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最可能是高科技产业园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图中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烟除尘,净化空气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固碳释氧,调节气候
3.①~⑤中有一处为钢铁厂,从环境角度看布局合理,则该地风频图可能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贵州省的土地利用结构产生深刻影响,下表为贵州省1980-2020年各地类面积及其变化(km2)。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
1980 49367.40 94503.12 31177.59 422.91 544.36 40.36
2000 49641.2 93509.09 31855.20 409.34 600.54 40.37
2020 48427.99 93079.63 31310.46 1047.62 2159.52 30.52
4.2000年后水域面积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增多,河湖面积扩大 B.水田面积增加 C.退耕还湖,湿地面积扩大 D.水利工程的建设
5.在过去几十年中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耕地 B.林地 C.水域 D.建设用地
6.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贵州省的主要功能是( )
①生产服务②调节服务③创新服务④文化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调节服务功能(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8.与上图中森林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相同的是( )
A.城市园林 B.我国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带
C.长江上游的防护林带 D.热带沿海的红树林
河南省西峡县和淅川县境内多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点丹江口水库的重要水源蕴含地。下图为西峡县和淅川县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统计图(数值越大,价值越高)。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①至④分别是( )
A.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水资源供给、净化环境
B.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
C.水资源供给、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
D.水资源供给、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
10.南水北调对西峡县和淅川县的影响主要是( )
A.土地盐碱化加重 B.水土保持林增加
C.水污染问题加剧 D.局部气候变干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9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1.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
A.增加行洪空间 B.增加地下径流 C.提高土壤肥力 D.提高经济效益
12.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的主要影响有( )
A.生态调节功能下降 B.生物种类减少 C.调节径流作用增强 D.水体养分增加
澳大利亚是森林火灾多发的国家,近年来频繁的森林火灾不仅烧毁了大片森林、建筑等,而且造成大量动物死亡。专业机构研究发现:较长时期内,在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下,森林中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稳定。现在澳大利亚政府与民间普遍开始反思林火的消防理念,将重点从灭火转向防控,学习“适应火灾”。图示意近些年澳大利亚火灾起火点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受气候影响,8~10月森林火灾发生概率最大的林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森林中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稳定,反映了森林自然环境的( )
A.生产功能 B.适应功能 C.保护功能 D.稳定功能
15.下列措施属于“适应火灾”的是( )
A.增加专业消防队 B.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C.学习灭火的技术 D.购买先进灭火装备
读森林的覆盖率和表面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反映的是森林的哪种生态环境效应( )
A.保持水土 B.防风固沙 C.净化空气 D.平衡大气成分
17.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多样,具有重要价值。该图主要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种服务功能(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文化服务 D.支撑服务
二、综合题
18.下为我国P县水系分布图。该县年平均气温约18℃,年降水量约1700毫米,境内最高海拔为1050米,最低海拔24米。2010年该县人口45.6万,是省内的欠发达地区。
问题探究一描述流域地理特征
(1)从流域图中获取流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资源、人口、城市、交通线等基本信息,描述图示流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问题探究二探讨流域开发整治
(2)根据优势条件确定流域综合开发的主要内容,提出图示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塞罕坝,年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历经三代人的青春和汗水,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如今已营造成了万顷林海。图示意塞罕坝林场及其周边区域。
(1)简述塞罕坝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
(2)塞罕坝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为落叶松、云杉等林木树种。从当地自然环境的角度推测遴选的该类树种具有的特性。
(3)简述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并提出塞罕坝林场进一步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历史上这里水草肥美,森林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清朝末年,塞罕坝地区开围放垦,导致森林被严重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塞罕坝森林疯狂采伐,加之连年山火,塞罕坝地区逐步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地区开始生态恢复工作,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荒原重新变成林海,为世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提供了范例。下图示意塞罕坝位置。
(1)简述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若你是塞罕坝地区生态恢复专家,请为该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提出策略。
(3)说明塞罕坝地区由荒原重新变成林海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意义。
21.读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我国A、B、C三大林区中,最大的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分别是什么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和E的名称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此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4)在长江中上游山地、丘陵区植树造林,会对长江径流量和水质起到什么作用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2.A 3.B
【分析】1.高科技产业园的区位特点:优良的环境,发达的技术,高校科研机构人才支持,便捷的交通,自然环境优美等。图中④周边是沼泽和公园,位于郊区,自然环境优美,靠近机场,方便产品出口,适合建设高科技产业园,C正确;①②位于城区,环境条件差,AB错误;⑤靠近铁矿和煤矿,适合钢铁工业,D错误,故选C。
2.绿化带主要位于铁路和公路旁边,废气和粉尘多,其主要作用是吸烟除尘,净化空气,A正确;绿化带的面积较小,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释氧,调节气候的作用小;绿化带在城市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不是主要的作用,BCD错误,故选A。
3.由图可知,⑤处有铁矿和煤矿,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位,或布局在与两种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如果有最小风频,可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结合四图的风向,甲和丙正确,乙、丁错误,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工业布局的环境因素。风向、水源、距离居民区的远近、生态环境等。例如,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
4.D 5.D 6.C
【解析】4.2000年后水域面积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所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库蓄水使得水域面积增加较快,D正确。气候是较稳定的因素,短时间内降水增多,河湖面积扩大不现实,A错误;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形破碎,耕地资源缺乏,短时间内水田难以大面积增加,B错误;当地喀斯特地表渗漏严重,退耕难以成湖,C错误。故选D。
5.以1980-2020年表中的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出耕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耕地减少1.9%,林地减少1.5%,水域增加147.7%,建设用地增加296.7%,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变化幅度最大的为建设用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在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中贵州省的林地、草地、水域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提供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的功能,②④正确,生产服务和创新服务主要是长江经济带经济较为发达省市的功能,①③错误。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和其他生产生活原料,还创造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形成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同时还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与美学享受。
7.B 8.C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B正确;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和平衡大气成分从材料和图中无法体现,ACD错误。故选B。
8.由已学可知,长江上游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与上图中森林的服务功能相同,C正确;城市园林的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错误;西北地区防护林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B错误;热带沿海的红树林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
【点睛】森林的主要功能有:①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活多样性等。
9.C 10.B
【解析】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域在水资源供给方面服务价值最大,且湿地等水域具有地球之肾之称,具有净化环境的作用,故①为水资源供给,②为净化环境(林地也可净化环境);建设用地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还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造成生物多样性呈负值,故③为生物多样性;林地在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服务价值大,故④为气候调节(水域也可调节气候,但水域主要体现为供给水资源)。故选C。
10.由材料可知,河南省西峡县和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点,南水北调对水量和水质要求较高,加之两县境内多山,故应增加水土保持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质,B正确;两县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较为湿润,加上当地多山,灌溉农业少,南水北调虽然会减少当地水域面积,但不会使得土地盐碱化加重,气候变干燥,AD错误;南水北调对水量和水质要求较高,不会使得水污染问题加剧,C错误。故选B。
【点睛】湿地的功能: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11.A 12.C
【解析】11.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上海位于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生态水岸可以增加行洪空间,缓解丰水期的洪涝灾害,A正确;生态水岸面积占比较小,对于增加地下径流的作用小,生态水岸生长的植被较为矮小,多以草本为主,不用于农业生产,故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经济效益不是其主要功能,BCD错误。故选A。
12.河道综合整治贯通水系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生态调节功能增强,生物种类增多,AB错误;规划的生态水岸、护坡林等可以增强调节径流作用,C正确;水质进行了一定的净化处理,水体养分会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青西郊野公园位于上海与江苏、浙江交界的淀山湖地区,在上海市青浦区西南部的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境内,规划总面积约21.85平方公里。该地区聚集着上海市21个自然湖泊,是上海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郊野公园内物种资源丰富,“湖、滩、荡、岛”纵横交错,是上海市唯一一个以湿地为特色的郊野公园,其多样的水生生物物种堪称上海天然的本土水生物种基因库。
13.A 14.D 15.B
【解析】13.对于①地区来说,林火高危期是整个冬季和春季(8~10月),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西北季风给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带来降水,冬季该地区受东南信风控制,较为干燥,A正确。②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多,火灾多发生在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的春夏之交,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夏、秋季(1~4月)是林火高危期,BCD错误。故选A。
14.森林中动物数量和种类保持稳定,反映了森林自然环境对物种数量起到稳定功能,D正确;适应功能指动物能够在多火灾的森林中生存,与数量、种类无关,B错误;在自然环境要素共同作用下,自然环境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具有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自然环境能够自我调节、保持性质稳定的功能,与森林中数量和种类保持稳定关系不大,AD错误。故选D。
15.据材料“…反思林火的消防理念,将重点从灭火转向防控…”,所以,“适应火灾”主要是指林火的防控理念,增加专业消防队、学习灭火的技术、购买先进灭火装备都是从灭火角度考虑,只有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是森林智能化防火措施,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16.A 17.B
【解析】16.图中反映的是森林覆盖率和表面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由图可见,森林覆盖率越高表面土流失越少,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A正确;图中信息没有体现森林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平衡大气成分的生态环境效益,BCD错误。故选A。
17.该图说明森林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属于调节服务功能,B正确;供给服务是指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A与图示信息不符;文化服务是指自然环境具有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功能,C与图示信息不符;支撑服务是指自然环境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的功能,D与图示信息不符。故选B。
【点睛】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是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具体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和文化服务等类型。
18.(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对高度大。图中P县南、西、北三面的县界都是以山脉(分水岭)划分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季节变化大。位置:综合地形、气候等信息,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低山丘陵地区。水系:中小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植被:森林茂密,多草山坡。
人文特征:城镇多分布在河流沿岸;铁路、公路密度小,多沿河延伸;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欠发达。
(2)充分发挥土地、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发展小水电,增加能源供应,减轻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旱涝威胁;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加强保持水土;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加强与外界经济联系;利用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分析】本题以P县水系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流域地理特征、流域开发条件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区域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素养。
【详解】(1)依据题意,描述图示流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系、资源、人口、城市、交通线等方面回答。从地形来看,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从河流走势可以判断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图中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相对高度大,从外侧来看,图中P县南、西、北三面的县界都是以山脉(分水岭)划分的。从气候来看,该地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约1700毫米,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丰沛,季节变化大。从位置来看,综合地形、气候等信息,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低山丘陵地区。从水系来看,图中中小河流众多,水系较为发达;由于降水量大,补给量大,河流流量大,地势有一定起伏,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从植被来看,该地热水条件好,森林茂密,植被较多,多草山坡。从人文特征来看,该地城镇多分布在河流沿岸,沿河流布局;从交通来看,由于山地丘陵较多,铁路、公路密度小,多沿河延伸;2010年该县人口45.6万,人口较多,环境承载力较低,人地矛盾突出,经济欠发达。
(2)有一定山地,且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要充分发挥土地、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河流流量大,地势有一定起伏,落差大,可以发展小水电,增加该地能源供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可以减轻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旱涝威胁;该流域水能、森林、旅游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可以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增加输入,带动就业;可发自然资源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加强保持水土,防止生态破坏;受地形影响,交通单一,应加快交通运输建设,加强与外界经济联系;可利用自然景观和良好的生态优势,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19.(1)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季风气候区向大陆性(或非季风性)气候区过渡;(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荒漠过渡;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棕壤、栗钙土向风沙土过渡。
(2)耐寒、耐旱、耐盐碱、耐贫瘠、抗风。
(3)生态意义:防风固沙,减弱风沙侵袭;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构筑绿色屏障。
合理化建议:发展苗木产业;开发土特产品;拓展生态旅游。
【分析】本大题以塞罕坝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自然环境与植被、森林的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暖温带向中温带分界线为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塞罕坝位于暖温带向中温带过渡;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塞罕坝位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温带森林向温带草原、荒漠过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塞罕坝位于季风气候区向大陆性(或非季风性)气候区过渡,棕壤、栗钙土向风沙土过渡;读图可知塞罕坝位于(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为北段: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的东端,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塞罕坝位于外流区向内流区过渡。
(2)据材料“以高原山地为主的塞罕坝,年均气温 1.5°C ,极端最低气温 43.3°C ,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可知,当地气温低,大风日数多,故树种耐寒、抗风;据材料“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可知该地降水少,风沙多,盐碱化严重,故树种耐旱、耐盐碱、耐贫瘠。
(3)塞罕坝林场位于京津冀地区的西北部,能够阻挡西北风,减小风力,减弱风沙侵袭,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能够减缓地表径流的流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能够调节气候温度、湿度,构筑绿色屏障,保护生态。塞罕坝林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发展苗木产业,增加当地收入;开发与林业相关的土特产品;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拓展生态旅游。
20.(1)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扬起大量沙尘,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空气氧含量降低,湿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2)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生态恢复的树种;适量引水灌溉种植;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再次破坏;适当进行生态移民;实行奖惩机制,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种树。
(3)塞罕坝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降低该地区生态脆弱度,增强抗破坏能力;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涵养水源,确保河流下游生态稳定。
【分析】本题以塞罕坝地区为背景材料,涉及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塞罕坝地区森林被破坏对该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来分析。生物: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拥有丰富的植物,是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森林破坏导致动植物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塞罕坝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破坏,风沙侵蚀加重,扬起大量沙尘,引发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森林可调节气候,森林破坏会导致空气氧含量降低,湿度降低,空气质量下降;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2)生态恢复宜因地制宜,种植适宜生态恢复的树种;塞罕坝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适量引水灌溉种植;生态破坏严重地区应建立自然保护区,减少人为再次破坏;适当进行生态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实行奖惩机制,鼓励当地村民参与种树,增加当地村民种树的积极性。
(3)塞罕坝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调节气候能力增强,涵养水源能力增强,风沙和流水侵蚀减弱,降低该地区生态脆弱度,增强抗破坏能力;森林是陆地重要的生态系统,植被覆盖率提高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提高;森林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下降,确保河流下游生态稳定。
21.(1)最大的天然林区为A(东北林区),人工林区为C(东南林区)。
(2)D:三北防护林。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作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①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②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③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对径流量的作用: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
【分析】本题以森林分布为背景,涉及森林的分布、森林的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详解】(1)我国的三大林区为东北林区(A)、西南林区(B)和东南林区(C),其中东北林区为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南林区为人工林区。
(2)我国的生态工程主要有三北防护林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平原农田防护林工程,所在的地区不同,其主要生态功能也不相同。D是三北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3)A地区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人为砍伐,并且没有注意采育结合,因此保护森林应该加大监管力度,禁止乱砍滥伐;并且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增加森林的面积;对森林资源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4)对径流量的作用:植树造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从而增加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使长江径流量的变化趋缓。对水质的影响: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水质,净化水源,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因此水土流失减少,入河泥沙减少,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减少,水质变好。
【点睛】森林的作用:调节气候:森林中的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同时,森林的树冠层能减少林内获得的太阳能辐射,使林内空气湿度增大,昼夜温差减小,从而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净化空气:森林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有效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类健康。保持水土:森林的茂密林冠能截留部分降水,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延缓地表径流过程,从而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森林是地面上能阻挡风力的强大障碍生物,能降低风速、稳定流沙、增加和保持田间湿度,有效防风固沙,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许多珍稀濒危物种也依赖森林生存,因此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这些物种的生存环境。提供资源:森林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木材、药材、水果等资源,支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木材在各项工业建设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后可制成多种高级制品,为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部门提供重要材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