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7 20: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醒过来 站起来 富起来狭义:
广义:辛亥革命的概念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
的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爆发的?问题探究背 景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尖锐一、背景和条件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人们:推翻清政府,要革命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王朝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统治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于1901年开始进行一些改革,史称“清末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了《宣示预备立宪谕》,“预备立宪”由此而来。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尽管只是清王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而实施的缓兵之计,但它的推行,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背景及条件笔记(1)经济:(2)阶级:(3)思想:(4)组织:(5)军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资产阶级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3.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民族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尖锐。1.时代背景:2.条件: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2.发展:(1)中华民国成立:(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2)宣统退位,清朝覆灭(1912.2)二、过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为民国纪年。(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3.10) 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之后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3.高潮:笔记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材料三:中华民国以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材料四:国务员(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性质二、过程4.结果: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①内容:?评价: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3.高潮:笔记思考:袁世凯为什么能够取得革命的
果实? 袁世凯能够取得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有
①列强的支持
②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③袁世凯耍弄两面手段
④革命政权在内外交困下妥协退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笔记清王朝 袁世凯帝国主义重创冲击任命支持威胁威胁妥协逼宫 革 命 阵 营革命党人立宪派及旧官僚施压宣统帝退位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辞职革命形势问题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是一次失败的革命。你是怎么看的?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笔记组图1: 赶跑了皇上政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功 绩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组图2:迎来了春天功 绩组图3:短暂君主梦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功 绩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溥仪复辟,仅12天草草收场。习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组图4: 生活新习俗功 绩组图5: 共和不“共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1)政治:推翻清朝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习俗: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俗。
3.局限性: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4. 失败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笔记三、辛亥革命的评价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3.局限性: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民族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4.失败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5.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笔记【知识巩固】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章 炳 麟 邹 容 陈 天 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宣传家《驳康有为
论革命书》《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自称“洪秀全第二”。早年在美国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接受较全面的西方式教育,推崇西方民主政治。1894年孙中山到天津上《万言书》给李鸿章时 间: 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 点:美国檀香山性 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1894年,成立兴中会1895年,广州起义密谋炸毁两广总督府夺取广州兴中会在准备起义时泄密,革命者被缉捕孙文(孙中山)成了清朝的钦犯!通缉!纲领:
刊物:
性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秋瑾(1875-1907)终年32岁邹容(1885-1905)终年20岁8小时——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
41天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
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80天 ——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
123天——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一组关于武昌起义的数字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南 京民国纪年、公历中华民国汉满蒙藏回1234 孙中山的辛亥反思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革命党人让权于袁世凯的原因。 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1924年1月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反帝反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请回答:
以下五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材料五:列宁在谈到辛亥革命时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它给亚洲带来了解放。革命的民主运动现在又遍及荷属印度、爪哇以及其他将近4000万人口的荷属殖民地。”
革除旧风影响近代亚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