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老泥 阅读和写作培训
的
单元导读
一篇记叙文,无论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场所,必定有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就有了“记叙文六要素”的说法。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只有交代得清楚明白,文章才能完整、具体。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一、了解记叙的要素
记叙就是把人物的经历、言行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交代出来。这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无论写入还是记事,都应内容完整,交代清楚,这是记叙最基本的要求。
掌握并运用记叙的要素是最基本的要求,要点如下:
时间: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时间有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区别,叙述时要交代清楚。
地点: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地点包括事件发生的环境、状况和气氛。
人物:事件涉及哪些人物?因为人物是主角,所以要写得有血有肉,个性突出。
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发生的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这是记叙文的三个重要环节。好的记叙文,起因和结果更要紧密配合,以使事件不违背情理;事件的经过要写得有起有伏,曲折动人,并且能圆满地把事件因果连贯起来。
技法导航
记叙文记事六要素,大家千万要记住。
要把故事写完整,交代清楚六要素。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住处;
第三要素是人物,不写人物是糊涂;
第四要素是原因,为何发生找原因;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结局别含糊。
记叙文六要素歌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1.时间:你能猜到这是什么时候么?
(1) 太阳出来啰……喂,喜洋洋……啰……喂。
(2) 我穿着厚厚的大衣,还觉得冷,看见田里的水都结了冰,我不禁打起哆嗦来……我真不喜欢这个季节。
(3) 家家都喜气洋洋,贴春联,放鞭炮,忙得不亦乐乎。
参考答案:(1)早晨;(2)冬天;(3)春节。可见,时间的表述不一定非要直接写出几月几日几点,而可以像上面这样间接地灵活地表现出来。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2.地点:想想事件发生的地点。
(1) 看着穿着白大褂来往的人,和爸爸妈妈那焦急的面容……我知道我是在什么地方了,并且我一定是得了什么重病。
(2) 山的那一边,其实还是山,山与山之间是条沟,沟里是几个小村子。
参考答案:(1)医院;(2)山区。记叙要素中“时间”和“地点”的灵活运用好把握,而“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在实际运用中就复杂得多。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3.人物:“人物”的交代是记叙文的重点,交代人物离不开描写。记叙文中人物描写有多种类型,你能辨别以下例句所用的描写方式吗?
(1) 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
(2)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3) 她来到河边,放下篮子,将衣服从篮子里取出,摁到水中浸湿,捞出水面搁在石板上,撒些洗衣粉,就开始搓洗起来……
(4) “前面的同学作了很好的发言,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我是起来发言呢,还是放弃?”我内心这样想着,“算了吧!我还是放弃!”我想,“我该坐下了。”
参考答案:(1)外貌描写;(2)语言(对话)描写;(3)动作描写;(4)心理描写。可见,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会使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形象,否则就会干巴巴的。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4.事件的起因
一件事之所以能够发生,有其主、客观原因。主导的原因有时是主观原因,有时是客观原因,有时不分主次,主客观原因共同主导事件的发生。
事件的起因,指主导事件发生的原因——就是主要原因。叙事过程中,我们常常抓一个原因就写,让读者感觉这个“因”不会必然导致这个“果”,所以给人虚假的感受。因此,叙事时一定要先将许多原因进行比较,找到主导原因;如果主客观原因不分仲伯,就要简洁明了地同时交代,切不可舍本逐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例如: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导致“我”处于悬崖中部不敢向上爬,又不敢下崖的原因,除了因为悬崖陡峭令“我”恐惧之外,还因为“我”的身体确实多病。这是两个主要原因。次要原因是小伙伴们都走远了,“我”也失去了支持的力量。因此,将这些原因交代清楚了,才能突出“我”在父亲的指导下,自己一步步走下悬崖是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也才能突出这件事对“我”一生的巨大影响。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5.事件的经过
事件的经过,指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或者更细致一点,指事件发生先后经历了哪几个较大的阶段。我们要根据行为终点的变化,来准确概述事件的经过。事件从同一起点开始,到不同的时间点停止,人物行为的性质可能是不一样的。
例如:他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到商场——站在柜台的大量商品前,依据此人的整体行为,我们可以判断是“购物”;如果再往后延伸,变成:他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到商场——站在柜台大量商品前——见一顾客购物时钱夹里有很多钱,立刻尾随跟踪。那么此人的行为过程就不再是“购物”,而是“想要偷窃”了。
叙事时,我们要根据人物的行为起点到终点的全程,来准确定位事件的经过;根据行为终点确定,此人此时到底在做什么,定性一定要准。在叙事过程中,要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点进行详写,以此突出中心;一件事详写不同的点,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中心。比如同样是写“爬山”,有的同学详写爬山摔倒后寻找不那么容易摔倒的方法,突出“做事要讲方法”的主题;有的详写爬山过程中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所突出的主题就可能是“同学情谊暖人心”;有的同学写爬山中见到变化的风景,那么就可以将主题升华成“坚持走下去,放开心胸,击体验人生路上风景的变换”。
总之,一个事件,要注意根据中心确定将经过的哪一部分加以详写,因为这对表现不同的中心是影响很大的。
技法导航
大部分学生总认为写“记叙文”就像记流水账,只要从头到尾把一件事情记下来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也没错,记叙文就是重在“记”。但是,“记”不仅要讲究文辞运用,还要讲究思路线索。如果文章平铺直叙,有可能就成白开水,嚼然无味;而如果写记叙文时,充实了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将语言进行润色,则可以写出一篇比较成功的记叙文,展现一定的生动性、吸引力。
二、灵活交代记叙要素
6.事件的结果
事件结果的内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事件本身的结局;二是事件对他人他物产生的影响。叙事时,视角要开阔,不能只盯着事件本身生成的直接结果,更要关注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比如,同样是写“钓鱼”,有的表达“钓鱼开心”的主题;有的表达“感受美好的大自然”的主题,有的就能“钓”出“心静才能成功”的感悟。哪一个主题更深远, 得到了升华? 当然是“心静才能成功”啦。
学习借鉴
斗“痘”记
曾几何时,我光滑的脸上突然冒出了一群美丽的“青春疙瘩痘”,顿时云贵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在我脸上呈现出来。那一颗颗红色的小痘子在我脸上找到了合适的住所后,愈加放肆,开始呼朋唤友、繁衍后代。不几天,我整张可怜的脸就红一块白一块了,用手一摸更是高低起伏,仿佛我脸上长着中国地图,咱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挤到这里来了。
就在光荣晋升为“痘痘族”的第二天,我走在街上,感到浑身不自在,每个路过我身边的人都似乎要端详我的痘痘大半天才肯离去。没办法,我只好把头埋得低低的,快速穿过人群,乍看像只灰溜溜的鸵鸟。到了教室,同学们更是发出了比第三次世界大战还要惊恐的叫声。有一挚友甚至还指着我的痘狂笑不止:“哈哈哈!你……你的脸,真像黄土高坡了!哈哈哈……”有那么夸张吗?我摸了模凹凸有致的脸,也不至于千沟万壑吧!
受了若干刺激的我下定决心,誓死与一切痘痘斗争到底!
我抱着“人定胜痘”的人类进化观点,开始了我的灭痘生涯。听有灭痘经验的表姐说过,灭痘就是要挤痘,并且要稳打稳扎,落到实处,不要放过任何敌人。我决定贯穿这一思想,一有空就对着镜子龇牙咧嘴地挤。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不过,只要能彻底消灭那群讨厌的小痘痘,吃这点苦算什么!我抱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全神贯注地将脸上的痘痘挤完。一想到今夜一过,本人推翻了“痘痘”的残酷压迫,重新抬头做人,就不由得笑盈满怀、足下生风了。
可是,到了第二天,我一骨碌爬起来往镜子里一瞧,顿时傻了眼,原本鼓起来的疙瘩又变成了一块一块的红斑。
我果断地采取了第二项措施用去痘霜。最后我选中了一个皮肤像用牛奶浸过、笑起来腮边的酒窝可以用来盛酒的女生做的广告产品。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抹了一把脸,神情紧张地扫描着痘痘们。
【 点评 】
文章叙述了自己斗“痘”的过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内容有新意,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小作者抓住了令自身难堪的青春痘,用调侃的笔调对“我”与痘痘作斗争的经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几许烦恼,几许欣喜,几许坦然……都跃然纸上,展现了现代中学生富有个性的青春风采。读起来令人忍俊不禁,感受到小作者自我解嘲散发的魅力。
不一会儿,去痘霜开始在我脸上产生化学反应。我觉得有些痒,便伸出双手去抓,呼啦啦一层皮连同痘痘们一起从我脸上脱离下来。哈哈,痘痘终于被我制服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可是好景不长,我突然发现痘痘们的繁殖能力之强,远远出乎我的意料。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老痘痘们刚被我消灭,新的痘痘们马上站起来,冲锋陷阵,真是防不胜防啊!
已经被痘痘们弄得心灰意冷、精疲力竭的我,只好乖乖束手投降,任那群 顽劣分子在我脸上耀武扬威。
慢慢地,我终于习惯了脸上的这道“美丽的风景线”,不再对 痘痘们耿耿于怀,可是,没几天,痘痘却逃走了。也许我的脸上不 再是块风水宝地,痘痘们已经迁往别处,另谋生路了。不知怎的, 对那群困扰我很久的痘痘竟有些怀念。痘痘们走好,祝你们一路 顺风!
现在,脸上偶尔会冒出一两颗痘痘,我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她。
或许长痘痘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她也是青春的一种象征。
我有痘痘,谁怕谁?
技法训练
1.阅读下面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交代要素的。
(1)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宗璞《紫藤萝瀑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人物:“他”的身份是什么?)——琦君《粽子里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李汉荣《山中访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春红已谢”表明时间是大概是在春末。
他”是讨饭的乞丐。
“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暗示时间是清晨。
用丰富生动的景物描写暗示地点“百草园”。
技法训练
2.修改作文:先通读一遍短文,然后按要求修改。
应该投她一票
投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拿着选票在认真思考:投谁的票呢?“对,应该投她一票!”我看着候选人的名单,心中忽然一亮。一件往事不觉在眼前闪过:一次上课之前,班上的几位女生围着她,吵吵嚷嚷,闹个不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走上前一看,又在分票了,她每次都坐在最差的位子上,其他同学不服气,非要跟她换票不可。这一次几位同学联合进攻,换了一张最好的座位票给她。
可是,等到同学们进场以后,发现她又坐在最差的座位上了。我们班上的同学无一不被她的先人后己的精神所感动。
想到这里,我朝她看了一眼。心想:“不投她的票,投谁的票呢?”
下列问题,作者似乎没有交代清楚:
(1)人物:“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在班级里是普通学生还是班干部?应有明确的交代。
(2)时间:“上课之前”含义不明,是早上?中午?还是课间?应该说清。
(3)地点:是在教室,还是在其他地方?应该有明确的叙述。
(4)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她”为什么老是坐差位子?是什么票?同学们为什么不服气?在换票之后,她怎么又坐到差座位上的?为避免读者一头雾水,这些问题,作者都应该在文中交代清楚。
技法训练
2.修改作文:先通读一遍短文,然后按要求修改。
应该投她一票
周一下午上班会课时,教室里(时间和地点)闹哄哄的,因为选“优秀班干部”的投票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拿着选票认真思考:该投给谁呢?(起因)
“对,应该投她一票!”我看着候选人的名单,心中忽然一亮。一件往事(经过:回忆一件关于班长的往事)不觉在眼前闪过:一次上课之前,班上的几位女生围着她——我们的班长(主要人物),吵吵嚷嚷,闹个不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走上前一看,又在分电影票了。大家都在围着她说:“你每次都先人后己,照顾大家,总坐最差的位子,这次,我们非要跟你换票不可!”说着,几位同学联合进攻,换了一张最好的电影座位票给她。
可是等到看电影的时候,同学们发现,她又坐到了最差的座位上了。大家怎么劝,她也不肯挪位置,还说:“没事 ,我长得高,又视力好,坐哪不都看得一清二楚吗!”这让大家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那次,全班无一不被感动,对她先人后己的行为心里就更敬佩了。
想到这里,我朝她看了一眼,只见,她仍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准备投票。我心里一动,暗想:“不投她的票,投谁的票呢?”(结果:决定投班长一票。)
我的修改
技法训练
3.安排好记叙叙要素,特别是重点要素能确定好的作文:以赏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把要素交代清楚,以一个要素为重点进行详叙,200字左右。
提示:从题目看,有几个要素是明显的,时间应是“夜晚”或“午夜”,地点:“外面广场”“高处”“阳台”,人物:“我”或“我们”,事件:“赏月”是重点要素,赏月过程详写场面,观赏得怎样,心里的感受,有何联想。把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就会是很好的一篇小文章。
技法训练
中秋赏月
中秋的夜晚,我们几姊妹在池塘边摆了张桌子,围坐在一起,盼望月亮早点出来。可月亮就像一位害羞的姑娘,躲在大山后面,迟迟不肯露面。渐渐地,我们有些失望了,望着桌上的月饼,心里充满无限惆怅。
终于,月亮害羞地出来了。月儿先是金黄色的,徐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缓缓地向上升着升着。可就在那一刹那间,月儿的颜色变浅了,变白了。她脱掉了金黄色的外套,披上了一件洁白的银纱,高傲地向上升起来了,此时,她是那样可爱,那样有趣,就像一个银白色的玉盘反射出一道道白光,柔和地洒向大地,为迷途的人们指引着前方的路。
此时,天地之间的一切都好像披上了一层轻盈的白纱。远处的大山朦朦胧胧,天空也好像要与大地混为一体。池塘里,还不时响起小青蛙那粗重的“呱呱”声,打破了这夜晚的沉静。
正当我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月色中时,哥哥一脸神秘地问我们:“你们说月亮像什么?”贪吃的小妹应道:“月亮嘛,当然像个吃不完的大月饼。”刚说完,顽皮的弟弟又喊开了:“你说错了,月亮像一个会发光的飞碟!”弟弟一边说一边做玩飞碟的动作。我想了想说“月亮是一位善良的姑娘,谁有什么不幸或哀愁,她总是会怜悯地注视着他,有时候还会掉眼泪呢,”他们听了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抬头仔细看起月亮来。
月亮啊!亲爱的月亮,你是善良的,你是纯真的,你是美丽的,你又是神秘的,我爱月的深情全都融合在这美丽的中秋之夜了。希望月亮能将我的思念带给远在他乡打工的爸爸妈妈。
3.安排好记叙叙要素,特别是重点要素能确定好的作文:以赏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把要素交代清楚,以一个要素为重点进行详叙,200字左右。
作文训练
在每个家庭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常常因生活中的事情,表现令人难忘的亲情。请通过一件事描写家中的一段亲情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2.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3.列出写作提纲。
【写作提示】
怎样写好这篇作文呢?希望同学们从两方面下功夫:
一是选材,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哪怕是很小的事,只要这件事的意义不凡,你就紧紧地抓住它,围绕它来写。从《羚羊木雕》中可以想到,亲情可能是通过什么物品来反映的。从《散步》中可以想到,亲情也许是因某件事反映的。
二是情节,文章要注意情节的生动性,《羚羊木雕》中的矛盾冲突,《散步》中的分歧,这都是文章情节生动的精巧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