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重点单元:因数与倍数过关训练-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重点单元:因数与倍数过关训练-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0 21:0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重点单元:因数与倍数过关训练-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 B.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C.两个质数的和是质数 D.两个合数的和是合数
2.a,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且a=7b,则a,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7 D.1
3.如果甲是丙的因数,乙是丙的因数,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
A.甲 B.乙 C.丙 D.无法确定
4.有3个连续的奇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a,最大的一个是( )。
A.a+1 B.a+2 C.a+3 D.a+4
5.把42分解质因数是( )。
A.42=1×2×3×7 B.42=6×7 C.42=2×3×7 D.42=1×6×7
6.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有一个命题是: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素数(即奇质数)之和。下列式子中反映这个猜想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7.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40,这个数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
8.用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合数和0组成一个四位数,使它同时是2和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9.王阿姨买来十几个苹果,3个3个地数少2个,王阿姨最多买来( )个苹果。
10.在1~20这20个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
1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不同的质数。
19=( )+( ) 40=( )-( ) 143=( )×( )
12.97至少加上( )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就是5的倍数,至少减去( )是偶数。
三、判断题
13.个位是3、6、9的数有可能是3的倍数。( )
14.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
15.只有两个质数才能成为互质数,两个合数不能成为互质数。( )
16.13和17没有公因数,只有公倍数。( )
17.用2、0、1、6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 )
四、计算题
18.求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和2 12和20 7和8 15和75
19.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27 48 18 51
五、解答题
20.在路的一边每隔25米安装一盏路灯,从头到尾共安装41盏路灯。现在要把间隔距离改为20米,有多少盏路灯不需要移动?
21.有49颗奶糖和35颗巧克力,平均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结果奶糖剩一颗,巧克力少一颗。第一小组最多有多少名同学?
22.小明家装修时,要在用长5分米、宽3分米的地砖在客厅地面铺出一个正方形图案。这个正方形图案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画出示意图)
23.1路和2路公共汽车早上7时同时从起始站发车,1路车每隔5分发一辆车,2路车每隔6分发一辆车。列表找出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
1路车 7:00 7:05
2路车 7:00 7:06
24.王老师把20本语文本和25本数学本平均分给第一小组的同学,结果语文本多了2本,数学本少了2本。第一小组最多有多少人?
25.小红每6天到图书馆一次,小明每4天到图书馆一次,6月5日两人同时在图书馆相遇,6月几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题意,对各题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A.因为:奇数+奇数=偶数,所以两个奇数的和一定是奇数,说法错误;
B.因为:偶数+偶数=偶数,所以两个偶数的和一定是偶数;
C.两个质数的和是质数,说法错误,3+5=8,8是合数;
D.两个合数是和一定是合数,说法错误,如:4+9=13,13是质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运算性质。
2.B
【分析】由a=7b(a与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可知a是b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a和b成倍数关系,a,b的最大公因数是b。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
3.C
【分析】最大公因数也就是这几个数的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最小公倍数是共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大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较小的那个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甲是丙的因数,那么丙数是甲数的倍数,乙是丙的因数,那么丙数也是乙数的倍数,所以,甲、乙、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丙数。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时的最大公倍数和最小公因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为较大的数。
4.D
【分析】因为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最小的一个奇数是a,则中间的奇数为a+2,最大的奇数是a+2+2;据此解答。
【详解】三个连续的奇数,最小的一个是a,最大的一个是a+4。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
5.C
【分析】把一个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A.1不是质数,此选项错误;
B.6不是质数,此选项错误;
C.2、3、7都是质数,且2×3×7=42,此选项正确;
D.1和6都不是质数,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把合数分解质因数时,质因数必须是质数。
6.C
【分析】即是奇数又是质数的数叫奇素数,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两个奇素数之和,一要看这个数是大于4的偶数,二要看写成两个数的和中的每一个数必须都是奇素数,即可判断。
【详解】A.18=1+17,1不是奇素数,17是奇素数,不符合题意;
B.5=2+3,5是奇数,不符合题意;
C.20=7+13,20是大于4的偶数,7和13都是奇素数,符合题意;
D.8=2+6,2是质数,6是合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要反映这个猜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大于4的偶数,一个表示出两个奇素数的和。
7. 40
【分析】一个非零自然数的最大因数是它自身,所以这个数是40;把40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即分解质因数。
【详解】由分析可知:
一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40,这个数是40,把它分解质因数是40=2×2×2×5。
【点睛】对于非零自然数,其最大因数与最小倍数相等,都是这个数自身。
8. 4210 1240
【分析】最小奇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根据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数的个位必须是0。要组成最大的四位数,千位上是4,其他3个数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位向低位排起;要组成最小的四位数,个位上是0,其它3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从高位向低位排起;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用最小的质数、最小的奇数、最小的合数和0组成一个四位数,使它同时是2和5的倍数,这个四位数最大是4210,最小是124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奇数、质数、合数的意义,以及2和5的倍数特征,应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9.19
【分析】由题可知,王阿姨买来的苹果在10~20之间,3个3个地数少2个,苹果数可能是13、16、19,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王阿姨买来十几个苹果,3个3个地数少2个,王阿姨最多买来19个苹果。
【点睛】熟练掌握3的倍数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解答时要结合题意灵活运用。
10.9,15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质数就是只能被1和它自身整除的数,合数就是除了和它本身之外,还能被其它数整除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1~20这20个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奇数和合数的意义,应熟练掌握。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 2 17 43 3 11 13
【分析】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自然数为质数,据此解答即;
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积的形式,叫作把这个合数分解质因数,由此解答(答案不唯一)。
【详解】19=2+17
40=43-3
143=11×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质数的意义,要熟记常用质数以及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2. 2 2 1
【分析】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也就是2的倍数,2的倍数的特征:个数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9+7=16,16+2=18,所以97至少加上2就是3的倍数;
97-2=95,所以97至少减去2就是5的倍数;
97-1=96,所以97至少减去1就是偶数。
【点睛】牢记2、3和5的倍数特征是解题关键,另外还要知道偶数是2的倍数。
13.√
【分析】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字就是3的倍数,据此举例判断即可。
【详解】如:63÷3=21
36÷3=12
39÷3=13,个位是3、6、9的数有可能是3的倍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据此判断。
【详解】由分析可得: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为一组互质数,根据这个概念,结合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再通过举例子的方式来判断题干正误即可。
【详解】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为互质数,因此两个质数一定是互质数,合数也可能成为互质数,比如8和9都是合数,但是8和9的公因数只有1,因此8和9也是互质数,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根据互质数的特征可知,13和17是互质数,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不是没有公因数;除0外,任意两个自然数都有无数个公倍数,据此判断。
【详解】13的因数:1,13。
17的因数:1,17。
13和17的公因数只有1,而不是没有公因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2+0+1+6=9
9是3的倍数,所以用2、0、1、6四个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都是3的倍数。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8.2,8;4,60;1,56;15,75
【分析】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其中的较小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用质因数分解法可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全部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立的质因数,它们连乘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详解】(1)8是2的倍数,则8和2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8。
(2)12=2×2×3
20=2×2×5
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2×2=4,最小公倍数是2×2×3×5=60。
(3)7和8是互质数,则7和8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7×8=56。
(4)75是15的倍数,则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75。
19.见详解
【分析】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的连乘积的形式,一般先从较小的质数试着分解。
【详解】27=3×3×3;
48=2×2×2×2×3;
18=2×3×3;
51=3×17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数据大的可以利用短除法分解。
20.11盏
【分析】由于两端都有灯,即间距数=棵数-1,即间距:41-1=40(个),由于一个间距是25米,此时的路长是:40×25=1000米;根据题意,不需要移动的是25米和20米的公倍数的路灯,即100米倍数的路灯不移动,也就是求出每隔100米路灯的盏数,加上开头的那一盏即可。
【详解】41-1=40(个)
40×25=1000(米)
25=5×5;20=2×2×5
25和20的最小公倍数是:5×5×2×2=100
1000÷100+1
=10+1
=11(盏)
答:有11盏路灯不需要移动。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什么样的路灯不移动,然后再按照两端都栽树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21.12名
【分析】由于奶糖剩1颗,则奶糖分了:49-1=48(颗),48是第一小组人数的倍数;巧克力少一颗,如果巧克力再多一颗,就是这些学生的倍数,即35+1=36(棵),由此可知这组学生的人数是48和36的公因数,由于最多有多少名同学,则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即可。
【详解】49-1=48(颗)
35+1=36(颗)
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
答:第一小组最多有12名同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大公因数的求法,熟练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22.15分米;15块;图见详解
【分析】求这个正方形图案的边长最小是多少分米,求出求5和3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求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两个数为互质数时,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求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用图案的边长分别求出长和宽,求出排数和列数,再相乘即可,再画图。
【详解】5和3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5×3=15,即正方形边长最小是15分米。
(15÷5)×(15÷3)
=3×5
=15(块)
答:这个正方形图案的边长最小是15分米,需要15块这样的地砖。
【点睛】熟练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见详解。
【分析】由于1路车每隔5分钟发一辆车,2路车每隔6分钟发一辆,要使两辆车再次同时发车,那么经过的时间是5和6的最小公倍数为30分钟后,所以7:00时,1路车和二路车同时发车,再过30分钟后即7时30分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详解】
路车 7:00 7:05 7:10 7:15 7:20 7:25 7:30 7:35
2路车 7:00 7:06 7:12 7:18 7:24 7:30 7:36
5和6的最小公倍数为:5×6=30
所以30分钟后,两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7时+30分=7时30分
答:7时30分时刻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两辆车同时发车的两次之间间隔时间就是5和6的最小公倍数。
24.9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给第一小组的语文本为(20-2)本,数学本为(25+2)本,要求第一小组有多少名同学,就是求分给第一小组语文、数学本数的最大公因数。
【详解】20-2=18(本)
25+2=27(本)
18=2×3×3
27=3×3×3
所以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3×3=9。
答:第一小组最多有9人。
【点睛】先求出分给第一小组的语文本、数学本的本数,再求语文本、数学本本数的最大公因数即可解答。
25.6月17日
【分析】由题可知,6月份有30天,小红和小明再次相遇的时间是6和4的公倍数,先求出6和4的最小公倍数,即经过的时间,再用第一次相遇的时间加上经过的时间即可求出再次相遇的时间。
【详解】6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
5+12=17(日)
答:6月17日他们又再次相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关键是熟练掌握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