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 2《回延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下 2《回延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20: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2《回延安》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改写诗歌,体会信天游艺术特色,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探究延安魅力,传承红色文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重点难点
重点:改写诗歌,体会信天游艺术特色。
难点: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传承红色文明。
教学过程
【导入】
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 林大会。当时我已经离开延安门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 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会,说要我出个节 目。我说我就用新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边儿我就一边 唱一边写写了一页。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是什么令 他如此动情?
【朗读诗歌概括内容,体会情感】
(一)读诗歌,完成表格内容。
请自由朗读诗歌,为每章节诗歌拟写标题。
(二)读诗歌,悟情感
小组选择其一作为背景音乐,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朗读展示。
舒展悠扬 宏伟辉煌 活泼俏皮 柔和缓慢
通过感受音乐旋律,将初步感知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在解释选择原因的 过程中,进一步结合内容体会诗歌情感。
朗读指导:读对字音 读出节奏(运用语调、语速、重音、停顿等在理解 的基础上表情达意。)
【改写诗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
(三)改写诗歌,赏析信天游艺术特色
请选择几句诗歌进行改写。力求写出画面感。结合修薛、描写等方法。
教师改写第一节回乡之情:
稚子薛却宝塔山,
山迢水阔赴征程。
仍怜万里远行人,
几回梦里回延安。
原诗: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和原诗歌有什么不同?(含蓄、文纟刍纟刍、没有韵律)
以此为示例,继续改写,赏析本诗的艺术特色。
通过梳理发现:
本诗在内容方面使用了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意象。在修辞方面:拟人、 比喻、夸张、排比等方法。在形式上两句一节,字数自由。上下句意思相关。
在节奏上叠词、押韵都使诗歌读来朗朗上口。用诗歌将丰富的意蕴表达 得准确而深刻,言有穷尽,情韵无穷。这种艺术形式,就叫做信天游,也叫 “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 讲述生活,抒发情感。多用比兴手法,即景抒情。富有陕北特色,读来朗朗 上口,内容充满想象,情感自由奔放。
预设诗歌赏析点:
① 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内心的激动,如“抓” “贴”“搂”“扑”等。“情动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的揭示了他
的内心。
② 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 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诉说,让读者去想象。
③ 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写的是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其说“杜甫川唱来柳 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诗人内心在笑。
④ 直接抒情。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⑤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写出了 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 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的艰苦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作者长 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 一样,对延安,感激不尽;就 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
“亲山亲水有亲人”!这里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揭示了诗 人对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 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 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 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如《陋室铭》的开头:“山不在高,有 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句以山水起兴, 用仙和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比兴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中国 文化和艺术中都称得上最高境界的留白之美。
⑥ 诗歌第四部分,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手法,这样写, 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用 典型的材料,用排比、叠词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⑦ 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 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 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 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 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 定能燎原。
⑧ “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的到 “回”字,首尾呼应。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作
者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这样 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 预见。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未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 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 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四)介绍背景,走近作者
1924年冬天贺敬之出生在山东的贫苦家庭。1940年16岁的延安到达延 安进入鲁艺文学系学习。在延安,和丁毅等人合作写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新歌 剧《白毛女》。1945年底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 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 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 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
【再读诗歌探究延安精神】
1942年毛泽东对贺敬之等鲁艺的师生们讲话:“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 去”。在文学道路上他始终谨记这一宗旨。此次回延安,用延安当地的文化形 式,向延安表白对延安的情感也是这样的创作理念与情感。是他的文学初心。
中国工农红军在几近绝境之中溃围而出,到达延安。延安是中国革命的 落脚点,也是全国革命胜利的出发点。十年之后,延安,这里便是全国革命 胜利的落脚点,更是贺敬之这一辈人建设新中国的出发点。延安是中国人矢 志不忘的初心O
【小结】
今天让我们传承使命,蹲厉奋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带着这种信念, 配乐(《我和我的祖国》)齐读第五节诗歌。
【作业】
1.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感知延安精神。
2.以《我的祖国》为题,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节小诗。
3.阅读贺敬之《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这篇新闻特写,分析新闻与诗歌 的异同。(A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