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9 07:02:28

文档简介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二学期浙江G5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1(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中为矢量且单位符号正确的是
A,电流(A)B.电场强度(C)C.磁通量(wb),D.磁感应强度(T)

2.2024年2月27日,某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完全模拟一家人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飞至珠海九洲港
码头,将单程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该航空器最大航程25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

200公里小时,最多可搭载5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程250公里代表位移

B.最大巡航速度200公里/小时指的是瞬时速度

C.计算航空器在两地飞行时间时不能视作质点
D.
航空器升空过程中,以某一乘客为参考系,其他乘客都向上运动

3.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第2题图
A.
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C.
法拉第最先提出了微观领域的能量量子化概念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4.质量为m的链球在抛出前的运动情景如图所示,假设在运动员的作用
下,链球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斜面上从1位置匀速转动到最高点2位
置,则链球从1位置到2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链球需要的向心力保持不变
第4题图
B.链球在转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运动员的手转动的角速度等于链球的角速度
D.运动员的手转动的线速度大于链球的线速度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磁铁贴吸于固定的竖直金属板上,初始时作用于磁铁
的推力F既平行于水平面也平行于金属板,此时金属板对磁铁的作用力为F。
现保持推力F的大小不变,将作用于磁铁的推力F方向改为垂直金属板,此时
金属板对磁铁作用力为F2。磁铁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F1和F2大小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D.无法确定
第5题图
高二物理学科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2023 学年第二学期浙江 G5 联盟期中联考
高二年级物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9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B D C A D C B C D C D 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14 15
答案 BC 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
16Ⅰ.(6 分)(1)①D ②BD
(2)①B ②111.3s ③C (第②空 2 分,漏选得 1 分,其余每空 1 分)
16Ⅱ.(8 分)(1)①如图所示(不画箭头得 0 分) ②不变
(2)①6Ω ②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③D
④系统 ⑤丙 (第②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17.(8 分)【答案】(1)25 ;(2)600
解:
(1)设飞艇下落的加速度为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 f ma1, f 0.04mg 1 分
mg f
a 9.6m/s21
解得 m 1 分
1
h1 a1t
2 3000m
飞艇下落时间 满足 2 1 分
解得 = 25 1 分
(2)25s 后,飞艇将做匀减速运动,开始减速时飞艇的速度为
v a1t 9.6 25m/s 240m/s 1 分
第 1 页 共 5 页
{#{QQABJQQAggigQpBAABhCQQmACgCQkAACACoGQBAIIAIBiBFABAA=}#}
减速运动时飞艇的运动满足
2 = 2 22 2 , 2 = 12 / 1 分
解得 2 = 2400 1 分
所以距离地面 3 = 3000 2400 = 600 1 分
5 4 2
18. (11 分)【答案】(1) ;(2) ;(3) = √ sin
8 3 0 3
解:设滑块 A 在圆周最高点的速度为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2
0.5 1 = 0.5

解得 1 = √ / 1 分
从最高点到 C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
1 1
0.5 22 0.5
2
2 2 1
= 2 0.5 1 分
解得 2 = √5 / 1 分
A和 B 粘在一起后,形成质量为 m 的整体,根据动量守恒可知速度
√5
= / 1 分 2
则从 C 到 D 处,根据动能定理有
1
0 2 = 2
5
解得 = 1 分
8
(2)滑块进入载物盘至落地过程整体机械能守恒,令物块 F升至 h高度时的速度为 ,
1
可得 2 = 3 2
2
1 分
2
解得 = √ 1 分 3
2
继续上抛的高度 ′ =

= ,所以物块 F 上升的总高度为
2 3
4
= 1 分 3
(3)点到直线的最短路径为垂线段,因此小球落点与抛出点的连线垂直于斜面。由几
何关系可得
第 2 页 共 5 页
{#{QQABJQQAggigQpBAABhCQQmACgCQkAACACoGQBAIIAIBiBFABAA=}#}
4
cos sin = = 0 1 分 3
4 1
cos cos = = 2 1 分
3 2
2
消去 可得 0 0t 0 = √ sin (0 ≤θ<90 ) 1 分 3
10 51
19. (11 分)【答案】(1)2 方向沿 a 棒向上;(2) ;(3) ;(4)5 /
3 6
解:(1) 0 0.5s内,磁场增强,由楞次定律判断可知
a 棒上的电流方向为向上(逆时针) 1 分
1
当 棒不动时 = = = × 1 × 2 = 4
0.5

= = 2 1 分
+ 1
(2) 棒离开 DC 时已达到稳定速度,此时有:
= 1 1

1 =
1 1
+ 1
解得 1 = 10 / 1 分
棒以 1 = 10m/s的速度进入匀强磁场 2,电动势为
2 = 2 1 = 10
2 10a 棒两端的电势差为 = 2 = 1 分 1+ 2 3
(3)考虑 棒进入磁场时,与 b 棒相距 2 = 4.5 ﹐相撞前 棒处于静止状态,设 棒与
棒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 2,以 棒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有:
2 2 2 2
1 2 1 1 = ∑ 2 = ∑
2 = 2 2 1 分
1+ 2 1+ 2
解得
2 = 7 / 1 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从 棒刚进入 2磁场到 两棒碰撞前瞬间, 棒减少的动能,转化为
r r 1
Q 2 Q 2 ( m v2
1 2
b 1 1 m1v2 )
焦耳热,则 r r r r 2 2 1 2 1 2 1 分
51
解得 = 1 分 6
(4)设 棒稳定后的速度为 3,以 棒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有
第 3 页 共 5 页
{#{QQABJQQAggigQpBAABhCQQmACgCQkAACACoGQBAIIAIBiBFABAA=}#}
1 3 1 1 = ∑ 2 = ∑ 2 = 2
1 1 1 解得 = 3 1 分
2

电容器的电压满足 =
最终稳定时棒切割产生的电动势等于电容器两端电压,所以
2 3 = 1 分

解得 3 =
1 1
2 2 = 5 / 1 分 1+ 2
2 2
20. (11 分)【答案】 (1) 0 = ;(2) 1 = ;
1 2
(3)最小值 = √ ;最大值 2
= √ ;
2
2 2
(4)((1 + ) ,√3 ,0)
27
解:(1)粒子经过加速电场后速度为 0,根据动能定理有
1
20 0 = 2
2
解得 0 = √ 1 分
2
在辐射状电场中满足 0 = 0
2
解得 0 = 1 分
(2)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如果从 MJ 边入射的粒子能够恰好通过 PP1边,则
所有粒子都能到达平面 NPP1N1,由平抛规律可得 1 =
1
2 = 2 1 分
2
2 = 0
2
解得 1 = 1 分
(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当从 MH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到达 P1Q1 边时所加
的磁场为最小值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1 = 2 1 分
2
00 = 1
第 4 页 共 5 页
{#{QQABJQQAggigQpBAABhCQQmACgCQkAACACoGQBAIIAIBiBFABAA=}#}
1
解得 = √ 1 分 2
当从 MH 边射入的粒子恰好到达 M1N1 边时所加的磁场为最大值 ,根据几何关系可
得 2 = 1 分
2
00 = 2
2
解得 = √ 2
1 2
所以磁场的大小满足 √ ≤ ≤ √ 1 分
2 2
(4)若在正方体区域中同时加上沿 MN 方向的匀强电场及匀强磁场,粒子在平行于 y
M1z 的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而在 x 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果不考虑 x 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则粒子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
2
= = √ 1 分
3 3
如果不考虑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则粒子在区域中运动的时间
3
′ = √ 1 分

因为 < ′,因此粒子会从 M1N1P1Q1 出射
所以则粒子离开时,在 x 轴方向的坐标为
1 2
= + 2
1 2
0 = +
1 2 = (1 + )
2 2 3 27

根据几何关系,在 y 轴方向的坐标为 0 = 2 sin = √3 3
在 z 轴方向的坐标为 0 = 0
2 2
所以粒子离开时的坐标为 ((1 + ) ,√3 ,0) 1 分
27
第 5 页 共 5 页
{#{QQABJQQAggigQpBAABhCQQmACgCQkAACACoGQBAIIAIBiB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