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石钟山记》课件 (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石钟山记》课件 (共3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12: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国千古奇音第一山——石钟山
石钟山,在今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石钟山海拔61.8米,相对高度40米左右,面积0.2平方千米。石钟山,实际上不是一座山,而是两座山,都由石灰岩构成,下部均有洞穴,形如覆钟,面临深潭。两山分据南北,相隔不到1000米。南面一座濒临鄱阳湖,称上钟山;北面一座濒临长江,称下钟山,两山合称“双钟山”。 
解 题
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可记人记事、记山川名胜、记器物建筑等,又称“杂记”。
本文是一篇游记,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彩的,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
文体知识
《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说理性质的游记。山水游记散文,始于魏晋,所谓“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到了唐代,经柳宗元等人的创作实践,山水游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代说理之风大盛,以记游为议论,在叙述中说明事理,形成了山水游记散文新的风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______,号________、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宋仁宗嘉祐年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
苏轼才华横溢,与父______、弟_______合称“三苏”。在散文上,与_______并称“欧苏”;在诗上,与______并称“苏黄”,在词上,与______并称“ 苏辛 ”,在书法上,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宋四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子瞻
东坡居士
苏洵
蔡襄
欧阳修
黄庭坚
辛弃疾
黄庭坚
米芾
苏辙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一贬再贬的人生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名动京城。宋神宗时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绍圣元年(1094年),因与守旧派发生分歧,被贬惠州。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苏轼曾概括自己的一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今属河南)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的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今属江西)任县尉,途经湖口县,游览了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为辨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写了这篇文章。
通读全文,明确读音,整体感知,梳理文章脉络。

质疑
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

察疑
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释疑
写探明石钟山的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
研读第一段
文本解读
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李渤认为石钟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作者对两人的说法持何种态度?
人 物 得名由来 作者态度
作者依据
郦道元
李 渤
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人 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余 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
思考: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作者对这两种说法的态度及依据。用课文原句回答。【体会反驳论证的手法】
研读第二段
文本解读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手法】
①比喻、拟人摹形—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②比喻摹声—若老人咳且笑、如钟鼓不绝
③直接摹声—磔磔、噌吰、窾坎镗鞳
④动静结合—大石侧立;栖鹘惊起 //以动衬静-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⑤高低结合—山上栖鹘;山谷鹳鹤
⑥侧面烘托—心动、大恐
【作用】①描绘了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色,十分逼真,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人入胜。(景趣)
②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亲身寻访的不易,反映镇静而坚忍的探索精神。环境艰险,在平常情况下不敢涉足,但不亲历险境就难得奇绝。(情趣)
③正是这样寂静幽深的环境,为下文写听到石钟山的声音做了铺垫。也为后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夜游石钟山,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有何作用?
水石相搏-- 山下皆石穴罅,涵澹澎湃
空中而多窍
微风鼓浪-- 微波入焉,涵澹澎湃
与风水相吞吐
声如洪钟-- 噌吰如钟鼓不绝
有窾坎镗鞳之声
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由来是什么?
哪里与第一段郦道元的说法相印证?
水石相
搏说
研读第三段
文本解读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作者在探明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后,悟出什么道理?
点明主旨:强调“目见耳闻”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
6.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前人不同做法各持什么态度?
(郦道元)言之不详,人常疑之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缺乏对考察结论的具体阐发
——缺乏去实地考察的决心勇气
——缺乏阐明真相的文化素养
——缺乏对表象的深入探究




思考探究
结合古人今人对石钟山命名的分析,你如何评价苏轼对石钟山的探究?
不避艰险,亲身探访,难能可贵。虽然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可嘉。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是否正确,但并不影响其实践精神。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质疑、解疑、去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求实精神是一致的。
合作探究
文中苏轼有“三笑”,意味悠长,请找出来。
“笑”可以具化为三种表情包:哈哈、 哼哼、呵呵。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为苏轼的“三笑”绘制表情包并说明原因。
这是因李渤的“击石得声”之说本不可信,而一般人却盲目相信,因此觉得可笑。
“余固笑而不信也”
这是经过惊心动魄的夜探而弄清石钟山命名由来之后的自得的笑。
“因笑谓迈曰……”
对李渤浅陋的说法和做法的嘲笑。
“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文章作者写了三次“笑”,他在笑什么?
合作探究
李渤真的可笑吗?
后人考证石钟山的命名原因的三种观点:
一是主声派,认为此处水石相击,声似洪钟。《水经注》作者郦道元认为:山名由来是因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人李渤在《辨石钟山》中认为:石钟山的石头可以发出类似铜铁的声音,因此山乃以声得名。宋人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认为:声似钟声的不是简单的水石相搏,更不是潭上的扣石之声,而是山下石穴罅中微波出入发出的“涵澹澎湃”之声以及“空中而多窍”的水中巨石与风水吞吐发出的声音。
二是主形派,认为山形似钟,故以形命山名。这派的代表是清人曾国藩与俞樾,其观点是: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第三派是主张形声结合的。清人郭庆蕃即持此说,其《舟中望石钟山》诗云:“洪钟旧待洪钟铸,不及兹山造化功;风入水中波激荡,声穿江上石玲珑。”指出山形如洪钟,波涛与玲珑的山石激荡又发出类似钟磬之声。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这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观点一 不轻信前人的说法。苏轼的说法也许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
观点二 实践出真知。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性,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我们强调实践出真知,就应该像苏轼一样勇于实践。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游记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而且议论、记叙层层深入,全文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艺术特色
(2)中心明确,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这些作者均未写出。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的回答,这也是回避不写的。取舍得当,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使得文章结构显得很紧凑。
艺术特色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写得极为精彩,作者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者读到这里感觉毛骨悚然,阴森恐怖;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有“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经过“徐而察之”,发现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读者紧张的心情才渐趋平缓。
拓展:理性光辉
苏轼在《上曾丞相书》中说:“尽其自然之理而断之于中,其所不然者,虽古之所谓贤人之说,亦有所不取。”宋代理学发达,形成了突出的理性精神,推动了宋代学术的发展,理性精神中有一个方面便是主张不宗经、不唯圣,独立自断,苏轼践行着宋学的理性精神,主张自由、独立、理性的学术原则,反对学术权威和学术专制,不盲目崇拜和附会前人的学问观点,以真理为唯一的标准。在保持着对经典的尊重的同时勇敢质疑,苏轼晚年还在《苏东坡传》中对《尚书》的一些篇目做出了异于前人的新见解,宋学的批判和质疑精神在苏轼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苏轼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的学问态度,反对“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随便态度,其实批评的是人们尤其是读书人眼高手低的求学态度。包括苏氏学派在内的一些学派,坚持求真务实的学问精神,主张通过实践的调查研究挖掘现象背后的学理,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叙述的这个故事便是这种学问精神的实践。
石钟山记
“朝闻道,夕死可也。”苏轼在《石钟山记》中传达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敢于质疑、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学问精神。在真理面前,每一个求学者都应该保持最基本的谦卑、敬畏和向往。
不可臆断有无
游感——释疑
游因——质疑
郦说 —— 人常疑之
李说 —— 余尤疑之
游历——察疑
大石侧立
栖鹘惊飞
鹳鹤怪叫
水声轰鸣
肯定命名
总结全文
夜游见闻
叙议结合
解决问题
集中议论
抒发感想
议论为主
提出问题
课堂小结
《石钟山记》真正的意义从不是“石钟山”名字来由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而是苏轼从一件小事向我们展现质疑与探索真相的巨大魅力。
而事实上,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便是“勇于质疑”与“敢于探索”这两种优秀的品质。
课堂练习
1.《石钟山记》中,苏轼对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理由持怀疑态度,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是石头呢?
2.《石钟山记》中,苏轼对李渤看法更加怀疑,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的中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石钟山记》中,苏轼在文末表明写作本文的意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石钟山记》中,苏轼寻访石钟山,写得有声有色,夜色中的声音更能引人注意,其中写宿巢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摹鹳鹤声音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而山上栖鹘, 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