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共6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共61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11: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1张PPT)
石钟山位置
彭蠡 郦元 钟磬
桴止 铿然 硿硿
栖鹘 磔磔 鹳鹤
噌 吰 穴罅
无射 窾坎 镗鞳


qìng

kēnɡ
kōng
qī hú
zhé
guàn
chēnɡ
hónɡ
xià

kuǎn
tānɡtà
初读文本,读准字音
第一段
《水经》云:“彭蠡lǐ之口有石钟山焉①。”郦lì元以为②下临③深潭,微风鼓④浪,水石相搏⑤,声如洪⑥钟。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
焉①:兼词,于此。
以为②:认为。
临③:靠近。
鼓④:激荡,掀动。
搏⑤:撞击,拍。
洪⑥:大。
是①说也,人常疑之。今以②钟磬qìng置③水中,虽④大风浪不能鸣⑤也,而况石乎!
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是①:指示代词,这。
以②:介词,把。
置③:放。
虽④:即使。
鸣⑤:使……发出声音。
至唐李渤始①访②其遗踪③,得④双石于⑤潭上,扣⑥而⑦聆líng⑧之,南声函hán胡hu⑨,北音清越⑩,桴fú 止响腾 ,余韵徐歇 。
始①:才。
访②:寻访。
遗踪③: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
得④:找到。
于⑤:介词,在。
扣⑥:敲打。
而⑦:连词,表承接。
聆⑧:仔细听。
函胡⑨:同“含糊”。
清越⑩:清脆悠扬。
桴 :鼓槌。
腾 :传播。
余韵徐歇 :余音慢慢消失。韵:声音。徐:慢。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líng之,南声函hán胡hu,北音清越,桴fú止响腾,余韵徐歇。
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
译文:
自以为得之①矣。然是②说也,余尤③疑之。石之④铿kēnɡ然⑤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⑥钟名⑦,何哉?
之①: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是②:指示代词,这。
尤③:更加。
之④: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铿然⑤:形容敲击金石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以⑥:介词,用。
名⑦:命名。
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水经》上记载:“鄱阳湖的出口处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座山)的下面紧挨着深水潭,微风鼓动波浪,使水和石头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像大钟一样。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朝李渤才开始寻访它的旧址,在水潭边上找到两块山石,敲击石头仔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那块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李渤自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但是(对)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它。能敲打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可是惟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为什么呢?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人物 得名由来 态度 质疑依据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水石相搏”说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扣石发声”说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石钟山的名字到底是如何得来的呢?第一段写了几种说法?作者的态度如何呢?
疑起何处?
第二段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①齐安舟②行适③临汝,而长子迈将赴④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⑤观所谓石钟者。
自①:从。
舟②:名作状,乘船。
适③:到……去。
赴④:赴任、就职。
因得⑤:因而能够。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
寺僧使①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②一二扣之,硿硿kōng焉③。余固④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⑤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使①:派。
其②:其中的。
硿硿焉③:硿硿地响。焉:形容词词尾,同“然”。
固④:仍旧,还是。
独⑤:单独。
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①欲搏②人;而山上栖qī鹘hú③,闻人声亦惊起,磔磔zhé④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⑤曰此鹳guàn鹤也。
森然①:阴森、恐怖的样子。
搏②:抓、扑。
栖鹘③:宿巢的老鹰。
磔磔④:鸟鸣声。
或⑤:不定代词,有的人。
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余方①心动②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ɡ吰hónɡ③如钟鼓不绝④。舟人⑤大恐。徐⑥而察之⑦,则⑧山下皆石穴罅xià⑨,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⑩,涵澹澎湃 而为此 也。
方①:正要。
心动②:内心惊恐。
噌吰③:形容钟鼓的声音。
绝④:停止。
舟人⑤:船夫。
徐⑥:慢慢地。
察之⑦:察:细看。之:代发声之处。
则⑧:同“乃”,原来是。
罅⑨:裂缝。
焉⑩:兼词“于此”,在这里。
涵澹澎湃 :(波浪)激荡冲击。涵澹,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 :为:形成。此:指噌吰之声。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chēnɡ吰hónɡ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xià,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①,有大石当②中流③,可坐百人,空中④而多窍⑤,与风水相吞吐,有窾kuǎn坎kǎn镗tānɡ鞳⑥tà之声,与向之噌chēnɡ吰hónɡ者相应,如乐yuè作⑦焉。
港口①:支流入口处。
当②:处在。
中流③:江河水流中央。
空中④:中间是空的。
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
窍⑤:窟窿。
窾坎镗鞳⑥: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作⑦:起,翻译为演奏。
因①笑谓迈曰:“汝识②之③乎?噌chēnɡ吰hónɡ者,周景王之无wú射yì④也;窾kuǎn坎kǎn镗tāng鞳tà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⑤也!”
因①:于是。
识②:知道。
之③:代下文典故。
无射④:钟名。
不余欺⑤:不欺余。宾语前置。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鲁昭公二十一年春,周景王准备铸造无射大钟。
周朝的一位名叫州鸠的乐师不赞成周天子铸造大钟。他认为乐器小,声音不一定细小,乐器大,则声音过于洪亮。所以,钟太大而其音不一定能和万物,只有大小适中,其发出来的声音才能和谐万物。唯有万物和谐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声音如果太小,就不能传遍四方。若是太大,人又不能忍受,内心就会因此不安,不安就会生病。所以乐师州鸠断言:“王其以心疾死乎!”
十二律:古代乐律学名词,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
黄钟、大吕、太簇tài cù、夹钟、姑洗、中吕、蕤宾ruí bīn、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十二律又分为阴阳两类,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
奇数各律称 “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黄钟大吕:指庄严洪亮的音乐声,常用以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例句有“这首乐曲饱含一种黄钟大吕的气势。”
魏庄子的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
春秋时,晋悼公因魏绛有和戎狄之功,使中原各诸侯服从晋国号令,在八年内九合诸侯,和各国邦交有如音乐般的和谐,所以赏他乐钟十六架,女乐八人,共享此乐。后遂用为咏封赏使臣之典。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日,我从齐安乘船出发到临汝去,(我的)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府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县,因而能够看一看人们所说的(名叫)石钟的山。寺院里的和尚叫一个小孩拿着斧头,在杂乱的石头中间选择其中一两处敲击它,发出硿硿的声音,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独自和苏迈乘着小船,划到陡峭的山崖下面。巨大的石头在旁边耸立着,高达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向人猛扑过来(似)的;而山上栖息的老鹰,听到人的声音也受惊飞起来,喋喋地在高空中鸣叫;还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似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鸟。
我正心惊害怕想要回去(的时候),却(听到)巨大的声音从水面上传来,声音洪亮像(击)钟(敲)鼓一样连续不断。船夫非常害怕。(我)慢慢地观察它,原来山下面都是石洞和裂缝,不知道它们有多深,细小的波浪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产生这种声音。小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一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大约)能坐一百来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的噌吰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一样。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这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声音,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时的人(称这座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水石相搏说 声源 声音
微波-山下石穴罅 噌吰如钟鼓不绝
风水-中流之大石 有窾坎镗鞳之声
第三段
事不目①见耳②闻,而臆yì断③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④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⑤终⑥不肯以小舟夜泊⑦绝壁之下,故莫⑧能知;而渔工⑨水师虽知而不能言⑩。此世所以 不传也。
目①:名作状,亲眼。
耳②:名作状,亲耳。
臆断③:凭主观推测而断定。
殆④:大概。
终⑥:终究。
泊⑦:停船。
莫⑧:没有谁。
渔工⑨:渔人和船工。
言⑩:用文字表述、记载。
所以 :……的原因。
凡事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猜测来判断的存在或不存在,可以吗 郦道元看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说得不够详细;(那些)读书做官的人终究不愿驾小船在夜晚停泊在陡峭的山崖下面,所以没有人能够了解(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yì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①乃②以③斧斤④考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⑥。余是以⑦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可是(那些)知识浅薄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还)自以为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这件事,慨叹郦道元(说法)的简略,并且嘲笑李渤(见识)的浅陋啊。
陋者①:浅陋的人。
乃②:副词。却,竟然。
以③:介词,用。
斧斤④:斧头。
考⑤:敲击。
其实⑥:其,那,指示代词。实,指事情的真相。
是以⑦:因此。
石钟山记
苏 轼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写的又不像一篇普遍意义上的游记,这篇文章更像什么?
探究文体
文题解读
《石钟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到了唐代,经过元结、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的新风格。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作为一篇游记,记录游览过程的文字是从哪一段落开始的?
那么第一段讲什么?
从游记的角度,这是出游的什么?
细读文本
这次出游的具体背景是哪些句子?结合注释①谈一谈。
苏轼和苏迈是在何种情境下中去了石钟山?
细读文本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补充
元丰七年(1084)三月,春天的气息渐浓,苏轼已在黄州生活四年多了。宋神宗有意起用他,却受到宰辅大臣王珪、蔡确等人的极力阻拦,迫不得已使出“皇帝手札”,亲自拟文颁旨:“苏轼黜居思咎,阅岁滋深;人才实难,不忍终弃……量移苏轼到汝州(今河南临汝),特授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苏轼去湖口是因为要送儿子苏迈去德兴县(今江西上饶市德兴市),故而行至湖口,在这里游历了庐山后便北上了,经过金陵去拜访了王安石,年底到达泗州(今安徽宿州泗县)。然后请求皇帝转而去常州居住了。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贬谪到黄州。
元丰七年五月十日,与友游宝云寺。
五月十三日 过温泉,和可遵诗
五月十九日 与友同游庐山,诵诗。
六月初九 夜游石钟山
六月十一 舟中题文选
六月二十三 书温庭筠诗赠友
……
补充--《苏轼年谱》中的元丰七年-元丰八年
这次出游的时间是?方式是?
暮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
细读文本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夜游赤壁,写《赤壁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补充
补充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记二则》
细读文本
苏轼在游记中对景物的描写有何特点?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作者对石钟山月夜绝壁之景有着精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绝壁之景?
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暗含石钟山得名的奥秘,长期未能弄清楚,就是因为环境艰险,如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细读文本
苏轼在这次出游中无意间发现了“石钟山”声音的奥秘,作者为什么“笑对迈曰”?这个笑和前面的笑有何区别?
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讥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
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细读文本
这篇游记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里?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思考: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前人做法 实质 作者态度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文本研读
总结
游记的缘由——游记的背景——
——游记里的景物、感受——游记的所得——游记的目的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最后的这个议论是重要的,它点出了一个学者应该有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但是,似乎又不仅仅如此。
元丰七年六月的这个月夜,让他又一次回到此前那一个个和友人同行的月夜,这是苏轼心灵的一次夜游,他内心所获得的充盈和感动,那种文人的雅趣和情趣,更为重要。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苏轼真的就对吗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待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润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节选自俞樾《春在堂笔记》卷七)
思考:请简要分析彭雪琴批驳苏轼对石钟山命名看法的思路。
①首先指出苏轼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山石与风水相吞吐而发出的乐音;
②接着阐述这样的乐音不是石钟山独有的,评论苏轼的理由不充分;
③进而基于自己的实地游览指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其形如钟;
④然后指出苏轼从声音角度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断定是不当的;
⑤最后揭示苏轼没能发现石钟山真正得名原因的实质在于观察不深入。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关于它命名的由来历来有三种意见。
(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持此说。
(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有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出声音。唐代李渤持此说。
(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俞樾(yuè)持此说。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文章主旨
《石钟山记》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石钟山记》真正的意义从不是“石钟山”名字来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而是苏轼从一件小事向我们展现质疑与探索真相的巨大魅力。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便是“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种优秀的品质。
做做题吧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B.空中而多窍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A
A.句中的“以为”,古今都是“认为”的意思。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指“天空中”。
C.“所以”,古义,“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缘故”,表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表结果。
D.“其实”,古义,“那事情的真相”;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一般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苏轼堪称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山谷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B.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元丰七年六月”是皇帝年号纪年法,“元丰”即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
C.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无射”为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无射作为钟名。周景王造无射钟,耗费大量民力物力,因而失败。
D.郦道元,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地理著作《水经注》,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C
C.“因而失败”错误,周景王造无射钟,虽然耗费大量民力物力,但是最终成功。
3.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C
“始皇”不是年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C
C项,“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说法错误,原文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可见并非彻底否定郦道元的观点。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开门见山,借《水经》原文点明石钟山的地理位置,然后围绕石钟山命名引出两桩疑案。
B.第2段记游,一开始便先交代了游山的机缘和同游的人物,接着描写游中所见之景而探疑。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这富有启示性的设问,便是点睛之笔。
D.文章结尾取舍褒贬分明,皆因经过耳闻目见的观察,把握了事实真相,解答“世所不传”的原因。
C
C项,不是设问,是反问。
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石钟山记》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石钟山靠近深潭,__________,__________,才发出洪钟一样的声音。
4.《石钟山记》中,苏轼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持怀疑态度,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是石头呢?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5.《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________________!
6.《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
8.《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鄙陋之人只从表面去解释石钟山得名理由,却得不到它实际情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之人不余欺也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