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说学情分析
2
说教材分析
1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3
说教法、学法
4
说教学过程
5
说板书设计
6
目录
课程分析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本课是在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学情分析
01
Step
01
Step
02
Step
03
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学习能力的分析
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
学情分析
教 学 目 标、重难点
02
01
知识目标:
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02
03
能力目标: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情感目标:
通过探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目标
掌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
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小组教学
做中学
学中做
教学形式
小组教学
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做中学、学中做
、
教学
教法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
学生:学习卡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研讨归纳
激趣导入
练习巩固
05
激趣导入
1米
1平方米
长
宽
边长
和要装修它们的卧室。
1.它们需要把卧室地面的四周围上墙角线。
2.它们还需要把卧室的地面铺上瓷砖。
你看出来他们的卧室分别有多大了吗?
如果让你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测量学校的面积,你有什么想法?
探究新知
4
小组合作, 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 3个不同的长方形, 并填写下表。
5
1
5
5
3
2
6
6
4
2
8
8
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它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有什么关系?
=
=
=
5
1
5
5
3
2
6
6
4
2
8
8
拼成的长方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
=
=
×
×
×
长方形所包含小正方形的个数=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下面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5
12平方厘米
20平方厘米
5
每排4个
共3排
每排5个
共4排
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下面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6
7 × 2 = 14(cm )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 可以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如果用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S=a×b
a
b
如果用S表示正方形的面积,用a
表示正方形的边长,上面的公式可以
写成:
a
a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
S=a×a
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
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正方形面积公式呢?
用小正方形摆出不同的长方形,看出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于长乘宽的积。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
数学与游戏相结合
从生活中提取源泉,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体验和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设计理念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