观对命运唱凯歌。活用材料写开篇:命题: [广东省] 《不要轻易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