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巧用隐圆 妙解最值(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4 巧用隐圆 妙解最值(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21 21:45:32

文档简介

专题04巧用隐圆妙解最值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型背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隐圆一:定弦定角,隐圆正好。
AB的长度固定不变(定弦),∠ABC=α不变(定角)。
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所谓的“定弦定角模型”。
隐圆一特殊:
若∠ACB=90°,则AB 为三点所在圆的直径。(可以解决动点轨迹。)
隐圆二:等弦对等角,隐圆可以找。(可以利用四点共圆证相似,角相等)
若∠ADC=∠ABC,则A,B,C,D四点共圆。
在半角模型中,证四点共圆,主要利用了这类隐圆.
隐圆二特殊.
若∠ABC=∠ADC=90°,则A,B,C,D四点共圆,且AC为直径。
隐圆三:对角互补,四点共圆.
若∠ADC+∠ABC=180°,则A,B,C,D四点共圆。
隐圆三特殊:
若∠ABC=∠ADC=90°,则A,B,C,D四点共圆,且AC为直径。
隐圆四:定点定长,隐圆必现。
CA=CB=CP
隐圆五、瓜豆原理之种圆得圆。
若Q为AP的中点,当P沿⊙O 运动一周,则Q的运动轨迹为以 AO 中点M为圆心的圆。(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
典例分析
如图1-1,点P(3,4),圆P半径为2,A(2.8,0),B(5.6,0),点M是圆P上的动点,点C是MB的中点,则AC的最小值是_______.
【点睛】图1-2,M点为主动点,C点为从动点,B点为定点.考虑C是BM中点,可知C点轨迹:取BP中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即为点C轨迹.
图1-3:当A、C、O三点共线且点C在线段OA上时,AC取到最小值,根据B、P坐标求O,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OA,再减去OC即可.
实战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E是正方形内的动点,点P是边上的动点,且.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详解】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
∵,
∴,
∴,
∴点E在以为直径的半圆上移动,
如图,设的中点为O,
作正方形关于直线对称的正方形,
则点D的对应点是F,
连接交于P,交半圆O于E,
根据对称性有:,
则有:,
则线段的长即为的长度最小值,E
∵,,
∴,,
∴,
∴,
故的长度最小值为,
故选:A.
2.如图,的半径是,P是上一动点,A是内部一点,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PA的最小值为;②PA的最大值为;③当时,△PA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PAO面积最大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解:由题意知,当A在线段PO上时,PA取最小值,A在PO延长线上时,PA取最大值,
∴PA的最小值为,PA的最大值为,
故①②正确;
当∠OAP=90°时,根据勾股定理得:AP=,
即AP=OA,三角形PA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③正确;
作出A点轨迹圆如下:
知当OA⊥PO时,三角形PAO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序号为:①②③,
故选:C.
3.如图,在Rt和Rt中,,,AB=AE=5.连接BD,CE,将△绕点A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当最大时,△ACE的面积为( ).
A.6 B. C.9 D.
【答案】A
【详解】解:由题意知,D点轨迹为以A为圆心AD的长为半径的圆,
当BD与D点的轨迹圆相切时,∠DBA取最大值,此时∠BDA=90°,如图所示,
过C作CF⊥AE于F,
∵∠DAE=90°,∠BAC=90°,
∴∠CAF=∠BAD,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BD=,
∴由sin∠CAF=sin∠BAD得:

即,
解得:CF=,
∴此时三角形ACE的面积==6,
故选:A.
4.正方形ABCD中,AB=4,点E、F分别是CD、BC边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DE=CF,DF、AE相交于点G.以AG为斜边在AG下方作等腰直角△AHG使得∠AHG=90°,连接BH.则BH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详解】解:如图,取AD中点O,连接OG,以AO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OM,
则,
在和中,

∴(SAS),
∴,
∵,
∴,
∴,
是直角三角形,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又∵,
∴,
∴,
∴,
∴点H的运动轨迹为以点M 为圆心,MH为半径的圆,
如图,连接BM,交圆M于,过点M作于点P,
∵,,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AP=MP==1,
∴BP=4-1=3,
在中,,
∴.
∴BH的最小值为.
故选:C.
5.如图,中,,,,P是内部的一个动点,满足,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
【答案】D
【详解】,




取AB的中点O,以点O为圆心,为直径作圆,连接OP,
点P在以AB为直径的上,连接OC交于点P,
当点O、点P、点C三点共线时,PC最小
在中,
,,,

最小值为
故选:D.
6.已知:如图,在Rt△ABC中,∠A=90°,AB=8,tan∠ABC=,点N是边AC的中点,点M是射线BC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MN,将△CMN沿MN翻折得△EMN,连接BE,CE,当线段BE的长取最大值时,sin∠NCE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详解】解:如图,由翻折可知:NC=NE,
所以点E在以N为圆心,NC长为半径的圆上,点B,N,E共线时,如图所示:此时BE最大,
在Rt△ABC中,∠A=90°,
∵AB=8,tan∠ABC=,
∴AC=12,
∵点N是边AC的中点,
∴AN=CN=6,
∴NE=6,
由翻折可知:MN是CE的垂直平分线,
∴∠ENG=∠CNG,
延长GN交AB于点D,
∴∠BND=∠AND,
∴DN平分∠ANB,
∵DA⊥AN,
过点D作DH⊥BN,
∴DA=DH,
∴DB=AB-AD=8-DH,
在Rt△AND和Rt△HND中,

∴Rt△AND≌Rt△HND(HL),
∴AN=HN=6,
在Rt△ABN中,AB=8,AN=6,
∴BN==10,
∴BH=BN-HN=10-6=4,
在Rt△DBH中,DB=8-DH,根据勾股定理得:
DB2=DH2+BH2,
∴(8-DH)2=DH2+42,
解得DH=3,
在Rt△ADN中,DH=DA=3,AN=6,根据勾股定理得:
DN2=AD2+AN2,
∴DN2=32+62=45,
∴DN=3,
∵∠A=∠NGC=90°,∠AND=∠GNC,
∴∠ADN=∠NCG,
∵sin∠ADN=,
∴sin∠NCG=sin∠NCE=.
故选:D.
7.如图,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在格点上,连接,点在上且满足,则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详解】以为圆心,为半径作,连接.
在格点上.
在上
又的直径是
点在上
故选:D.
二、填空题
8.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的半径为2,为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
【答案】2
【详解】解法1
如图:以为斜边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
∴,,
四边形正方形

又 ,
在与中

故答案为:2.
解法2
如图:连接、、
根据题意正方形的边长为4,的半径为2

在上做点,使,则,连接
在与中

,则
在上做点,使,则,连接
在与中

,则
如图所示连接
在与中
,,
故答案为:2.
9.在中,,点是斜边的中点,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得,点,点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是点,点,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面积的最大值是 .
【答案】/
【详解】解:如图,在中,,,点是斜边的中点,
∴,,,
∴,
过点A作交的延长线于点G,
∴,
又∵在旋转的过程中,点F在以A为圆心的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点F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大值为,(如图,G、A、F三点共线时)
∴面积的最大值,
故答案为:.

10.如图,在△ABC中,∠C=90°,AC=8,AB=10,D是AC上一点,且CD=3,E是BC边上一点,将△DCE沿DE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连接BF,则BF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详解】解:由折叠知,F点的运动轨迹为:以D为圆心,CD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如图所示,
可知,当点B、D、F共线,且F在B、D之间时,BF取最小值,
∵∠C=90°,AC=8,AB=10,
∴BC=6,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得:BD=,
∴BF=BD-DF=,
故答案为:.
11.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P在射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详解】解:如图,在上取点E,连接,使,
又∵,
∴,
∴,
∴.
∵,
∴最小时,的值最小.
作的外接圆,连接,如图,

∵四边形为正方形,
∴,.
∵,
∴.
又∵,
∴,
∴,
∴为直径,
∴则.
在中,,
∴,
∴的最小值为,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12.如图,已知,外心为,,,分别以,为腰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连接,交于点,则的最小值是 .
【答案】
【详解】解: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与中,

≌,



在以为直径的圆上,
的外心为,,

如图,当时,的值最小,


,,

则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边AD上一个动点,点F在边CD上,且线段EF=4,点G为线段EF的中点,连接BG、CG,则BG+CG的最小值为 .
【答案】5
【详解】解:如图,
在Rt△DEF中,G是EF的中点,
∴DG=,
∴点G在以D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在CD上截取DI=1,连接GI,
∴==,
∴∠GDI=∠CDG,
∴△GDI∽△CDG,
∴=,
∴IG=,
∴BG+=BG+IG≥BI,
∴当B、G、I共线时,BG+CG最小=BI,
在Rt△BCI中,CI=3,BC=4,
∴BI=5,
故答案是:5.
14.如图,在锐角△ABC中,AB=2,AC=,∠ABC=60°.D是平面内一动点,且∠ADB=30°,则CD的最小值是
【答案】/
【详解】解:如图,作AH⊥BC于H,
∵AB=2,AC=,∠ABC=60°,
∴BH=AB=1,
∴AH=,
CH=,
∴△ACH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45°,
BC=CH+BH=+1,
在BC上截取BO=AB=2,则△OAB为等边三角形,
以O为圆心,2为半径作⊙O,
∵∠ADB=30°,
∴点D在⊙O上运动,
当DB经过圆心O时,CD最小,
最小值为4-(+1)=3-.
故答案为:.
15.如图,⊙O的半径为2,弦AB=2,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线PB于点C,则△ABC的最大面积是 .
【答案】
【详解】解:连接OA、OB,如图1,
∵OA=OB=2,AB=2,
∴△OAB为等边三角形,
∴∠AOB=60°,
∴∠APB=∠AOB=30°,
∵AC⊥AP,
∴∠C=60°,
∵AB=2,要使△ABC的最大面积,则点C到AB的距离最大,
作△ABC的外接圆D,
∵∠ACB=60°,点C在⊙D上,
∴∠ADB=120°,如图2,
当点C优弧AB的中点时,点C到AB的距离最大,此时△ABC为等边三角形,且面积为AB2=,
∴△ABC的最大面积为.
故答案为:.
16.如图,矩形中,,,点E为射线上一个动点,连接,以为对称轴折叠,得到,点B的对应点为点F,当点F落在直线上时,的长为 .

【答案】1或9
【详解】解:∵在矩形中,则
,∠D=90°,
由折叠的性质,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①当点E在线段上时,如图:

∴,
②当点E在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
故答案为:1或9.
17.如图,在矩形中,,,点P为边上一动点,连接交对角线于点E,过点E作,交于点F,连接交于点G,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面积的最小值为 .
【答案】
【详解】解:在矩形中,,,,
∴,
如图,延长至点H,使,
∴,
∴,
设,则,
∴,
∵,
∴A,B,E,F四点共圆,
∴,
过点A作于点M,如图,
∵,
∴,
设,
∵,
∴,
∴,
且当时,取得最小值,即,
∴当时,取得最小值,
根据题意得:,
∴,
∵,
∴,
∴,
∴.
故答案为:
18.如图,在中,,点D是边的中点,连接,将沿直线翻折得到,连接.若,则线段的长为 .

【答案】//
【详解】解:如图,连接,延长交与点H,作,垂足为F.

∵在中,,点D是边的中点,,
∴.
∵,
∴.
∵,
∴,解得.
∵将沿直线翻折得到,
∴,
∴.
∵,
∴为直角三角形,,
∴,
∴,
∵,
∴.
∴.
∵,
∴.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9.在中,,CA=2CB.将线段CA绕点C旋转得到线段CD.
(1)如图1,当点D落在AB的延长线上时,过点D作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若BC=2,求DE的长;
(2)如图2,当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D,过点C作CF⊥AB于点F,延长CF交AD于点E,连接BE,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沿AC翻折得到,M为直线AD上一个动点.连接BM,将沿BM翻折得到.当最小时,直接写出的值.
【答案】(1)
(2)见解析
(3)
【详解】(1)解:∵CA=2CB,BC=2,
∴CA=4,
∵,
∴.
∵将线段CA绕点C旋转得到线段CD,
∴,
∴,
∵,
∴,
∴,
∵,
∴,
∴,
∴,
∵CA=4,BC=2,
∴,
∴,
∵,
∴.
(2)证明:过D作DG⊥CD交CE延长线于点G,
∵线段CA绕点C旋转得到线段CD,,
∴CD=C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2CB,
∴CD=2CB,即CB=BD.
∵CF⊥AB,
∴,
∴,
∵,
∴.
在与中,
∵,
∴≌(ASA).
∴,
∵CB=BD,
∴.
∵DG⊥CD,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在与中,
∵,
∴≌(SAS).
∴,
∴.
∵≌,
∴,
∴.
(3)如图,过作交延长线于点,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圆,
由题意得,在以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三点共线且在之间时,最小.
设,
∵,
∴.
∵,,,
∴,.
∵CF⊥AB,,
∴,,
∴.
∵,,,
∴.
∵将沿AC翻折得到,
∴,,
∵,
∴,
∵,
∴.
在中,
∵,,
∴,.
∵,
∴.
在中,


∵将沿AC翻折得到,
∴,
∵,
∴,
∵,
∴.
20.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为线段上的动点,将沿直线对折,使点落在处.
(1)如图①,当时,求点的坐标;
(2)如图②,连接,当时.
①求点的坐标;
②连接,求与重叠部分的面积;
(3)当点在线段(不包括端点)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①,②
(3)
【详解】(1)解:如图,连接 交于 过作于
由对折可得:
是等边三角形,

(2)①

②如图,连接 交于 交于 过作 交于 过于
由①得:
设 则
解得: (不符合题意的根舍去)

设为 则
解得:
∴为
同理可得:AM为 OB为
解得: 即
所以 即
同理可得:
与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3)如图,由对折可得
∴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上运动,与不重合,
连接AC,交于
当重合时,取得最小值,
此时
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21.如图①,在等腰和等腰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连接,,.
(1)若,求的长度;
(2)若将绕点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请证明,;
(3)如图③,在绕点旋转的过程中,再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到,连接,若,请直接写出的最大值.
【答案】(1)
(2)见解析
(3)
【详解】(1)解:在等腰中,,,,
,,
点为的中点,

在等腰中,,,,

在中,,,,

(2)证明:如图,
延长至,使,连接,,,
点是的中点,

在和中,

≌,
,,







在和中,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3)如图,
取的中点,连接,,将逆时针旋转至,连接,



点是的中点,




,,
≌,

点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连接并延长交于,当在点时,最大,
作于,
在中,,,
,,


即的最大值.
2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半径长为2的⊙O,点P在圆弧AB上以2倍速度从B向A运动,点Q在圆弧BC上以1倍速度从C向B运动,当点P,O,Q三点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停止运动.
(1)求点Q的运动总长度;
(2)若M为弦PB的中点,求运动过程中CM的最大值.
【答案】(1)
(2)
【详解】(1)解:如图,设 结合题意可得:,
为等边三角形,
而三点共线,
解得:
运动的总长度为:
(2)解:如图,取的中点N,连接NM,NC,MC,过N作于K,过O作于E,
为PB的中点,
∴M在以N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N上运动,
∴当C,N,M三点共线时,CM最大,
同理可得: 则
∴的最大值为:
23.如图,在△ABC和△DEF中,,,,BC、EF交于点M,且点M为BC、EF的中点,将△DEF绕点M旋转.
(1)如图1,当△DEF旋转至点A在FD延长线上时,若,,,求线段BF的长;
(2)如图2,当△DEF旋转至点A在FD延长线上,求证:;
(3)如图3,在△DEF旋转过程中,直线AD与直线CF交于点N,连接BN,P为BN的中点,连接AP,若,请直接写出线段AP的最大值.
【答案】(1)3.
(2)见解析.
(3)+.
【详解】(1)解:如图,过B作BH⊥AF于H,
在Rt△ABH中,tan∠BAH=,
设AH=x,则BH=,由勾股定理得:4x2+x2=AB2
又∵△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BC=3
∴4x2+x2=9
解得:AH=x=,BH=

∴FH=
在Rt△BFH中,BF==3.
(2)
如图,连接CF
∵M时BC中点,M是EM中点
∴EM=MF,BM=CM
∵∠BME=∠CMF
∴△BEM≌△CFM
∴BE=CF,∠EBM=∠MCF
∴BE∥CF
∵B、E、D共线,A、D、F共线
∴BD∥CF
∴∠AFC=∠BDA=90°
∵AB=AC,∠CAF+∠BAD=∠BAD+∠ABD=90°
∴∠CAF=∠BAD
∴△ABD≌△CAF
∴CF=AD
∴CF=AD=BE
∴AF=AD+DF=BE+EF
∴AF=BE+EF.
(3)
连接DM,AM,延长AD交CF于N
∵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F和ABC斜边的中点
∴△DMF,△AMC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M=MF,AM=CM,∠AMD=∠CMF
∴△ADM≌△CFM
∴∠MAD=∠MCF
∴∠AMC=∠CND=90°
故N点轨迹为以AC为直径圆(圆O,半径为)的一部分,
∵P为BN中点,
故P的轨迹是以BO中点O'为圆心的圆的一部分,半径为圆O半径的一半,即为
如图所示,
则AP的最大值位置为:连接AO'交圆O'于P',P'为所求,最大值为AP'的长度
∴AP'=AO'+O'P'=+=+=+.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和点,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且点D与点G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1)求该二次函数解析式,并判断点G是否在此函数的图像上,并说明理由;
(2)若点P为此抛物线上一点,它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M,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得M,N恰好都在直线DG上?如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不存在,并说明理由;
(3)若第四象限有一动点E,满足,过E作轴于点F,设F坐标为,,的内心为I,连接CI,直接写出CI的最小值.
【答案】(1)y=x2-3x-4;点G在此函数图像上,理由见解析;
(2)P的坐标为或
(3)
【详解】(1)解:∵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C(0, 4)和点D(2, 6),
∴ ,
解得,
∴.
∵点G与点D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
把代入,
得,
∴在此抛物线上.
(2)设直线DG的解析式为,
∵,,
∴ ,
解得,
∴直线DG的解析式为.
假设此抛物线上存在这样的点,
使得它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M,N恰好都在直线DG上,
∵,,
∴,
解得,
故所求点P的坐标为或.
(3)如图,连接BI,OI,EI,作△OBI的外接圆M,连接OM,BM,MI,CM,过M作MH⊥y轴于H,
∵EF⊥x轴,
∴∠BFE=90°,
∴∠FBE+∠FEB=90°,
∵△BEF的内心为I,
∴BI,EI,分别平分∠FBE,∠FEB,
∴∠IBE=,,
∴,
∴,
易证△BIO≌△BIE(SAS)
∴,
∵M是△BIO的外接圆,
∴∠OMB=2×(180°-∠BIO)=90°,
∴OM=BM=,
∴,
∴∠MOB=∠MOH=45°,
∵MH⊥y轴,
∴∠HOM=∠HMO=45°,
∴,
∴,
∴,
∵CI≥CM-MI,当且仅当C、M、I共线时,CI取最小值,
∴CI的最小值为.
25.如图,抛物线(a为常数,)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OC.
(1)求a的值;
(2)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点P(m,n)是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分别连接BD、BC、CD、BP,当∠PBA=∠CBD时,求m的值;
(3)点K为坐标平面内一点,DK=2,点M为线段BK的中点,连接AM,当AM最大时,求点K的坐标.
【答案】(1)
(2)
(3)
【详解】(1)
令,解得
令,
抛物线(a为常数,)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
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为
解得
(2)如图,过点作轴于点,
是直角三角形,且

在抛物线上,
整理得
解得(舍)
在第三象限,
(3)如图,连接,取的中点,连接,
是的中位线
根据题意点在以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
则在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当三点共线,且在的延长线上时,最大,如图,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代入点,

解得
直线的解析式为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解得
则的解析式为
设点 ,

解得(舍去)
26.如图一,等边△ABC中,AB=6,P为AB上一动点,PD⊥BC,PE⊥AC,求DE的最小值.
【答案】
【详解】解:∵PD⊥BC,PE⊥AC,
∴∠PEC=∠PDC=90°,
∴四边形PDCE对角互补,
∴P、D、C、E四点共圆,如图2.
∴∠EOD=2∠ECD=120°,
要使得DE最小,则要使圆的半径最小,故直径PC最小,则当CP⊥AB时,PC最短,
∵△ABC是等边三角形,
∴,
∴,
∵,
∴.
2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E,F分别是边CD,BC上的动点,且∠AFE=90°
(1)证明:△ABF∽△FCE;
(2)当DE取何值时,∠AED最大.
【答案】(1)见解析;(2)
【详解】解:(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90°,
∵∠AFE=90°,
∴∠AFB+∠EFC=90°,∵∠EFC+∠FEC=90°,
∴∠AFB=∠FEC,
∴△ABF∽△FCE.
(2)取AE的中点O,连接OD、OF.
∵∠AFE=∠ADE=90°,
∴OA=OD=OE=OF,
∴A、D、E、F四点共圆,
∴∠AED=∠AFD,
∴当⊙O与BC相切时,∠AFD的值最大,
∴BF=CF=4,
∵△ABF∽△FCE,
∴,
∴,
∴,
∴,
∴当时,的值最大.
28.已知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EFG,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一周.
(1)如图①,连接BG、CF,求的值;
(2)当正方形AEFG旋转至图②位置时,连接CF、BE,分别取CF、BE的中点M、N,连接MN、试探究:MN与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接BE、BF,分别取BE、BF的中点N、Q,连接QN,AE=6,请直接写出线段QN扫过的面积.
【答案】(1);(2);(3)
【详解】解:(1)连接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
分别平分

且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连接BM并延长使BM=MH,连接FH、EH
是CF的中点

在四边形BEFC中



又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
三角形BE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M、N分别是BH、BE的中点
(3)取AB的中点O,连接OQ、ON,连接AF
在中,O、Q分别是AB、BF的中点
同理可得
所以QN扫过的面积是以O为圆心,和为半径的圆环的面积

29.问题背景如图(1),△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直线l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过B,C两点分别向直线l作垂线BD,CE,垂足为D,E,此时△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请写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的大小(取最小旋转角度).
尝试应用如图(2),△A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l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D、E为直线l上两点,∠BDA=∠AEC=60°.△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吗?若可以,请指出旋转中心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拓展创新如图(3)在问题背景的条件下,若AB=2,连接DC,直接写出CD的长的取值范围.
【答案】(1)旋转中心为BC边的中点O,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角度为90°;(2)可以,旋转中心为为等边△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理由见解析;(3)
【详解】解:问题背景(1)如图所示,作AO⊥BC,交BC于点O,
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OC=90°,OA=OC,
∴点A是由点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
同理可得,点B是由点A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
点D是由点E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
∴△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旋转中心为BC边的中点O,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角度为90°;
尝试应用(2)∵△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BAC=60°,
∵∠DAC=∠DAB+∠BAC=∠AEC+∠EAC,∠BAC=∠AEC=60°,
∴∠DAB=∠ECA,
在△ABD和△CAE中,
∴△ABD≌△CAE(AAS),
∴△ABD的A、B、D三点的对应点分别为△CAE的C、A、E三点,
则AC、AB分别视作两组对应点的连线,
此时,如图所示,作AC和AB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
∵△ABC为等边三角形,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C=OA=OB,∠AOC=120°,
∴△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旋转中心为为等边△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O;
拓展创新(3)由(1)知,在直线l旋转的过程中,总有∠ADB=90°,
∴点D的运动轨迹为以AB为直径的圆,
如图,取AB的中点P,连接CP,交⊙P于点Q,
则当点D在CP的延长线时,CD的长度最大,
当点D与Q点重合时,CD的长度最小,即CQ的长度,
∵AB=AC,AB=2,
∴AP=1,AC=2,
在Rt△APC中,,
由圆的性质,PD=AP=1,
∴PD=PQ=1,
∴,,
∴CD的长的取值范围为:.
30.如图,在等边中,点E,F分别是边AC,BC上的动点,,BE与AF交于点P,连接
(1)设,直接写出等边外接圆的半径长为______,内切圆的半径长为______.
(2)求的度数.
(3)若,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CP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求此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3)的最小值
【详解】解:(1)如图,点O为等边△ABC外接圆的圆心,也是内切圆的圆心,作OD⊥AB于点D,连接OA,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AB为a,
∴AD=,
又∵∠DAO=∠BAC=60°×=30°,
∴.
∵DO为内切圆半径,
∴.
故答案为:a,a.
(2)∵△ABC为等边三角形,
∴AB=AC,∠C=∠CAB=60°,
又∵AE=CF,
在△ABE和△CAF中,

∴△ABE≌△CAF(SAS);
∴AF=BE,∠ABE=∠CAF.
又∵∠APE=∠BPF=∠ABP+∠BAP,
∴∠APE=∠BAP+∠CAF=60°.
∴∠APB=180°-∠APE=120°.
(3)CP存在最小值.
如图,过点A,点P,点B作⊙O,连接CO,PO,则点P在上运动,
∵AO=OP=OB,
∴∠OAP=∠OPA,∠OPB=∠OBP,∠OAB=∠OBA,
∴∠AOB=360°-∠OAP-∠OPA-∠OPB-∠OBP=120°,
∴∠OAB=30°,
∴∠CAO=90°,
∵AC=BC,OA=OB,
∴CO垂直平分AB,
∴∠ACO=30°,
∴cos∠ACO=,CO=2AO,
∴CO=4,
∴AO=2,
在△CPO中,CP≥CO-OP,
∴当点P在CO上时,CP有最小值,
∴CP的最小值=4-2=2,
四、典例
31.如图,在中,,,,过点作的平行线,为直线上一动点,为的外接圆,直线交于点,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2
【详解】解:如图,连接CE.
∵AP∥BC,
∴∠PAC=∠ACB=60°,
∴∠CEP=∠CAP=60°,
∴∠BEC=120°,
,为定值,则点E的运动轨迹为一段圆弧
如图,点E在以M为圆心,MB为半径的上运动,过点作
∴中优弧度数为=240°,则劣弧度数为120°
∴△BMC是等腰三角形,∠BMC=120°,
∵∠BCM=30°,BC=,
∴MB=MC=8,
∴连接MA交于E′,此时AE′的值最小.
∵∠ACB=60°,∠BCO=30°,
∴∠ACM=90°,
∴MA==,
∴AE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2
试卷第2页,共3页专题04巧用隐圆妙解最值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模型背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隐圆一:定弦定角,隐圆正好。
AB的长度固定不变(定弦),∠ABC=α不变(定角)。
这样的图形就是我们所谓的“定弦定角模型”。
隐圆一特殊:
若∠ACB=90°,则AB 为三点所在圆的直径。(可以解决动点轨迹。)
隐圆二:等弦对等角,隐圆可以找。(可以利用四点共圆证相似,角相等)
若∠ADC=∠ABC,则A,B,C,D四点共圆。
在半角模型中,证四点共圆,主要利用了这类隐圆.
隐圆二特殊.
若∠ABC=∠ADC=90°,则A,B,C,D四点共圆,且AC为直径。
隐圆三:对角互补,四点共圆.
若∠ADC+∠ABC=180°,则A,B,C,D四点共圆。
隐圆三特殊:
若∠ABC=∠ADC=90°,则A,B,C,D四点共圆,且AC为直径。
隐圆四:定点定长,隐圆必现。
CA=CB=CP
隐圆五、瓜豆原理之种圆得圆。
若Q为AP的中点,当P沿⊙O 运动一周,则Q的运动轨迹为以 AO 中点M为圆心的圆。(P为“主动点”,点Q为“从动点。)
典例分析
如图1-1,点P(3,4),圆P半径为2,A(2.8,0),B(5.6,0),点M是圆P上的动点,点C是MB的中点,则AC的最小值是_______.
【点睛】图1-2,M点为主动点,C点为从动点,B点为定点.考虑C是BM中点,可知C点轨迹:取BP中点O,以O为圆心,OC为半径作圆,即为点C轨迹.
图1-3:当A、C、O三点共线且点C在线段OA上时,AC取到最小值,根据B、P坐标求O,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OA,再减去OC即可.
实战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点E是正方形内的动点,点P是边上的动点,且.连结,,,,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2.如图,的半径是,P是上一动点,A是内部一点,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PA的最小值为;②PA的最大值为;③当时,△PA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④△PAO面积最大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如图,在Rt和Rt中,,,AB=AE=5.连接BD,CE,将△绕点A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当最大时,△ACE的面积为( ).
A.6 B. C.9 D.
4.正方形ABCD中,AB=4,点E、F分别是CD、BC边上的动点,且始终满足DE=CF,DF、AE相交于点G.以AG为斜边在AG下方作等腰直角△AHG使得∠AHG=90°,连接BH.则BH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5.如图,中,,,,P是内部的一个动点,满足,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 )
A. B.2 C. D.
6.已知:如图,在Rt△ABC中,∠A=90°,AB=8,tan∠ABC=,点N是边AC的中点,点M是射线BC上的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MN,将△CMN沿MN翻折得△EMN,连接BE,CE,当线段BE的长取最大值时,sin∠NCE的值为( )
A. B. C. D.
7.如图,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点在格点上,连接,点在上且满足,则的值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8.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4,的半径为2,为上的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
9.在中,,点是斜边的中点,把绕点顺时针旋转,得,点,点旋转后的对应点分别是点,点,连接,,在旋转的过程中,面积的最大值是 .
10.如图,在△ABC中,∠C=90°,AC=8,AB=10,D是AC上一点,且CD=3,E是BC边上一点,将△DCE沿DE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连接BF,则BF的最小值为 .
11.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P在射线上,则的最小值为 .

12.如图,已知,外心为,,,分别以,为腰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与,连接,交于点,则的最小值是 .
1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为边AD上一个动点,点F在边CD上,且线段EF=4,点G为线段EF的中点,连接BG、CG,则BG+CG的最小值为 .
14.如图,在锐角△ABC中,AB=2,AC=,∠ABC=60°.D是平面内一动点,且∠ADB=30°,则CD的最小值是
15.如图,⊙O的半径为2,弦AB=2,点P为优弧AB上一动点,AC⊥AP交直线PB于点C,则△ABC的最大面积是 .
16.如图,矩形中,,,点E为射线上一个动点,连接,以为对称轴折叠,得到,点B的对应点为点F,当点F落在直线上时,的长为 .

17.如图,在矩形中,,,点P为边上一动点,连接交对角线于点E,过点E作,交于点F,连接交于点G,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面积的最小值为 .
18.如图,在中,,点D是边的中点,连接,将沿直线翻折得到,连接.若,则线段的长为 .

三、解答题
19.在中,,CA=2CB.将线段CA绕点C旋转得到线段CD.
(1)如图1,当点D落在AB的延长线上时,过点D作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若BC=2,求DE的长;
(2)如图2,当点D落在CB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D,过点C作CF⊥AB于点F,延长CF交AD于点E,连接BE,求证:;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沿AC翻折得到,M为直线AD上一个动点.连接BM,将沿BM翻折得到.当最小时,直接写出的值.
20.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为线段上的动点,将沿直线对折,使点落在处.
(1)如图①,当时,求点的坐标;
(2)如图②,连接,当时.
①求点的坐标;
②连接,求与重叠部分的面积;
(3)当点在线段(不包括端点)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线段的取值范围.
21.如图①,在等腰和等腰中,,,,为的中点,为的中点,连接,,.
(1)若,求的长度;
(2)若将绕点旋转到如图②所示的位置,请证明,;
(3)如图③,在绕点旋转的过程中,再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到,连接,若,请直接写出的最大值.
2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内接于半径长为2的⊙O,点P在圆弧AB上以2倍速度从B向A运动,点Q在圆弧BC上以1倍速度从C向B运动,当点P,O,Q三点处于同一条直线时,停止运动.
(1)求点Q的运动总长度;
(2)若M为弦PB的中点,求运动过程中CM的最大值.
23.如图,在△ABC和△DEF中,,,,BC、EF交于点M,且点M为BC、EF的中点,将△DEF绕点M旋转.
(1)如图1,当△DEF旋转至点A在FD延长线上时,若,,,求线段BF的长;
(2)如图2,当△DEF旋转至点A在FD延长线上,求证:;
(3)如图3,在△DEF旋转过程中,直线AD与直线CF交于点N,连接BN,P为BN的中点,连接AP,若,请直接写出线段AP的最大值.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和点,与x轴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边),且点D与点G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1)求该二次函数解析式,并判断点G是否在此函数的图像上,并说明理由;
(2)若点P为此抛物线上一点,它关于x轴,y轴的对称点分别为M,N,问是否存在这样的P点使得M,N恰好都在直线DG上?如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不存在,并说明理由;
(3)若第四象限有一动点E,满足,过E作轴于点F,设F坐标为,,的内心为I,连接CI,直接写出CI的最小值.
25.如图,抛物线(a为常数,)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OC.
(1)求a的值;
(2)点D是该抛物线的顶点,点P(m,n)是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个点,分别连接BD、BC、CD、BP,当∠PBA=∠CBD时,求m的值;
(3)点K为坐标平面内一点,DK=2,点M为线段BK的中点,连接AM,当AM最大时,求点K的坐标.
26.如图一,等边△ABC中,AB=6,P为AB上一动点,PD⊥BC,PE⊥AC,求DE的最小值.
2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E,F分别是边CD,BC上的动点,且∠AFE=90°
(1)证明:△ABF∽△FCE;
(2)当DE取何值时,∠AED最大.
28.已知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EFG,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一周.
(1)如图①,连接BG、CF,求的值;
(2)当正方形AEFG旋转至图②位置时,连接CF、BE,分别取CF、BE的中点M、N,连接MN、试探究:MN与BE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连接BE、BF,分别取BE、BF的中点N、Q,连接QN,AE=6,请直接写出线段QN扫过的面积.
29.问题背景如图(1),△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直线l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过B,C两点分别向直线l作垂线BD,CE,垂足为D,E,此时△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请写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及旋转角的大小(取最小旋转角度).
尝试应用如图(2),△ABC为等边三角形,直线l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D、E为直线l上两点,∠BDA=∠AEC=60°.△ABD可以由△CAE通过旋转变换得到吗?若可以,请指出旋转中心O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拓展创新如图(3)在问题背景的条件下,若AB=2,连接DC,直接写出CD的长的取值范围.
30.如图,在等边中,点E,F分别是边AC,BC上的动点,,BE与AF交于点P,连接
(1)设,直接写出等边外接圆的半径长为______,内切圆的半径长为______.
(2)求的度数.
(3)若,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CP是否存在最小值?如果存在,求此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典例
31.如图,在中,,,,过点作的平行线,为直线上一动点,为的外接圆,直线交于点,则的最小值为 .
试卷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