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重温革命年代的艰难困苦
发掘战争岁月的精神宝藏
——第8课 《党费》
1
最后一笔党费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
朱德元帅的两万元存单
3
研读目标
1、赏析细节,分析黄新这一人物形象。
2、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革命情怀,提高思想追求。
4
壹
预习展示
情节梳理
6
贰
文本研读
1、女共产党员黄新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小说是如何成功地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研读任务一:赏细节,品人物
8
赏细节,品人物
(6段)要接头的人名叫黄新,是个二十五六岁的媳妇,1931年入党的。1932年“扩红”的时候,她带头把自由结婚的丈夫送去参加了红军。以后,她丈夫跟着毛主席长征了,眼下家里就剩下她跟一个才5岁的小妞儿。敌人实行“并村”的时候,把她们那村子一把火烧光了,她就随着大伙儿来到了八角坳。听说她在“并村”以后还积极地组织党的活动,是个忠实、可靠的同志,所以这次就去找她接头,传达县委的指示,慢慢展开活动。
(57-59段)……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
黄新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到党费……
他写不下去了。他停住了笔。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不常见的严肃的神情。他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看着面前的党证和咸菜。然后掏出手巾,蘸着草叶上的露水,轻轻地,轻轻地把孩子脸上的泪痕擦去。在黄新的名字下面,他再也没有写出党费的数目。
侧面描写
一心向党、热爱革命事业、忠实可靠
9
赏细节,品人物
(9段)这庄子以前我来过,那时候在根据地里像这样大的庄子,每到夜间,田里的活儿干完了,老百姓开会啦,上夜校啦,锣鼓喧天,山歌不断,闹得可热火。可是,现在呢,鸦雀无声,连个火亮儿也没有,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只有个把白鬼有气没力地喊两声,大概他们以为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被他们的“并村”制服了吧。
(17段)她也跟出去了,大概是去看动静去了吧,这功夫,按我们干侦察员的习惯,我仔细地打量了这个红军战士的妻子、地下党员的家:这是一间用竹篱子糊了泥搭成的窝棚,靠北墙,一堆稻草搭了个地铺,地铺上一堆烂棉套子底下躺着一个小孩子,小鼻子翅一扇一扇的睡得正香。这大概就是她的小妞儿。墙角里三块石头支着一个黑糊糊的砂罐子,这就是她煮饭的锅,再往上看,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环境描写
百姓生活异常艰辛,地下党工作环境艰辛
10
赏细节,品人物
(15段)别看人家是妇道人家,可着实机灵,她满脸堆笑,像招呼老熟人似的,一把扔给我个木凳子让我坐,一面对另外几个人说:“这么的吧:这些菜先分分拿回去,盐,等以后搞到了再分!”
……
(18段)正打量着,她回来了,又关上了门,把小油灯遮严了,说:“刚才那几个也是自己人,最近才联系上的。”她大概想到了我刚进门时的那副情景,又指着墙角上的一个破洞说:“以后再来,先从那里瞅瞅,别出了什么岔子。”——看,她还很老练哪。
神态、动作、语言
机警灵活、小心谨慎
11
赏细节,品人物
(第26段)她揭起衣裳,把衣裳里子撕开,掏出了一个纸包。纸包里面是一张党证,已经磨损得很旧了,可那上面印的镰刀斧头和县委的印章都还鲜红鲜红的。打开党证,里面夹着两块银洋。她把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递给我说:“程同志,这是妞她爹出征以前给我留下的,我自从‘并村’以后好几个月也没缴党费了,你带给政委,积少成多,对党还有点用处。”
动作、语言
“磨损的党证”和“鲜红的镰刀斧头和印章”形成对比,映衬着她作为共产党员的火热的心,一系列动作显示出她郑重的态度。
12
赏细节,品人物
(第32段)妞儿不禁大人禁折磨,比她妈瘦得还厉害,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地倚在她妈的身上,大概也是轻易不大见油盐,两个大眼轱辘轱辘地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馋得不住地咂嘴巴。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还是一个劲地扭着她妈的衣服要吃。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蘸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一系列动词,表现了孩子对食物的极度渴望;黄新对待孩子的严苛,她的一片赤诚之心全都献给了党。
13
赏细节,品人物
(第41、42段)黄新一把拉住我说:“人家来搜人,还不围个风雨不透?你往哪走?快想法隐蔽起来!”
……她一霎间变得严肃起来,板着脸,说话也完全不像刚才那么柔声和气了,变得又刚强,又果断。她斩钉截铁地说:“按地下工作的纪律,在这里你得听我管!为了党,你得活着!”她指了指阁楼说:“快上去躲起来,不管出了什么事也不要动,一切有我应付!”
动作、语言、神态
生动地展现了在危难来临之际,黄新刚强果断的一面与先前柔声和气的形象形成了反差,体现了共产党员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刚毅勇敢的优秀品格。
14
赏细节,品人物
(46-51段)
白匪敲门了。她慢慢地走过去,开了门。四五个白鬼闯进来,劈胸揪住了她问:“山上来的人在哪?”
……
语言
不畏强暴、坚毅勇敢、大义凛然的革命者
15
赏细节,品人物
(第53段)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神态、语言 一语双关
再次展现了她伟大的母爱和对党的一腔热诚,誓死也要保卫革命力量。表现黄新的临危不惧、机智勇敢、从容不迫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光辉品质。
16
1、侧面描写:①政委 ②环境
2、正面描写:神态、动作、语言等
小结:
党员
黄新形象
①一心向党,视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②聪明机智,坚毅乐观。
③热情质朴,无私赤诚。
④临危不惧,不怕牺牲。
17
2、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哪些好处?
①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拉进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②用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有利于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③用第一人称叙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另一方面以我的视角串起了故事,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交代,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使情节更集中紧凑。
18
3、文中有多处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找出来体会其作用。
提示: ①作品交代了“我”上山之前是干侦察员的,职业敏感使然,对于人物和环境观察都非常仔细;魏政委交代黄新耳朵边有颗黑痣,凭这一特征很容易地认出了她;
②第一次见面时,黄新拿出党证和银圆要交党费,而我没有收,敌人搜捕前,黄新又嘱咐了党证和银圆的事,“我”在黄新牺牲后从沙罐子里咸菜窝窝底下找到党证和一块银圆;第一次见面时几个党员分别拿菜回去腌,也为后面咸菜有不同的颜色以及敌人凭不同颜色的咸菜而发现了黄新的身份埋下伏笔;
③“我”初到黄新家时,通过“我”的观察,交代了“靠房顶位置用几根木头搭了一个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为后面敌人搜捕时,黄新让“我”躲进阁楼做了铺垫。
作用:如果没有前面的交代,后面的情节发展就会显得突兀,减弱艺术效果。 而前面有铺垫,后面有照应,读者的悬念得到了解决,使得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又节省了笔墨,使情节更紧凑。
19
观点争鸣
对小说中黄新从女儿手中夺下一根腌豆角这一细节描写,有人认为真实生动,使黄新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感人;有人则认为不够真实,影响了黄新形象的丰满性。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简要说说理由。
20
正方:真实生动,形象更加感人
反方:不够真实,不够丰满立体
观点争鸣
正方:①在革命战争的特殊年代,这类舍小家、顾大家的崇高行为屡见不鲜。为了让山上的队伍能多吃一口咸菜,黄新从女儿手里夺下一根腌豆角的细节,充分展示出她为了党、为了革命作出的无私牺牲,使人物形象更加感人。
②咸菜是在敌后坚持斗争的诸多革命群众和共产党员千方百计凑集的,黄新作为一名思想觉悟很高的党员,不让自己的女儿吃集体凑集的咸菜,是理所当然的,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性。
反方:①塑造一个光辉的形象,要想达到感人的目的,就要让人物形象丰满生动,而不能是“高大全”式的扁平化的形象。从“细长的脖子挑着瘦脑袋,有气无力”的女儿手里夺下一根腌豆角,固然可以表现黄新一心为了党、为了革命的崇高品质,但让她失去了一个年轻母亲应有的慈爱和柔美的一面,影响了人物形象的丰满,使人物趋于扁平化。
②具有人性美的形象更能感人。然而,黄新的这一动作,显然是置幼小、病弱女儿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虽然让她身上的革命性和崇高感得到了强化,却失去了人性美的一面,让物失去了感人的血肉,显得不够真实,给人以虚假的感觉。
21
他们
22
研读任务二:悟主旨,谈感想
王愿坚说:“我们的革命先烈和前辈不但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并且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生活在当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精神财富,怎样对待那些像黄新一样的革命先烈?请谈谈你的看法。
研读任务二:悟主旨,谈感想
23
将先辈的荣光,洒遍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