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背诵第13课
1、印刷术的发展过程
2、指南针的发展过程、影响
3、火药的发展过程、影响
4、宋朝陆上丝绸之路上的____发达。
5、_____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导入新课
壹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
主要经历:
1328 年-1344 年 放牛
1344 年-1347 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
1347 年-1352 年 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
1352 年-1368 年 造反(这个猛)
1368 年-1398 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
成功逆袭
1、背景: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材料反映出元朝末年怎样的社会状况?
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官吏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材料二: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浪费,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迅速贬值。同时,由于元朝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接连决口,泛滥成灾。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
2、经过:
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1368年在此称帝,建立明朝
元末群雄割据局面
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
创业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3、明朝建立: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
是为明太祖。
南京明孝陵
南京明城墙
汉高祖刘邦
光武帝刘秀
朱元璋像
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像
知识拓展:
真假朱元璋(朱元璋的两幅面孔)
朱元璋像
朱元璋的长相历来争议很大,《明史》记载“姿貌雄伟,奇骨贯顶”,清代,他其他版本画像盛行,下巴奇长、满脸麻子。有史学家称他是中国帝王中“第一丑”,他的长相为何反差如此之大呢?
4、明朝的疆域: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明朝疆域图(1433年)
北控蒙古
西有西域
东北征服女真族
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等地区
设有羁縻卫所
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
——《明史·地理志》
大明政权已经建立,我该如何治理这个国家?
1、背景: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礼(儒士严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揽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今创业之初,正当使下情通达于上,而犹欲效之,可乎?” ——《明实录》卷五十九
材料二: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
朱元璋认为,
元朝的灭亡使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措施: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疆域如此辽阔,地方行省权力过大,我该如何有效统治呢?
明太祖的烦恼(1)
如何解决地方问题?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
明代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夜巡铜牌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民政)
提刑按察司(刑狱)
都指挥使司(军政)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
一家独大
一分为三,权力分散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
直接由朝廷指挥。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
(1)在地方:
2、措施——在地方: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②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王室。
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明史》
1370年起,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藩王有极高的地位,拥有护卫军。朱元璋封王建藩的目的,就是要子孙共同维护朱姓天下。
明初藩王分封图
明成祖 朱棣
迁都北京
营建恢弘雄伟的紫禁城
方孝孺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元朝灭亡是由于“君弱臣强”,最近还有人反映丞相意图谋反,朕寝食难安啊
元朝丞相‘掌军务,贰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元史·百官志一》
明太祖的烦恼(2)
如何解决中央权力问题?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在中央: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丞相制废除前
废除丞相之后
皇帝
工
刑
兵
礼
吏
户
丞相
皇帝
刑
兵
礼
吏
户
工
秦朝设立
胡惟庸案
明朝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更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洪武十三年正月,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
秦汉 独相
唐宋 群相
明清 废相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元璋
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1382年,明太祖另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明成祖始开内阁于文渊阁,延揽大学士入内阁,明中叶后逐渐参与机要,实为内阁长官。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
说一说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②为分散兵权,设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2、措施——在中央:
皇帝
前军
都督府
后军
都督府
左军
都督府
右军
都督府
中军
都督府
兵部
只有统兵权
只有调兵权
皇帝
都察院
(监察)
中书省
(行政)
大都督府
(军事)
吏
工
户
礼
兵
刑
军事
五军都督府
问题思考: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明太祖的烦恼(3)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那些大臣们表面上毕恭毕敬,但他们在朝堂之外都 在干什么?会不会结党营私?
贰·废丞相独揽皇权——朱元璋强化皇权
2、措施: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一方面巩固了皇权,加强了统治;另一方面对官民的生活进行监视,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恐怖气氛。
③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
叁·兴八股禁锢思想——八股取士
明太祖的烦恼(4)
那些人表面上不敢说了,但他们内心有反叛的想法该如何是好?
朕要微服私访,去看看本朝最高级的考试------科举,学子们是否都按照朕的旨意学习、备考的
叁·兴八股禁锢思想——八股取士
1、措施:
1.考试范围
2.考试要求
3.答题格式:
“四书”、“五经”
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自己随意发挥。否则,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录取。
八股文
明朝科举考试说明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易经》《尚书》
《诗经》《礼记》
《春秋》
提倡尊孔崇儒,实行八股取士;
叁·兴八股禁锢思想——八股取士
1、措施:
答题格式
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历史仅存的明代赵秉忠状元卷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文结构
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
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
议论的开始
起讲后入手之处
每股有两股必须用排比对偶句,而且要为文章的破题论点服务
提倡尊孔崇儒,实行八股取士;
叁·兴八股禁锢思想——八股取士
2、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八股取士”的影响。
材料一: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明顾炎武《日知录》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 45(件) 28 62﹪
隋唐 45(件) 32 71﹪
宋元 67(件) 38 57﹪
明清 472(件) 19 4﹪
①摧残人才,禁锢思想,使应试者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②抑制了人们的创新性思维,对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壹·顺大势逆天改命——明朝的建立
知识拓展:
科举制的发展
叁·兴八股禁锢思想——八股取士
3、小结——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具体措施 影响
全面改革官制 在地方
在中央
特务机构
思想措施
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①废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厂卫”锦衣卫(明太祖)
东 厂(明成祖)
八股取士
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皇帝直接掌握军权
加强皇权
从思想文化上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加强皇权
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肆·促生产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思考:为何明朝得以引进美洲作物?
从作物名称上能发现什么特点?
甘薯(番薯、地瓜、甜薯)
玉米(苞谷、番麦)
马铃薯(洋芋、土豆)
西红柿(番茄、洋柿子)
辣椒(番椒)
花生(番豆)
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肆·促生产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明初棉纺织业已渐有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全国人民主要的衣着材料。棉布生产进一步发展,呈现出取代价昂的丝织品和产量少的麻制品的趋势。
明朝水蓝印金杂花绫
肆·促生产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
②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明代景德镇瓷器产品占据了全国的主要市场。以青花为主,其它各类产品如釉下彩、釉上彩、斗彩、单色釉等也都十分出色。
明朝青花扁壶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牙纹香炉
肆·促生产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
3、商业: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数十座大商业城市。
明朝北京城
明朝南京城
《皇都积胜图》
《南都繁会图》
肆·促生产繁荣经济——经济的发展
3、商业:
②出现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山西晋商乔家大院
课堂小结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府(南京)
疆域: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商业:商业城市、商帮
政治
军事:设立五军都督府
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文化:八股取士
明朝的
统治
明朝的建立
经济
发展
朱元璋
强化
皇权
农业:引进农作物
手工业:棉纺织业、丝织业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王
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立内阁
建立者:朱元璋
随堂训练
1.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创设和废除分别是( )
A.秦朝和明朝 B.汉朝和明朝 C.秦朝和清朝 D.唐朝和清朝
2.明初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别掌管地方的民政、财政、司法和军务。该措施有助于( )
A. 扩大地方权力 B. 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C. 缓解中央与地方对立 D. 提升丞相权力
3.“秦以后中国文化曾遭受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科举制。”明初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原因是( )
A. 注重考查诗赋 B. 打破门第限制 C. 采用八股取士 D. 考生任意发挥见解
A
B
C
随堂训练
4.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5.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