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课标要求:
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2.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每年的中秋佳节,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心中自然会涌起无限情怀,也许你会高诵“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也许你会低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许你会浅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流传至今的名篇佳作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领域的宝贵财富,穿越了千年时光依然辉煌灿烂,今天让我们再去亲身感受一下中国古代文学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哀婉。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清曲 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或成就。 梳理古代文学发展脉络诗经 楚辞
赋诗歌词小说1、诗经一.从《诗经》到唐诗(1)内容风:风土之音 (民间的民歌)雅:宫廷之音 (贵族宴饮所唱)颂:宗庙之音 (贵族祭祀所唱)(2)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秦风?蒹葭》佳作欣赏2、楚辞(1)产生(2)特点(3)代表作战国时期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汉赋 汉朝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出大一统时期恢弘的文化气度。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二京赋》 政治:全国大一统
经济:经济实力强,
社会繁荣
文化: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子虚赋》以子虚和乌有先生对话为主,由子虚描绘楚云梦的山川景物及楚王游猎盛况为正文。乌有先生不服,加以诘难。以齐国渤澥、孟诸可以“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压倒了云梦。 气势磅礴,
规模宏大,
辞采华丽。汉朝社会背景汉赋特点决定体现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因慕蔺相如为人,改名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年轻时喜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成为武骑常侍。但景帝不喜辞赋,因此不久司马相如便称病辞官,周游天下。
卓文君是著名的汉代才女,西汉临邛人,大富豪卓王孙之女,本已许配某皇亲,但未结婚皇亲即去世,因此卓文君算是寡居在家。司马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卓文君,两人相爱私奔前往成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两人私奔到成都之后,一贫如洗。卓王孙对文君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家门不幸,出了这样一位不知礼义廉耻的女儿,因此虽然家有万贯,也不愿资助女儿。生活窘迫,文君就把自已的头饰当了。开了一家酒铺,卓文君亲自当垆卖酒,消息传到其父耳中,卓王孙为顾忌情面,也只好将新婿、爱女接回临邛。但他们仍安于清贫,自谋生计,在街市上开了一个酒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从此而来。 正巧这时汉武帝读了司马相如两赋大加赞赏,任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心心相印,共同渡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却又生出事端来。原来司马相如虽说擅长写赋,却有口吃的毛病,还有消渴病(即今天的糖尿病),因此,虽有官爵,却常常称病在茂陵闲居,有时竟久居数年。一次,他偶然见到茂陵的一位绝色佳人,便一见钟情,想娶来做妾,但深知卓文君不可能同意,于是写下一封家书。文君朝思暮想,盼望丈夫的家书。万没料到盼来的却是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 无“意”。文君苦等等到的是一纸数字 知其心变,悲愤之中,就用这十三个数字写了一封回信: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流水;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于是与茂陵女断绝,与卓文君重归于好。
4、唐诗
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 ①初唐诗歌。初唐诗歌仍处于陈隋时期余光返照中。
直到初唐四杰及陈子昂出现,诗歌的内容和形式才
有所开拓。出现近体诗这种新形式。 ②盛唐诗歌。玄宗开元、天宝间,诗歌全面繁荣,名家大量出现。边塞诗和田园山水诗在盛唐诗中比重很大。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 ③中唐诗歌。中唐之初,国家衰落,诗坛也不景气。
白居易等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 ④晚唐诗歌。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
有独特的贡献。(小李杜)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岑参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
——高适 边塞诗: 豪迈昂扬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王维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山水诗 清新恬静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浪漫诗: 个性张扬 蓬勃向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现实诗: 社会变迁讽喻诗:针砭时弊 暗讽时事云鬃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窗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白居易《长恨歌 》杜牧和李商隐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1.这一时期是唐代的繁盛时期,出现“开元盛世”,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国家的统一,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 唐诗繁荣的原因及表现1.宋词(1)宋词繁荣的原因(笔记)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③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二.宋词和元曲(2)宋词繁荣的表现①豪放派 爱国词人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②婉约派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花自飘零水自流。 ??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云中谁寄锦书来? ??此情无计可消除,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 ?? ??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几与李清照齐名。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断肠谜:(这其实是个数字谜,你能猜到谜底吗?)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课外阅读散曲:宋代兴起,元代繁荣
散曲特点: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
元曲: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元曲
元曲特点:大多通俗生动,豪放飘逸
成就: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秋思》2.元曲(1)兴起与发展 《窦娥冤》剧情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吐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关汉卿《窦娥冤》《窦娥冤》剧情介绍
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利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张驴儿的老子却误服毒药而亡。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
郑光祖 《倩女离魂》
马致远 《汉宫秋》
白朴 《梧桐雨》 三、明清小说1.兴起魏晋南北朝 《搜神记》等志怪小说2.新阶段(1)唐传奇(2)宋话本3.明清小说的繁荣(1)背景合作探究:明清小说基本特征和发展原因?(笔记)特征: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要求个性解放。
原因:
政治上:封建制度日趋腐朽,专制强化,官场黑暗。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思想上:统治者推行程朱理学,加强思想控制。
◆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这句话又提到了)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环境。(2)表现数量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3)代表作品①《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最早一部长篇历史小说;②《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③《西游记》,吴承恩,明,浪漫主义小说;④《红楼梦》,曹雪芹、高鹗,清,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⑤《儒林外史》,吴敬梓,清,讽刺小说;⑥《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优秀短篇小说集。 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及特征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进入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唐朝的繁荣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
唐朝以来,随着商品经济与市民阶层的发育,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荣。 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名句相对应的文学体裁是
①“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A.楚辞 宋词 唐诗 汉赋
B.汉赋 唐诗 宋词 楚辞
C.楚辞 唐诗 汉赋 宋词
D.楚辞 唐诗 宋词 汉赋B课堂检测2.推动中国古代文学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统治政策的调整
B.社会环境的变化
C.城市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演变 C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神秘化 B.贵族化
C.平民化 D.自由化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