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8 18:5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春季
课题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教科书 书 名:必修下册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悼词结构的特殊性,把握演讲词结构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思维发展与提升:概括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感悟其宽广胸怀和非凡气度。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感悟本文语言的艺术魅力,揣摩字里行间真挚的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伟大功绩,学习马克思坚定、无私地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崇高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结构,了解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并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文章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英国著名的广播公司BBC曾举办了一次千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活动,结果马克思位居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等巨人之前,被评为过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呢?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不幸逝世。3月17日,在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为马克思举行了悼念活动。马克思生前最好的战友恩格斯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这篇讲话里,我们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段落划分。 教师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述其哀。 第二部分:(2-7)叙述马克思生前的主要活动,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赞其功。 第三部分:(8-9)论述马克思在当代的巨大影响,并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颂其德。 2.了解悼词 提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重要信息。“讲话”,提示这是一篇演讲词;“墓前”,提示这是一篇悼词。悼词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 教师明确: 教师明确: 悼词文体特点:介绍死者的逝世时间、地点、原因及其享年等;追述死者的经历及一生中主要成就和贡献;对死者表示哀悼之情,对悼念人提出希望和要求等。 三、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一)活动一:品语言,体会“哀” 1.提问:朗读第一段,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的? 请你圈画出关键词并分析。 教师明确: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 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提问:“两点三刻”,为什么把逝世的时间写得那么精确? 教师明确:①因为是在葬仪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 ②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 ③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 3.提问: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为什么? 教师明确: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是为了突出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的逝世,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一个最睿智的、最重要的阶级头脑。 4.提问:“还不到两分钟……永远地睡着了”有何含义作用? 教师明确:“在安乐椅上”,说明了马克思临终的姿态,表明这位无产阶级导师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流露出对死者忘我工作精神的赞颂。“永远”、“睡着”,运用了讳饰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悲痛,破折号加强了这种悲痛感情的表现。 (二)活动二:品语言,体会“功” 1.思考:速读课文3-7节,找出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请你在课文相关处圈画点评。 教师明确:“不可估量”句从空间和时间上强调了损失的“不可估量”,突出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对于历史科学都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从而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贡献之大。 “正像达尔文”句,把马克思的发现和达尔文的发现作类比,衬托了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规律划时代的意义,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次大飞跃,开辟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广阔前景。 “豁然开朗”句,“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 “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句,突出了在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奠定了国际组织的基础。 总结马克思贡献: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报纸,创立国际工人协会)。对于历史科学——科学家(发现人类历史的规律,发现剩余价值规律) 2.思考:第一个“对于”指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第二个“对于”指他的理论,为什么在论述时把社会实践放在后面呢? 教师明确:衬托手法,从关键句“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可以知道,作者强调突出的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身份。 (三)活动三:品语言,体会“德” 1.提问:马克思有哪些崇高品德?请你圈画出文中关键词句并分析。 教师明确: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2.提问:第8段交待了几种对待马克思的态度?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怎样的效果? 教师明确:政府——驱逐他; 资产者——诽谤他、诅咒他; 革命战友——尊敬、爱戴、悼念。 手法:将敌人的恨和战友的爱形成对比,说明马克思的贡献巨大,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 3.提问:“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是对马克思作出怎样的评价? 教师明确: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马克思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敌人全部是因为革命斗争才树立起来的。这个评价高度赞扬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品格。 四、总结升华,群文归纳 1.思考:为什么在马克思的葬礼上没有过多地渲染悲痛的心情,只是评述了他的思想和事业? 教师明确: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卓越领袖,他们共同的理想和事业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恩格斯发表演讲的主要目的是评述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便教育和鼓舞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继续马克思未竟的事业。 2.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马克思拟一幅挽联。 教师明确: 穷尽一生经历创造学术成就 抛洒满腔热情投身艰苦革命 3.学习了《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演讲稿,请你总结归纳写演讲稿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明确:(1)要对听众作分析。(要有针对性);(2)主题要鲜明、新颖独到,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材料,要围绕主题深入分析。(要有说服力);(3)要讲究语言技巧。(要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