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共27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共27张ppt)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9 07: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典时代中东和欧洲地区的诸帝国
古代文明的扩展
各大帝国的兴起
促进
推动
请观察并思考两张地图分别说明什么历史现象?两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课程标准】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有何共同点?扩展条件?
①均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
②均因大河流域而发源
农耕文明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
1、扩展的条件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农耕文明是文明扩展的前提
资源有限,人地矛盾
(动力)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扩张存在哪些不同?
文明类型 大河文明(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扩展区域
扩展方式
特点
影响因素
扩张影响 被征服者服从征服者
殖民城邦独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
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
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
武力战争(征服)
移民(殖民)
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的优势;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2、扩展的表现
(1)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
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张,鼎盛时期还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图特摩斯三世
对外扩张在第十八王朝的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约公元前1504—公元前1405)时期达到顶峰,他不仅攻击邻近的利比亚、努比亚和塞浦路斯等地,而且还17次发兵远征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一带,最远处曾达幼发拉底河西岸。
——王斯德《世界通史》
Ⅰ.大河文明(农耕文明)的扩展
大河文明——武力战争
赫梯王国是公元前2000年代兴起于小亚细亚的一个奴隶制强国。
公元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始建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4世纪达到鼎盛,约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灭亡。
小亚细亚是近东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它本身也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地区。
赫(hè)梯帝国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Ⅰ.大河文明(农耕文明)的扩展
古巴比伦王国:从两河流域南部向周边地区扩张,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建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大河文明——武力战争
(2)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①扩展方式:移民
②扩展条件: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③扩展原因: 古希腊自然地理和工商业为主的经济需求; 城邦小国寡民,资源少,人口过剩; 城邦政治斗争的产物;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兴起。
④殖民范围: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
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特点:a.呈点状分布,分布广泛,一般都建立在海岸;b.殖民城邦一般都沿袭母邦的制度和习惯,但又是独立的,不依附母邦。
海洋文明——对外殖民
Ⅱ.海洋文明的扩展
2、扩展的表现
3.扩展的影响
文明的扩展潜能
武力征服,海外殖民
根源
途径
结果
文明交流,帝国形成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探究二:不同的世界帝国如何统治?
宏观认识:结合教材指出文明扩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世界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336BC-323BC))
罗马帝国
(27BC-395)
古巴比伦
亚述
埃及新王国
赫梯
波斯帝国
(550BC-330BC)
1.帝国的形成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趋向整体
(一)帝国的含义:
指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力征服统治其它部落或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国家。
①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
②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春秋)
(战国)
(汉朝)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三大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建立
衰亡
疆域范围 微观聚焦:速读教材,补充表格。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晚期
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于马其顿
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裂
公元前27年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西罗马
395-476
东罗马
395-1453
塞琉古
马其顿-希腊
托勒密埃及
主要帝国
(二)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1.建立:
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2.灭亡:
(1)公元前499-前449年,希波战争(著名战役:马拉松战役、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湾海战)结果战败;
(2)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为了称霸希腊,打着为希腊复仇的旗帜,率军远征波斯帝国。前4世纪末,因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而灭亡。
波斯帝国: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攻灭。224年,萨珊王朝成立,重建波斯帝国,651年亡于阿拉伯帝国。874年,萨曼王朝建立,波斯帝国再次重建,1935年巴列维王朝改国名为伊朗。
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玛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李铁匠选译《古代伊朗史料选辑》
3.统治:
(1)中央: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权力被认为来自神。
(2)地方:实行行省制
(3)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完备的交通道路和统一的货币制度;
由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
(4)统一的货币制度(发行官方货币)。
4.影响:
(1)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中介;
(2)波斯帝国是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它不仅有自身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有统治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包括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经济制度、交通制度、宗教制度等。
君权神授
大流士一世
(前558-前486)
(三)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336—公元前323年)
1.建立:
公元前4世纪末兴起,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建立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前301年,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2.统治制度: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
(1)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
(2)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
(3)推广希腊文化。
3.影响:
①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③使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④在一定程度上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公元前323年6月13日),即亚历山大三世,生于马其顿王国首都派拉,马其顿帝国国王(前336年—前323年6月13日在位),亚历山大帝国皇帝,是世界古代史上军事家、政治家,欧洲历史上四大军事统帅(其他三人为汉尼拔、凯撒大帝、拿破仑)之首。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长子,母亲是邻国伊庇鲁斯的公主。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了哪些影响?
积极影响:
①帝国的建立和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
消极影响: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是通过具有侵略性质的东征建立的,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它打破了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方各自独立发展的模型,将它们合二为一。现在,人们首次想到把整个文明世界当做一个单位。起先,埃及人和马其顿人是以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身份去东方的,他们强制推行希腊化模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发生了变化,使随后产生的希腊化文明成为一个混合物,而不是来自其他地区的移植物。最后,东方的宗教也传播到西方,大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转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希腊化时代的历史意义
促进了古希腊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亚历山大帝国
(四)罗马帝国(公元前27—公元395年)
1.发展历程 :
(1)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建立
(2)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3)公元前27年:建立地跨亚欧非三
大洲的帝国罗马帝国;
(4)2世纪安敦尼王朝时期达到极盛,
经济空前繁荣。313年,基督教成为国教。
2.国家治理:
(1)政治:中央:实行元首制(帝制);
地方:行省制
(2)法律:以罗马法维系统治
(3)文化:4世纪基督教成为国教
基督教: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
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
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
救世主”。公元313年,罗马征服颁布“米兰
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
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圣经》是重要的经典。
于392年被定位罗马帝国国教。1054年东西两
派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即东正教),
西派自称公教(即天主教)。
耶稣:基督教的崇拜对象。按照《圣经》记载,童贞女马利亚受圣灵感孕,在伯利恒生下耶稣。他三十岁开始传教,宣扬福音。后被犹太祭司该亚法控告,经犹太行省的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审判,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复活,然后升天。基督徒相信耶稣还要再来,使信徒得到永生。
犹大:《圣经》人物,耶稣十二门徒之一,又称加略人犹大。据《新约》载,生于加略,后因为三十个银币将耶稣出卖给罗马政府,耶稣被十字架钉死后,犹大因悔恨而自杀。
3.分裂和灭亡:
(1)原因:
内因:
①军事扩张建国,缺乏内部凝聚力;
②政治腐败,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加重人民负担;
③阶级矛盾尖锐,奴隶起义频仍。
外因:
④边境压力增大,蛮族入侵。
(2)表现:
①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西罗马;
②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度在西欧的崩溃;
③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材料:罗马帝国实际上是一个皇帝,但是行省一个一个各自为政,都是一个个的“小王国”,所以罗马帝国到后来是一个松散的东西。……当将领的,当元首的,当执行官的,包括元老院里边的贵族,财富越来越集中在他们手里,因此,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在古罗马发展过程当中,比古罗马人要野蛮的北方日耳曼人慢慢地强大起来了,越来越向罗马逼近,直到和罗马发生直接冲突,给罗马造成非常大的压力。——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4.罗马共和国的贵族共和制:
(1)权力运行机制:
(2)局限性:
①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②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
③罗马共和国带有浓厚的贵族寡头制特征。
5.罗马知识拓展:法律: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法律形式而言):
(1)习惯法:没有文字记载,贵族垄断;
(2)《十二铜表法》: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内容: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3)《十二铜表法》的评价:
①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颁布的一系列公民法的基础。
②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4)文学:卢克菜修、西塞罗、维吉尔
(5)史学: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
(6)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
(7)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
世界通用的公历。
(8)文化的价值内涵:
①古典希腊:理性智慧、科学思维、人文精神、求真意识。
②古罗马:法制。
三大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建立 公元前6世纪 公元前4世纪晚期 公元前27年
衰亡 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于马其顿 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公元4世纪末帝国分裂
疆域范围 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统治概况 A.政治: (中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权神授 (地方)行省制 B.经济与社会: 税收系统、货币制度、交通道路建设 A.政治: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B.文化: 推广希腊文化,促进文化交融 A.政治:
(中央)帝制
(地方)行省制
B. 经济:发展海外贸易
C. 文化:基督教定为国教
4.法律:罗马法
【归纳小结】据表格,概括三大帝国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①依靠军事征服(武力扩张)建立帝国
②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④依靠官僚体系和军队、行省制度和修建道路等措施加强控制
③实行君主专制,帝国的维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能力和制度的运行效率
古代文明的交流
三、文明的交流
(一)总趋势:
文明之间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二)方式:
(1)武力扩张的推动; (2)和平友好往来。
(三)概况: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罗马出土的中国丝绸
文明相互交流,融合,传承,发展
中西方交流——丝绸之路:
(1)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2)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即罗马帝国)。
(3)公元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
骊靬后裔:公元前53年,也就是中国西汉甘露元年,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克拉苏率军远征今天的伊朗地区,最后兵败。一支6000人的罗马军团突出重围,却没有回到罗马。近年,多名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兵败的罗马军团历尽艰辛,竟然在中国甘肃省永昌县骊靬(l íqián)村找到了最后的归宿! 汉称罗马为骊靬,故设骊靬县,赐罗马降人耕牧为生,化干戈为玉帛。如今他们的后裔依然健在,并在外貌上遗传了其祖先的不少特征。
走出孤岛:
古代文明的扩展
课堂小结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文明连接:
古代世界的帝国
文明的扩展
扩展的影响
扩展的条件
建立
疆域
统治
衰亡
波斯帝国
互鉴发展:
文明的交流
农耕文明武力征服
海洋文明海外殖民
特点
表现
罗马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技术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
经贸往来
古代文明如何扩展?
帝国如何形成并巩固其统治?
文明的交流如何促进发展?
促进
推动
感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