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09:27:18

文档简介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读拼音,写汉字。
máo dùn róng yù fú néng yīng yě hé rú xiàn luò tóng shì ér lì
                       
【答案】矛盾;荣誉;弗能应也;何如;陷落;同世而立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矛、誉、弗、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矛盾、荣誉、弗能应也、何如、陷落、同世而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二、单选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B.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下大雨,这地方地势高,绝对不会被水淹的。
C.老师画完一幅画的轮廓后,要求学生画蛇添足地给这幅画涂上色。
D.他刚刚说今晚去看了电影,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里,显然是自相矛盾。
【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选项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符合题意;
B选项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符合题意;
C选项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来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不符合题意;
D选项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符合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成语的出处是历史典故。成语也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成语的意思判断词语的恰当运用。小学阶段要注重成语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三、填空题
3.我会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鬻:   
(2)誉之曰 誉:   
(3)物莫能陷也 陷:   
(4)其人弗能应也 弗:   
(5)或曰 或:   
【答案】(1)卖
(2)称赞
(3)刺破
(4)不
(5)有的人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楚人有鬻矛与盾者: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鬻:出售。
(2)誉之曰: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誉:称赞。
(3)物莫能陷也: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陷:刺破。
(4)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弗:不。
(5)或曰:有的人问他,或:有的人。
故答案为:卖;称赞;刺破;不;有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字的含义,一个字可能有多重含义,选出最符合词语语境的意思。
四、翻译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其人弗能应也。
【答案】(1)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吾:我。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意思是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其人弗能应也。”应:回答。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弗能:不能。意思是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故答案为:(1)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五、默写
5.(2021五下·南沙期末)请按要求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是“   ,   ”,在《宿新市徐公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是“   ,飞入菜花无处寻”。
(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用“   ,   ”这两句诗描绘了黄河与华山的雄伟气象。
(4)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自相矛盾》)
【答案】(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急走追黄蝶。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烟花三月下扬州。
(5)不可同世而立。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宿新市徐公店;从军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自相矛盾
【解析】【分析】(1)从题干“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和“ 表现儿童天真可爱 ”中可知答案;从“ 《宿新市徐公店》 ”和下句“ 飞入菜花无处寻 ”可知上句答案。
(2)从题干“ 《从军行》 ”和上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 ”可知下句答案。
(3)从题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和“ 描绘了黄河与华山的雄伟气象 ”可知答案。
(4)从题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和上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可知下句答案。
(5)从题干“ 《自相矛盾》 ”和上句“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可知下句答案。
故答案为:(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急走追黄蝶。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烟花三月下扬州
(5)不可同世而立
【点评】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六、语言表达
6.想一想,劝一劝。(选做题)
生活中处处存在矛盾,而转变思维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种途径。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大女儿是洗衣店的老板,她的小女儿做雨伞生意。老太太每天都为女儿们担忧,雨天担心大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无顾客上门,晴天担心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请你想一想该怎么劝导老太太,让她从忧虑中走出来。
【答案】老奶奶,您真是有福啊!晴天,大女儿生意兴隆;雨天,小女儿日进斗金。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家里总能赚到钱。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态度要诚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而转变思维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种途径,这样别人就更容易接受。
故答案为:老奶奶,您真是有福啊!晴天,大女儿生意兴隆;雨天,小女儿日进斗金。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家里总能赚到钱。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七、综合题
7.字词理解。
(1)写出下面句子中下划线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鬻:    誉:    坚:    陷:   
(2)下面词语中的“利”与“吾矛之利”中的“利”意思相同的是(  )。
A.渔翁得利 B.出师不利 C.其利断金 D.损人利己
(3)下面选项中的“之”与其他三项中的“之”意思不相同的是(  )。
A.誉之曰 B.以子之矛 C.不可陷之盾 D.无不陷之矛
(4)下面对楚国商人“弗能应”的状态形容得最贴切的词语是(  )。
A.无言以对 B.不知所措 C.羞愧难当 D.惊诧不已
【答案】(1)卖;赞美,称赞;坚固;刺破
(2)C
(3)A
(4)A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楚国有卖盾和矛的人,夸赞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物体可以破坏它"。(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利:锋利。A:利:好处,与“害”“弊”相对。
B:利:使顺利、得到好处。 C:利:锋利。D:利:使顺利、得到好处 。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誉之曰:夸耀自己的盾说。之:代词,盾。B:以子之矛:如果用您的矛。之:助动词,……的。。C:不可陷之盾:都不能刺穿的盾。之:助动词,……的。D:无不陷之矛: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之:助动词,……的。 (4)“弗能应”意思是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A:无言以对:完全没有理由来用语言反驳。B: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C:羞愧难当: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D:惊诧不已:非常吃惊,大大的出乎意料
故答案为:(1)1、卖 2、赞美,称赞 3、坚固 4、刺破。(2)C(3)A(4)A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2)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3)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八、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8.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字。
9.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0.本段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写的。
1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答案】8.zhī,毫,zhuǎn,dào
9.不管,总,而且,还
10.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总分
11.D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考查了对语段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只”是多音字,读“zhī”时意思是量词或用于船只。读“zhǐ”时意思是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根据句子语境读“zhī”;"豪"意思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毫”意思是数量极少,一点儿。根据句子语境择”毫”;”转”读“zhuǎn”时意思是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读“zhuàn”时意思是绕着某物移动;打转。根据句子语境,应读“zhuǎn”;”倒”时多音字,读“dào”时意思是向后,往后退。读“dǎo”时意思是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根据句子语境应选择读音“dào”。
故答案为:zhī,毫,zhuǎn,dào
9.考查了对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短文中”怎么拥挤”和”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之间是转折关系,要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他能平稳地穿过”和”速度非常快”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故答案为: 不管,总,而且,还
10.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文围 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主要描写了船夫是如何驾驶小船在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行驶的,因此,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文中"操纵自如"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把船夫的驾驶技术描写的非细致。
故答案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总分
11.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船夫驾驶小船在河道中行驶时毫不手忙脚乱;二是不管怎么拥挤他都能够左拐右拐,轻快灵活地挤过去;三是船夫驾驶小船既快又稳,还能够急转弯。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把船夫的驾驶技术描写的非常细致。故 D 不正确。
故答案为:D
九、现代文阅读
拓展阅读。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2.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13.这个杞国人在担忧   、   ,他的具体表现是   、   。
14.“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15.这个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答案】12.《杞人忧天》
13.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4.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15.B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1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文章的启示道理。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12.这则寓意通过杞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故答案为:《杞人忧天》
13.由第1自然段第1句话“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4.①删掉疑问词“怎么、呢”,把“还”改“必要”,问号改句号。
故答案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15.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正确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不是很科学的。不正确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正确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正确
故答案为:B
十、写作题
16.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探险指探赏险境。探险即意味着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今天我们就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答案】丛林秘境中的探险记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决定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家乡附近那片鲜有人迹的热带雨林——翡翠谷。
那天清晨,阳光透过叶隙斑驳洒落,我们背着装备,满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踏入这片神秘的丛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土壤气息和植物的清香,各类鸟儿的歌声编织成一首丛林交响曲,让人心生敬畏而又兴奋不已。我们在繁茂的树丛中穿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森林里的生灵。途中,我们遇到了陡峭的山壁,借助绳索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一一攀爬而过。在一条湍急的溪流前,我们动手制作简易竹筏,顺利渡过了险滩。
正当太阳开始西斜,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隐藏在藤蔓背后的洞口。洞穴内部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萤火虫光芒闪烁,显得既神秘又诱人。我们鼓足勇气,带上头灯,深入洞穴探险。在洞穴深处,我们发现了古老的壁画,画面中描绘的是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崇拜,那一刻,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在这次探险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探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尽管丛林探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种刺激和新奇,让我们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难忘的记忆。此次探险经历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闪耀的里程碑。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的探险故事。作答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创编,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有表现力,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丛林秘境探险”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同伴在翡翠谷探险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想象丰富。
1 / 1【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自相矛盾》
一、看拼音写词语
1.读拼音,写汉字。
máo dùn róng yù fú néng yīng yě hé rú xiàn luò tóng shì ér lì
                       
二、单选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多学习、多实践,不要像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没什么见识。
B.你真是杞人忧天,即便是下大雨,这地方地势高,绝对不会被水淹的。
C.老师画完一幅画的轮廓后,要求学生画蛇添足地给这幅画涂上色。
D.他刚刚说今晚去看了电影,现在又说今晚一直待在家里,显然是自相矛盾。
三、填空题
3.我会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鬻:   
(2)誉之曰 誉:   
(3)物莫能陷也 陷:   
(4)其人弗能应也 弗:   
(5)或曰 或:   
四、翻译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其人弗能应也。
五、默写
5.(2021五下·南沙期末)请按要求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是“   ,   ”,在《宿新市徐公店》中也有类似的诗句是“   ,飞入菜花无处寻”。
(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陆游用“   ,   ”这两句诗描绘了黄河与华山的雄伟气象。
(4)故人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自相矛盾》)
六、语言表达
6.想一想,劝一劝。(选做题)
生活中处处存在矛盾,而转变思维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种途径。有一位老太太,她的大女儿是洗衣店的老板,她的小女儿做雨伞生意。老太太每天都为女儿们担忧,雨天担心大女儿洗衣店的衣服晾不干,无顾客上门,晴天担心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请你想一想该怎么劝导老太太,让她从忧虑中走出来。
七、综合题
7.字词理解。
(1)写出下面句子中下划线字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鬻:    誉:    坚:    陷:   
(2)下面词语中的“利”与“吾矛之利”中的“利”意思相同的是(  )。
A.渔翁得利 B.出师不利 C.其利断金 D.损人利己
(3)下面选项中的“之”与其他三项中的“之”意思不相同的是(  )。
A.誉之曰 B.以子之矛 C.不可陷之盾 D.无不陷之矛
(4)下面对楚国商人“弗能应”的状态形容得最贴切的词语是(  )。
A.无言以对 B.不知所措 C.羞愧难当 D.惊诧不已
八、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豪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8.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或字。
9.在选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0.本段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选段中“   ”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段话是按照   的结构方式写的。
11.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船夫的驾驶技术好的一项是(  )
A.行船速度极快,操纵自如。 B.极窄的地方也能平稳地穿过。
C.拥挤时,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D.我们的眼睛不知看哪一处好。
九、现代文阅读
拓展阅读。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12.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
13.这个杞国人在担忧   、   ,他的具体表现是   、   。
14.“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将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
15.这个故事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
十、写作题
16.你喜欢探险吗?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探险指探赏险境。探险即意味着到无人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今天我们就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矛盾;荣誉;弗能应也;何如;陷落;同世而立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矛、誉、弗、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矛盾、荣誉、弗能应也、何如、陷落、同世而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C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A选项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符合题意;
B选项杞人忧天: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比喻缺乏根据和不必要的忧虑。符合题意;
C选项画蛇添足: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后来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不符合题意;
D选项自相矛盾:比喻行事或言语先后不相应、互相抵触。符合题意;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成语的理解与运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很多成语的出处是历史典故。成语也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多为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根据句子的意思和成语的意思判断词语的恰当运用。小学阶段要注重成语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3.【答案】(1)卖
(2)称赞
(3)刺破
(4)不
(5)有的人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楚人有鬻矛与盾者: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鬻:出售。
(2)誉之曰: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誉:称赞。
(3)物莫能陷也: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陷:刺破。
(4)其人弗能应也: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弗:不。
(5)或曰:有的人问他,或:有的人。
故答案为:卖;称赞;刺破;不;有的人
【点评】本题考查了字词意思的理解与掌握,根据词语的意思,正确理解字的含义,一个字可能有多重含义,选出最符合词语语境的意思。
4.【答案】(1)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吾:我。陷:穿透、刺穿的意思。 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以:使用;用。子:您,对人的尊称。何如:怎么样。意思是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其人弗能应也。”应:回答。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弗能:不能。意思是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故答案为:(1)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物品能刺破它。
(2)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
(3)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5.【答案】(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急走追黄蝶。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烟花三月下扬州。
(5)不可同世而立。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宿新市徐公店;从军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自相矛盾
【解析】【分析】(1)从题干“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和“ 表现儿童天真可爱 ”中可知答案;从“ 《宿新市徐公店》 ”和下句“ 飞入菜花无处寻 ”可知上句答案。
(2)从题干“ 《从军行》 ”和上句“ 黄沙百战穿金甲 ”可知下句答案。
(3)从题干“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和“ 描绘了黄河与华山的雄伟气象 ”可知答案。
(4)从题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和上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可知下句答案。
(5)从题干“ 《自相矛盾》 ”和上句“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可知下句答案。
故答案为:(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儿童急走追黄蝶。
(2)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烟花三月下扬州
(5)不可同世而立
【点评】考查对诗词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筛选符合要求的诗词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
6.【答案】老奶奶,您真是有福啊!晴天,大女儿生意兴隆;雨天,小女儿日进斗金。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家里总能赚到钱。
【知识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态度要诚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称呼、劝说的内容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而转变思维是解决矛盾问题的一种途径,这样别人就更容易接受。
故答案为:老奶奶,您真是有福啊!晴天,大女儿生意兴隆;雨天,小女儿日进斗金。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家里总能赚到钱。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时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7.【答案】(1)卖;赞美,称赞;坚固;刺破
(2)C
(3)A
(4)A
【知识点】字义;词义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应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楚国有卖盾和矛的人,夸赞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物体可以破坏它"。(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吾矛之利”意思是我的矛锋利极了。利:锋利。A:利:好处,与“害”“弊”相对。
B:利:使顺利、得到好处。 C:利:锋利。D:利:使顺利、得到好处 。 (3)要求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A:誉之曰:夸耀自己的盾说。之:代词,盾。B:以子之矛:如果用您的矛。之:助动词,……的。。C:不可陷之盾:都不能刺穿的盾。之:助动词,……的。D:无不陷之矛: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之:助动词,……的。 (4)“弗能应”意思是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A:无言以对:完全没有理由来用语言反驳。B: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C:羞愧难当:指感到十分羞愧内疚。D:惊诧不已:非常吃惊,大大的出乎意料
故答案为:(1)1、卖 2、赞美,称赞 3、坚固 4、刺破。(2)C(3)A(4)A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2)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3)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答案】8.zhī,毫,zhuǎn,dào
9.不管,总,而且,还
10.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总分
11.D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8.考查了对语段中多音字和同音字的掌握情况。”只”是多音字,读“zhī”时意思是量词或用于船只。读“zhǐ”时意思是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根据句子语境读“zhī”;"豪"意思是具有杰出才能的人。”毫”意思是数量极少,一点儿。根据句子语境择”毫”;”转”读“zhuǎn”时意思是改换方向、位置、形势、情况等;读“zhuàn”时意思是绕着某物移动;打转。根据句子语境,应读“zhuǎn”;”倒”时多音字,读“dào”时意思是向后,往后退。读“dǎo”时意思是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根据句子语境应选择读音“dào”。
故答案为:zhī,毫,zhuǎn,dào
9.考查了对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短文中”怎么拥挤”和”他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之间是转折关系,要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他能平稳地穿过”和”速度非常快”这两个句子之间是并列关系,可用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故答案为: 不管,总,而且,还
10.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选文围 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主要描写了船夫是如何驾驶小船在威尼斯纵横交错的河道上行驶的,因此,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句话的意思可以用文中"操纵自如"这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把船夫的驾驶技术描写的非细致。
故答案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操纵自如、总分
11.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掌握情况。短文描写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船夫驾驶小船在河道中行驶时毫不手忙脚乱;二是不管怎么拥挤他都能够左拐右拐,轻快灵活地挤过去;三是船夫驾驶小船既快又稳,还能够急转弯。作者采用先总写后分述的方法,把船夫的驾驶技术描写的非常细致。故 D 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答案】12.《杞人忧天》
13.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4.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15.B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概括。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第1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3)考查句式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文章的启示道理。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再读一读这个给出的选项,然后分析判断。
12.这则寓意通过杞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故答案为:《杞人忧天》
13.由第1自然段第1句话“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天会塌、地会陷、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14.①删掉疑问词“怎么、呢”,把“还”改“必要”,问号改句号。
故答案为: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不要担心天会塌下来。
15.A:这个短文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正确
B: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不是很科学的。不正确
C: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正确
D: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正确
故答案为:B
16.【答案】丛林秘境中的探险记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决定远离城市的喧嚣,踏上一次别开生面的探险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家乡附近那片鲜有人迹的热带雨林——翡翠谷。
那天清晨,阳光透过叶隙斑驳洒落,我们背着装备,满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踏入这片神秘的丛林。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土壤气息和植物的清香,各类鸟儿的歌声编织成一首丛林交响曲,让人心生敬畏而又兴奋不已。我们在繁茂的树丛中穿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森林里的生灵。途中,我们遇到了陡峭的山壁,借助绳索和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一一攀爬而过。在一条湍急的溪流前,我们动手制作简易竹筏,顺利渡过了险滩。
正当太阳开始西斜,我们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隐藏在藤蔓背后的洞口。洞穴内部漆黑一片,只有微弱的萤火虫光芒闪烁,显得既神秘又诱人。我们鼓足勇气,带上头灯,深入洞穴探险。在洞穴深处,我们发现了古老的壁画,画面中描绘的是先民们的生活场景和对自然的崇拜,那一刻,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脉搏。
在这次探险过程中,我们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正是这些磨砺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锻炼了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次探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
尽管丛林探险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正是这种刺激和新奇,让我们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和难忘的记忆。此次探险经历就像一块烙印,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成长道路上一段闪耀的里程碑。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题目要求写一写自己的探险故事。作答是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故事创编,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要有表现力,能激发人的阅读兴趣。
【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围绕题目要求,紧紧抓住“丛林秘境探险”来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领悟思考,讲述自己和同伴在翡翠谷探险的经历,作文中心突出,语句通顺,想象丰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