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二 学期 秋季
课题 《论语》十二章
教科书 书 名: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教学目标
1.巩固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文言词语,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3.深入解析十二章内涵。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疏通文言字词,不同程度地感受《论语》的思想、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感受《论语》思想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果说传统文化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先秦诸子就是这株大树的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铸就了中华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段辉煌。 今天我们从《论语》十二章的学习开启传统文化学习之旅。 二、知人论世 知人 在上学期中我们学过《侍坐》,对孔子有一定了解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区别于《诗经》的六艺风雅颂赋比兴),实行有教无类。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一生富有政治理想,推行礼治德政,其学说核心为“仁”。为实现抱负,曾经仕鲁,并从五十五岁起周游列国,历经十四年,但终不见用,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论语》,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被称为“语”。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全称为“四书”。 现在通行的《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我们今天学习其中的十二章。 论世 《论语》写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春秋末,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三、研习文本 第一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注释] 食:动词,吃饭 求:追求 安:安逸 敏:勤勉。 而:表并列 就:接近、靠近。 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 而:表顺承 正:匡正,端正 已:“矣”,了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对工作勤勉,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评析】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不去追求物质享受,不贪图安乐,把注意力放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面,追求真理。既有勤奋的精神,又有高明的方法,才可以算作是热爱学习。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二章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注释] 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个人叫一佾。按照礼的规定,天子用八佾,即六十四人的舞蹈队伍;诸侯用六佾,即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三十二人。《八佾》第一章中的季氏是大夫。 而:如果。如……何:怎么样。 [译文] 孔子说:“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呢?做了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乐呢?” [解析] 没有仁德的人,就不能按礼乐制度的规定行事,必然会做出破坏礼乐制度的事情。补充: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彬彬有礼”是我国传统中赞美君子的语言。而“仁爱之心”则是人们心中的道德规范。而“乐”说的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孔夫子这篇言论主要说的就是,礼和乐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的核心都在于仁爱之心。如果不懂得仁爱的人,根本谈不上礼和乐的内核。仁爱之心说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能够得到提升的一种修养。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它可以影响自己,也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就好比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他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大的成就;可是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们会从心底里觉得舒服。这样的人,可以说就是具备仁爱之心的人了。 第三章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注释] 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解析]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朝闻道,夕死可矣 "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即道德规范。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之,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这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所包含的深刻的内涵。 【评析】生命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有了生命的我们却应当懂得人生的真理,知道怎样活着才是有价值的。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长度的,而这个长度对每一个个体来说往往是不可预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学习做人的道理,尽早让自己在一种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活得更有价值。 第四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注释] 喻:知晓,明白。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评析】 指出了君子与小人在本质上的区别,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君子对于任何事情总是先辨明是非,小人对于任何事情总是先计算利害。君子小人用心不同,所以他们所明白、知晓的必然不同。 “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但后人理解成,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这样就把“义”与“利”完全对立起来,非此即彼,陷于片面,这显然与孔子的思想是违背的。 第五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注释]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人,有德行的人。齐:看齐。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省:反省,检查。 [译文]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评析】 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初中所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此意。 第六章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注释] 质:质朴、朴实。文:华美、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 [译文] 孔子说:“朴实超过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又未免虚浮。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解析] 质是内在,文是外在,两者要协调。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第七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注释] 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弘:广、大,指志向远大。 [译文]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解析] 任重是因为追求仁,任务很重;道远是因为一辈子追求,到死方休。 曾子认为,士人要有着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重担,走完历史无穷的路。“任重”所以力量要强,不强就会在半道支持不住;“道远”所以意志要坚决,不坚决就会半途消沉下去,放弃追求。 “仁以为己任”,以仁道自任,要把道德和正义推广到每个人,但是“仁”的实现岂是易事,这是一个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努力的问题。实现“仁道”的路途是那样的艰难遥远,对个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于生前完成这一重任,只有到死后才会停下来。 曾子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那种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将曾子之语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我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也会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注释] 篑:盛土的竹筐。譬如:比如、好比 平地:填平洼地 虽:虽然。 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译文]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啊。” [解析] 在本章中,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个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 做成任何一件大事,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除了有明确的目标以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积土成山,最终达于成功。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留下终身遗憾。 第九章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注释] 知:同“智”。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解析] 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仁爱、智慧和勇敢。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也就是说人如果有着一颗博爱之心,有着高远的人生智慧,有着勇敢坚强的意志,那么他就必然会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从而心底宽广、胸怀坦荡。 第十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注释] 克:约東。 一日:一旦 目:条目、细则。 礼:名词作动词,合乎礼 事:实践、从事。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为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细则?” 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解析]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第十一章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 一言:一个字。 [译文]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呢?” 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要加给别人。” [解析] 这句话点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换位思考”,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重要体现。 第十二章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注释] 小子: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夫:那。 兴:激发人的感情。 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 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怨:讽刺时政。 迩:近。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学得讽刺时政的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侍奉君上,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解析]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学《诗》至少有上面所列举的六种好处,他还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学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小练笔 学完《论语》十二章,你有什么收获?请选择对你最有触动的一句话或某一章,写出自己的感悟。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