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团队所在学校(签章):
作业涉及教科书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及册次:高一年级必修(下)
作业涉及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第八单元《答司马谏议书》
作业设计团队教师姓名(不超过4个):
单元、章节(或主题、任务)整体性作业设计思路说明(500 字以内) 本篇文章为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篇文章。在本单元核心任务“ 倾听理性的声音”的统摄之下,用书信的文体形式来体现说理艺术。在作业设计中,本团队考虑中国语言的发展和流变因素带来的理解难度问题,安排了疏通文意的课前基础性作业并在课堂上加以检查和强化,增强基础知识的落实效果。针对书信体这一实用类文体,安排了结合文本感知文体知识的课前发展性作业。在设计课中的发展性作业时,特地安排了梳理作者说理思路和分析驳论方法在文中体现的两个作业,依次来感受王安石的说理艺术。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中,基础性作业坚持对文本基础知识的落实,重点放在了背诵文章的理解性默写的落实上;发展性作业则更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拓展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上。
使用时段 作业内容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使用者 预计时长 预估难度系数
课前 基础 性作 业 作业一: 结合课下注释,初读文本,结合课下注释,通文意,并概括段意。 作业二: 知人论世。查找资料,认识作者,探寻写作背景。 因中国语言的发展与流变,学生在阅读理解文言文时有一定难度。安排此作业作为课前预习作业,一是为后面进一步理解、分析文章做准备,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阅读文言文的信心, 高一1-14班学生 13分钟 简单
发展性作业 作业一:读标题,寻信息 “答”即“ 回复 ”之意。“谏议”指的是“ 谏议大夫 ”这个官职,司马光当时任谏议大夫。“书”是 文体名,指书信 。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即“ 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文化常识: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作业二:语言梳理探究 本文多处使用书信用语。请找出并指出其用法或含义。 参考答案: “某启”。书信正文开头称“某启”,“启”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 “故略上报”。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 “故今具道所以”。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书信结尾表示敬重之意的常用语。“不任”,不胜。“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全句的意思为:没有缘由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理解标题含义,掌握书信的文体知识。 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书信体正是实用类文章的一种常用形式。此题用语学生了解古代书信知识并积累。 高一1-14班学生 7分钟 简单
课中 基础 性作 业 落实字词翻译,学生展示,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一段:(1)重点实词 “视遇”( 看待,对待 ) “具” ( 详细地 ) “冀” ( 希望 ) 重点句子翻译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二段:(1)重点实词 “得”(清楚) “修”(修正) “举”(施行) 重点句子翻译 “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三、四段:(1)重点实词 “恤”(顾念,忧虑) “胥”(相互) “膏泽”(施恩惠) “晤”(见面) “向往”(仰慕 ) 重点句子翻译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在课中安排此作业,一是可以检查预习情况,强化对文本基础知识的梳理和落实,加强对文本的理解;用展示的方式,给予学生站起来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高一1-14班学生 8分钟 简单
发展性作业 分析说理艺术(重点研读二、三段) 一、梳理作者的说理思路。 参考答案:①定角度(辩名实,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与革新名实不明。)②析原因(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③表心理(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驳论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借助论据,如在反驳“侵官”时,说明自己不是专断独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立场,委婉反驳对方的责备。 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是“ 倾听理性的声音”。安排以上两个作业,旨在帮助同学们理解文章的现实针对性及作者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士人的人生进修之道,而“平天下”既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又是重要的人生理想之一。通过对二三段的重点研读,感受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的家国情怀。 高一1-14班学生 20分钟 较难
课后 基础 性作 业 理解性默写: 1.《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认为自己与司马光议政时常常意见相左,是因为“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 2.《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明原本只是简单地回信,不再辩解的两句是“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3.《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说明原本只是简单地回信,不再辩解的原因的两句是“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 4.《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其中“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然后紧接着针对保守派的谬论分别进行驳斥,一一为变法“正名”。 5.《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用“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弊”两句来论证新法不是“生事”。 6.《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揭露朝堂之上士大夫互相推诿、不问国事的丑恶现象的句子是“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 7.《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列举古帝王事例时,其中,“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学以致用,检查对文本的理解,落实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的要求 高一1-14班学生 5分钟 简单
发展性作业 二选一: 1.你如何评价王安石在本文体现的变法精神? 2.如果你是司马光,收到了这样一封回信,你会怎样回复王安石呢?试着在王安石的这封回信中找一找反驳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有哪些可反驳的点,找出一点进行反驳。 学以致用,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一1-14班学生 15分钟 困难
注:本表格可根据作业设计内容需要拓展、延长。作业设计涉及多课时的,应在此表中具体注明课时序号(例: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