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电是什么》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电是什么》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4-19 21:4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1《电是什么》同步练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一、选择题
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小纸屑,这是因为塑料尺摩擦以后带了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塑料尺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纸屑和塑料尺周围存在磁场
D.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两者都带了电,在摩擦过程中(  )
A.橡胶棒失去电子,毛皮得到电子
B.橡胶棒得到电子,毛皮失去电子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D.摩擦后橡胶棒自身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
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会带上负电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
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带正电 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一定不带电 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5.四个悬挂着的带电泡沫小球,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可能(  )
A.带与A球不同的电荷 B.带与B球相同的电荷
C.带与C球相同的电荷 D.带与A球相同的电荷
二、填空题
6.通常情况下,原子中的电子和质子数是 的,所以物体呈现不带电状态。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物体间会有 转移,从而使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
7.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 (同/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排斥)。
8.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 ,而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是因为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弱不同。物理学上规定,丝绸摩瘵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由此可以推知:对电子束缚能力较强的是 (选填“玻璃”或“丝绸”)
9.在打扫房间时,小华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粘上了细小的绒毛。这是因为与绸布摩擦过的穿衣镜带了 ,使穿衣镜具有 的性质。
10.有一款负离子吹风机,其内部有一个负离子发生器,在工作时能源源不断地产生空气负离子,这些空气负离子与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作用,会使原来较为毛躁的头发变得柔顺,头发容易毛躁是因为头发会因 而带上电荷,这种电荷是 (选填“正”或“负")电荷。
11.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是因为梳子在摩擦的过程中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2.我们都知道,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是由于在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 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
13.在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某同学利用轻质小球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利用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制成用来检验物体 的仪器。
14.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 ,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 。
15.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正电,B不带电,A带正电的原因是它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如图乙所示,用金属棒将验电器A、B的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 (选填“向左”或“向右”)。
16.用干绸布擦玻璃,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上了电,带电体有 轻小物体的性质。
17.将玻璃棒和丝绸摩擦,丝绸会带上 电荷;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去靠近一个带负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 (选填“吸引”或“排斥”)。
三、实验题
18.在“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小明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将一根棒子悬挂起来是为了 (选填“自由旋转”或“防止摔断”);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干燥”或“潮湿”)的环境,这样才容易产生摩擦起电现象;
(2)小明用两根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两根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用纸巾与塑料吸管摩擦后,发现塑料吸管和纸巾都能吸引不带电的小泡沫,这说明它们带了“电”,判断的根据是 ;
(4)小明想知道塑料吸管和纸巾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呢?他又进行了下面实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吸管,发现相互吸引,可判断吸管带 电;再用这个玻璃棒去靠近纸巾时,发现互相排斥,可判断纸巾与吸管带的是 种电荷;
(5)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研制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装置,如图2a,此装置的名称是 。如图2b,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铝箔条的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其原理与图2a中装置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14.1《电是什么》同步练习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A
6. 相等 电子
7. 吸引轻小物体 同 排斥
8. 转移 丝绸
9. 电 吸引轻小物质
10. 摩擦起电 正
11.得到
12.得到
13.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是否带电
14. 同种 摩擦起电 电子的转移
15. 失去 向右
16. 摩擦 吸引
17. 负 排斥
18. 自由旋转 干燥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负 异 验电器 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