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9 08:58:02

文档简介

2024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8日上午10:30一11:45
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武王伐纣(名“受”)的誓词声讨其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独夫受,洪惟作威,乃妆世仇。”
“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仇。”而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检讨自己的过失,将
百姓犯错的原因归之于己,“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这说明当时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B.家国一体观念形成
C.早期国家王权遭到削弱
D.原始民主传统犹存
2.图1为1976年出土的东汉水塘稻田模型,该模型一分为二,一半为水塘,一半为稻田。水塘中
有鱼、荷、菱角的泥塑,堤外稻田以埂分割成块,田中的稻苗排列整齐,显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反映汉代
图1贵州东汉墓出土的水塘稻田模型
A.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
B,北粟南稻格局已经形成
C.土地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D,小农生产模式普遍存在
3.图2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建巾元年斑中三年元和初元和中开敢初大中中
(780年)
一两税钱一背苗钱一梢酒钱一桡盐钱
图2
A.抑制了藩镇割据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优化了经济结构
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均衡
4.南北朝时期,观音以男儿身的形象高坐佛教殿堂,大丈夫面相,洋溢着阳刚之气。宋至明清,
观音日益女性化,面容越发的亲切,彼时观音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充满了人间尘世的
2024年春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共6页)第1页
韵味。观音造像的变化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C,反映女性地位日益上升
D,受到了理学发展的影响
5,雍正皇帝在《大义觉迷录》中指出“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
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何得尚
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据此可知清代
A,新的民族观念最终形成
B.解决了中原王朝边患问题
C.成为开放包容的大帝国
D.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巩固
6.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兴办工业以实现“自强”和“求富”。孙中山对此评价道:“我国家
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由此可知
A.洋务派忽视农业的近代化发展
B,洋务派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孙中山意图改变小农经济模式
D.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收效甚微
7.1918年至1919年,一些人提出了“撷精取粹”“熔于一炉”的中西融合主张,对此,陈独秀坚
持“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鲁迅和胡适等人也非常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这一现象的
出现主要是基于当时
A.封建专制思想的根深蒂图
B,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
C.民族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影响
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和民主政府为了发展工业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1940年提出了“争
取工业品自给或半自给的奋斗目标”和对企业实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方针。1942年制
定了“巩固现有公营企业,发展手工业”的方针。这体现出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D.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
9.
新中国初期紧锣密鼓地实行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如进行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的农
民分得了土地;颁布新《婚姻法》,使妇女获得解放;改革教育方针,并开展扫盲运动;发布通
令,实行禁毒。这些政策举措
A,旨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B,动员了人民参与新中国建设
C.植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
D.促成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
10.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完成国家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百年来,
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探索出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表1为某一历史阶段现代化道路的特征,据此
可知该阶段为
表1
总体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建设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总体布局
五位一体
建设重点
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型产业升级
体制依托
深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成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有
资源配置
明确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
对外关系
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4年春鄂东南救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试卷(共6页)第2页2024 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
中联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B D A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A B D C
1、 D【解析】由材料“纣自作威福、拒斥众人意见”“武王对于民众却放软身段,反复检讨自己的过
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原始民主传统在早期王权政治中的表现,D 项正确;社会成员身份
趋于平等是宋朝时期,排除 A 项;未体现家国一体,排除 B 项;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周天子的权威问
题,排除 C 项。
2、 C【解析】材料中的水塘稻田模型反映了汉代稻田的生产模式,既可以蓄水灌田种植水稻,又可以养
鱼栽莲和菱角,可以同时发展多种农业生产,C 项正确;材料仅能反映农业生产的某些方面,仅凭此
不能断定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排除 A项;材料无法体现“北粟”的格局,排除 B项;图片无法体
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排除 D 项。
3、 B【解析】根据材料“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的收入占比在减
少,但仍是占一半以上,青苗钱基本保持不变,榷酒钱和榷盐钱占比在逐步的增加,酒税和盐税的收
入占比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项正确;抑制了藩镇割据,“抑制了”一词说法过于
绝对,排除 A 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收入占比,无法判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南北经济均衡,排除 C
项和 D项。
4、 B【解析】据材料“面容越发的亲切,彼时观音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充满了人间尘世的韵
味。”可知此时的观音更具亲和力,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世俗文化需求增加的时代特
征,故选 B 项;三教合流是唐代的时代特征,宋代已是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排除 A 项;宋至明清
受理学影响,女性地位较低,排除 C项;理学强调规范,正统与观音造像的变化无关,排除 D项。
5、 D【解析】由材料“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统一多民族国家日
益巩固,D 项正确;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的民族观念,但没有“最终形成”相关信息,排除 A
项;“解决了边患问题”太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 B 项;清代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实行八股取
士、文字狱和闭关锁国,趋向封闭保守,排除 C项。
6、 A【解析】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但是对农业并未重视,这是洋务运动实现富强目标中的缺
憾,由此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忽视农业近代化发展,A 项正确;B 项不符合孙中山言论的中心思想,
排除 B 项;孙中山意在强调国家发展要重视农业,而非改变农业发展模式,排除 C 项;孙中山认为
洋务运动忽视农业发展,并未否定洋务运动的成效,排除 D 项;
7、 A【解析】据材料“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决绝地反对调和折衷”可知,当时封建思想根
深蒂固,因此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反对调和,主张矫枉过正,采取激进的文化态度,宣传新思想,抨击
旧思想,A 项正确;胡适并不认同马克思主义,排除 B 项;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属于社会进步的表
现,但胡适强调的是抨击封建思想,两者无关,排除 C 项;1916 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已经失败,排除 D
项。
2024 年春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共 4页)第 1 页
8、 D'【解析】根据材料“集中领导、分散经营”“巩固现有公营企业,发展手工业”可知,政府
巩固公营企业的同时,重视发展私人工商业,带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体现新民主主义经济特
征,符合新民主主义革命原则,D 项正确:1949 年春,七届二中全会对党的工作重心进行了调
整,排除 A 项;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材料并未直接涉及,排除 B 项;解放战
争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美蒋反动派与中国人民的矛盾,即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依然是
社会主要矛盾,排除 C 项。
9、 B【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些政策举措,紧贴民众生活,惠及普通百姓,切合饱受贫穷苦难的民
众世代追求生存保障和更好生活的愿望,因而获得了广大民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上下呼
应、举国同心、团结一致,掀起了建设热潮,B 项正确;新中国初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初
创时期,排除 A 项;1953 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中“土地改革”等时间不
符合,排除 C 项;这些政策举措无法直接促成新中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排除 D 项。
10、D【解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3 年 3 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是面
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D 项
正确;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过渡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 1992 年,排除 A 项;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时期是 1956~1966 年,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提出是在 1992 年,排
除 B 项; 改革开放初期通常指的是 1978~1992 年,2013 年 3 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
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排除 C 项。
1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洪水神话文本分布于世界各地和各个民族且版本不一样,这正.是早
期文明多元发展的表现,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排除
A;洪水神话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 B 两项;仅从材料无法了解古代.文
明间的交流情况,排除 D 项。
12、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例及传播路线可知,cha 的发音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
亚、非洲北部和东部。tea 的发音主要分布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
欧和北欧等。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
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 的发音也随之传入
这些地区。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
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 tea 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综上,材料所述
“茶”的发音分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茶叶贸易路线的不同,A 项正确;cha 的发音经陆上、海上
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排除 B、C 项;tea 的发音主要是通过近代以后开
辟的新航路传播的,排除 D 项。
13、B【解析】根据材料中“星期日对工厂做工的青少年进行指导和教育”可以看出主日学校适应
了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生产的需要,B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国家出现于二战以后,
排除 A 项;C 项“颠覆了”表述不当,排除 C 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发展”材料没有
体现,排除 D 项。
2024 年春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共 4 页.)第 2 页
14、D【解析】根据声明、宣言、公约内容可得出这些都是国际法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反映出国际社会日益走
向法制化,D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不能体现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 A 项;B、C
项太绝对,排除 B、C项。
15、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电商平台、跨境物流、.移动支付、云服务等电商创新模式”实现得益于网络
等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C 项正确;“根本改
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A 项;互联网虽然获得了重大发展,但并未完全取代传统商务,排除 B 项;材
料不涉及国民对电商的态度,不能得出电商日益受到国民青睐,排除 D项。
16、【答案】
(1)原因: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交通便利;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中国被卷入全球贸易网(或世界
市场)。(6 分,每点 2分)
(2)研究主题:“明清江南的经济与中外贸易”。(2 分,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史料价值:材料二中第一则材料为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官员的奏疏,作为一手史实(1 分),体现江南地区农
业、商业发展状况,有助于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市场依赖的
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存在一定不足(2 分);第二则材料作为明代士大夫的思考(1 分),反映了明代江南地
区手工业发展及对外贸易情况,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及其对中日贸易的贡献,可用于研究明清手工
业发展特点和趋势。(2 分)
17、【答案】
(1)“看法:张瀚认为朝贡贸易加强同周边交往,有利于藏富于民;谢学湖认为朝贡贸易几无效果,且劳民伤
财。(6 分,每点 3分)
(2)变化趋势:由闭关自守到国际交流(对外学习);朝贡外交到近代外交。(4 分,每点 2 分)
评价: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客观上使中国逐步融入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始终
未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4 分,任意回答其中 1 点 2 分;其他回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8、【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始了早期殖民活动,在非洲沿海岸线建立少许殖民区域,掠夺贩卖
黑人。(3 分)
工业革命提高了殖民者的生产力水平。欧洲人在沿非洲海岸线殖民的基础上,扩大了对非洲的侵略。(2
分)
19 世纪后期,列强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殖民非洲的进程,他们既争夺又妥协,确定“有效占领”
原则。(2 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除个别国家外,非洲被瓜分殆尽。(2 分)
(2)问题:单一外向型经济,缺乏竞争力;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缺乏资本积累,发展模式落后等。(3 分,
每点 1分)
2024 年春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共 4页)第 3页
原因:西方的殖民统治与掠夺;经济上未实现独立,依附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非洲国家
政局不稳,社会治理水平低等。(3 分,每点 1 分)
【解析】(1)略。(2)问题:根据材料二“但是依附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单一外向型经济并未随着
独立而从根本上改善”可知,单一外向型经济,缺乏竞争力;依附于西方资本主义.儒家;根据材料
二“而边缘地区资本积累的速度慢、程度低,这意味着,非洲的发展是建立在剥削自己之上的。宗
主国控制着原材料价格”可知,缺乏资本积累,发展模式落后等。 原因:结合历史因素可知,西
方的殖民统治与掠夺;结合其经济发展模式可知,经济上未实现独立,依附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
系;结合其社会发展状况可知,非洲国家政局不稳,社会治理水平低等。
19、评分说明:现象 2 分,阐述 8 分,结论 2 分。
【答案示例】
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活动地点由北京、上海转移到广州;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
方。
阐述:1919 年五四运动为中共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921 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
产党成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3 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
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反动派,但都因为中心城市敌人势力太过强大,起义军损失严重。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
出发,总结经验教训,放弃攻打城市,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
1935 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共以延安为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抗日战争时期,深入
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活动范围的转变都是由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共产党人实事
求是精神的体现。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从中任选相应的活动地点总结归纳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如
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活动地点先由北京、上海转移广州;根据根据由南方转移到北方。其次,结
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等方面的史实展开分
析。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活动范围的转变都是由革命实际决定的,是共产党人实事求
是精神的体现的角度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2024 年春鄂东南教改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共 4 页)第 4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