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9 10:44:27

文档简介

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合计48分)
1. 据研究,辽河流域距今8000年前的“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也是基于辽河流域史前发达的赤道坐标天文观测体系。这说明( )
A. 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 B. 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 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 D. 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约10000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不同规模的聚落逐步形成。距今8000年前的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和红山文化遗存都反映了古人的聚居生活,原始农业推动了生产力进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很早观测天文现象。因此,材料说明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B项正确;原始农业的出现促进人类走向定居,排除A项;原始村落不属于国家雏形,排除C项;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排除D项。故选B项。
2. 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
A. 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 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 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 D.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毫无名望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可知,司马睿初到江东并没有得到臣民归附,在争取到世家大族顾荣、纪瞻的支持后,才得以“百姓归心,君臣之礼始定”,体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强大的政治影响和号召力,皇族必须借助士族势力才能实现有效统治,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项;材料重在表明门阀士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非强调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突出的原因是( )
①社会变革与发展激发了文艺的创作活力
②民族交融促进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③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文化的传播
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产生了需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经济恢复,南方经济开发,为文艺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变革与发展激发了文艺的创作活力,①正确;这一时期民族交融促进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②正确;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文化的传播,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是宋朝的时代特征,和这一时期不符合,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①符合题意;“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场景,②不符合题意;“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的为耻,是唐朝中期杜佑对当时社会场景的描述,③不符合题意;“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是《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描述,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
5. 有学者指出,新制度(两税法)的用意在于造成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协议……在定额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利,以换取一项定额缴纳税金的承诺。这表明两税法实施的意图是( )
A. 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 B. 调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C. 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在定额的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力,以换取一定项定额纳税金额的承诺”可知,此学者认为,两税法的用意在于协调中央和 地方之间的税制平衡,以保障中央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调和中央和地方关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 宋初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现象,导致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下令拆毁,招致群议四起。宋仁宗即位后,面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干脆下令允许居民临街开设店铺,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最终崩溃。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宋代摒弃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B. 商业发展影响统治决策
C. 宋代采取完全开放的对外政策 D. 民众斗争决定统治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传统的坊市制度受到冲击,侵街现象屡屡发生且屡禁不止。面对东京开封的侵街现象,宋真宗下令拆毁,招致群议四起;宋仁宗即位后,面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干脆下令允许居民临街开设店铺,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最终崩溃。这一变化反映了商业发展影响统治决策,B项正确;宋代只是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并未摒弃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外政策,排除C项;“民众斗争决定统治政策”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7. 金朝皇帝海陵王受儒家文化影响,素爱莲花,但他在宫中载种的200株莲花都没能成活,丞相说:“并非栽种者无能,而是由于上都(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天气寒冷不宜种莲花。”海陵王借此下诏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此后,“一改女真旧俗,皆习汉风”。由此可见,海陵王迁都( )
A. 加速了金朝封建化进程 B.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C. 消除了南北文化的隔阂 D. 推动了北京城市建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金朝皇帝海陵王受儒家文化影响......海陵王借此下诏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可知,海陵王迁都是受儒家文化影响,其结果也是“一改女真旧俗,皆习汉风”,所以海陵王迁都加速了金朝封建化进程,A项正确;海陵王迁都是从上都迁到中都,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直接联系,且经济重心南移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排除B项;消除了南北文化的隔阂,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海陵王迁都确实推动了北京城市建设,但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8. 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
A. 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B. 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D. 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答案】C
【解析】
【详解】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出租,由此取得了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或成为“佃主”。这一现象表明部分佃户的经济地位提高,其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在不断松弛,故C正确;生产关系依然是封建性质的,没有发生根本变革,故A错误;材料不能得出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土地兼并现象,故D错误。
9. 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
A. 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 B. 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C. 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限制”可知晋商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故选A;而B项“商业市镇”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项错在“主导”,排除;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
10.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说明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 众的功能。竹枝词,是一种诗体。这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主要是四川乃熊猫之故乡,竹子甚多)民歌中的《竹枝》,写作题材越来越广泛,从记风土、写恋情、涉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重大历史事件都纷纷入诗。“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出自《沪江商业市景词》之《报馆》。当时的上海报刊业比较发达,报纸的销售量很大。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就称:“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11. 《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清政府照会英国代表,“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这一规定
A. 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 反映出清朝的近代外交意识
C. 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D. 减少了中英商业纠纷的发生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代表,提出中国内地的涉外纠纷“英商归英国自理”,体现了清政府的主权观念淡薄,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清朝具有近代外交意识,B项错误;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只是清政府的愿望,结果方便了英国取得领事裁判等特权,C项错误;这一规定不利于惩戒英商在中国的违法行为,不能减少中英商业纠纷的发生,D项错误。
12.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其结果没有成功,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建立政权后,却建立了森严的特权等级,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故B正确;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不符合题意,排除A;义和团运动虽然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但是它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与题干“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不符,排除C;辛亥革命是一场由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贫民失望”,结合太平天国的史实分析解答。
13. 如图为1896~1905年中国赴某国家留学生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96~1905年中国赴某国家留学生数量变化示意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空前加深,国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为向日本学习,清政府启动了派遣留学生赴日留学的计划,中国掀起了留日热潮,B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庚子赔款退款后,再度兴起赴美留学,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俄国和英国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14. 1895至1898年,有资本额一万元以上可查的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官办与官督商办资本仅占30%,而在1894年之前这二者比例正好相反。1895年到1913年,新投资一万元以上的国内工厂有463家,为1894年的数倍。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B. 实业救国风潮得到激发
C. 洋务派自强新政成效较显著 D. 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投资一万元以上的国内工厂有463家,为1894年的数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后商业资本增长较快,反映出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实业救国风潮得到激发,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世界市场,排除A项;此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
15. 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先后产生了唐绍仪、段祺瑞等8届内阁;1916年至1924年的9年间,则先后历经了27届政府内阁,其中最短的两届内阁存在不到一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体制存在缺陷 B. 各地军阀割据混战
C. 责任内阁名存实亡 D. 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先后产生了唐绍仪、段祺瑞等8届内阁;1916年至1924年的9年间,则先后历经了27届政府内阁,其中最短的两届内阁存在不到一周。”可知,民国政治体制很大程度上模仿法国、美国体制,同中国国情不能完全适应,导致内阁动荡,因此不能完全适应国情的制度是存在缺陷的,A项正确;军阀混战不是导致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责任内阁名存实亡是材料的表现,设问要求回答主要原因,排除C项;民众参政热情高涨,与民国时期的历史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 1919年,《新潮》杂志发表了学者傅斯年的文章《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在文中认为无论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都无法体现“人生的真义”,所以,他主张必须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去探究人生的真谛。这说明傅斯年( )
A. 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 积极倡导科学理性思想
C. 积极推进新道德普及 D. 过于强调新旧文化的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中国)。根据材料“他主张必须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去探究人生的真谛”并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傅斯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倡导科学与启蒙思想,B项正确;全面否定说法绝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没有体现新道德,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7.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国家主义、实验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社会主义学说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诸多的“主义”在中国人的论争中起落,展示了百舸争流的绚丽境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西文明不再冲突 B. 民主思潮开始出现
C. 传统文明将被取代 D. 思想文化不断革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各种救国方案都被提出,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最终只有社会主义才救中国,D项正确;A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民主思潮在此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故选D项。
18. 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 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C. 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 D. 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2年(中国)。根据材料“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并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客观分析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国情的基础上,认清了革命的敌人,从而在中共二大上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更改了中共一大不符合国情的革命纲领。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进行革命策略调整,B项正确。1922年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排除A项;中国共产党确立国共合作的方针是在1923年的中共三大,1922年时国共尚未合作,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提出与实践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9. 据1927年1月湖南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北伐军入湘后,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故此次我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复武汉,进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这说明当时
A. 中共军队得到农民支持 B. 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 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北洋军阀统治完全被推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北伐军入湘攻打吴佩孚时,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这说明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北伐军即国民革命军,而此时中共军队尚未正式建立,故排除A;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而告终,故排除B;材料只涉及消灭了吴佩孚,不能代表北洋军阀统治完全被推翻,故排除D。
20.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都形成了统一战线
②都构成了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③都由国民党政府所领导
④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的内容看,该题考查学生对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共同点,都形成了统一战线,国民大革命时期是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时期是民族统一战线,①正确;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②正确;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④正确;抗日战争是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时进行,正面战场由国民党领导,敌后战场由中共领导,③不正确,选C选项。
21. 1936年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开办了21个重工业厂矿;湘桂、黔桂、湘黔,川滇、滇缅等铁路在1937年前后也相继破土兴建。这些举措
A.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B. 为了全力“围剿”红军
C. 使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为持久抗战进行战略布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可知,国民政府的措施是在为持久抗战做一些准备工作,故D项正确;国民政府是在为持久抗战做准备,并不是为了均衡中西部的工业发展水平,排除A项;1936年12月,红军长征已经结束,排除B项;题干所述现象与官僚资本无关,排除C项。故选D。
22.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界编写的部分民族英雄读物。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 )
时间 民族英雄读物 编著单位 主要内容
1933年 《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 江苏省教育厅 对江苏历史上抗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传述和介绍
1938年 《非常时期民众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 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
1939年 《战时民众知识小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陕西服务团战区中小学教师教材编辑组 民族英雄的故事
A. 发挥了动员激励民众的作用 B. 奠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
C. 得益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旨在抨击沦陷区的亲日傀儡政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对江苏历史上抗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传述和介绍”“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民族英雄的故事”并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加强对民族英雄事迹的宣传,有利于发挥动员激励民众的作用,A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爱国教育的基石是从此时奠基的,排除B项;1933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还未建立,1937年建立,排除C项;汪伪政府是沦陷区由日军掌控的傀儡政权,1940年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3.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各界欢欣鼓舞,民主党派代表、社会名流几百人,去机场迎接毛泽东。《大公报》报道说:“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上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材料表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
A. 顺应了人民期盼和平民主的愿望 B. 全面阐述了中共反对内战的主张
C. 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 极大提高了中共在全国的影响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8月28日(中国重庆)。据本题材料“各界欢欣鼓舞,民主党派代表、社会名流几百人,去机场迎接毛泽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刚刚经过十四年抗战,人民渴望和平,渴望重建家园,所以材料表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顺应了人民期盼和平民主的愿望,A项正确;“全面阐述”与材料呈现的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并未明确提出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排除C项;仅凭材料无法判断中共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否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24. 下图所示青化砭战役发生于1947年3月,是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集团的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是( )
A.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协议 B.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
C. 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开展战略决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947年3月”“延安”“胡宗南”等信息可知,青化砭战役打击了国民党对延安的重点进攻,因此其背景是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B项正确;1945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协议,排除A项;1947年6月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排除C项;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6小问,合计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开拓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迁“治狱吏不直者”至南越地,又募15000未婚女子至岭南。之后,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汉武帝发兵助东瓯人打击闽越人。公元前110年,汉将东越居民迁徙于江、淮地。公元前112年,汉军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个郡(后缩为七个郡)越人贵族多归汉,被封为列侯。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材料二1930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提出,西南各省上司凡能直接改县的地方,须直接设县管理。1931年国民党提出在边地屯垦与移民实边。云南先后修建了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滇黔公路等相继通车。教育部要求四川、云南、西康三省制定边疆教育三年计划。但西南各省组建的边政机构五花八门,如云南机构称“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贵州机构名为“边胞文化研究会”,川康机构则谓“川康滇三省边区边务设计委员会”。这些机构在行动上各自为政,政令更难以贯通,加上其他因素,国民政府治理西南效果大打折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治理岭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
【答案】(1)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交融(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加快了岭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民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西南地区经济、交通、教育等事业的现代化;对以后西南边疆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一定基础;由未治理政策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政令难以贯通以及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的影响,导致国民政府治理西南的效果大打折扣。
【解析】
【详解】(1)“意义”,可根据材料中的“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统一、西南经济、民族融合等角度作答。
(2)“简要评价”,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积极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多角度作答。即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国民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西南地区经济、交通、教育等事业的现代化;对以后西南边疆的变革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奠定了一定基础;由未治理政策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政令难以贯通以及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的影响,导致国民政府治理西南的效果大打折扣。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皖籍文人关于安徽区域内的太平天国活动等方面的记载,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点。1860年洪仁玕在给李秀成的信中曾这样说过:“夫长江者,古号长蛇,湖北为头,安徽为中……倘安徽有失,则蛇既中折,其尾虽生不久”,清晚期的官员曾国藩曾说过“中原腹地莫要于皖”。另外,自康熙六年(1667年)设立安徽省以来,拥有安徽籍贯的科举状元一共有41名,在为国家提供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得安徽尚文的风气得到极大地弘扬。据统计,近代皖籍文人对太平天国记载的数量在全国占有很大分量,仅居江苏、广西等地之后。其中,皖南与皖中文人记载共17篇,而皖北文人只有1篇。这些皖籍文人身份不仅仅局限于官员、秀才与将领,还有商人、地主等等,涵盖了除贫苦大众外的各个阶层。记载的方式多样,主要的形式体例是记事,再辅以大量杂诗,大多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而对历史的一种重塑。历史学家们要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是,从史料中试图全面地勾勒出历史。
——摘编自潘如军、陈金锋《近代皖籍文人对安徽地区太平天国运动的记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记载安徽区域内的太平天国活动方面,近代皖籍文人所具有的优势,分析其记载所呈现出的特点,并指出其对于史学研究的启示。
【答案】优势:地理位置的优势;尚文风气。
特点:数量多;皖籍文人身份多样;记载方式多样,以记事为主,杂诗为辅;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差异明显;有鲜明的记载立场。(任答三点得满分)
启示:史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关注史料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史学研究要通过多种手段探寻真相;史学研究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实、经世致用。(任答两点得满分,其余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解析】
【详解】优势:根据材料中的洪仁玕在给李秀成的信的内容和曾国藩的话,可得出“地理位置的优势”;根据材料中的“自康熙六年(1667年)设立安徽省以来,拥有安徽籍贯的科举状元一共有41名,在为国家提供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得安徽尚文的风气得到极大地弘扬”可得出“尚文风气”。
特点:根据材料中的“近代皖籍文人对太平天国记载的数量在全国占有很大分量,仅居江苏、广西等地之后”可得出“数量多”;根据材料中的“这些皖籍文人身份不仅仅局限于官员、秀才与将领,还有商人、地主等等,涵盖了除贫苦大众外的各个阶层”可得出“皖籍文人身份多样”;根据材料中的“记载的方式多样,主要的形式体例是记事,再辅以大量杂诗”可得出“记载方式多样,以记事为主,杂诗为辅”;根据材料中的“其中,皖南与皖中文人记载共17篇,而皖北文人只有1篇”可得出“皖南皖中和皖北地区差异明显”;根据材料中的“大多数他们自己的经历而对历史的一种重塑”可得出“有鲜明的记载立场”。
启示:可从史料的特点、运用方法、史学研究态度等方面谈。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胜。……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们对长城形象认知的因素。
【答案】(1)原因:“南倭北虏”的威胁;传统中国的长城防御策略;政权性格的“内向”性;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影响:抵御了外族(北蒙古和南倭寇等)的侵扰,维护了国防安全;保障了中原人民安居乐业;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被动防御下边患始终存在;长期来看使明朝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局。
(2)变化:古代以批评为主;民国初期认为“老而无用”;抗战时期赞美(高度认同)。
原因:古代修筑长城,加重人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民国前期,长城军事作用丧失,中外巨大差距使人们对长城的认知发生变化;抗战时期,民族危机加深,长城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
(3)因素:时代背景;阶级立场;社会舆论;地域差异等。
【解析】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可分析得出传统中国的长城防御策略;根据材料“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可分析得出政权性格的“内向”性;根据材料“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可分析得出“南倭北虏”的威胁;综上所述可分析得出,稳定边疆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影响:根据修建长城的原因可分析得出,抵御了外族(北蒙古和南倭寇等)的侵扰,维护了国防安全;保障了中原人民安居乐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可分析得出但被动防御下边患始终存在;根据材料“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可分析得出长期来看使明朝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局。
(2)变化:根据材料“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可分析得出古代以批评为主;根据材料“近代以来……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可分析得出民国初期认为‘老而无用’”;根据材料“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抗战时期赞美(高度认同)。
原因:根据“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古代修筑长城,需要大量的劳役,加重人民负担,影响农业生产;根据材料“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胜”可分析得出民国前期,长城军事作用丧失,中外的巨大差距使人们对长城的认知发生变化;根据材料“‘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可分析得出抗战时期,民族危机加深,长城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纽带。
(3)因素:根据材料可知,在不同的时期,对长城的评价是不一样的,其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根据材料可知,在古代,从统治者立场来说,长城的修建有利于防止外来入侵,维护统治,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则是加重了负担,这说明受阶级立场的影响;根据材料“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可分析得出受社会舆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受地域差异的影响。新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24题,每题2分,合计48分)
1. 据研究,辽河流域距今8000年前的“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原始龙纹中蕴含了冬至日北斗天象和赤道星宿,红山文化时代的易学体系、数理逻辑也是基于辽河流域史前发达的赤道坐标天文观测体系。这说明( )
A. 天文学的进步使人类走向定居 B. 聚居生活推动了文明的发展
C. 中国原始村落孕育了国家雏形 D. 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
2. 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
A. 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 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 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 D.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3.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隶书、楷书、草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文艺成就突出的原因是( )
①社会变革与发展激发了文艺的创作活力
②民族交融促进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
③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促进文化的传播
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产生了需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5. 有学者指出,新制度(两税法)的用意在于造成中央与各州之间的协议……在定额税制下,中央放弃了控制地方经济细节的权利,以换取一项定额缴纳税金的承诺。这表明两税法实施的意图是( )
A. 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 B. 调和中央与地方关系
C. 消除地方割据的基础 D.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6. 宋初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现象,导致京城街巷狭小。宋真宗下令拆毁,招致群议四起。宋仁宗即位后,面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干脆下令允许居民临街开设店铺,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最终崩溃。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宋代摒弃了对商业活动限制 B. 商业发展影响统治决策
C. 宋代采取完全开放的对外政策 D. 民众斗争决定统治政策
7. 金朝皇帝海陵王受儒家文化影响,素爱莲花,但他在宫中载种的200株莲花都没能成活,丞相说:“并非栽种者无能,而是由于上都(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天气寒冷不宜种莲花。”海陵王借此下诏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此后,“一改女真旧俗,皆习汉风”。由此可见,海陵王迁都( )
A. 加速了金朝封建化进程 B.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C. 消除了南北文化的隔阂 D. 推动了北京城市建设
8. 明朝万历年间的东南省份,佃户在获得永佃权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佃种的土地自由买卖、典押,取得与地主“同等”的地位;有的佃农将自己佃种的土地,转手租给别人,自己成为“佃主”。这个现象表明
A. 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B. 社会等级差距日益缩小
C. 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D. 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
9. 晋商在区域中充当着中介作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商品的长途贩运,使商品的流通突破了区域的限制。这反映出晋商
A. 促进区域间经济交流 B. 推动商业市镇的兴起和繁荣
C. 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经济需求
10.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 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 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 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 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11. 《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清政府照会英国代表,“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这一规定
A. 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 反映出清朝的近代外交意识
C. 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D. 减少了中英商业纠纷的发生
12.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13. 如图为1896~1905年中国赴某国家留学生数量变化示意图。该国家是( )
A 美国 B. 日本 C. 俄国 D. 英国
14. 1895至1898年,有资本额一万元以上可查的80家国内企业中,商办资本占资本总额的70%,官办与官督商办资本仅占30%,而在1894年之前这二者比例正好相反。1895年到1913年,新投资一万元以上的国内工厂有463家,为1894年的数倍。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B. 实业救国风潮得到激发
C. 洋务派自强新政成效较显著 D. 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15. 1912年至1916年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先后产生了唐绍仪、段祺瑞等8届内阁;1916年至1924年的9年间,则先后历经了27届政府内阁,其中最短的两届内阁存在不到一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政治体制存在缺陷 B. 各地军阀割据混战
C. 责任内阁名存实亡 D. 民众参政热情高涨
16. 1919年,《新潮》杂志发表了学者傅斯年的文章《人生问题发端》。傅斯年在文中认为无论道教、佛教还是儒家思想都无法体现“人生的真义”,所以,他主张必须到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那里去探究人生的真谛。这说明傅斯年( )
A. 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 积极倡导科学理性思想
C. 积极推进新道德的普及 D. 过于强调新旧文化的对立
17. “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国家主义、实验主义、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社会主义学说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诸多的“主义”在中国人的论争中起落,展示了百舸争流的绚丽境界。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 中西文明不再冲突 B. 民主思潮开始出现
C. 传统文明将被取代 D. 思想文化不断革新
18. 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各种事实证明,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因此反对那两种势力的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是极有意义的。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 意识到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B. 实事求是进行革命策略调整
C. 确立国共合作进行民主革命 D. 总结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9. 据1927年1月湖南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北伐军入湘后,皆得农民为向导与协助,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故此次我军长驱而北,不两月已克复武汉,进兵豫赣,扑灭吴佩孚军阀。”这说明当时
A. 中共军队得到农民支持 B. 国民大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C. 北伐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 北洋军阀统治完全被推翻
20.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下列选项中可以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都形成了统一战线
②都构成了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③都由国民党政府所领导
④都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1. 1936年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开办了21个重工业厂矿;湘桂、黔桂、湘黔,川滇、滇缅等铁路在1937年前后也相继破土兴建。这些举措
A. 均衡了中西部工业发展水平 B. 为了全力“围剿”红军
C. 使官僚资本受到抑制 D. 为持久抗战进行战略布局
22. 下表所示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教育界编写的部分民族英雄读物。这些书籍的出版发行( )
时间 民族英雄读物 编著单位 主要内容
1933年 《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 江苏省教育厅 对江苏历史上抗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传述和介绍
1938年 《非常时期民众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民众读物编审委员会 韩世忠、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英雄事迹
1939年 《战时民众知识小丛书》 国民政府教育部陕西服务团战区中小学教师教材编辑组 民族英雄的故事
A. 发挥了动员激励民众的作用 B. 奠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石
C. 得益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旨在抨击沦陷区的亲日傀儡政权
23.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达重庆,各界欢欣鼓舞,民主党派代表、社会名流几百人,去机场迎接毛泽东。《大公报》报道说:“几百个爱好民主自由的人上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材料表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
A. 顺应了人民期盼和平民主的愿望 B. 全面阐述了中共反对内战的主张
C. 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D. 极大提高了中共在全国的影响力
24. 下图所示青化砭战役发生于1947年3月,是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集团的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是( )
A. 重庆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协议 B.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
C 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 D. 人民解放军开展战略决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6小问,合计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开拓岭南,分置桂林、象、南海等郡,迁“治狱吏不直者”至南越地,又募15000未婚女子至岭南。之后,多次迁刑徒和内地民众至岭南屯田。汉武帝发兵助东瓯人打击闽越人。公元前110年,汉将东越居民迁徙于江、淮地。公元前112年,汉军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个郡(后缩为七个郡)越人贵族多归汉,被封为列侯。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
——摘编自易宁《秦汉的统一与罗马的征服》
材料二1930年至1931年,国民政府提出,西南各省上司凡能直接改县的地方,须直接设县管理。1931年国民党提出在边地屯垦与移民实边。云南先后修建了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滇黔公路等相继通车。教育部要求四川、云南、西康三省制定边疆教育三年计划。但西南各省组建的边政机构五花八门,如云南机构称“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贵州机构名为“边胞文化研究会”,川康机构则谓“川康滇三省边区边务设计委员会”。这些机构在行动上各自为政,政令更难以贯通,加上其他因素,国民政府治理西南效果大打折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治理岭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治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皖籍文人关于安徽区域内的太平天国活动等方面的记载,相对于其他区域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点。1860年洪仁玕在给李秀成的信中曾这样说过:“夫长江者,古号长蛇,湖北为头,安徽为中……倘安徽有失,则蛇既中折,其尾虽生不久”,清晚期的官员曾国藩曾说过“中原腹地莫要于皖”。另外,自康熙六年(1667年)设立安徽省以来,拥有安徽籍贯的科举状元一共有41名,在为国家提供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得安徽尚文的风气得到极大地弘扬。据统计,近代皖籍文人对太平天国记载的数量在全国占有很大分量,仅居江苏、广西等地之后。其中,皖南与皖中文人记载共17篇,而皖北文人只有1篇。这些皖籍文人身份不仅仅局限于官员、秀才与将领,还有商人、地主等等,涵盖了除贫苦大众外的各个阶层。记载的方式多样,主要的形式体例是记事,再辅以大量杂诗,大多是根据他们自己的经历而对历史的一种重塑。历史学家们要做的也是能够做到的是,从史料中试图全面地勾勒出历史。
——摘编自潘如军、陈金锋《近代皖籍文人对安徽地区太平天国运动的记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记载安徽区域内的太平天国活动方面,近代皖籍文人所具有的优势,分析其记载所呈现出的特点,并指出其对于史学研究的启示。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城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处理古代世界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的欧亚内陆族群军事威胁的一种方案。……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明朝在具备强大实力的情况下,由于政权性格呈现“内向”特征,……对于海疆开拓甚为漠视,反而在北部陆疆、东部沿海大规模构建长城防御体系。明代中国这一做法,虽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内政与边防、财政和军事之间的平衡,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解决海陆边疆问题。在“南倭北虏”威胁之下,政府长期陷入财政危机与政权困境。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是历代王朝各项劳役中最为残酷、最具代表性的一项劳役,以致“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近代以来,人们对长城的看法则经历了戏剧性转变。20年代末国内著名报刊《良友》写道“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胜。……虽然中国建造长城时,美洲还没被发现,可惜今日长城老而无用了。”30年代初长城抗战爆发后,在各大新闻媒体的报道下长城被赋予了新的“身体”,出现了人的长城,铁血的长城等观念。1935年田汉在《义勇军进行曲》写到:“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意在重新唤起民众对于长城抗战的记忆。长城由此升华为一座更具精神意味的、新的长城。
——摘编自吴雪杉《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修筑长城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众对长城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人们对长城形象认知的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