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中学高 2022 级第四学期 4 月月考
化学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75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2.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 H-1 Li-7 N-14 O-16 P-31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42 分)
1. 科研人员发现在-50℃环境中,用水可制得直径在800nm 10 m的光纤,其性能与石英
光纤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英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硅 B. 1mol冰比 1mol 液态水含有更多的氢键
C. 冰光纤是一种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 D. 冰光纤和石英光纤都是分子晶体
2. 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3H6 B. C3H8 C. C2H6O D. C3H6O2
3. 下列粒子的 VSEPR 模型为四面体且其空间结构为Ⅴ形的是。
SO NF H O+A. 2 B. 3 C. D. OF3 2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N 的电子式: B.基态 Br 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Ar]4s24p5
C.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 D.乙烯的空间填充模型:
5. 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水很稳定(1000℃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O H的键能大
B. 乳酸[ CH3CH (OH)COOH ]有一对手性异构体,其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D. HCOOH 的酸性比CH3COOH 强,是因为烃基是吸电子基
6.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2L 的 N2中含有 NA个 π 键 B. 12.4g 的白磷 P4中含有 0.4NA个非极性键
C. 1molH2O 最多形成 2NA个氢键 D. 44g 的 N2O 中含有 16NA个电子
1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7. 配合物Na Fe(CN) 3 可用于离子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
A. 此配合物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极性键、非极性键
B. 配离子为[Fe(CN) 3 6] ,中心离子为Fe3+ ,配位数为 6
C. 1mol 配合物中σ键数目为12NA
D. 该配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易电离,1mol 该配合物电离得到阴、阳离子的数目共4NA
8. 正硼酸(H3BO3)是一种片层状结构白色晶体,层内的 H3BO3分子通过氢键相连(如图)。下
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硼酸晶体属于共价化合物
B. 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未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C. H3BO3 分子的稳定性与氢键有关
D. 含 1mol H3BO3的晶体中有 3 mol 氢键
9.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2+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0.5 Cu (H2O) + 4Cl4
未加热的溶液呈绿色, 2
A mol / L CuCl2 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 CuCl +4H2O4 为
加热后的溶液呈黄绿色
的溶液加热 吸热反应
向盛有 SO2 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酸
B 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性 KMnO4 溶液,振荡
C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 有气体产生 乙醇中含有水
D CH4 和 Cl2 按 1:1 混合,光照 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 油状液滴为 CH3Cl
10.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式 C15H16O
B. 该有机物属于醇
C. 该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共面
D. 该有机物有两种官能团
11.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 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W2X 是
维持生命过程的必需物质,WY 可用于玻璃的刻蚀,ZX2是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之一。下
2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四种元素中,W 的电负性最小,Y 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B. W2X 和 ZX2的中心原子分别为 sp3和 sp2杂化
C. W2X 的稳定性高于 W2Z 是因为 W2X 分子间存在氢键
D. 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
12. 全固态锂硫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能量密度约为一般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
放电
池的 4 倍,且成本更低廉。已知锂硫电池的总反应为2Li +S Li2S,用此电池作电源
充电
电解足量的AgNO3 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乙池溶液中的 NO3 移向铁电极
B. 乙池石墨电极反应式为Ag+ + e = Ag
C. 甲池充电时,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D. 甲池中消耗 14g 锂,乙池中产生11.2L氧气 ( 标准状况下 )
13.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 1mol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分别为 NA、2NA
B. 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 EF 或 FE
C. 在 NaCl 晶体中,距 Na+最近的 Cl-形成正八面体形
D. 在 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 4 个 Ca2+
14. 室温下,用 0.100mol·L 1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均为 20.00mL0.100mol·L 1的 HCl 溶液和
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 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 V(NaOH)>20.00mL
C. V(NaOH)=20.00mL 时,两份溶液中 ( -c Cl )>c( -CH3COO )
-
D. V(NaOH)=10.00mL 时,醋酸中 c(Na+)>c(CH3COO )
>c(H+)>c( -OH )
3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58分。)
15. (12 分)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下列有机物,并按碳骨架把它们分类,完成填空:
①CH4 ② ③ ④CH3 C≡CH ⑤CH3CH2OH
⑥ ⑦ ⑧ ⑨ ⑩
属于链状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脂环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
(2) 下列 3 种有机化合物
A:CH2=CHCH3 B:CH3CH2CH2OH C:
写出化合物 A、B、C 中的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式为 C5H12O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类的有___________种;有机物 中碳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写出与 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链状炔烃的化合物的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
16.(14 分) 硫酸铜晶体溶解后溶液呈天蓝色,滴加氨水直至过量,再加入无水乙醇,析出
深蓝色晶体,化学式为[Cu(NH3)4]SO4 H2O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N 、O 、S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
大到小的顺序是 。
(2)配合物[Cu(NH3)4]SO4 H2O 中的配体是 ,配位数是 。
(3)[Cu(NH3)4]SO4 H2O 与胆矾的结构相似,下图为胆矾的结构图,则[Cu(NH3)4]SO4 H2O
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类型有 。
A.范德华力 B.共价键 C.氢键 D.离子键 E.配位键
(4)乙醇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乙醇的沸点(78.5℃)明显高于二甲醚(-24℃),
原因是 ,配合物[Cu(NH3)4]SO4 H2O中,NH 、SO
2-
3 4 、
H2O 三微粒的键角由大到小顺序是 。
4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5)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 铜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若铜原子半径为 r cm, 则铜晶
体的密度为 g/cm3 (用含 NA、r 的式子表示,不用化简)
17.(16 分)废旧印刷电路板中铜元素含量较高,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实验小组探究利
用废旧印刷电路板来制备胆矾,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溶解”过程中,为选择合适的溶解试剂,查阅资料后,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 铜片质
试剂及用量 现象
编号 量/g
30% H2O2 50mL、 开始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先慢后快,
1 号 0.5
5mol·L-1 H2SO4 8mL 40min 后,溶液蓝色明显铜片表面光亮
30% H2O2 50mL、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溶液为深蓝色,铜片表
2 号 0.5
5mol·L-1 氨水 8mL 面附着少量蓝色沉淀
①“萃取”往往和分液操作同时进行,分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1 号实验有
气泡产生的原因是 。
②2 号实验中深蓝色溶液为铜氨溶液,写出四氨合铜离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
(2)“转化”时铜氨溶液中的【Cu(NH 2+3)4】 与有机物 RH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反萃取”过程中,所加试剂 Y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系列操作”具体指__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
B.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后停止加热,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C.蒸发浓缩至大量晶体析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过滤、洗涤、干燥
5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4)为测定铜氨溶液中铜元素的含量,可采用如下方法:
i.移取 500mL 铜氨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稀 H2SO4,调节溶液的 pH 为 3~4
2+ -
ⅱ.加入适当过量的 KI 溶液,并加入 3mL0.5%淀粉溶液(2Cu +4I =2CuI +I2 );
ⅲ.用 0.1000mol·L-1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体积为 5.00mL
(I +2S O 2- -2 2 3 =2I +S4O2 2-6 )。
①已知铜氨溶液中存在下列络合平衡【Cu(NH3)4 】2+ Cu2+ +4NH3(pK=13.32),i
中加 H2SO4调节溶液的 pH 为 3~4 的目的是 ,iii 中滴定至终点时,溶液
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②该铜氨溶液中铜元素的含量为______________g·mL-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 (16 分)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倡导低碳生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责任,将 CO2
应用于生产中实现其综合利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I.(1)在催化作用下由 CO2和 CH4转化为 CH3COOH,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
按 1:1 充入 CO2和 CH4,发生反应 CO2(g)+CH4(g) CH3COOH(g),CH3COOH 分子中 σ
键与 π键的数目比是 ,下列各项能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C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 v(CO2 ) = v(CH4 ) D.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变
II.研究证明,CO2可作为合成低碳烯烃的原料,目前利用 CO2与 H2合成乙烯相关的热化
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ΔH1=-49.01kJ·mol-1
反应ⅱ:2CH3OH(g)=C2H4(g)+2H2O(g) ΔH2=-29.98kJ·mol-1
(2)由 CO2制 C2H4的热化学方程式 。
(3)一定条件下,CO2(g)+3H2(g)=CH3OH(g)+H2O(g)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由第_______(“1”或“2”)步决定。
n(H2 )
III.在三个容积均为 1L 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 ]充入 H2和 CO2,在一定n(CO2 )
6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g),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
(4)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原因是 ,氢碳比
①_______②(填“>”“<”或“=”)。
(5)若起始充入 0.5molCO2、1.0molH2,计算 Q 点的平衡常数 K= 。
IV.一种新型短路膜电化学电池可以消除,装置如下图所示:
-
(6)该装置可用于空气中CO2的捕获,缓解温室效应,由装置示意图可知,HCO3 向
_______极移动,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7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
参考答案
1-5 BBDCD 6-10CACAD 11-14 CDBC
15.(本题 12 分,除标注外每空 1 分)
(1)①②③④⑤⑦ ⑧ ⑥⑨⑩
(2)碳碳双键 羟基 酯基
(3) 8(2分) sp2、sp3 (2分)
HC≡CCH2CH2CH3、HC≡CCH(CH3)2、CH3C≡CCH2CH3 (写其中一种即可) (2分)
16. (本题 14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3d104s1 N O S
(2)NH3 (1 分) 4(1 分)
(3)BCDE
(4)乙醇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而二甲醚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SO 2-4 、NH3、H2O
(5)(64×4/NA)/(4r/√2)^3
17.(本题共 16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①分液漏斗、烧杯 Cu 被氧化为 Cu2+ , Cu2+催化分解 H2O2 产生 O2
② (不标箭头不扣分)
2+
(2)Cu (NH3 ) + 2RH = CuR 2 + 2NH3 + 2NH
+
4 H2SO4 (1 分) 4
(3)B(1 分)
(4)①加入硫酸溶液后,硫酸与氨反应,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生成 Cu2+;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复原
② 6.4× 10-5
18.(本题共 16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
(1)7:1 ; B D
(2)2CO2(g)+6H2(g)=4H2O(g)+C2H4(g) ΔH=-128kJ/mol
(3)1(1 分)
(4) 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随着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导致 CO2 平衡转化率减小
② >
(5) 512
-
(6) ①负(1 分 ) ②H -2-2e +2 HCO =2CO2↑+2H2O 3
8
{#{QQABbZQ64AkwgggqgwQ0ITBACATR5hrCUUQQHW0CggCigQOkJQCkiBJMGCokCgAQoAGMhKAAQMLIASAZBFSAQBIFA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