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8 07: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国际环境: “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军事、政治方面。……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国际形式的变化国际环境1.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地削弱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4.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打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国际环境: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一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问:形成旧中国屈辱外交和新中国独立外交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能得出什么认识?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建国初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4.团结世界各国人民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国际环境: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三、开拓外交新局面三、开拓外交新局面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定三、开拓外交新局面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三、开拓外交新局面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参加日内瓦会议一九五四年四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并起了积极作用。1954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三、开拓外交新局面1、同苏联等十七国建交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参加日内瓦会议4、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中,“求同”和“存异”分别指什么?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会议成果: 1.《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经济合作”
“文化合作”等七部分2.《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提出和平共处十项原则3.形成“万隆精神”开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5年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一大片2、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其主要特点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C、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关系3、新中国外加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事件划分的理论4、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5、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第26界联大
C、日内瓦会议 D、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面临着哪些相同的相同的国际环境?在这种国际环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执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