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人 教学年级 三年级 教材版本 教科版
教学课题 《蚕的一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课本中“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六课,位于教材第35至36页。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各部分蕴藏不同意图,其中聚焦部分将本课话题聚焦于两个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养蚕这段时间收获的知识和方法。探索部分以开展”展示交流会”和“为蚕的生长变化图排序”这两个活动进行。而研讨部分以讨论一个问题的方式进行。这两部分意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展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最后以拓展部分结尾,意在补充以及丰富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完整清晰的理解。本课是一堂总结课。是对本单元前五课的总结梳理,意在将学生头脑中散乱的知识转化为完整系统的知识。除此之外,本课还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前五课零散的蚕各阶段的知识,开启本单元后两课“动物的一生”和“繁殖的内容”。总体来说,本课是学生在蚕生长变化持续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对蚕的一生进行的归纳、总结和梳理。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此阶段学生天性好奇,富于幻想,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缺乏科学探究的习惯养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 在此课教学之前,学生通过亲历养蚕活动已经对蚕生长发展过程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观察记录方法等等。但这些大多是零散的知识碎片,还未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②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②能够运用数学统计、计算的方式对蚕的各阶段经历时间和寿命进行简单梳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到只有坚持、及时、真实的做好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蚕的一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教学难点 能够采用合适的方式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蚕生长变化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展示本单元课题,学生共同回顾每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引出蚕的各阶段:蚕卵变成蚕宝宝,再变为蚕蛹,变为蚕蛾,最后交配繁殖到死亡的过程。引出课题:蚕的一生 二、新知讲授聚焦:养蚕及观察研究蚕生长变化经过近两个月的养蚕活动,相信同学们已经对蚕的生长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和记录。那么你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呢?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基于以上两个问题开展 “展示交流会”和“蚕生长过程梳理”的两个探索活动。活动一:展示交流会 学生展示并分享在养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其中包括视频图画手抄报表格清单以及观察日记的,并且体会到只有坚持、及时、真实的做好记录,研究才有意义,还感受到完成研究成果后的收获感。活动二:蚕的生命历程梳理①课件播放蚕一生变化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将下列八张图从形态上进行分类②在“蚕的一生梳理清单”中梳理出蚕的生长四个阶段的时间和寿命。最终得出结论: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蚕的寿命大部分为49至56天。探讨:蚕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吗? 以小组讨论并分享交流方式进行。 讨论结果:不会变少,蚕的一生经历卵孵化成蚕宝宝,蚕宝宝长大吐丝结茧变成蚕蛹,蚕蛹破解变成蚕蛾,蚕蛾交配产生产卵,然后死亡再有卵、幼虫、蛹、成虫的循环过程,周而复始。而这些环节还未遭受致命破坏,因此现有环境下蚕的数量整体上不会越来越少。总结得到:蚕和其它动物一样经历出生、成长、繁殖和死亡的过程。三、巩固练习为蚕的生长变化图排序,并填写在任务单里:比较菜粉蝶、蜻蜓和蚕的一生的异同点。拓展:如蚕、菜粉蝶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这种昆虫发育方式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又如蜻蜓的一生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这种昆虫发育方式被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四、回顾总结 学生根据板书回顾本课内容以及分享本节课的收获。五、作业布置 课后收集蚕的价值与用途的相关资料,在课上分享交流。(半开放性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