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板》考点集训2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___
(2)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________________
(3)瞬息可就 就:________________
(4)则第二板已具 具: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析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和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共11分)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请解释下面“原文例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4分)
文言现象 原文例句 解释加点字 释义方法
一词多义 持就火炀之 ①________________ 【查阅字典】①接近,靠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瞬息可就 ②________________
词类活用 火烧令坚 ③________________ 【迁移运用】石青(用石青)糁之
通假字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④________________ 【指出通假】故不错(同“措”)意也
2.下面是“毕昇科学精神”探究单,请你根据要求补充完整。(5分)
(1)毕昇制字可能经历的实验过程 尝试制作木活字,发现木活字的缺陷: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 尝试制作泥活字,对比发现泥活字的优势: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 (2)毕昇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遇到生僻字,没有现成的字模,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摘录原文) (3)毕昇的实验发现 原文语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用现代汉语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小结 毕昇就地取材,不断尝试,对比实验,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本文有些语句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特点,请找出一处,仿照示例加以说明。(2分)
示例:“薄如钱唇”,写出了活字字模薄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活板》,完成1—4题。(共13分)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持就火炀之 就:_______________
(2)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_______________
(3)更互用之 更互:_____________
(4)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__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除紧扣一个“活”字外,还表现活板使用快捷的特点。请分点概括“快捷”的具体表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链接材料说卫朴时突出了“精”这个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概括卫朴精通历法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链接材料】淮南人卫朴精于历术,一行之流也。朴能不用算①,推古今日月蚀,但口诵乘除,不差一算②。凡大历③悉是算数,令人就耳一读,即能暗诵;傍通历则纵横诵之。尝令人写历书,写讫,令附耳读之,有差一算者,读至其处,则曰:“此误某字。”其精如此。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有删改)
【注释】①不用算:不用计算工具。②一算:每个数都可看成是一次运算,故称“一算”。③大历:指正式制定的历法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四轮者前后各横轴一根,轴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载箱。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稳之象。若两轮者驾马行时,马曳其前则箱地平正,脱马之时则以短木从地支撑而住,不然则欹①卸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中篇·舟车》)
【注释】①欹(qī):倾斜。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唐人尚未盛为之 盛:______________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组织同学们前往博物馆进行研学活动。因为刚刚学过《活板》这篇课文,所以当来到古代科技展区活字印刷术实物模型前时,大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以下任务,请你任选其一完成。(4分)
任务一: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向来参观的其他游客有条理地讲解活字印刷的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如果有游客提问,让你简要介绍一下活字印刷技术上的创新之处,你会如何进行介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内容填空。(3分)
甲乙两篇选文都是围绕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活板》介绍活字印刷术时,着重突出“活板”的①________,《天工开物》围绕骡车的②________进行介绍。两篇选文都运用了③_________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读起来生动形象。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4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③,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洞而行。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既以缝表,又以连里。既能合纵,又善连横。无羽无翼,反复甚急。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显贤良。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piā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阻。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新衣就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持就火炀之 就火: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第二板已具 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其尾而锐其剽 锐其剽:___________________
(5)以成文章 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上。(3分)
设置铁板—→①___________—→放置铁范—→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按平板面
4.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们赶制衣裳的可爱特点。
C.“铁范置铁板上”和“上饰帝王”中的“上”意思不相同;“不用,则以纸帖之”和“不用则藏”中的“不用”意思相同。
D.甲段语言平实,乙段语言华丽,但都充分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乙段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神奇》)
【注释】①治平:宋英宗的年号。②震:指雷响。③著:附着,着落。④宜兴县:在江苏省。⑤王无咎:人名。
1.下列对两个文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活字印刷制作字模的材料不用木头,因为木头的纹路疏密不一,刻出来的字大小有别,且容易吸水与药物相粘连。
B.雕版印刷技术早已有之,只是从冯瀛王开始用于经典书籍“五经”的印刷。
C.甲文段在说明“活板”印刷时,采用了程序式的说明顺序,即按照工艺流程先后说明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D.乙文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陨石的大小、形状、颜色、重量。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甲文段,说说“活板”印刷有哪些优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甲文段“活”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是活的;“密布字印”可以看出①______________;“每一字皆有数印”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乙文段采用②__________顺序对事件进行记录,刚开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一会儿“又震一声”,又一震后落入许氏园中,火光冲天,火熄灭后往洞中看“④_____________________”,过了很久,陨石的光渐渐熄灭,又过了很久,掘开洞穴,得到了陨石。(甲文段用自己的话总结,乙文段用原文语句回答)
(四)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沈括《活板》)
【乙】宋朝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用粘性胶泥作成厚块,刻上一个一个字,用火把泥块烧硬。印书时,就把一个个活字块,按照书稿的次序,放在一块铁板上,用松香、蜡和纸灰等东西把它们粘在一起,用平板把字压平整,就可以印刷了。活字印刷速度快、质量好,制版比较容易,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印完,把版拆掉,活字可以继续使用。这是印刷史上划时代的改革。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素”字与“素不相识”中的“素”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调素琴
B.有奇字素无备者
C.睿素无北伐之志
D.素湍绿潭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法:/用胶泥刻字
B.先/设一铁板
C.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D.每字/有二十余印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段的标题为“活板”,“活”字用得恰如其分,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活”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两个文段,比较两文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世有透光鉴①,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以鉴承②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③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④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余观之,理诚如是。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意⑤古人别自有术。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透光鉴:文中指在镜面反射日光时可以把铜镜背面的文字或图案映射出来的一种铜镜,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发明创造,考古界把这种铜镜称为透光镜。②承:接,文中是“对着日光”的意思。③原:推究,考察。④差:略微。⑤意:推测,猜想。
1.下面是关于“文言实词”学习方法的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3分)
文言词句 学习方法 解释
凡二十字 语境推断法:结合“铭文”和“二十字”进行推断 (1)______________
了了分明 成语迁移法:一目了然 (2)______________
意古人别自有术 查阅词典法:①城邑中的道路。②途径,方法,策略。③技艺,专门知识。④学说,理论。 (3)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2.对文章的理解应由浅入深,在清楚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下面对文中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理解: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这说明,太阳光穿透了镜子,将铭文投影到了墙壁上,所以能从墙壁上看到铭文的痕迹。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皆莫能透。
理解:只有这一面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即使是最薄的,都没有哪个能透光。所以说,这面镜子虽与其他普通镜子在外表上没有不同,实际却另有玄机,以此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对透光鉴进行介绍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认为透光鉴体现了哪些物理学原理?并从文中找出相关依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凡造万钧钟与铸鼎法同。掘坑深丈几尺,燥筑其中如房舍,埏泥①作模骨②,其模骨用石灰、三和土③筑,不使有丝毫隙坼。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油、蜡分两:油居什八,蜡居什二。其上高蔽抵晴雨。(夏月不可为,油不冻结。)油蜡墁定④,然后雕镂书文、物象,丝发成就⑤。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涂墁以渐而加厚至数寸。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从口上孔隙熔流净尽,则其中空处即钟、鼎托体之区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释】①埏(shān)泥:用水和泥。②模骨:模具的骨架。③三和土:即三合土,指的是用石灰、黏土、砂加水拌和均匀而成的一种建筑物用料。④墁(màn)定:用墁刀荡平整。墁,涂抹。⑤丝发成就:(所铸之物象图案)一丝一发都要认真做成。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则第二板已具 具:__________________
(2)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_________
(3)油居什八 居:__________________
(4)然后舂筛绝细土与炭末为泥 绝: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其内外透体干坚,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课上,刘老师要求大家分析【乙】文与《活板》一文的共同点,请完成以下对话。(2分)
刘老师:《活板》与【乙】文的写作特点有什么共同之处,你们知道吗?
我:这两篇文章都提纲挈领,按照制作工艺的先后顺序娓娓道来。
小洁:对,所以才能给人以明晰、完整、系统的印象。
我:这两篇文章在行文语言风格方面都具有(1)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小鑫:对,不仅如此,这两篇文章都展现了(2)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共11分)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①;其盖穹隆②,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③,皆隐在樽中,周密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馀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节选自《太平御览》,有删改)
【注释】①樽:酒器。②穹隆:中央隆起而四周下垂。③牙发机:形状像牙齿的发动机关。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覆盖。
B.持就火炀之 就:完成。
C.则字平如砥 砥:磨刀石。
D.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完毕。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文段,简要分析活字印刷术印刷时为什么能做到“极为神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甲乙文段完成填空。(4分)
从活字印刷和地动仪的发明来看,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新精神令人赞叹。甲文段活字印刷用胶泥做字印,是考虑到它具有①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体现了制作之②“_________”;乙文段地动仪,③_________(填原文),能准确判断地震的方向。这体现了制作之“④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一)1.(1)完毕 (2)模子 (3)完成 (4)准备(好了)
2.(1)这一块刚印完,那一块已经排好了版,两块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可以印完(一本书)。
(2)活字不用时,就贴上纸签标明,并按照字的韵部分开,分别存放在木格子内。
3.说明对象是“活板印刷”,它的特点体现在一个“活”字。
4.有利于节约印刷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后世和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1.①靠近 ②完成 ③用火 ④同“以”(每空一分,共4分)
2.(1)①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1分)
②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1分)
(2)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1分)
(3)如果只印两三本,还算不上简便;如果印几十几百甚至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意思对即可。2分)
3.示例一:“字平如砥”,写出了(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整的特点。
示例二:“瞬息可就”,写出了活字印刷的效率之高。(仿照示例,简洁准确即可。2分)
(三)1.(1)靠近 (2)模子 (3)交替,轮流 (4)完毕(每小题1分,共4分)
2.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固。(意思对即可。2分)
3.①选字排版灵活快捷;②添补生僻字能很快制成;③拆版方便快捷。(每点1分,共3分)
4.①卫朴“精”在不用计算工具就能够推算古今的日月食日期;②“精”在加减乘除都只用口算,却一个数都不会错;③“精”在听别人读一遍历法书,就能够背诵下来;④“精”在能够听出别人抄书中的错误之处。(每点1分,共4分)
【链接材料参考译文】淮南人卫朴精通历法,是技术一流的人物。卫朴不用计算工具就能够推算古今的日月食日期,加减乘除都只用口算,却一个数都不会错。凡是正式制定的历法书,全都是一大堆计算程序和数字,卫朴叫人在耳边读一遍,就能够背下来;对于历表和各种年表,他也都能纵横背诵。他曾让人抄写历书,抄写完毕后,叫抄写的人贴着他的耳朵读一遍,有哪个地方错了一个数,读到那个地方时,他就说:“某字抄错了。”他的学问竟能精湛到这样的程度。
二、(一)1.(1)大规模 (2)覆盖(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分)
2.就把一个铁制的模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地排上字印。
3.任务一:示例:①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到活字印刷术实物模型展示区,下面由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活字印刷的流程。②活字印刷主要分为刻字、制版、印刷、拆版四个程序。首先用胶泥刻字,用火把它烤硬制成字印;然后将字印在铁板上进行排版固定;接着两版交替使用,快速印刷;印刷结束后,把字印从铁板上拆下来保存,就可以等待下次使用了。(言之有理即可。4分)
任务二:示例:大家好,活字印刷术之所以被称作印刷史上伟大的技术革命,是因为它有以下创新之处:①每个字制成单个字印,且常用字备有多个字印,方便灵活取用;②可以随时排版,并且能交替使用两个版,效率很高,适合大量印刷;③排版时如果遇到生僻字,可立即刻制增补;④用完之后可进行拆版,能多次重复使用。(言之有理即可。4分)
4.①活 ②平稳 ③比喻(每空1分,共3分)
【乙文段参考译文】骡车的样式有四个轮子的,也有双轮的,车上面的承载支架都是从轴那里连接上去的。四轮的票车,前两轮和后两轮各有一根横轴,在轴上竖立的短柱上面架着纵梁,这些纵梁又承载着车厢。当停马脱驾时,车厢平正,就像坐在房子里那样安稳。两轮的骡车,行车时马在前头拉,车厢平正;而停马脱驾时,则用短木向前抵住地面来支撑,否则车就会向前倾倒。
(二)1.(1)覆盖(2)靠近火 (3)准备(好了) (4)使针尖变得锐利 (5)花纹
2.(1)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很大,但制作成功后却很小。
3.①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②密布字印 ③持就火炀
4.D 【解析】D项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乙段语言华丽”错。乙段语言的特点是句式的结构整齐,但谈不上“华丽”。“多用四字句式,因而科学严谨,表意清晰”错。“多用四字句式”与“科学严谨,表意清晰”没有因果关系。
【乙文段参考译文】针,出产于山里,放置在屋子中。刚开始制作时很大,而制成后很小。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头部锐利而尾巴绵长。(针)没有智慧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要打洞而行。它一往一来地活动,尾上打结就开始做事。尾巴打结工作就开始,尾巴再打结工作就停止。既能够缝衣服外层,又能够补缀衣里;既能够合拢竖向,又善于连结横向。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反复来回很匆忙。它日夜使分离的相合,从而制成花纹。下能够遮盖百性,上能够装饰帝王。功劳业绩非常大,却不炫耀自己贤良。把簪子当父亲,把管子当母亲。用它时,它就出现;不用它时,它就隐藏。
(三)1.A 【解析】A项说法有误,根据甲文:木头的纹理疏密不均,一沾水就会高低不平可知,“因为木头的纹路疏密不一,刻出来的字大小有别”说法错误。故选A。
2.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意思对即可。2分)
3.①以每个活字为单位,按照书稿排字,发现错误,可以随时改正;②使用灵活,活字可以重复使用,节省资源;③排版方便,速度快,质量好。(每点1分,共3分)
4.①排版是活的 ②时间 ③天有大声如雷 ④星在其中,荧荧然(每空1分,共4分)
【乙文段参考译文】北宋治平元年,一天太阳西下时,在常州的上空,忽然发出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出现在天空的东南方。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声震响后,星星就坠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近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被烧毁了。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但还很热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掘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于是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很热,它大小像拳头一样,一头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似的。常州的太守郑伸得到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到现在还在匣子里收藏着,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给他们看。王无咎为此写了这篇文章,记载得很详细。
(四)1.【解析】A.朴素,不加装饰的,B.平时,D.白色的,C.“睿素无北伐之志”和“素不相识”中的“素”都是“一向,向来”的意思,故选C。
2.C 【解析】C应停顿为: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3.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跟松脂等物粘在一起,拆版时不易拿下。
4.①字活:每字为一印。②排版活:密布字印。③印刷活:更互用之。④字印数量活:每一字皆有数印。⑤做法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5.两篇文章表现的是同一内容,但各有侧重。乙文段重在介绍书籍的演变因而介绍得比较概括,甲文段重在介绍活字印刷的工序,因而说明得具体而详细。
三、1.(3分)(1)总共 (2)明白,清楚 (3)③
2.(2分)B 【解析】A项中“太阳光穿透镜子,将铭文投影到了墙壁上”理解错误,应该是“镜面有痕迹不平,反射了太阳光,因此能在墙壁上看到铭文的痕迹”。故选B项。
3.(3分)作者先描绘了这面镜子的外形以及它能反射太阳光将铭文以及花纹映射在墙上造成透光效果的神奇功能(1分),随后叙述别人对这面镜子铸造原理的看法,并用形制、图案铭文与之相同的普通镜子与这面镜子进行对比(1分),得出了这面镜子可能有其他铸造技艺的结论(1分)。
4.(4分)①光学原理(1分)。从“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可以看出(1分)。②热学原理(1分)。从“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后冷,而铜缩多”可以看出(1分)。
【参考译文】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总共二十字,字体极其古朴,没有人能识读。用这个镜子对着日光,(铜镜)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都映射在房壁上,(字迹)清楚分明。有人推究这一现象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只有背面有花纹的地方略微厚,(这些地方)冷得慢,铜就收缩得多一些。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这一现象的)原理确实是这样。然而我家有三面镜子,又(曾)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样式,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一种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即使是最薄的,(却)都没有哪个能透光。(我)猜想古人(可能)另外自有(一套)技艺。
四、(一)1.(4分)(1)准备(好了) (2)完毕 (3)占 (4)极
2.(4分)(1)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使模型的里外干透坚固后,(就)在外面用火烤化里面的油蜡。
3.(2分)(1)朴实、简洁、准确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智慧和非凡创造力
【乙文段参考译文】凡是铸造万斤以上的大钟和铸鼎的方法是相同的。(先)挖出一个一丈多深的坑,使坑内保持干燥,(并把它)构筑得好像房舍一样,用水和泥作为模具的骨架,它的模具的骨架用石灰、三合土构筑,不让(它)有丝毫缝隙裂开。(内模)干燥以后,用牛油、黄蜡涂抹附在上面(达)几寸(厚)。油、蜡的比例是:牛油约占十分之八,黄蜡占十分之二。(在)钟模型的顶上(搭建一个)高棚用来防日晒雨淋。[夏天不能做,(因为)油蜡不能冻结。]用墁刀把油蜡层荡平整,然后精雕细刻上书法文字、物体形象,(所铸之物象图案)一丝一发都要认真做成。这之后,用舂碎并筛过的极细的土和炭末调成泥,逐层涂抹在油蜡上以至加厚约至几寸。使模型的里外干透坚固后,(就)在外面用火烤化里面的油蜡,从(模型的)开口处流干净,那么内外模之间的空腔就成了(将来)钟、鼎成型的区域了。
(二)1.B 【解析】B项,“就”是“靠近”的意思。故选B。
2.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意思对即可。2分)
3.①印刷和制版同时进行,交替使用,可以节约时间,提高速度;②制版时常用字会准备多个字印,便于一板内重复出现时使用,不用时按韵分类贮藏;③生僻字可以很快刻制,用草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4.①不易变形、便于取用 ②“活 ③地动机发 ④巧(每空1分,共4分)
【乙文段参考译文】张衡性格专诚细心,有特别精巧的手艺。制作了地动仪,用精铜铸造器身,圆径有八尺,形状像倾斜的酒器;它的盖子中央隆起而四周下垂,外面用篆书文字装饰;仪器的外面雕有八条铜龙,每个龙头都衔着一个铜球,下有蟾蜍承着。它形状像牙齿的发动机关,都隐藏在酒杯里,周密无边,像一个整体一样。只要一有地震来临,机关就会发动,龙就吐丸,蟾蜍则张嘴接丸,声音是振奋的。掌管的人察觉到,就去察看机关,其余七个不发,就知道地震是从哪来了。用事实来验证它,就像神灵一样符合,观赏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奇特思想和创造的。自古以来,这就是从未有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