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论语》十二章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12:4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开学第一课
任课教师 备课日期 科目 语文
年 级 高二年级 任教班级 课时 4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深读文本,掌握基本字词,能翻译全篇
关键能力 深入挖掘文本的能力、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具体情境的实践与运用
核心素养 总体理解君子的形象(1、4、6、7、9)君子之学(1、3、5、8、12)和君子之仁(2、10、12)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总体理解君子的形象,结合文本进一步分析君子之学和君子之仁
教学方法与工具 PPT
情境创设与演练 传统文化介绍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本单元集中学习先秦诸子散文,以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要注意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思考其思想学说对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现实意义;感受先秦诸子或雍容或犀利或雄起或扑拙的论说风格,理解各家论说的方法,领会其妙处。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礼治德政,其学说核心为“仁”。为实现抱负,曾经仕鲁,并从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历经十四年,但终不见用,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 《论语》,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被称为“语”。 二、研习文本 1、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注释] 敏:勤勉。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正:匡正自己。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注释] 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个人叫一佾。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的舞蹈队伍;诸侯用六佾,即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八佾》第一章中的季氏是大夫。 而:如果。如……何:怎么样。 [译文] 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乐呢?” [解析] 没有仁德的人,就不能按礼乐制度的规定行事,必然会做出破坏礼乐制度的事情。补充: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3、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注释]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4、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注释] 喻:知晓,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5、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6、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注释] 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 [译文] 孔子说:“朴实超过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又未免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解析] 质是内在,文是外在,两者要协调。 7、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注释]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指志向远大。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8、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注释] 篑:盛土的竹筐。 [译文]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 9、第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注释] 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0、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注释] 目:条目、细则。事:实践、从事。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为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细则?”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11、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 一言:一个字。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呢?”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12、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注释]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讽刺时政。迩: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学得讽刺时政的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侍奉君上,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理解] 1、“兴”这个词自《诗经》始,请同学举一个运用了“兴“的例子? 2、什么是兴呢?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客体在前,主体在后。两者有比喻,类比的关系。 3、举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双结对的关雎鸟在水州上和鸣,自然令人联想到爱情)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 类比联想,水喻生命 孔子强调学《诗》可以“ 起人之善意” ,“ 观己之得失” ,使人“ 和而不流” ,“ 怨而不怒”,从而令学《 诗》者领会礼乐文化精神并完善其道德人格。“ 兴、观、群、怨” 有其内在逻辑,实际上体现的是孔子所提倡的“ 为己之学”。“为己之学” 最后要“ 推己及人”,改造家庭与社会,即在完善君子人格的基础上“ 事父”“ 事君” ,以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这是孔子对诗的社会教化作用的一个高度概括,更是他对诗的美学教育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富有开创性的认识。 第二课时 一、问题思考 1、问:“君子”有性别要求吗? 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君子强调的是人具有的高贵品格(傲、幽、坚、淡) 2、问:你心中的“君子”是谁?(抽象的或具体的)他有哪些君子风范? 3、结合文本分析,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风范?(1、4、6、7) 第一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分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物质观;敏于事而慎于言(言行观);好学——这是学生容易忽略的一点。 第四则: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角度一:义利观,义往往指向的是“公心”,与“私欲”“私利”相对,这是说君子要重社会道义,有以天下为己任得责任心。 角度二:责备贤者 喻:①告诉,使明白。“故作书以喻意” ,“君子喻于义”,君子需要被告知其正义之道;反之需要被告知利的得失。在先秦时代,君子和小人分别指统治者和平民,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含义是后来才产生的。 面对周天子统治秩序的崩塌,面对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随着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他退而著书、办学收徒,希望能够教化人心,重建君子人格。孔子一生的教化重点是统治者,君子就是对当时统治者的称呼。他认为只有统治者的道德好了,能够砥砺修身、克己复礼,社会才有希望。所以,孔子对于被他视为贤者的社会上层,要求更高,这就是所谓责备贤者。在孔子来看,君子作为贤者,已经获得了很多利益,如果他们再整天想着利益,只能更加贪得无厌,只能是横征暴敛,所以只能喻之以义。而小人(指普通百姓),他们的生存、沮饱尚有困难,只能用利益来引他们。“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3、第六则: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分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这属于君子的特点之一,是相对外在的形象气质要求,文质兼备、平衡适当。同时还要特别关注更重要的内在品质方面的诸多要求: 展开:网络短视频的创造,内在的风骨内核和外在的形式,李子柒视频当中的文化内核加上对每一帧画面的精雕细琢。你还有其他的看法吗? 4、第七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士”其实是君子的另一个称呼,但是不能完全对等。孔子认为君子最适合的职业就是“士”第八章曾子所说可以看作是儒家对君子的重要风范要求,“弘毅”“任重”“道远”总之要有远大志向、要有使命担当、要意志坚定。 5、第九章,“知”“仁”“勇”乃君子必备的三素质,要有知本末、辨是非的大智慧,有仁爱之心,内心要强大、无所畏惧。 综上所述,建构起一个古代君子的初步形象:重道义、有责任有担当、有仁爱有智慧、有勇气有毅力、胸怀高远、文质彬彬、虚心好学。 三、如何才算是君子之“学”?(1、3、5、8、12) 1、问:我今天学习好理科是不是好学?当然是好学。 可是《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器者,形也,意指君子不应该成为擅长某种具体技能的“器具”)。可见孔子的“君子之学”与我们现在的学科学习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2、问:在本课中对“君子之学”有较多的分析,到底什么是所谓“君子之学”呢? 请学生找到与“君子之学”有关的章节。 1、3、5、8、12 3、分析这五章分别谈的君子之“学”的哪些方面? 学什么?第三章“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可知,古之“学”在“道”,但这个“道”又是指向何意呢? 很多地方翻译成“真理”,这也只是无奈借用现代概念作一解释,《论语》中所说的“学”与现代的“学习”绝非同一概念,所学内容也不能简单理解成西方所谓物之“真理”。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不知谁之子,“老子”强名曰:“道”。 如何学? 要有“朝闻夕死”的献身精神; 要克制物欲,排除干扰,专注于学。 从具体的方法路径角度看,“就有道而正” 突出主动从有道之师学习的一面; 第五章则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两个角度涵盖了全体, 强调人人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关键是内在方面要时时反躬自省。 在“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敏于事而慎于言”侧重于说在行动中落实、践行德性,避免空谈议论; 第八章以“为山”与“平地”两个比喻意在强调自身主观认识起重要作用,进退成败皆由己,学习要力避半途而废,初始不畏难,垂成不懈怠。 学的意义? 关于“学”的意义作用,《论语》中多有论述,但本文所选篇幅有限,难以覆盖。其中第十二章实际可以理解成是举学《诗》为例,来论述学之用。可以用“兴、观、群、怨、事、识"六个字来做一个概括,大体从个人到社会,从宙美、事功、知识等角度加以单述,可以看作是解决“为什么”问题的一个例证。 总结:这样从学的内容、学的意义作用、学的方法途径等角度梳理解读,建构起了“君子之学”为论题的较为系统完整的“篇章”思路。 四、君子必也仁乎? 1、找出“仁”有关的章节 2、10、11 2、何谓“仁” 学生大都会找到“克己复礼为仁”一句,补充“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会有学生会质疑这并非定义而应该是达于“仁”的方法途径。 3、补充论语中对“仁”的解释的句子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最中心的一句与我们课内的哪一句很相似?既然要“终身行之”,那应该是与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含义也紧密相关。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请大家找一下这两句话的异同? 同:都是在强调人与己的关系 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施加的是“不欲”,这一般是不好的方面,强调待人要将心比心,最差你要做到这样,这是底线。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中的“欲立”和“欲达”强调的是好的方面。“为人谋”尽自己最大努力,尽心为人,待人真诚忠心,这基本是做人的上线了。 “仁”所探讨的就是待人原则问题,“仁”的根本精神——推己及人。 《论语·颜渊》中所述:“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可以当做“仁”这一概念的最精简解释和最有涵盖性的解释。 回到第9章就很好理解了“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意思。智慧的少疑惑,勇敢的人少恐惧都好理解。那么仁者为什么少忧愁呢? 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然不会招人怨恨;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会让人心生感激。 所以说,仁者心中怀有仁爱之心,时刻推己及人,人己关系处理完善,人际交往趋于和谐,必然不会心有挂碍、患得患失。(启发学生) 总结 君子的风范、君子之学、君子的精神内核是“仁” 教 学 活 动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