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沟中学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化学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一、本大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日本福岛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人工核素有铯-137(),则该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A.55 B.137 C.27 D.82
2.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a倍(a>1),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
A.2a+2 B.2a+10 C.a+2 D.2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B.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C.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它所属的族序数
D.副族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4.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He B.C C. SiO2 D.NaOH
5.我市各区准备推行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目前家庭使用的燃具多数以液化石油气(丙烷为主)为燃料,如果改用天然气为燃料则应
A.进气口和进风口都增大
B.进气口和进风口都减小
C.增大进风口,减小进气口
D.增大进气口,减小进风口
6.下列反应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纤维素在硫酸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
B.油脂在NaOH溶液作用下转化高级脂酸钠和甘油
C.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 D.乙酸乙酯溶于烧碱溶液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氧原子总数约为6.02×1023
B.1L 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钠离子总数约为0.1×6.02×1023
C.28g C2H4和C2H6的混合物中碳原子总数约为2×6.02×1023
D.2mol NH3中原子总数约为2×6.02×1023
8.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9.农业上用的杀菌剂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它能防治植物病的原因
A.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水解 B.菌体蛋白质溶解于波尔多液
C.硫酸铜和石灰乳使菌体蛋白质变性 D.硫酸铜使菌体蛋白质溶解度减小
10.把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加入某病人的尿液,微热时如果观察到有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食醋 B.酒精 C.食盐 D.葡萄糖
11.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B4C分子是由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12.有下列物质:① NaOH固体;② 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硫酸;③ NH4NO3晶体;④ CaO固体。现将它们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的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呈形如右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苯、乙酸、乙醇 B.乙醇、乙醛、乙酸
C.苯、乙酸、四氯化碳 D.乙酸、四氯化碳、乙醇
14.右图是可逆反应X2 + 3Y2 2Z2 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
B.t2时,反应到达限度
C.t2~t3,反应不再发生
D.t2~ t3,c(Y2)>c(Z2)
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MgO+ 2H+=Mg2+ + H2O
B.碳酸钙和稀醋酸反应:2H+ + CaCO3=Ca2+ + CO2↑ + H2O
C.铝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D.铜和稀硝酸反应:Cu + 2H+=Cu2+ + H2↑
16.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非金属性:W>X D.原子半径:X>Y>Z
17.下列对指定电极的反应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铜锌(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原电池的负极: Zn-2e-====Zn2+
B.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Fe-3e-====Fe3+
C.电解CuCl2溶液的阳极:2Cl――2e-====Cl2↑
D.电解熔融氧化铝的阴极:Al3++3e-====Al
18.已知R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7价。在一定条件下,RO与R-可发生反应:
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IIA族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若1 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 mol
19.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最好的方法是
A.用水洗 B.用盐酸洗 C.用氢氧化钠溶液洗 D.用饱和Na2CO3溶液
20.反应4A(g)+5B(g)=4C(g)+4D(g)在0.5L密闭容器中进行,30s后A减少了0.90mol,则此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
A.v(A)= 0.030mol/(L ·s) B.v(B)=0.075mol/(L· s)
C.v(C)=0.030mol/(L· s) D.v(D)=0.030mol/(L· s)
21.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SO42- B.Ag+、Fe3+、Cl-
C.Ba2+、K+、NO3- D. K+、Ba2+、HCO3-
22.若含氧-18()的乙醇,当它与乙酸反应生成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应是
A.102 B.88 C.90 D.108
23.由乙烯和乙醇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中,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5.6% B.26.7% C.30%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8分)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⑴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只写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醇和乙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下列框图所示的物质转化关系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乙、丙、丁是常见的气体单质,且丁为黄绿色气体。气体B与气体C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D是海水中浓度最高的盐(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溶剂水已略去)。
⑴甲的化学式是 ,D的电子式 。
⑵写出A溶液和丁反应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
⑶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15分)下列是某有机物A的有关信息:
①能使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比例模型为: ; 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分子的电子式 ,A分子的结构简式 。
(2)如果A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得到的物质中在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少有 个,最多有 个原子。
(3)A能使溴的水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是 (命名)。
(4)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生成分子C,C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又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当n=_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写出该烷烃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
高一月考化学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8分)
⑴ :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
⑶ :________________
⑷ :________________
25.(8分,每空2分。)
⑴ ; 。
⑵ 。
⑶ 。
26.(15分)
⑴ , 。
⑵ , 。
⑶ 。
⑷ ,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D 4.A 5.D ( http: / / www.21cnjy.com ) 6.C 7.B 8.A 9.C 10.D 11.C 12.B 13.C 14.B 15.A 16.A 17.B 18.A 19.D 20.B 21.C 22.C 23.B
24.(8分)(略) 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
⑴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只写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乙醇和乙酸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每空2分。)
⑴ Al;
⑵ Cl2+2OH-=Cl-+ClO-+H2O
⑶ 2NH4Cl+NaOHNaCl+NH3↑+H2O
26.(15分)
⑴(4分),CH2=CH2
⑵(4分)6 , 7
⑶(2分)1,2-二溴乙烷
⑷(5分)4 , CH3-CH2-CH2-CH2 CH3- CH(CH3)-CH3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