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D B D B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C C A B D D
题号 21 22 23 24
答案 B B D C
二、综合题(共4题52分)
25(14分)
(1)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南部人口相对稀疏,西部、北部人口相对稠密。(4分)
(2)地形崎岖,耕地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4分)
(3)①减轻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②加快了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减少了水土流失;③减少了当地贫困人口的数量,有利于当地人脱贫致富。(6分)
26(18分)
(1)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分)
地形平坦城市建设成本较低;以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适宜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河流、湖泊较多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水源和运输条件;东部临海位置优越便于对外联系。(8分)
(2)成都;重庆(2分)
(3)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产业集聚市场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带动城市的发展。
(任答3点6分)
27(10分)
(1)地价较低;靠近运河;便于规划建设(4分)
(2)分散开罗城市职能,强化文化功能;分流城市人口,减少人为破坏;利于加强对文化古迹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发展旅游经济。(6分)
28(20分)
纬度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少有寒潮侵袭,减少落花、落果现象;旱季(10月到次年5月)降水少,不影响授粉。(6分)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提高了油茶林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多种经营,增加了农产品的种类和产量,适应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抑制杂草,节约油茶种植管理成本。(6分)
(3)社会意义: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2分)
经济意义: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4分)
生态意义:提高了废弃物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分)侨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 分 )
一、单项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
芬兰(图1)位于欧洲北部,濒临芬兰湾,人口约500多万。首都赫尔辛基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口约为140万。完成1~2题。
1.符合芬兰人口分布特征的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匀
B.主要分布在较低纬度
C.南部较少,北部较多
D.平原较少,丘陵较多
2.与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人口分布集中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
A.宗教
B.政治
C.经济
D.科技
读1981~2021年中国、日本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占总人口比重统计图(图2),完成3~4题。
3.1991年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变化
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B.社会负担加重
C.企业用工成本降低 D.男女比例失衡
4.为应对近十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变化,
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鼓励国外劳动人口迁入 B.推迟法定婚育年龄
C.提高就业人员福利待遇 D.适当放宽生育政策
人口年龄结构三角图适合刻画国家人口结构的演变路径。图3描述了1966-202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路径。据此完成5~6题。
5.1966-1982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为( )
A.多子化、年轻化
B.少子化、红利化
C.红利化、年轻化
D.少子化、老龄化
6.假设自2020年到2100年,我国总生育率(相当于育龄妇女
平均的终身可能生育数)逐步提升,人口预期寿命由78岁逐步
提升到85岁,那么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演变趋势如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人口迁移成为我国各地区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图4示意两次普查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间的人口迁移比例变化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占全国省际人口迁移比例。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测,字母a、b、c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D.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8.与“六普”相比,“七普”期间的人口迁移( )
A.基本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B.东部地区迁入人口比例增大
C.东北地区人口外流加剧
D.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比例增大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预测结果,据此完成9~10题。
9.该城市人口合理容量( )
①为61.36万 ②为187.20万
③主要制约因素是生态环境 ④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提高该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
A.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B.降低住房用地占比
C.减慢城市建设速度 D.减少城市人口数量
武汉因江得名,依江而兴。“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是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但缺乏代表城市形象的规模化亮点区块。2017年7月17日,武汉市政府确定长江新城项目落户湖泊环绕、开发程度低的谌家砚,包含有“长江绿谷”之称的武湖等区块。图5示意武汉长江新城位置。据此完成11~13题。
11.将长江新城定位为“高效高新产业集聚的创新名城”,
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
A.科技发达,产业基础好 B.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
C.政策扶持,劳动力充足 D.地价较低,基础设施完善
12.未来武汉将四镇隔江鼎立,功能分工上又各自扮演不同的
角色,其好处主要是( )
A.避免同质竞争,便于分工协作
B.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
C.分散城市职能,降低服务范围
D.扩大城市面积,提高城市等级
13.长江新城地址敲定后,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 )
A.热岛效应减弱 B.内涝频率下降 C.地下水位下降 D.生物数量增加
河南省是传统农业大省,县城(县级市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作为服务带动乡村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表现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向户籍所在县城、所在县的乡镇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城为专业村镇形成提供扩大市场、改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培养带头人等方面的条件。案例县城选取了河南省巩义市(县级市,城镇化高水平丘陵县)、漯河市临颍县(城镇化中等水平平原县)、洛阳市嵩县(城镇化较低水平山地县)。图6示意2005-2020年不同尺度的城镇人口规模演变速率,下表为河南省以及三个案例县域内小城镇的人口普查数据。完成14~16题。
14.2005-2010年,与全国平均、河南省平均相比,案例县域内小城镇演变速率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
A.就地城镇化减弱 B.国家和区域政策 C.生态环境的改善 D.小城镇规模较小
15.城镇化发展初期,影响小城镇规模的关键因素是( )
A.产业发展水平 B.对外交通密度 C.经济发展基础 D.区域海拔高程
16.与异地城镇化相比,就地城镇化能够( )
A.改善小城镇的环境 B.加剧乡村的老龄化 C.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D.拉大城乡间的差异
为了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河南省对某村庄下辖5个自然村分批次进行搬迁和空间重组。搬迁后总体上村庄发展呈高质量和多样化布局的趋势,但村民对公共文化高质量的需求与公共文化空间失衡。图7示意该村庄16~40岁村民搬迁前后对公共文化活动类型偏好选择趋势。完成17~19题。
17.与搬迁前相比,搬迁后该村公共文化活动类型更加( )
A.均衡化 B.单一化 C.封闭化 D.个体化
18.搬迁后该村村民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空间失衡,
主要原因是( )
A.城乡产业的融合度不高 B.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足
C.土地利用结构更为复杂 D.村民缺少休闲娱乐时间
19.未来该村可能( )
A.居民联系越加密切 B.传统文化继续繁荣
C.人口产业大量迁出 D.城乡界限逐渐模糊
鲍鱼是一种原始的海洋贝类,同时也是传统的名贵食材。在生长过程中,对水温、盐度、食物都有一定要求,适宜生长的温度约10℃~25℃,水温高的时候,鲍鱼每天能吃下其体重四分之一的藻类。山东荣成的鲍鱼养殖户采取南北接力的养殖模式,每年利用大型船只运输活鲍鱼在山东海域与福建海域交替养殖,大大提高了鲍鱼的成活率,但福建海域暴雨时,鲍鱼的死亡率会上升。完成20~21题。
20.山东的养殖户开始将鲍鱼装船运往福建养殖的月份最可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21.福建海域暴雨时,鲍鱼的死亡率会上升,最可能是因为( )
A.海水水温降低 B.海水盐度降低 C.海中食物缺乏 D.海水透明度增加
贵州省长顺县(图8)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盛产高钙苹果,其钙含量是普通苹果的1倍,售价较高。该县按照“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思路,培育以红色苹果、黑色山羊、绿色鸡蛋、黄色生姜、白色蘑菇、金色烤烟、褐色核桃为主的“七彩产业”,构筑“百里长廊”。完成22~24题。
22.下列与长顺高钙苹果售价较高相关性最小的可能是( )
A.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 B.精细管理,种植成本高
C.品种稀少,运输成本高 D.纬度较低.上市时间早
23.长顺县“七彩产业”农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多样的地理环境
24.长顺县“七彩产业”发展模式有利于( )
①打造农产品多元化,实现集约经营
②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高经济收入
③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区域优势
④加快旅游资源环发,带动相关产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4题52分)
2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下题。(14分)
材料一:“西海固”是西吉、海原和固原首字的简称,地处宁夏南部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困地区之一。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地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年11月之后,“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材料二:下表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人口统计表(截止2019年12月)
(1)描述宁夏人口数量空间分布特点。(4分)
(2)指出“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自然原因。(4分)
(3)说出生态移民对“西海固”地区的有利影响。(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联系、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常住人口超过9000万,是中西部市场化程度最高、产业集聚度最高和城市最密集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到,成渝经济区的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及成渝经济区规划范围示意图。
(1)简述我国主要城市群集中分布地区及
有利的自然条件。(10分)
(2)成渝经济区中,规模等级最高、辐射范围
最大的两个城市是 、 。
(2分)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简要说明成渝经济区
的形成基础和发展条件。(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埃及(图11)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面积100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亿。首都开罗历史悠久,文化古迹众多,陵墓文化遗址非常著名,有"众墓之城"之称。开罗街道狭窄,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失业人口多。在面积仅10平方千米的卡拉发陵墓群,生活了上百万贫困人口,这些人居住在墓室或者墓碑前,出现了活人与死人生活在一起的情况。为减轻开罗的压力,埃及计划投资数百亿美元将新行政首都迁往位于开罗以东40千米处的荒凉沙漠中。2021年12月,埃及已正式启动迁都程序,一些办公机构陆续迁往新首都。
(1)与开罗相比,说出新首都选址的区位优势。(4分)
(2)说明埃及迁都对开罗文化古迹保护的作用。(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油茶树喜热怕冷,突然的低温或晚霜会造成落花、落果。喜湿怕涝,花期集中在10-12月,花期连续降雨会影响授粉。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之一,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我国是油茶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油茶林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生态平衡。广西博白县发展与推广油茶的宜林地资源丰富,可以推动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林下种养经济产业,如“油茶+桉树”“油茶+家禽”“油茶+蜂”“油茶+中草药”“油茶+羊”等。广西博白县(图12)的油茶产业向全过程产业链方向发展,图13为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示意图。近年来,国家重视油茶产业的发展,将油茶的定位上升到战略层面。
(1)说明博白县适宜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6分)
(2)分析博白县开展林下种养经济产业的优点。(8分)
(3)简述博白县引进油茶全产业链循环发展模式的意义。(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