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4:31:55

文档简介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曾都模拟)《骑鹅旅行记》中的“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  )
A.鲱鱼 B.带鱼 C.金鱼 D.沙丁鱼
2.(2023六下·路北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善于)弈者也。
B.思援弓缴(jiǎo)而射之。
C.及其日中如探汤(面汤)。
3.(2023·新郑)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4.(2024·曾都模拟)下列诗句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是(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松、梅、石灰、菊 B.松、竹、梅、菊
C.松、梅、竹、荷 D.松、梅、竹、菊
5.(2024·曾都模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烈的篇章。用一个词语歌颂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恰当的是(  )
A.坚贞不屈 B.舍生忘死 C.视死如归 D.五湖四海
6.(2024·曾都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座无虚席 万像更新 鱼贯而入 B.逃之夭夭 见微知著 实事求是
C.百炼成钢 蜂拥而至 积劳成急 D.落慌而逃 司空见惯 发愤图强
7.(2023·福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伙敌军是临时组织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B.面对美国政府的重重打压,华为迎难而上,勇毅前行。
C.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志强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戒掉,反而变本加厉,伤透了妈妈的心。
8.(2024·曾都模拟)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把握合适的度,否则过犹不及。
B.追求真理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C.我们一边欣赏路边的野花,一边聊天,可真是走马观花,十分惬意呢。
D.做学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
9.(2024·曾都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推心至腹 受益匪浅 再接再励 B.高瞻远瞩 如火如荼 锲而不舍
C.脍炙人口 焉知非福 别俱一格 D.虎视耽耽 不可思议 忘乎所已
10.(2022六下·模拟)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医院——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
B.图书馆——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鲜花因为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D.道路旁——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二、积累运用。
11.(2024·曾都模拟)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辩论时要能听出对方话中的漏洞,并进行反驳。
(2)“慷慨、慈祥、不屈、虚荣”这几个词语感彩相同。
(3)“yi zhi ye yin”是整体认读音节,“yuan”是三拼音节。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和“孰为汝多之乎?”都是反问句。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礼记》。
12.(2024·曾都模拟)句子加工厂。
(1)我端起搪瓷碗。(改为夸张句)
(2)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缩句)
(3)我的嗓子很干。(改为夸张句)
(4)学习退步了。这件事的坏处是   ;好处是   。
(5)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
②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三、快乐阅读。(30分)
(2024·曾都模拟)阅读。
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①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噗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便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口头禅是“神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麻木不仁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充耳不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
③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
④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的灵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业停滞不前,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为你的航船扬起风帆!
13.短文中加点的“司空见惯”的意思是:   ,它的反义词是:   。
14.短文的主要观点是:   。
15.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   
②“他们就像浮萍”中的“他们”是指那些看问题肤浅,认知也很肤浅的人。   
③“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应该去掉。   
④短文是按照“论证观点——提出观点”的顺序写的。   
16.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2024·曾都模拟)阅读。
紫荆花
①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②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③整个盆景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真是(  )。它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它们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喜悦。
④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这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还给了大自然。
⑤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
17.在短文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巧玲珑 B.形态各异 C.多姿多彩 D.仪态端庄
18.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  )
A.无私奉献 B.志在四方 C.忠于职守 D.舍己为人
19.把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补充完整。
   →枝→   →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母亲”指的是   。
2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比如梅花、小草、竹子、荷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紫荆花除外),写出它被人们所赋予的品格或志向。
(2024·曾都模拟)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王蓝田食鸡子①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②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③下地以屐④齿碾之,又不得,瞋甚⑤,复于地取内⑥口中,啮⑦破即吐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鸡子:鸡蛋。②箸:筷子。③仍:同“乃”,于是。④履:木制的鞋,底大多有齿。⑤瞋甚:愤怒之极。⑥内:同“纳”,放入。⑦啮:咬。
22.【单选题】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B.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C.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D.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23.【填写题】请找出这篇小古文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24.【填写题】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下列短语重新排序。
①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②以箸刺之 ③举以掷地 ④以履齿碾之
   →   →   →   
25.【填写题】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梳理信忽完成任务名片。
姓名:王蓝田
特点:   
典型事例:   
四、习作(30分)
26.(2024·曾都模拟)习近平爷爷说:“等你们长大了,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科技也会取得巨大进步,需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请你创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写下来,400字左右(请另附纸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提高,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原文节选部分:“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雁们问道。他们终于从一只长尾鸭那里得到了回答。“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有几个船队已经收获不小,船上装满了鱼,从舱底一直到船舷都是鱼;渔民们的双膝都没在鱼里,连雨布帽子和黄颜色的油布外衣上都沾满了闪闪发亮的鱼鳞,这真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从大海里寻觅到宝藏,从波涛里倒出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人们被这一喜悦弄得目慷心迷。由此可知,“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鲜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2.【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
【解析】【分析】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善于,擅长。正确;
B.“思援弓缴而射之”:“缴”读zhuó,不读jiǎo。不正确;
C.这是《 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的一句重点翻译 :到了中午太阳热的好像热水一样。“汤” 在这里指热水。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汉语拼音的正确拼法和字义。在理解诗词记的时候,抓住关键的词语,先解释里面的词语。然后再把诗句联合起来,结合当时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写出意思。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有误,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问斩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自陈毅的《青松》,翻译: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诗句赞美的是青松坚顽强坚忍,高洁不屈的品质。诗句中“松"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翻译: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句所赞美的是梅花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质。诗句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梅。诗句中“梅"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翻译: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诗句中“石灰"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句赞美的是菊花坚贞的节操。诗句中“菊"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A
【点评】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5.【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B、C恰当。
D.不恰当,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6.【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万像更新——万象更新
B.正确。
C.积劳成急——积劳成疾。
D.落慌而逃——落荒而逃。
故答案为:B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8.【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B、D正确
C.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句意表达的是“我们”欣赏着野花。很惬意,和“走马观花”的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9.【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故"推心至腹"的“至"错误。再接再厉: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故“再接再励"的"励”错误。
B.正确。
C.有误,别具—格:另有—种独特的风格。故“别俱一格"的“俱"错误。
D.有误,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故“已"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0.【答案】A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医院不应该欢迎各界人士光临。B,C,D表述得体。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宣传标语的表达,注意结合要求,写标语,考虑地点的特点,表达要礼貌得体,语句简洁,不写错字。
11.【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知识点】字音;词语含义的理解;反问修辞手法;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 正确。
(2)本题考查对词语及感彩的理解。对给出的几个词语进行理解和分析可知,“慷慨、慈祥、不屈"是属于褒义词,而“虚荣"是贬义词,故错误。
(3) g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故题干说法错误。
(4) 错误。从“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可知,这是一个设问句。“孰为汝多之乎 "是反问句。
(5) 错误, 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故答案为:(1) 正确 (2) 错误 (3) 错误 (4) 错误 (5) 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词义、反问、诗文词句理解、辩论讨论。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12.【答案】(1)我端起千斤重的搪瓷碗。
(2)腿晃动。
(3)我的嗓子都干得冒烟了。
(4)影响学习信心;找到原因,会有更大的进步
(5)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
【知识点】仿写;缩句;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补写句子,有缩句,有句子仿写,有修辞手法,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考查了改写句子。把“搪瓷碗"夸张为“千斤重”,可表达心情的沉重。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 那两条不停顿的、至今都在我眼前 ”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3)改为夸张句,把“很干"进行夸张即可,可说“干得冒烟了"。
(4)考查了补充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学习退步了有什么坏处和好处。示例:学习退步了。这件事的坏处是知识掌握不到位;好处是提醒自己端正学习态度,继续加油。
(5)考查仿写与补写句子。根据例句可知,该题考查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①根据空格所在位置,需要补充表示伤心的夸张修辞,故可以说伤心得像丢了魂一般。②根据空格所在位置,需要补充表示高兴的夸张修辞,故可以说高兴得眼泪都要流下来。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 我端起千斤重的搪瓷碗。 (2) 腿晃动。 (3) 我的嗓子都干得冒烟了。 (4)
影响学习信心/找到原因,会有更大的进步(5)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答案】13.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闻所未闻
14.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15.错误;正确;错误;错误
16.我不知道蜜蜂是怎么交流的,就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看了好多关于蜜蜂的书籍。现在我知道它们是通过“跳舞”来和同伴交流的,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对蜜蜂的交流产生了兴趣,现在我对好多大自然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懂了好多大自然的奥秘。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列举了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竺可桢感知“大自然的语言”、袁隆平研制耐旱的杂交水稻四个事例来说明了作者的观点——人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写近义词。①文中的“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在文中指的是“看破红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几件事。“司空见惯”的反义词可为:千载难逢。
故答案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闻所未闻
14.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短文以及题目可知,短文围绕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展开了论述,也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所以可以运用题目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 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15.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①有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四个典型事例。
②正确。
③有误,几乎:表示差不多,接近。如果删去,意思就变了,就由大概变为绝对了。用上“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④有误,短文是按照“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错误、错误
1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既要联系短文内容,不能脱离主旨,又要有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积累到的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好奇心”的看法。畅所欲言,不脱离主旨即可。
故答案为:我不知道蜜蜂是怎么交流的,就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看了好多关于蜜蜂的书籍。现在我知道它们是通过“跳舞”来和同伴交流的,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对蜜蜂的交流产生了兴趣,现在我对好多大自然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懂了好多大自然的奥秘。
【答案】17.B
18.A
19.根;叶;花
20.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紫荆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②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③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7.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是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故这个词语放入文中合适。
故答案为:B
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可知,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无私奉献。故选A.
故答案为:A
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故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为:根→枝→叶→花瓣。
故答案为:根、叶、花
20.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根上分出两个树叉,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可知,这句话把“树叉”比作“石径、巨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状态。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母亲"指的是大地。
故答案为: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故答案为: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答案】22.A
23.王蓝田性急。
24.②;③;④;①
25.性子急;食鸡子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参考译文: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扎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木展鞋底防滑的齿踩,又没有踩到。十分愤怒,又从地上捡起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22.考查文言断句。根据句意: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木展鞋底防滑的齿踩。来断句。
故答案为:A
23.考查中心句。课文写了玉蓝田性急,吃鸡蛋用了各种不可取的办法。故第一句是中心句。
故答案为: 王蓝田性急。
24.考查衔接排序。根据课文“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展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25.考查内容理解。参照译文叙述写出事件即可。
故答案为:性子急、食鸡子
26.【答案】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现在已经是2063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接近成熟状态。
“欢迎来到高新谷,今天有人工智能展览,邀请您于午时参观,对了,请你戴上这个耳机。”我的私人助理智能机器人小U跟我汇报行程。在现在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私人助理。“请您戴上耳机。”小U提醒我。不要小看这个耳机,这个耳机可以进行实时翻译,带上它就能与各国友人畅通无阻。
我们很快来到了上百层的建筑面前。进入大厅,就仿佛进入一个异域风情的小镇,街上站着牛顿,爱因斯坦……。原来,科学家研发出了“幽灵居民”,他们生前的样貌被还原出来,然后用3D投影投出来。牛顿朝我伸出手来:“如果不是因为苹果,我可能发现不了万有引力。”伽利略又对我说:“如果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我们可能就信了那个谎言。”因为这个耳机我听懂了外国人的话,这样国内国外的人交谈流畅。“展览会就在前面,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浮空城’。”小U给我引路。没等我反应过来,房屋后面冲出一条龙,而我惊奇的发现被撞坏了房子成了粒子,不一会儿又合拢了。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记下房子之前的样子,人工智能在短时间把它拼好,就像拼乐高一样,只是这个速度比较快罢了。而就在龙要穿过我时,我瞬间被移动到大厅的另一个地方。这是小U保护主人的一项技能,检测到人类有危险时,会使用技能使人们避险,有时候是移动危险物,有时候是移动人类。
人工智能发展近乎成熟的时代,人们生活很方便,智能机器人会照顾人们的起居,人工智能可以帮人类处理很多工作,人们的生活非常舒适。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创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写下来。未来,人类可能会在空中自由飞翔、可能会在大海中快乐遨游,也可能会和动物自由交谈......你最想拥有什么能力 你想用这种能力做什么事情 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符合生活实际。同时要想象丰富,符合情理。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写了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想象新奇有趣,具有吸引力。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4·曾都模拟)《骑鹅旅行记》中的“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  )
A.鲱鱼 B.带鱼 C.金鱼 D.沙丁鱼
【答案】A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外阅读的积累。《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提高,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
原文节选部分:“发生了什么事情 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雁们问道。他们终于从一只长尾鸭那里得到了回答。“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马斯海岸来了鲱鱼鱼讯!"有几个船队已经收获不小,船上装满了鱼,从舱底一直到船舷都是鱼;渔民们的双膝都没在鱼里,连雨布帽子和黄颜色的油布外衣上都沾满了闪闪发亮的鱼鳞,这真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从大海里寻觅到宝藏,从波涛里倒出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人们被这一喜悦弄得目慷心迷。由此可知,“大海中的白银"指的是鲜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作品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阅读,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2.(2023六下·路北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弈秋,通国之善(善于)弈者也。
B.思援弓缴(jiǎo)而射之。
C.及其日中如探汤(面汤)。
【答案】A
【知识点】字义;字音
【解析】【分析】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善:善于,擅长。正确;
B.“思援弓缴而射之”:“缴”读zhuó,不读jiǎo。不正确;
C.这是《 两小儿辩日 》文言文的一句重点翻译 :到了中午太阳热的好像热水一样。“汤” 在这里指热水。不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汉语拼音的正确拼法和字义。在理解诗词记的时候,抓住关键的词语,先解释里面的词语。然后再把诗句联合起来,结合当时诗人所描绘的场景。写出意思。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地练习,熟能生巧。
3.(2023·新郑)郑小文想倡议大家共同传承传统文化,以下内容不合适的是(  )
A.要养成孝老敬亲、礼貌待人、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传统美德。
B.要多了解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与发现等。
C.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无需特别关注。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B正确;
C项有误,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主要在课堂上,生活中也需特别关注。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概括问斩主旨。要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作答。平时要多阅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2024·曾都模拟)下列诗句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是(  )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A.松、梅、石灰、菊 B.松、竹、梅、菊
C.松、梅、竹、荷 D.松、梅、竹、菊
【答案】A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要在充分诵读古诗,结合注释及课内学习,在理解诗歌内容及主题的基础上完成。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出自陈毅的《青松》,翻译: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诗句赞美的是青松坚顽强坚忍,高洁不屈的品质。诗句中“松"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王冕的《墨梅》,翻译: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句所赞美的是梅花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质。诗句中,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事物梅。诗句中“梅"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翻译: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诗句中“石灰"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翻译: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句赞美的是菊花坚贞的节操。诗句中“菊"被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
故答案为:A
【点评】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得到。
5.(2024·曾都模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烈的篇章。用一个词语歌颂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恰当的是(  )
A.坚贞不屈 B.舍生忘死 C.视死如归 D.五湖四海
【答案】D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B、C恰当。
D.不恰当,五湖四海: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与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D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6.(2024·曾都模拟)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座无虚席 万像更新 鱼贯而入 B.逃之夭夭 见微知著 实事求是
C.百炼成钢 蜂拥而至 积劳成急 D.落慌而逃 司空见惯 发愤图强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万像更新——万象更新
B.正确。
C.积劳成急——积劳成疾。
D.落慌而逃——落荒而逃。
故答案为:B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2023·福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伙敌军是临时组织的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B.面对美国政府的重重打压,华为迎难而上,勇毅前行。
C.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应该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志强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戒掉,反而变本加厉,伤透了妈妈的心。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B、D正确;
C.有误,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用在此句,与具体语境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成语的正确使用。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平时要注意成语的积累,注意理解成语的意思并分类记忆,并要学以致用。
8.(2024·曾都模拟)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把握合适的度,否则过犹不及。
B.追求真理需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C.我们一边欣赏路边的野花,一边聊天,可真是走马观花,十分惬意呢。
D.做学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行。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A、B、D正确
C.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句意表达的是“我们”欣赏着野花。很惬意,和“走马观花”的意思不符。
故答案为:C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9.(2024·曾都模拟)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推心至腹 受益匪浅 再接再励 B.高瞻远瞩 如火如荼 锲而不舍
C.脍炙人口 焉知非福 别俱一格 D.虎视耽耽 不可思议 忘乎所已
【答案】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推心置腹: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故"推心至腹"的“至"错误。再接再厉: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故“再接再励"的"励”错误。
B.正确。
C.有误,别具—格:另有—种独特的风格。故“别俱一格"的“俱"错误。
D.有误,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一切。故“已"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10.(2022六下·模拟)下列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医院——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
B.图书馆——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鲜花因为你的精心呵护才如此美丽。
D.道路旁——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
【答案】A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医院不应该欢迎各界人士光临。B,C,D表述得体。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宣传标语的表达,注意结合要求,写标语,考虑地点的特点,表达要礼貌得体,语句简洁,不写错字。
二、积累运用。
11.(2024·曾都模拟)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
(1)辩论时要能听出对方话中的漏洞,并进行反驳。
(2)“慷慨、慈祥、不屈、虚荣”这几个词语感彩相同。
(3)“yi zhi ye yin”是整体认读音节,“yuan”是三拼音节。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和“孰为汝多之乎?”都是反问句。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节选自《礼记》。
【答案】(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知识点】字音;词语含义的理解;反问修辞手法;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1) 正确。
(2)本题考查对词语及感彩的理解。对给出的几个词语进行理解和分析可知,“慷慨、慈祥、不屈"是属于褒义词,而“虚荣"是贬义词,故错误。
(3) guan是整体认读音节。故题干说法错误。
(4) 错误。从“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可知,这是一个设问句。“孰为汝多之乎 "是反问句。
(5) 错误, 出自先秦荀子的《劝学》
故答案为:(1) 正确 (2) 错误 (3) 错误 (4) 错误 (5) 错误
【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词义、反问、诗文词句理解、辩论讨论。课文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
12.(2024·曾都模拟)句子加工厂。
(1)我端起搪瓷碗。(改为夸张句)
(2)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缩句)
(3)我的嗓子很干。(改为夸张句)
(4)学习退步了。这件事的坏处是   ;好处是   。
(5)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①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   。
②小狗失而复得,我高兴得   。
【答案】(1)我端起千斤重的搪瓷碗。
(2)腿晃动。
(3)我的嗓子都干得冒烟了。
(4)影响学习信心;找到原因,会有更大的进步
(5)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
【知识点】仿写;缩句;夸张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补写句子,有缩句,有句子仿写,有修辞手法,回答这些知识,都要通过在平时学习中的积累来完成。
(1)考查了改写句子。把“搪瓷碗"夸张为“千斤重”,可表达心情的沉重。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删掉“ 那两条不停顿的、至今都在我眼前 ”这些修饰限制的成分。
(3)改为夸张句,把“很干"进行夸张即可,可说“干得冒烟了"。
(4)考查了补充句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学习退步了有什么坏处和好处。示例:学习退步了。这件事的坏处是知识掌握不到位;好处是提醒自己端正学习态度,继续加油。
(5)考查仿写与补写句子。根据例句可知,该题考查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①根据空格所在位置,需要补充表示伤心的夸张修辞,故可以说伤心得像丢了魂一般。②根据空格所在位置,需要补充表示高兴的夸张修辞,故可以说高兴得眼泪都要流下来。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 我端起千斤重的搪瓷碗。 (2) 腿晃动。 (3) 我的嗓子都干得冒烟了。 (4)
影响学习信心/找到原因,会有更大的进步(5)像丢了魂一样/简直要发狂
【点评】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
三、快乐阅读。(30分)
(2024·曾都模拟)阅读。
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①壶里的水开了,壶盖噗噗噗地往上跳。那么多人看过这种现象,最多只是把壶从炉子上提下来。只有瓦特很好奇,他非要弄明白壶盖为什么能被水蒸气顶起来,于是后来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蒸汽机。树上的苹果熟了,啪啪地往下掉,那么多人被砸到后,最多只是把苹果捡起来吃了。只有牛顿很好奇,他深入分析苹果成熟便坠落的原因,于是便有了万有引力定律。
②说好奇心是世界上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恐怕一点儿也不为过。没有好奇心的人,觉得一切都是司空见惯的,他们的口头禅是“神马都是浮云”。好似看破红尘的过客,又如心如止水的高僧,其实无非是为了掩饰自己那颗麻木不仁的灵魂。他们的眼睛虽然睁着,其实却视而不见;他们的耳朵虽然也没堵着,其实却充耳不闻。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浮光掠影,他们就像浮萍,永远无法洞悉海底深处的奥秘。肤浅的认知也注定了他们庸庸碌碌的一生。
③有好奇心的人,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总想探个究竟。他们从来不满足于事物的表象,仿佛具有二郎神的第三只眼,总想看出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给人们带来一个旖旎的新世界。花开花谢,草长莺飞,在常人看来不过是一些自然现象,竺可桢先生却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里面深藏着复杂的物候学知识。稻田里长了一棵“毛毛草”,别人看到了,可能顺手就拔下来扔到一边,袁隆平却受到启发,研制出耐旱的杂交水稻。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
④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庸庸碌碌,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让你的灵魂插上翅膀;如果你不想你的事业停滞不前,那么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吧,它能为你的航船扬起风帆!
13.短文中加点的“司空见惯”的意思是:   ,它的反义词是:   。
14.短文的主要观点是:   。
15.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   
②“他们就像浮萍”中的“他们”是指那些看问题肤浅,认知也很肤浅的人。   
③“古往今来所有的创造发明,几乎都源于创造者有一颗好奇心。”这句话中的“几乎”一词应该去掉。   
④短文是按照“论证观点——提出观点”的顺序写的。   
16.读完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答案】13.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闻所未闻
14.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15.错误;正确;错误;错误
16.我不知道蜜蜂是怎么交流的,就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看了好多关于蜜蜂的书籍。现在我知道它们是通过“跳舞”来和同伴交流的,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对蜜蜂的交流产生了兴趣,现在我对好多大自然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懂了好多大自然的奥秘。
【知识点】议论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文列举了瓦特发明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竺可桢感知“大自然的语言”、袁隆平研制耐旱的杂交水稻四个事例来说明了作者的观点——人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写近义词。①文中的“司空见惯"意思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在文中指的是“看破红尘、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几件事。“司空见惯”的反义词可为:千载难逢。
故答案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闻所未闻
14.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仔细阅读短文以及题目可知,短文围绕请保持一颗好奇心展开了论述,也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所以可以运用题目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 请保持一颗好奇心
15.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①有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四个典型事例。
②正确。
③有误,几乎:表示差不多,接近。如果删去,意思就变了,就由大概变为绝对了。用上“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去。
④有误,短文是按照“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顺序写的。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错误、错误
16.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既要联系短文内容,不能脱离主旨,又要有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积累到的经验来谈一谈自己对“好奇心”的看法。畅所欲言,不脱离主旨即可。
故答案为:我不知道蜜蜂是怎么交流的,就去蜂场观察了蜜蜂,还看了好多关于蜜蜂的书籍。现在我知道它们是通过“跳舞”来和同伴交流的,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对蜜蜂的交流产生了兴趣,现在我对好多大自然里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懂了好多大自然的奥秘。
(2024·曾都模拟)阅读。
紫荆花
①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②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权,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还有那细嫩的枝条,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③整个盆景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和红花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真是(  )。它的花朵更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把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的铃铛,微风中送出一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沿着紫红的花茎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它们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喜悦。
④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抖着,随风飞舞着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这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还给了大自然。
⑤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
17.在短文第③自然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巧玲珑 B.形态各异 C.多姿多彩 D.仪态端庄
18.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  )
A.无私奉献 B.志在四方 C.忠于职守 D.舍己为人
19.把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补充完整。
   →枝→   →   
20.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的“母亲”指的是   。
21.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植物,比如梅花、小草、竹子、荷花……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紫荆花除外),写出它被人们所赋予的品格或志向。
【答案】17.B
18.A
19.根;叶;花
20.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紫荆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②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③深入了解主题,完成拓展。
17.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是指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故这个词语放入文中合适。
故答案为:B
18.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啊,紫荆花,你总是默默地奉献,把美留在人间"可知,短文中的紫荆花被赋予的品格是无私奉献。故选A.
故答案为:A
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可知,这篇短文具体描写了紫荆花的根、枝、叶以及花的样子。故作者观察紫荆花的顺序为:根→枝→叶→花瓣。
故答案为:根、叶、花
20.考查学生句子的理解。①阅读句子“根上分出两个树叉,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如一条石径伸向桃源深处,又如巨龙正腾云驾雾"可知,这句话把“树叉”比作“石径、巨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状态。②短文第④自然段中“母亲"指的是大地。
故答案为:比喻、紫荆花根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的样子、大地
21.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学生结合课下积累回答即可。即: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它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故答案为: 梅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梅花象征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高洁坚强的气节以及谦虚的品格。
(2024·曾都模拟)阅读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王蓝田食鸡子①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②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③下地以屐④齿碾之,又不得,瞋甚⑤,复于地取内⑥口中,啮⑦破即吐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鸡子:鸡蛋。②箸:筷子。③仍:同“乃”,于是。④履:木制的鞋,底大多有齿。⑤瞋甚:愤怒之极。⑥内:同“纳”,放入。⑦啮:咬。
22.【单选题】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B.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C.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D.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履齿跟之。
23.【填写题】请找出这篇小古文的中心句抄写下来。
24.【填写题】请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将下列短语重新排序。
①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②以箸刺之 ③举以掷地 ④以履齿碾之
   →   →   →   
25.【填写题】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梳理信忽完成任务名片。
姓名:王蓝田
特点:   
典型事例:   
【答案】22.A
23.王蓝田性急。
24.②;③;④;①
25.性子急;食鸡子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断句虽然不常考到,但学习掌握此项知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有帮助的,便于学习古文,读懂文章内容。
参考译文: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扎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木展鞋底防滑的齿踩,又没有踩到。十分愤怒,又从地上捡起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22.考查文言断句。根据句意: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于是他从席上下来用木展鞋底防滑的齿踩。来断句。
故答案为:A
23.考查中心句。课文写了玉蓝田性急,吃鸡蛋用了各种不可取的办法。故第一句是中心句。
故答案为: 王蓝田性急。
24.考查衔接排序。根据课文“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展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25.考查内容理解。参照译文叙述写出事件即可。
故答案为:性子急、食鸡子
四、习作(30分)
26.(2024·曾都模拟)习近平爷爷说:“等你们长大了,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科技也会取得巨大进步,需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请你创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写下来,400字左右(请另附纸张)。
【答案】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现在已经是2063年,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接近成熟状态。
“欢迎来到高新谷,今天有人工智能展览,邀请您于午时参观,对了,请你戴上这个耳机。”我的私人助理智能机器人小U跟我汇报行程。在现在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私人助理。“请您戴上耳机。”小U提醒我。不要小看这个耳机,这个耳机可以进行实时翻译,带上它就能与各国友人畅通无阻。
我们很快来到了上百层的建筑面前。进入大厅,就仿佛进入一个异域风情的小镇,街上站着牛顿,爱因斯坦……。原来,科学家研发出了“幽灵居民”,他们生前的样貌被还原出来,然后用3D投影投出来。牛顿朝我伸出手来:“如果不是因为苹果,我可能发现不了万有引力。”伽利略又对我说:“如果不是因为亚里士多德,我们可能就信了那个谎言。”因为这个耳机我听懂了外国人的话,这样国内国外的人交谈流畅。“展览会就在前面,一直往前走,你会看到‘浮空城’。”小U给我引路。没等我反应过来,房屋后面冲出一条龙,而我惊奇的发现被撞坏了房子成了粒子,不一会儿又合拢了。这是因为人工智能记下房子之前的样子,人工智能在短时间把它拼好,就像拼乐高一样,只是这个速度比较快罢了。而就在龙要穿过我时,我瞬间被移动到大厅的另一个地方。这是小U保护主人的一项技能,检测到人类有危险时,会使用技能使人们避险,有时候是移动危险物,有时候是移动人类。
人工智能发展近乎成熟的时代,人们生活很方便,智能机器人会照顾人们的起居,人工智能可以帮人类处理很多工作,人们的生活非常舒适。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创编一个科幻故事,将头脑中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写下来。未来,人类可能会在空中自由飞翔、可能会在大海中快乐遨游,也可能会和动物自由交谈......你最想拥有什么能力 你想用这种能力做什么事情 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符合生活实际。同时要想象丰富,符合情理。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这篇作文以丰富的想象,写了未来的科技的奇妙之处,想象新奇有趣,具有吸引力。文章中心明确,层次清楚,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