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5:2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共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等方式,识记、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生字词并能全部正确书写。2.通过速读课文,快速筛选信息,以四字短语概括小标题的内容,快速梳理文章内容。3.通过速读(500 字/分钟)全文,勾划文中关键语句,了解邓稼先生平。4.通过跳读、精读课文,用“最 的邓稼先,我从 读到,因为的“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感受,通过模仿示例、揣摩关键词句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和品质。5.通过问题探究品析人物细节描写,通过演读的方式还原场景,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体会人物襟怀和作者情感。
评价任务
正确听写字词,随文理解成语意思并完成成语辨识题单。(第一课时,指向目标1)筛选信息后,模仿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六个小标题下的内容,梳理文章内容。(第一课时,指向目标2)完成并修改200字左右的邓稼先生平简介,(人物简介中应该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分享“我所了解的邓稼先”。(第一课时,指向目标3)精读二三四五部分,模仿示例,勾画有表现力的词句,分析其含义效果,能说出邓稼先的形象和品质。(第二课时,指向目标4)能结合人物的形象和品质合理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有感情的进行演读,体会人物的襟怀。(第二课时,指向目标5)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预习]时间:20 分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邓稼先和杨振宁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识记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并理解成语的意思。通过速读(500 字/分钟)全文,勾划出文中对邓稼先的评价性语句和他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备 200 字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介绍。第一课时[导入]观看视频,了解时代背景(屏幕上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微视频)是的!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1966 年12 月 27 日下午三时,在西北大漠,罗布泊那惊天动地的一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是足以让全体中国人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的场面;这是一个醒来的民族震天动地的呐喊!就是这撼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一个东方巨人彻底站在了世人的面前! 当晚10时消息传来,北京街头,万人空巷,尤其那些饱受外国侵略者凌辱的老一代人更是热泪盈眶、奔走相告。原子弹是一个民族“铁的脊梁骨”。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挺直了腰板。今天,我们有幸结识一位为中华民族铸造了“铁的脊梁”的人──中国的“核弹之父”、“两弹元勋”:邓稼先!一、初读课文,梳理文意(指向目标2)本文的作者杨振宁与邓稼先同是安徽人,一起在清华园长大,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国留学期间又是同学,“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给我们介绍了他的挚友、兄弟一﹣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任务描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一)文章形式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参考提示:特色小标题小标题多,形式多样,有时间、人物、成就、情感、语言、评价等。(二)仿照示例,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示例:1.回顾历史,引出稼先。 参考提示:2.纵观一生,鞠躬尽瘁; 3.巅峰对比,凸显稼先; 4.打破谣言,情感震荡; 5.环境艰危,生死度外; 6.元勋千古,永恒骄傲。 (三)这六个部分的顺序可以调换吗?(参考提示:第一部分是“小引”,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第五部分重点写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二、筛选信息,初步了解人物(指向目标3)活动一:初识邓稼先任务描述: (一)检查预习:我来给大家介绍邓稼先,同学们将课前预习后整理的 200 字人物介绍进行分享交流。教师点拨:人物简介应该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勾画出文章中关于邓稼先的主要事迹,从而写出人物简介。(参考提示: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8年赴美留学。毕业后,他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主持研究并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并有“两弹元勋”之称。)(三)根据刚才同学们对邓稼先的介绍,用一个词语概括邓稼先在你心中留下的最深印象,你会用哪个词?(参考提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鞠躬尽瘁、质朴、勤奋……)第二课时三、品析词句,感知人物形象活动二:走近邓稼先任务描述:请跳读课文,找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印象最深的语段,用“最 的邓稼先,我从 读到,因为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感受(检测目标 3)PPT显示方法指导出示任务:精读法,就是对文本中的经典语段进行多角度精细的品味。就本文而言,就是通过抓关键句,精读品味,提炼概括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示例:最没有私心的邓稼先,我从“1971 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因为两个“竟”和“奇迹”说明结果的出人意料,非邓稼先能实现,可见他的毫无私心,让人信、服,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参考提示:有表现力的词句:副词“最”的反复出现。如:(1)在 20 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 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3)邓 稼 先 是 中 国几 千 年 传 统 文 化 所 孕 育 出 来 的 有 最 高 奉 献 精 神 的 儿 子 。 等 句 子 , 表 达 效 果 是 … …2. 凝练的评价性语句。如(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2)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的品格……(3)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印象深刻的语段: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的语段,突出邓稼先低调、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特征,解释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引用《吊古战场文》、《五四一首歌》,引导读者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突出人物作为炎黄子孙,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熏陶,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三)有感情朗读同学们找到的这些句子,你读出作者对邓稼先怎样的情感。(参考提示:作者杨振宁作为科学家对邓稼先有职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同学和朋友有个人深厚的感情表达。他对邓稼先既有理解、佩服、敬爱,也有怀念、感伤。) 此栏留白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课前作业
第一部分 巩固与积累 命制意图 反馈与反思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元勋( ) 彷徨( ) 鲜为人知( ) 殷红( ) 奠基( ) 背诵( ) 昼夜( ) 挚友( )鞠躬尽瘁( ) 选pìn( ) chóu( )划 zǎi( )割 至死不xiè( ) fēnɡ( )芒毕露2.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宰割(zǎi) 筹划(chóu) 鞠躬尽瘁(cuì)B.难堪(k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ān)C.元勋(xún) 呼啸(xiào) 热泪盈眶(kuānɡ)D.燕然(yàn) 彷徨(huánɡ) 至死不懈(xiè)3.根据语境和所给的释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1)香格里拉只是个传说中的地方,但奇怪的是,这个地方如此出名,______________ (妇女、小孩全都知道),甚至连美国的农妇都知道它。(2)如今,赵丽颖成功地尝试了不同风格的角色,成为了众多影迷心中_______________(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的女一号。(3)在西班牙历史上,纽曼西亚这个名字是一个____________ (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的英雄事迹的代名词。 测评学生对本课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含义的掌握程度。 此栏留白
阅读与鉴赏1.课文由小标题分为六个部分。请你用四字短语简要地概括出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2.默读全文,勾划文中关键语句,梳理人物主要事迹,准备200 字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介绍。 命制意图指向学习目标2 指向学习目标3 反馈与反思
【参考示例】一、1.略 2.A【解析】B.“鲜”的正确读音为xiǎn;C.“勋”的正确读音为xūn;D.“燕”的正确读音为yān。 3.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可歌可泣二、1.回顾历史,引出稼先。 纵观一生,鞠躬尽瘁; 巅峰对比,凸显稼先;打破谣言,情感震荡;环境艰危,生死度外;元勋千古,永恒骄傲。 2.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邓稼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课下注释和查阅工具书等方式,识记、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生字词并能全部正确书写。2.通过速读课文,快速筛选信息,以四字短语概括小标题的内容,快速梳理文章内容。3.通过速读(500 字/分钟)全文,勾划文中关键语句,了解邓稼先生平。4.通过跳读、精读课文,用“最 的邓稼先,我从 读到,因为的“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感受,通过模仿示例、揣摩关键词句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从而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和品质。5.通过问题探究品析人物细节描写,通过演读的方式还原场景,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体会人物襟怀和作者情感。
评价任务
正确听写字词,随文理解成语意思并完成成语辨识题单。(第一课时,指向目标1)筛选信息后,模仿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六个小标题下的内容,梳理文章内容。(第一课时,指向目标2)完成并修改200字左右的邓稼先生平简介,(人物简介中应该包括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事迹),分享“我所了解的邓稼先”。(第一课时,指向目标3)精读二三四五部分,模仿示例,勾画有表现力的词句,分析其含义效果,能说出邓稼先的形象和品质。(第二课时,指向目标4)能结合人物的形象和品质合理补白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有感情的进行演读,体会人物的襟怀。(第二课时,指向目标5)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课前预习]时间:20 分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邓稼先和杨振宁的生平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识记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并理解成语的意思。通过速读(500 字/分钟)全文,勾划出文中对邓稼先的评价性语句和他的主要事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备 200 字关于邓稼先的人物介绍。第二课时三、品析词句,感知人物形象(指向目标4)活动二:走近邓稼先任务描述:精读课文第二--第五部分,找出最有表现力的词语,印象最深的语段,用“最 的邓稼先,我从 读到,因为 的句式分享你的阅读感受(检测目标 3)PPT显示方法指导出示任务:精读法,就是对文本中的经典语段进行多角度精细的品味。就本文而言,就是通过抓关键词句,精读品味,提炼概括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品读形式:示例:最没有私心的邓稼先,我从“1971 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因为两个“竟”和“奇迹”说明结果的出人意料,非邓稼先能实现,可见他的毫无私心,让人信、服,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参考提示:有表现力的词句:副词“最”的反复出现。如:(1)在 20 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 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3)邓 稼 先 是 中 国几 千 年 传 统 文 化 所 孕 育 出 来 的 有 最 高 奉 献 精 神 的 儿 子 。2. 凝练的评价性语句。如(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2)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的品格……(3)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印象深刻的语段: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的语段,突出邓稼先低调、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特征,解释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的原因。引用《吊古战场文》、《五四一首歌》,引导读者把眼光投向历史深处,突出人物作为炎黄子孙,正是由于民族精神的熏陶,他有着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有感情朗读同学们找到的这些句子,你读出作者对邓稼先怎样的情感。(参考提示:读出了作者对邓稼先深深的钦佩、骄傲)四、研读细节,体悟情感(指向目标5)活动三、还原英雄形象任务描述:1.根据以上对邓稼先的了解,请你以邓稼先的身份回答下面两个句子中的问题,并说明理由。(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参考提示:学生的回答符合人物形象特征,言之成理即可。回答侧重突出邓稼先肩负重任,有胆识有担当,身先士卒)小结:这也不可能有一个唯一的答案。但是通过这“颤抖”一词,我们感受到了邓稼先肩上泰山一般沉沉的责任和科学家时时刻刻都要面临的挑战。在这个沉甸甸的问句中,包含了作者对邓稼先多少的钦佩啊!2.还原场景,人物演读“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 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请同学想象场景,扮演邓稼先,演读“我不能走”,并说说你这样演读的理由。(检测目标 4)【老师点拨】插入纪录片片段:在一次试验中,原子弹爆炸失败,邓稼先自己冲上去抱住原子弹碎片,不让别人靠前。再次进行演读(可师生配合)(参考提示:围绕着是应该读得慷慨激昂呢,还是应该读得有沉静平和 估计有学生说应该慷慨激昂地读,才能够显示出坚定,语气一定要重,一字一顿的最好有;有学生认为作为一个领导,他的坚定不应该通过声音的大表现出来。而且在那种庄重紧张的场合,高八度的声音反而会引起全场混乱。当时大家更需要的是镇定。邓稼先肯定明白应该以他的沉稳坚决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表现自己和所有人是一样的。联系前文对邓稼先的个性的评论,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这样的一个高级知识分子,面对危险绝不可能是歇斯底里的。因为他的个性的底色就是“稳重平和”;还有以标点符号作为论据。这句话不是感叹句,而是一个陈述句。所以完全应该处理得平和——语气要坚定,但声音绝不能大。)3.在这些关于邓稼先先生的细节里,充斥着杨振宁先生对有人深切的怀念。但我们再细细的品读这些语句,它们仅仅只流露了杨振宁先生对友人的怀念吗?你还能读出什么情感?(参考提示:作者杨振宁作为科学家对邓稼先有职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同学和朋友有个人深厚的感情表达。他对邓稼先既有理解、佩服、敬爱,也有怀念、感伤。)五、小结有幸阅读杨振宁先生所作,我们可以体会邓稼先的爱国心民族情。作者的情感也贯穿其中,两弹一星,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国人信心,是千秋伟业,空前壮举。无怪乎作者会为为友人骄傲,为祖国自豪,邓稼先是中国的脊梁,是民族魂魄之所系,赞颂、怀念、自豪、骄傲、崇敬、珍惜、庆幸……这样的情感始终洋溢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学后反思:1.本文写了关于邓稼先先生的哪些主要事迹?以小标题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2.本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来凸显人物品质? 此栏留白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第2课时 作业设计
3.阅读节选,回答下列问题。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凜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 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邓稼先》3.简要说明选文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和作用。4.“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5..简述选文第一节中加点的“必”与“只”两个副词的表达作用。 指向学习目标4 此栏留白
第三部分 表达与交流 命制意图 反馈与反思
1.1986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请你仿照示例,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示例一:一生为祖国无私奉献,鞠躬尽瘁,身先士卒。让我们记住他——“‘两弹’元勋”邓稼先。示例二:此乃“‘两弹’元勋”邓稼先之墓,他是一个比平凡人还平凡的人,却为中国“两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指向学习目标5 此栏留白
第四部分 实践与探究 命制意图 反馈与反思
1.学习本文之后,阳光中学七年级××班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的主题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6年长征水箭“三代同堂”齐登场,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学校要编辑一期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校报,请你为校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2)【在线交流】假如让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你会如何设计? 指向学习目标5 此栏留白
【参考示例】
二、3.①渲染荒凉凄惨的气氛;②有力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4.“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可判断是环境描写。此处环境描写,“风沙呼啸”“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交代了环境的恶劣,突出邓稼先工作的艰辛,结合上下文中“我不能走”可知,烘托了邓稼先顽强的意志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执著、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
5.“必”是一定的意思。联系句子可知,一定层出不穷,说明突发问题很多,核武器试验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在这有仅仅的意思,联系整句话可知,“只”强调的是:面对困难和危险,邓稼先坚持和同事在一起,表现了他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1.示例一: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长眠于此。他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心仍在。 示例二:朋友,在你所站的土地下,长眠着一个忠诚纯正,有奉献精神、坚定信念的人。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四、1.(1)走近邓稼先;中国飞天梦的历程;探索与发现。
(2)①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②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说几句激励性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