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竹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10古诗三首《竹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15:47: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竹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之美。(重点)
2.通过比较研读、抓关键词和多种资料的辅助,体会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正直的崇高气节。(重点)
3.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拓展同类诗歌,提升语文素养。(难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比较研读、抓关键词和多种资料的辅助,体会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正直的崇高气节。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朗读回顾学过的咏物诗
师:我们刚刚读的是我们1-6年级学过的一些咏物诗,诗里的物代表着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品格和志向。
2.结合单元导语,导入新课
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会开展阅读分享会,制作小诗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竹石》学习,透过古诗去感受诗人们的情操和远大志向。
生齐读课题。
板书诗题:竹石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回顾1-6年级学过的咏物师诗,将学生带入学古诗的氛围中。出示学习要求,使学生对学习有整体的认识,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理念。
二、汇报预习成果,学习新课
1. 检查汇报预习情况。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接下来汇报一下预习情况。
生汇报交流。
师:通过汇报总结劲的读音。
生说说诗意。
2. 读出诗的味道
师:通过预习,我们能做到把这首诗的字音读正确,也了解了诗的大意。我们还要把诗读得有节奏和韵味,谁来试试。
指导生进行朗读,读出节奏和重音。
3. 品味竹的精神
师:读着读着,郑燮的《竹石图》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竹石》就是诗人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这是一首题画诗。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棵竹子它的生长环境是什么样的?它长在哪里?一根长在破岩中的竹子,它在扎根的时候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回答遇到的困难。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环境啊?这样的环境,为了生存,这棵竹子要怎样做?
指导生朗读“咬”
师:一棵竹子,要在地下经过六年的时间才能破土而出,它好不容易长出来了,还要经历什么?
生回答遇到的经历,并说出表示经历磨难的词语。
师:虽然经历了千磨万击,它的态度仍然是?
生谈谈对竹子的认识。
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单的布置,有利于学生预习能力的提升,课上通过学生汇报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关注诗中的关键字词,逐步引导学生体会竹的精神,为接下来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做铺垫。
三、课外拓展,感悟品格
1.拓展古诗《题画兰》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完成学习。
师:郑燮不仅喜欢画竹,他还喜欢画兰,这是他写的《题画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读学习要求。
师:接下来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感悟人的品格
师:学习了两首郑燮的诗,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你对郑燮的认识。
生读搜集的郑燮资料。
师:郑燮曾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 ,读到这里这兰这竹已经和诗人合二为一了,诗人借助这些事物表达的是自己的志向 ,那么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古诗的整合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四、总结方法,学以致用
1.梳理总结学习方法。
师:那我们学习这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的时候,我们都注意到了一些关键的字词,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就能更好的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以致用,学习《石灰吟》
生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到的方法自学《石灰吟》,完成学习单上的任务。
设计意图:梳理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以致用,拓展学习同类别的诗。
五、布置作业
1.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古诗的学习,学到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还学会了通过抓住关键字的方法,更好的体会情感。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要学会灵活运用。
2.布置作业
(1)搜集托物言志类别的古诗,为我们的小诗集积累资料。
(2)预习《马诗》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所学,布置搜集同类别的诗,为综合性学习积累资料。
六、板书设计
竹 石
竹 人
咬 立 坚贞不屈
苍劲 任尔 不屈不挠
宁折不屈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