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20:5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船的鸟》(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新增的习作单元,围绕“观察”这一主题,导读有两点提示:第一,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第二,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提示旨在唤醒学生观察的意识,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鼓励他们不断观察,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搭船的鸟》记录的是“我”和母亲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途中,作者通过多种感官仔细观察捕捉到沿途的景物、本文以儿童视角观察周围世界,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引导学生要多角度、细致地观察。
基于三年级学生观察意识不强,观察不够细致这一现状,应顺着作者的行文思路.让学生默读圈画所看到的景物,继而借助关键词句议懂段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丰富的观察所得,并通过图文对照、语段比较,感受作者抓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的方法,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能抓特点,有序介绍翠鸟的样子,并抄写积累。
二、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正确书写“搭”“羽”“翠”“嘴”,通过联系上下文、图文印证等方法,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4个词的意思。
(二)初步学习借助关键词句读懂段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图文对照、语段比较,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能抓特点、有序地介绍翠鸟的样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感受翠鸟外形之美。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方法,读写结合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预学单和练习单。
五、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性
1.揭题.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2)齐读课题,书写“搭”字。(教师边范写边提示:“搭”字,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注意结构紧凑。学生练习书写“搭”字)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学生查字典选择义项,理解“搭”字。(读读义项中的词语,说说题目的意思:乘船的鸟)这只鸟也会搭船,你觉得怎么样?(很可爱、很聪明)
3.读准词语。
交流学生预习中摘录的难读、陌生的词语。(投影学生预学单,学生领读词语,正音)
4.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船舱”“船篷”“蓑衣”“橹”,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太常见,(出示图片)能否对照着图来认一认。
(2)学生结合图片了解事物名称。
(3)以“橹”与“桨”的比较,带出一组图片,认识“桨”“橹”“篙”。再观察图片,做动作读词语,辨析“摇橹”“划桨”“撑竹篙”三个动作的不同。
小结:作者观察得真仔细啊,船夫手中的不是“桨”“篙”,而是“橹”,而且还辨清了拿不同工具时用的不同动作。
5.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二)借助关键语句读懂段意,感受作者观察的丰富性
1.默读课文,圈画词语。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把它画出来。(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词句,教师巡视了解学情,进行指导)
2.交流补充。
教师选取一位同学的学习成果,投影展示,随机交流补充。
3.再次交流,指导批注,概括段意。
选取画句子的书本,进行比较不同之处。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其实就在写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批注:美丽的小鸟、样子、颜色、外形)。
(2)学习第四自然段,抓关键词读懂段意。(指导批注:动作、捕鱼)
(3)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关键句读懂段意:谁去干什么?(“我”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借助关键词读懂段意:看到了什么?(看到天下雨了,船夫穿着蓑衣摇着橹)
4.小结方法。
通过圈画关键的词语、句子,了解了作者观察到的事物。
(三)通过图文对照、语段比较,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
1.练习读正确。让我们跟着作者,坐上小船去看看这只小鸟吧,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练习读,指名读正音,师生合作对读。
(2)读着读着,小鸟的样子仿佛慢慢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鸟?(美丽、颜色鲜艳)作者围绕这个意思,写了哪些?用波浪线画出来。
2.填一填,感知形象。这是一只美丽、颜色鲜艳的小鸟,可是老师一时大意,打印成了一只黑白色的小鸟。请根据课文内容,用文字把这只黑白小鸟变成彩色的小鸟。
3.图文对照,感受观察的细致。
(1)师生合作画一画这只小鸟。(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2)学生读句子,老师来画。(学生逐一读句子,教师利用媒体逐步出示)
(3)教师在演示中把翅膀全部画成蓝色,长嘴画成短嘴,引导学生对照语句发现、辨析:“蓝色”和“一些蓝色”的区别,“短嘴”与“长嘴”的区别,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准确。(教师随机修正)
4.添补其他部位,读出画面。
教师利用媒体继续添补部位,完成翠鸟全貌。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出现在我们
面前,用文中的语句赞关赞美它吧、
(齐读,指名读,读出画面,读中发现这段话作者只写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嘴巴)
5.语段比较,感受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
出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片段,对比读发现共同点.学习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
(1)比较着读一读,发现共同之处。(学生比较阅读,发现两个片段都写了羽毛、长嘴)
(2)翠鸟那么多部位,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写下来呢?(板书:抓特点、仔细有)
6.练习抓特点有序介绍。
(1)媒体演示翠鸟从远到近、从小到大,定格画面。(学生静静地观察)
(2)学着介绍翠鸟。
出示要求:①抓特点仔细观察;②可以像课文一样介绍,也可以加上一二个你觉得很有特点的部位来介绍。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随机指导。
(4)学生上台介绍翠鸟,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预设:抓特点,点有序,点结构--总分、分总。
7.抄写积累小鸟外形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