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7 10: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穷在闹市无人问送你一则俗语!富在深山有亲人谈一谈你的认识与理解!我们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中感受到了中国农村小人物闰土、杨二嫂等人的不幸与悲凉,那么外国城市的小人物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1850---1893)法国作家
成名作:《羊脂球》
小说风格: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结局出人意料;心理描写细腻生动。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法国的莫泊桑—《羊脂球》
俄国的契诃夫—《变色龙》
美国的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美国的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及其代表作:资料链接 (莫泊桑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左拉 莫泊桑 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
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
2、故事情节包括__、___、____、______ 。
3、小说的环境包括___、___。
小说的知识 学习小说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学法指导一:抓住三要素,学习小说。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
拮据( ) 栈桥( )
煞白( ) 撬开( )
诧异( ) 牡蛎( )
别墅( ) 皱纹( )
褴褛( ) 阔绰( )
女婿( ) 嘟哝( )jié jūzhànshàqiàochàmǔ lìshùzhòulán lǚchuòxùdū nong检查字词积累朗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热


望 喜


信 学做贵人惊慌失措同情叔叔了解故事情节:你认为故事的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于勒--菲利普夫妇--穷撵富盼 赞穷见 躲(插叙)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一个中心:“我” 一个标准:“钱” 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
(1-4段) (5-19段) (20-47段)(48-49段)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撵于勒:糟蹋钱、坏蛋、流氓、
无赖、分文不值盼于勒:衣冠整齐、海边等候、
与日俱增赞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见于勒:脸色苍白、哆嗦、吞吞吐吐 躲于勒:换船人不如钱线索原因与表现1、找出文中对于勒称呼的词语。
2、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是如何变化的?

3、小说中对于勒的称呼在变,对于勒的态度在变,这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唯一不变的是什么?讨论: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概括小说主题 小说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学法指导二: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外貌、语言、
动作、神态、
心理讨论: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 菲利普一家生活很拮据,可是每星期日,一家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表现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的性格。(行动)
分析人物形象 菲利普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他……请女儿女婿吃牡蛎。
表现他
爱慕虚荣
写菲利普见到于勒时:
“不安”“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 跟寻常不一样”“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结结巴巴”“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 语无伦次。生动的刻画了人物内心的恐慌。
表现菲利普金钱美梦破灭后的绝望
与痛苦的心情。(神态、语言)
吞吞吐吐地说话……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 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给这个流氓!”
母亲势利、冷酷、唯利是图
的性格。(语言、神态)
2.讨论: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同是爱慕虚荣、
冷酷自私、唯利是图,但他们两人又有什
么不同的地方? 克拉丽丝---小气精明、泼辣强悍 菲利普---惊慌失措、没有主意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自私虚荣—语 言赞于勒—唯利是图—语言 动作见于勒—冷酷无情—语言 神态 动作躲于勒—金钱至上—语言 神态 动作通过语言、神态、动作描写 揭示人物的心理。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冷酷自私、贪婪、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3、若瑟夫,作为一个孩子,目睹了父母对叔叔于勤的冷 酷无情,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并给了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表现出若瑟夫对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文中的“我”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在“我”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理想?“我”是小说事情叙述者,小说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线的作用。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

讨论: 1、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找出来,读一读。这两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衬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20段)作用:渲染了静谧的环境,烘托了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与后文景物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
(48段)作用: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对比。关于主题(金钱说)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揭露了世态的炎凉,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同情说”:表现了对那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的同情和怜悯。(于勒)
“虚荣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
艺术特色巧设悬念双线交织实:菲利普夫妇虚:于勒选材以小见大鲜明的对比教学反思:
这篇小说在内容上很好理解,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突出,在教学上,可以把本小说的情节构思和安排加以探讨,将读与写的能力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