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热量丰富 B. 土壤肥沃
C. 昼夜温差大 D. 劳动力丰富
2. 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 上市较早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昼夜温差大 D. 交通便利
3. 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 防治盐碱化 B. 遏制草场退化
C. 增加湿地面积 D. 减少水土流失
4.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6. 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7.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下表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 印度
第一产业GDP比重(%) 7.90 15.70
第二产业GDP比重(%) 40.50 17.20
第三产业GDP比重(%) 51.60 67.10
人口(亿) 13.9 13.3
城镇化率(%) 57.50 31.10
发电量(万亿瓦时) 6275 1497
直接投资(亿美元) 1310 399
8. 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
A. 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 B. 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C. 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 D. 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9.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
A. 中国出现“产业空洞” B. 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C. 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D. 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10. 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
A. 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 B. 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
C. 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 D. 扩大对外投资额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 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12. 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广阔 B. 劳动力价格低
C. 交通运输方便 D. 原材料丰富
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自此,一江清水将突破万重山峦到达渭河平原,润泽古都、惠及三秦。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以避开生态敏感区。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水分蒸发 B. 保护生态环境 C. 实现自流供水 D. 增加供水量
14. 该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B. 缓解水土流失情况
C 促使地下水位下降 D. 极大提升渭河航运
西电东送过程中伴随着碳转移排放。西电东送北部通道是将西部五省区(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的电力输送到东部四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表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碳转移排放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电力输入区 电力输出区 碳转移排放量/104t 合计/104t
北京 山西 517.4 2472.9
内蒙古 1224.9
陕西 336.1
甘肃 111.4
宁夏 283.1
天津 山西 215.9 874.2
内蒙古 417
陕西 1109
甘肃 38.7
宁夏 91.7
河北 山西 1359.2 4069.7
内蒙古 1766.1
陕西 401.7
甘肃 139.7
宁夏 403
山东 山西 313.9 2086.8
内蒙古 6887
陕西 797.8
甘肃 101.8
宁夏 184.6
15. 相对甘肃,内蒙古西电东送的优势是( )
A. 清洁能源种类多 B. 距离京津冀较近
C. 能量密度大 D. 发电技术水平高
16. 西电东送中河北碳转移排放量最大,河北今后最需要( )
A. 减少电力输人总量 B. 迁出所有高碳产业
C. 加收居民碳排放税 D.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7. 下列能够保障甘肃西电东送稳定性的措施是( )
A. 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 B. 建设超低压输电工程
C. 水火光风电多电并举 D. 在电力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
下图为2010—2018年我国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我国2010—2018年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油产量持续下降 B. 石油消费量持续下降
C. 石油缺口在不断拉大 D. 石油消费量增速不明显
19. 图中显示2015年以后我国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新增探明储量下降 B. 勘探开发技术下降 C.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D. 石油消费量下降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回答下列小题。
20. 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B. 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电
C. 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21. 2004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
22. 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轻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读我国2019年耕地等级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 扩大种植面积 B. 提高耕地质量 C. 提高机械化水平 D. 培育优良品种
24. 针对各区域实际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
A. 吉林—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 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轮作休耕
C. 黄淮海—土地盐碱化—引淡淋盐 D. 江西井冈山—土质粘重—增施生石灰
25. 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还应该( )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②大力开发土地资源,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④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雷埃夫斯港(下图)三面环山,距首都雅典9千米,但距欧洲的经济重心1900多千米,为希腊最大港口。2008年比雷埃夫斯港濒临破产,之后中国企业接管该港并获得经营权,投资超40亿元,通过改扩建港口、更新设备、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了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渡轮码头、汽车码头、物流仓储、修船造船等业务板块。2014年,依托该港,中欧陆海快线开通,极大缩短了亚洲与欧洲的联运距离。目前该港已成为中国远洋集装箱船从亚洲向欧洲出口的转运枢纽和地中海第一大港。
(1)简述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从地理角度分析比雷埃夫斯港曾经面临破产的主要原因。
(3)说明中国企业参与比雷埃夫斯港建设经营理由。
(4)简述比雷埃夫斯港改造建设多种业务板块的积极意义。绝密★启用前
怒江新城新时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热量丰富 B. 土壤肥沃
C. 昼夜温差大 D. 劳动力丰富
2. 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 上市较早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昼夜温差大 D. 交通便利
3. 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A. 防治盐碱化 B. 遏制草场退化
C. 增加湿地面积 D. 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烟台苹果产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阿克苏苹果产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两地区均位于暖温带地区,且阿克苏纬度位置略高,因此阿克苏苹果产区的热量不具有优势,排除A;两地土壤肥沃程度差异不大,且阿克苏荒漠化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阿克苏的土壤条件不具有优势,排除B;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深居内陆,晴天更多,大陆性更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苹果生长过程中的有机质积累,因此昼夜温差大是阿克苏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条件,C符合题意;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地广人稀,劳动力数量较小,排除D。故选C。
【2题详解】
图中显示,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纬度最低,热量条件最好,苹果生长期开始早,成熟较早,因此上市较早,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A符合题意;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纬度较低,大陆性较弱,因此气温年较差小,且气温年较差大不是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排除B;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气候比较湿润,阴雨天气较多,大陆性较弱,因此昼夜温差较小,排除C;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的烟台相比,云南昭通居内陆山区,交通条件较差,排除D。故选A。
【3题详解】
读图可知,洛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属于黄土高原区,黄土高原区由于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洛川种植苹果可以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从而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减少水土流失,D符合题意;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区,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当地盐碱化不严重,且种植苹果对防治盐碱化效果不明显,排除A; 洛川位于黄土高原区,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因此种植苹果对遏制草场退化意义不大,排除B;种植苹果不能增加湿地面积,排除C。故选D。
【点睛】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土地(地形土壤)、水源(丰富程度和灌溉便利程度)(2)社会经济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技术、政策和产业基础(设施)等。
4.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考查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详解】据材料信息知,“生态裂谷”产生的根源是水资源缺乏。在荒漠区植树造林(只适合种草)只会使水资源更为缺乏,A项错;发展灌溉农业会大规模地抽取地下水,导致生态环境更为恶化,B项错;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会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状况,C项错;对于内陆干旱地区来讲,流域内应该合理分配水资源,上、中、下游统一协调水资源的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D项正确。故选D。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6. 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7.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5. B 6. A 7. D
【解析】
【分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以及工业发展的对策,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5题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日资逐渐向经济水平较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和国家转移扩散。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6题详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都有所上涨,因此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逐渐丧失成本优势,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广阔市场的优势逐渐凸显,因此,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广阔的市场依然有大的引力。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7题详解】
随着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转入地来说,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来说,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下表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 印度
第一产业GDP比重(%) 7.90 15.70
第二产业GDP比重(%) 40.50 17.20
第三产业GDP比重(%) 51.60 67.10
人口(亿) 13.9 13.3
城镇化率(%) 57.50 31.10
发电量(万亿瓦时) 6275 1497
直接投资(亿美元) 1310 399
8. 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
A. 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 B. 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C. 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 D. 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9.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
A. 中国出现“产业空洞” B. 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C. 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 D. 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10. 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
A. 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 B. 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
C. 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 D. 扩大对外投资额
【答案】8. C 9. A 10. B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读图人口金字塔图可知,印度人口呈增长型,未来劳动力数量呈增长趋势,具有显著的人口红利,C正确;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印度在经济改革中重点依靠其服务业发展来提高经济实力,不注重发展第二产业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中国是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实现经济增长。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印度第二产业比重比较小,产业结构不如中国的合理,A错误;印度基础设施比中国差,劳动力素质比中国低,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产业转移中国属于产业转出区,原有低端产业迁出、高端制造业创造力又不足,我国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危险,A正确;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多国合作生产的结果,会加剧中国对外依赖,B错误;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先后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在技术装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生产上进一步拉大与我国的差异,C错误;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放缓, 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为了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国应该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加强高端制造业发展,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B正确;出台人才、土地等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并承接更多处于价值链高端产业的转移,而不是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吸引低端产业转移,A错误;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人才、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应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工业园区和产业转移示范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专业而来的产业,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C错误;应该加大企业科技投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不是扩大对外投资,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对转入地: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
A. 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 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 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 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12. 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广阔 B. 劳动力价格低
C. 交通运输方便 D. 原材料丰富
【答案】11. A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电子产品质量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保障了其生产工厂的全球布局,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A正确;全球各地工厂主要负责该电子产品的生产环节,技术要求较低,B错误;异国生产主要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不是为了提高销售价格,C错误;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故原材料成本不会降低,也不是为了开拓国际市场,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生产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中国人口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B正确;消费市场在美国,A错误;交通运输不是最主要的原因,C错误;零部件依赖进口,主要不是利用中国的原材料,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
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自此,一江清水将突破万重山峦到达渭河平原,润泽古都、惠及三秦。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以避开生态敏感区。下图为该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 防止水分蒸发 B. 保护生态环境 C. 实现自流供水 D. 增加供水量
14. 该调水工程对渭河平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B. 缓解水土流失情况
C. 促使地下水位下降 D. 极大提升渭河航运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秦岭野生动植物繁多,采用隧道减少对生物敏感区的影响,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故B正确;由材料该工程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以避开生态敏感区可知秦岭段采用隧洞引水方式的主要原因不是防治水分蒸发、自流供水,故AC错误;隧道饮水不能增加供水量,故D错误。故答案选B。
【14题详解】
调水工程可以增加渭河流域的水量,缓解用水紧张的状况,故A正确;调水不能缓解调入区的水土流失,故B正确;调入区水量增加,地下水位可能上升,故C错误;渭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不能发展航运。故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秦岭输水隧洞的贯通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标志着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全面发挥工程效益奠定了基础。
西电东送过程中伴随着碳转移排放。西电东送北部通道是将西部五省区(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甘肃)的电力输送到东部四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表为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碳转移排放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电力输入区 电力输出区 碳转移排放量/104t 合计/104t
北京 山西 517.4 2472.9
内蒙古 1224.9
陕西 336.1
甘肃 111.4
宁夏 283.1
天津 山西 215.9 874.2
内蒙古 417
陕西 110.9
甘肃 38.7
宁夏 91.7
河北 山西 1359.2 4069.7
内蒙古 1766.1
陕西 401.7
甘肃 139.7
宁夏 403
山东 山西 313.9 2086.8
内蒙古 688.7
陕西 797.8
甘肃 101.8
宁夏 184.6
15. 相对甘肃,内蒙古西电东送的优势是( )
A. 清洁能源种类多 B. 距离京津冀较近
C. 能量密度大 D. 发电技术水平高
16. 西电东送中河北碳转移排放量最大,河北今后最需要( )
A. 减少电力输人总量 B. 迁出所有高碳产业
C. 加收居民碳排放税 D.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7. 下列能够保障甘肃西电东送稳定性的措施是( )
A. 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 B. 建设超低压输电工程
C. 水火光风电多电并举 D. 在电力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15. B 16. D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西电东送主要考虑输电量,对能源量要求高,对能源种类要求不高,A错误;相对甘肃,内蒙古距离京津冀更近,输电成本更低,B正确;内蒙古与甘肃都位于西北地区,能量密度差异不大,发电技术水平也无大的差异,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减少电力输入总量会影响河北的社会经济发展,A错误;高碳产业全部迁出难度大,也不符合河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B错误;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企业中,可以加收企业的碳排放税,而非居民个人,C错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减少碳排放,D正确。故选D。
【17题详解】
水电、火电、光电、风电多电并举,能够使各种电力互补,增加西电东送的稳定性,C正确;为了减少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应该建设超高压输电工程,B错误;减少发电过程中的碳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对输电稳定性无直接影响,AD错误。故选C。
【点睛】西电东送”就是把煤炭、水能资源丰富的西部省区的能源转化成电力资源,输送到电力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
下图为2010—2018年我国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关于我国2010—2018年石油生产、消费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油产量持续下降 B. 石油消费量持续下降
C. 石油缺口在不断拉大 D. 石油消费量增速不明显
19. 图中显示2015年以后我国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新增探明储量下降 B. 勘探开发技术下降 C.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D. 石油消费量下降
【答案】18. C 19. A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2010—2018年,我国石油生产量在2011—2015年是增长,在2015—2018年是下降的,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A、B项错误。通过计算可知,石油消费量与石油产量的差值越来越大,说明石油缺口在不断拉大,C项正确。石油消费量持续增加,2018年比2010年增加了1.69亿吨,增速很明显,D项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新增探明储量下降,可开采的石油资源减少,石油产量下降,A项正确。我国石油科技紧跟世界步伐,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随着经济发展.勘探开发技术在不断进步,B项错误。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进口量减少,会加大本国石油开发力度,石油产量会增加,C项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消费量是增长的,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对石油需求量大,因此石油产量持续下降应该和新增探明储量下降有很大关系。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学家近年来在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技术,即“煤变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煤变油”技术的国家之一。今后5~10年,我国将以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等省区为基地,加快推进“煤变油”战略,回答下列小题。
20. 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B. 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电
C. 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D.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21. 2004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⑤
22. 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轻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0. D 21. C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6.1%;其次是石油23.4%、天然气2.7%,两者比重达到26%以上;水电占7.8%,核能比重很小。故从高到低为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题详解】
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需要“开源”、“节流”,其中“开源”措施如: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因此①②④⑤均属于“开源”措施;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措施,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并没有过剩,①错误;“煤变油”战略能减少煤炭资源的直接使用,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②正确;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很高,多数需要从国外进口,而“煤变油”有利于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③正确;“煤变油”后可以经由管道运输,有利于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我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稳定的大事,其解决的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展开分析。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确保粮食安全,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读我国2019年耕地等级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 )
A. 扩大种植面积 B. 提高耕地质量 C. 提高机械化水平 D. 培育优良品种
24. 针对各区域实际问题,实现“藏粮于地”做法合理的是( )
A. 吉林—黑土退化—建设防护林 B. 江苏张家港—土壤污染—轮作休耕
C. 黄淮海—土地盐碱化—引淡淋盐 D. 江西井冈山—土质粘重—增施生石灰
25. 为了更好的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我们还应该( )
①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②大力开发土地资源,提高粮食总产量③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④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23. B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目前,我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单产水平,保证增产空间,B正确。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培育优良品种,可以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属于“藏粮于技”,D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后备耕地质量不高,扩大粮食的种植面积难度大,A错误。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增产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B。
【24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吉林因过度开垦出现黑土退化问题,应适度开垦,轮作休耕,保护耕地,建设防护林可以防风沙侵袭,A错误。江苏张家港地区的土壤污染应治理污染,应适度使用农药化肥,轮作休耕适用于土壤肥力下降的耕地,B错误。黄淮海有土地盐碱化问题,引淡淋盐可以改良盐碱地,提高耕地质量,C正确。江西井冈山为红壤,土质粘重,可增施熟石灰,而不是生石灰,D错误。故选C。
【25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粮食生产布局,选择最适宜的作物品种,①正确;我国后备耕地面积大,但质量不高,加大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可能造成土地退化,对提高粮食总产量作用不大,②错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持耕地生产力,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③正确;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提高粮食的产量和质量,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第一,实施党政同责政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体实现稳中有增;第二,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达到粮食产量的增长;第三,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后,采取补种、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I、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I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4)赞同理由: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沙地景观最终消失。反对理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过度绿化(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蒸腾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
【解析】
【分析】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要求学生从自然和人文2个方面对沙地、湖泊景观转化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既不误入地理环境决定论,也不陷入人定胜天论,试题采用开放题型引导学生对支撑结论的前提条件进行反思(还可以补充哪些有用的研究资料),以及对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反思(还可以采用哪些可行的研究方法相互验证),彰显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意图。
【详解】(1)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中可以看出,I阶段湖沼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II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沉积先减少后增加,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较大但呈增多的趋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该地水资源不足,降水交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造成的,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
(4)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赞同和反对两方面进行说明,但需要说明理由;从图中可以看出,年降水量已增加到近450毫米,大于400毫米属于半湿润地区,趋向湿润,自然条件改善,流动沙地逐渐固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植树造林及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植被成活率提高,植被覆盖率上升,沙地景观最终消失,故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沙地是一种自然景观,1万年以来,尽管气候波动变化,这里沙地与湖沼景观共存,目前虽然偏湿润,可能过些年偏干旱;材料中可知,该沙地东南部降水偏多,但西北部降水较少;农业发展和植树造林,植被覆盖率提高,过度绿化,蒸騰量大增,会加重区域的干旱程度,导致风沙活动加强,故毛乌素沙地不会消失。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雷埃夫斯港(下图)三面环山,距首都雅典9千米,但距欧洲的经济重心1900多千米,为希腊最大港口。2008年比雷埃夫斯港濒临破产,之后中国企业接管该港并获得经营权,投资超40亿元,通过改扩建港口、更新设备、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了集装箱码头、邮轮码头、渡轮码头、汽车码头、物流仓储、修船造船等业务板块。2014年,依托该港,中欧陆海快线开通,极大缩短了亚洲与欧洲的联运距离。目前该港已成为中国远洋集装箱船从亚洲向欧洲出口的转运枢纽和地中海第一大港。
(1)简述比雷埃夫斯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从地理角度分析比雷埃夫斯港曾经面临破产的主要原因。
(3)说明中国企业参与比雷埃夫斯港建设经营的理由。
(4)简述比雷埃夫斯港改造建设多种业务板块的积极意义。
【答案】(1)临近首都雅典,是其海上交通门户;是中欧、南欧国家出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最佳港口,腹地范围广;是黑海、红海与地中海海上运输的重要中转港;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海上通道,辐射范围广。
(2)港区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功能不完善;港口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服务能力有限;改扩建成本高,资金不足;管理和技术水平落后;距离欧洲经济重心较远,陆路交通不够发达,服务范围较小。
(3)港口地理位置优越,可作为我国的转运枢纽;获得港口经营权,可简化我国商品通关手续;拓展国际市场,增强国际影响力;中、希两国共建港口,互惠互利。
(4)推动港口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满足市场多样化和现代物流的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港口的市场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运营为背景,设置4道小题,涉及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国际合作、地理位置的描述等内容,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进行区域认知、获取和解读信息、根据所学知识调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小问1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比雷埃夫斯港地处亚欧非三大洲海上通道,辐射范围广;临近首都雅典,是雅典进行海上运输的门户;该地东侧紧邻中欧、南欧,该港口是中欧、南欧国家海上运输出入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的最佳港口,腹地范围广泛;该港口紧邻地中海与红海这一重要的海上运输通道,是该条通道上过往船只海上运输的重要中转港。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企业接管该港口后投资超40亿元,通过改扩建港口、更新设备、引进管理和技术人才等措施才得以拓展业务板块,可见比雷埃夫斯港曾经面临破产的原因当中有港区基础设施落后、配套功能不完善,管理和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导致该港口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服务能力有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当地又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港口距离欧洲经济重心较远、陆路交通不够发达,导致港口服务范围缩小。
【小问3详解】
中国企业参与比雷埃夫斯港建设经营的理由主要从比雷埃夫斯港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国家利益等方面描述。根据第1题可知,该港口地理位置优越,中国企业参与建设后可以作为我国的转运枢纽并在该过程中简化我国商品通关手续;从国家利益方面考虑,中国企业参与建设可以拓展国家市场、增强国际影响力,与希腊两国互惠互利。
【小问4详解】
比雷埃夫斯港改造建设多种业务板块的积极意义主要从港口的运营及其经济社会效益方面考虑。改造建设多种业务板块有利于推动港口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港口运营效率,有利于满足市场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物流需求,从而增强港口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从社会层面考虑,改造建设多种业务板块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