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专练6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更因其承载的厚重历史,被我们当作“国之重器”。下列国宝级文物不属于青铜器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四羊方尊 马踏飞燕 曾侯乙编钟 大禹治水玉山
2.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利用75%的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以用于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C.食盐和白醋都可作调味剂
D.糖类和蛋白质都是烃的衍生物,所以都可以发生水解
3.2022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举行,会议主题为“实施(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中添加生石灰能有效吸收CO2,实现碳中和
B.采取“静电除尘”可提高空气质量
C.空气中O3的含量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
D.SO2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4.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NH3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药品为NH4Cl
B.②中药品为P2O5
C.反应一段时间后,③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反应一段时间后,④中锥形瓶收集到液氨
5.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关于碳及其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的两种不同的单质,二者互称同素异形体
B.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变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量,故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考古时常用于测定文物年代的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6C中,中子数为8
D.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CO2中含极性共价键
6.出土于陕西的两千多年前的越王剑(主要成分为铁),现藏于广州博物馆,该剑剑格左右侧皆以鸟虫书体铸刻“王戊”二字,剑色为水银古,时至如今,依然锋利。剑脊含铜量较多,韧性好,不易折断;刃部含锡高,硬度强,可见其性能优异,锻造技术优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已知:剑在地下因构成原电池发生了腐蚀,导致生锈(Fe2O3)。
A.铁与铜、锡构成原电池时,铁为负极
B.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C.酸性环境下剑腐蚀的过程中会产生氢气
D.生成80 g Fe2O3时理论上转移3 mol电子
7.劳动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卫生消毒:不可同时使用84消毒液(含NaClO)与洁厕灵(含Cl-) ClO-+Cl-+2H+===Cl2↑+H2O
B 自主探究:植物油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家务劳动:用食醋清洗水壶内的水垢 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 工厂参观: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 铁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
8.如图所示是一种合成香料的中间体的转化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X与Y互为同分异构体
B.2X+Y→Z属于加成反应
C.Y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数最多有7个
D.X与HCHO互为同系物
9.某兴趣小组利用图装置验证SO2气体的性质。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品红溶液褪色
B.该实验可验证SO2的漂白性和氧化性
C.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的SO2
D.KMnO4稀溶液褪色
10.部分含铁物质及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热还原法冶炼a
B.b是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强热变为红色
C.c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生成d
D.e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NA
B.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D.25 ℃时,Ksp(CaSO4)=9×10-6,则该温度下CaSO4饱和溶液中含有3×10-3NA个Ca2+
12.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铝比铁活泼 通常情况下,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B 钠比铜活泼 可用钠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C 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 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
D 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 铝箔被加热到熔化时,也不滴落下来
13.碳中和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绿色工业革命,用可再生能源电还原CO2时,采用高浓度的K+抑制酸性电解液中的析氢反应来提高多碳产物(乙醇等)的生成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右极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B.图中能量转换过程为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C.IrOx-Ti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当生成1 mol C2H5OH时,理论上右极区质量减少108 g
14.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只有X、 Y元素相邻。X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W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Z>X
B.电负性:Z>Y>X>W
C.Z、W原子形成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简单离子的半径:WD.W2X2与水反应生成产物之一是非极性分子
15.二氧化碳用不同催化剂催化生成一氧化碳的历程中能量的转化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从两种催化剂解吸为CO能量变化不同
B.·COOH经过还原反应得到CO
C.反应过程中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D.二氧化碳被催化剂吸附需吸热
16.利用CO2和HCl废气作原料,通过电化学原理制备光气原料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有机电解液有利于增大CO2的溶解度
C.若用盐酸代替有机电解液,电极产物可能改变
D.若产生1 mol Cl2,理论上左室液体增重16 g
选择题专练6
1.D [A.四羊方尊属于青铜器,A错误;B.马踏飞燕的“马”属于青铜器,B错误;C.曾侯乙编钟的“钟”属于青铜器,C错误;D.大禹治水的“玉山”属于硅酸盐,不属于青铜器,D正确。]
2.D [A.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利用丙烯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B.酒精可以灭活病毒,是因为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B正确;B.食盐具有咸味,白醋具有酸味,二者都能改变食品的口味,所以食盐和白醋都可作调味剂,C正确;D.糖类中含有C、H、O三种元素,蛋白质中含有C、H、O、N等元素,故都是烃的衍生物,蛋白质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但糖类中的单糖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D错误。]
3.B [A.燃煤中添加生石灰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的排放,可减少污染,但不能有效吸收CO2,实现碳中和,A错误;B.采取“静电除尘”可除去空气中的粉尘,提高了空气质量,B正确;C.由空气的成分可知,臭氧不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且O3本身具有强氧化性,有毒, 空气中臭氧含量越高,越不有利于人体健康,C错误;D.SO2不会产生“光化学烟雾”, 其易形成酸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而氮的氧化物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可用碱性物质吸收,D错误。]
4.C [A.制备氨气需要加热,①中药品为NH4Cl和Ca(OH)2,故A错误;B.氨气是碱性气体,P2O5是酸性氧化物,不能用P2O5干燥NH3,故B错误;C.氨气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能被氧化铜氧化生成氮气、水和铜,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③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C正确;D.氨的沸点为-33.5 ℃,无法在冰中液化,氨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水,过量的氨可溶于水,故④中锥形瓶收集到的是氨水,故D错误。]
5.B [A.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B.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因为在100 kPa时,1 mol石墨转变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量,所以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6C 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4,所以中子数=14-6=8,C正确;D.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以共价双键结合,所以含极性共价键,D正确。]
6.B [A.铁与铜、锡构成原电池时,铁的活泼性强于铜和锡,铁作负极,A正确;B.铁电极反应为Fe-2e-===Fe2+,B错误;C.酸性环境下剑腐蚀的过程为析氢腐蚀,正极会产生氢气:2H++2e-===H2↑,C正确;D.生成=0.5 mol Fe2O3时理论上转移电子×2×3=3 mol,D正确。]
7.D [A.次氯酸钠和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A正确;B.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B正确;C.用食醋清洗水壶内的水垢,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明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正确;D.工人将模具干燥后再注入熔融钢水,是因为铁高温能和水蒸气反应,不是因为铁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D错误。]
8.C [A.X与Y的分子式均为C4H8O,结构不相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2X+Y→Z的实质是2个X分子中碳氧双键断键,1个Y分子中碳碳双键断键,彼此加成得到1个Z分子,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正确;C.Y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共平面,C错误;D.X(CH3CH2CH2CHO)为丁醛,与甲醛(HCHO)同属于醛类物质,且只含有1个醛基,分子组成相差3个CH2,故二者互为同系物,D正确。]
9.B [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通入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尾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A.SO2有漂白性,品红溶液褪色,故A正确;B.该实验可验证SO2的漂白性和还原性,故B错误;C.SO2有毒,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故C正确;D.SO2有还原性,KMnO4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10.B [由图可知,a为铁、b为氧化亚铁、c为氢氧化亚铁、d为氢氧化铁、e为铁盐。A.铁为较活泼金属,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为还原剂的热还原法冶炼铁,故A正确;B.氧化亚铁为黑色固体,在空气中加强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C.氢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能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产物只有氢氧化铁,属于化合反应,故C正确;D.铁离子是过氧化氢发生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D正确。]
11.C [A.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46 g乙醇和54 g水,46 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54 g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1 mol乙醇中含有1 mol氧原子,1 mol水中含有1 mol氧原子,因此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4NA,A项错误;B.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H2O,若有2 mol硫酸参与反应转移2 mol电子,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不与铜反应,因此含2 mo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2NA,B项错误;C.重水(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20 g重水的物质的量为1 mol,1 mol重水中含有10 mol质子,因此20 g重水中含有质子数为10NA,C项正确;D.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所含Ca2+的数目,D项错误。]
12.D [A.通常情况下,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受腐蚀,所以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故不选A;B.钠比较活泼,先与硫酸铜溶液中水反应生成NaOH,再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置换出铜单质,故不选B;C.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与水反应时,钠浮在水面上,和钠与水反应放热无关,故不选C;D.氧化铝熔点很高,大于Al的熔点,氧化铝膜兜住了熔化的Al而不滴落,故选D。]
13.D [硅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左侧电极上CO2得电子生成乙醇,因此左侧铜电极作阴极;右侧IrOx-Ti电极作阳极,溶液中H2O失电子生成氧气,据此分析解答。A.由以上分析可知右极区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氢离子浓度不变,故A错误;B.图中能量转换过程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故B错误;C.IrOx-Ti电极作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C错误;D.生成乙醇的电极反应为2CO2+12H++12e-===C2H5OH+3H2O;生成1 mol C2H5OH时,电路中转移12 mol电子,则右侧电极上消耗6 mol H2O,水放电生成氧气逸出,生成的氢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左侧,则右侧质量减少108 g,故D正确。]
14.A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与Z位于同一周期,且只有X、 Y元素相邻。X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X为C,Y为N,Z为F,W原子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则W为Na。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大于第ⅢA族,第ⅤA族大于第ⅥA族,则第一电离能:Z>Y>X,故A错误;B.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则电负性:Z>Y>X>W,故B正确;C.根据同电子层结构核大径小,则Z、W原子形成稀有气体电子构型的简单离子的半径:W15.D [A.从图中可知,·CO在NiPc催化作用下生成CO放热,在CoPc催化作用下生成CO吸热,A正确;B.·COOH得电子经过还原反应生成CO,B正确;C.CO2生成CO的过程中有C===O等极性键的断裂,也有C—O等极性键的生成,C正确;D.从图中可知,在两种催化剂作用下CO2转化为·CO2均是放热过程,D错误。]
16.D [含HCl的废气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失电子产生氯气,故b极为正极,a极为负极,阴极上含有CO2的废气得电子产生CO;A.CO2还原生成CO,该电极是阴极,故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选项A正确;B.CO2为非极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有利于CO2在阴极放电,选项B正确;C.左室中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H++2e-===CO+H2O,若用盐酸代替有机电解液,溶液中的H+易在阴极放电产生H2,选项C正确;D.若产生1 mol Cl2,电路中转移2 mol电子,阴极产生1 mol CO,同时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室,因此,左室增重:16 g+2 g=18 g,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