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智
取
生
辰
纲主备人:张作鹏;集体备课时间:9月25日
备课时间:9月28日;使用时间:第五周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主题是“官逼民反”。
其作者署名为“施耐庵”。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其人生平均无可考证,疑为假托之名。
后从零星典籍知其可能投身过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队伍,后因张士诚不思进取,其继承人更是贪婪残暴,施耐庵等有志之士只好黯然远走。
后来在罗贯中的协助下完成了《水浒传》,借书中人寄托自己的理想、悲哀。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分钟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课后注释或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3、理清小说的 脉络。自学指导一(14分钟)大声通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决文中的生字词,注意古今异义的词语:
酷热 皓齿红唇 诰命 郜 金属锆 桎梏
趱行 攒集 腌臜 虞侯 别拗 拗开 拗口令 絮絮聒聒 刮风 挺括 剜口 割舌 宛然 婉转豌豆 蜿蜒 没奈何 强人出没 没齿不忘 始皇既没 没有 死心塌地 坍塌 溻湿了 邋遢 卧榻 一沓纸
正音酷( )热 皓( )齿红唇 诰( )命
郜( ) 金属锆( ) 桎梏( )
趱( )行 攒( )集 腌臜( )
虞( )侯 别拗( ) 拗( )开
拗( )口令 絮絮聒( )聒
刮( )风 挺括( ) 剜( )口割舌
宛( )然 婉( )转 豌( )豆 kù hào gào
gào gào gù
zǎn cuán zā
yú niù ǎo
ào guā
guā kuò wān
wǎn wǎn wān自学检测 一 5分钟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古】赶。 【今】动词,拿,拿走。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古】有必要。 【今】作某事有意义。 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强人【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如女强人。 去处【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古今异义词只见对面松林里影着一个人。【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你理会得甚么!【古】懂,知道。【今】理睬。 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一般还你钱,便卖些与我们,打甚么不紧?【古】付给。【今】指借了钱归还别人。 古今异义词五贯便依了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它这桶吃。【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被。【今】吃东西。 那计较都是吴用的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古今异义词自学指导二(5分钟)1、回忆全文,思考:按小说的结构,怎样划分本文层次?
2、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3、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4、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5、回忆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自学检测二(7分钟) 1、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智取生辰纲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小说情节2、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3、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4、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
5、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教师点拨:明线暗线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岗松树林
当堂训练 8分钟1. 给下列红色字的注音,
怄( ) 嗔怒( ) 干系( )
寻思( )逞辩( )勾当( )
2. 试将下面黑体的元明白话词语译成现代白话。
(1)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纲。 。
(2)端的只是起五更。 。
(3)这两日也看他不得。 。
(4)休见他罪过。 。
(5)你颠倒问。 。
(6)卖一桶与你不争。 。
òu chēn gānxúnchěnggòu dàng赶真的,确实看不惯他那样子不要责罚他们你倒反问我们不要紧指出句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容易出麻烦 (神态)不自然赶 拿; 得到却 必须,须要忍 受得住在意 用心嘴里吹气 夸张地宣扬应该 闭事情 见不得人的事[贬义]道理 力气反正 表方向; 支配、操纵计策 计算比较; 争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分钟)
1、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自学指导一(4分钟)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
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
自学检测一(6分钟)(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不是偶然的呢? 不是。吴用精心安排,设下圈套,等杨志来钻。
? ①时间:六月初四正午,有什么天气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2)为什么吴用要安排这样的
时间和地点来劫取生辰纲呢????②地点:黄泥冈的松树林。 山冈可用来掩护,要松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
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
可说是智用地利。(3)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通力合作,使用计谋来智取生辰纲的呢?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这样又有何用意?
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酒中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而中了招呢? 晁盖等戏演得好。打扮卖酒,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
? 先抢一瓢酒喝,后来在争半瓢酒中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自学指导二(3分钟)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3、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原因是什么?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自学检测二
(8分钟)?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初消疑心)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消尽疑心)
三麻——巧下药,麻翻对方
(全部放倒) 智 用 计 谋小结:吴 用 之 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杨志为了押运成功,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许多地方可看出他的智谋: (1)他不多带些兵,伪装成客商就是为了掩人耳目,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说明他小心谨慎,智变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天气炎热,恐怕歹人也不愿出来活动。 ????(3)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说明他智选路径。这样艰难的路径,连强盗也不愿走。?
从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可以看出杨志是用心良苦的,为保生辰纲的安全是煞费苦心的。为了确保生辰纲的安全,杨志还有哪些举措?
?①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③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④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从中可以看出杨志是个精明、谨慎、多智之人。小结:杨 志 之 智 1.起止时辰变更2.催逼赶路2.精明谨慎3.斥虞侯3.忠于职守4.顶都管4.官欲甚强5.追问枣客 6.警惕贩酒客1.机警善变为什么用如此一个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来押送生辰纲,仍逃不了失败的命运?杨志到现在仍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 军健— 骂、打
(怨怅)
虞侯—嗔
(怨怅)
????????? 老都管—烦
(恼他)杨 志?②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结:杨 志 之 不 智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下属
4.与别人缺乏沟通自学指导三(4分钟)回忆小说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杨志;(2)众好汉
2、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如果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效果有何不同?杨 志?自学检测三(6分钟)分析人物形象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众好汉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众好汉的形象:全文小结 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杨志虽武艺高强、精明能干,又尽心竭力的押送生辰纲,但最终还难逃失败的命运。众好汉布下巧计,引杨志进入圈套,智取生辰纲,表现了他们非凡的智慧。双方斗智斗勇,众好汉更胜一筹。小说赞扬了他们劫取不义之财的壮举,充分表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当堂训练 10分钟 1、小说中环境描写重在
突出哪个字?起何作用?环 境 描 写 1.烘托气氛
2.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即天气炎热成为矛盾冲突发生、发展、激化以至解决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2、全文为何在篇末才点出好汉的名字及所用计策?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如果在情节发展中就点出效果有何不同?3、改写:熟悉课文,把握故事线索和主要
情节。
要求:①以晁盖一行“智取”为主线,将末段
补叙内容插入叙述之中。
②在规定时(六月初四)空(黄泥冈)
范围内叙述故事。
③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