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观自然山水,抒志趣抱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设计】观自然山水,抒志趣抱负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20 08: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教学设计】观自然山水,抒志趣抱负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1. 积累三篇写景寄情散文中的常用重要文言词语,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2. 概括三首古诗词中意象的使用效果及特点,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与之前学习的古诗词意象串联起来。
【思维目标】
1.分析归纳本单元三篇写景寄情文言散文、三首咏叹古诗词的异同点,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
2.培养图文转换思维,为节目录制设计宣传图。
3.撰写节目录制体验及感受,提升分析和鉴赏古诗文能力。
【价值目标】
通过本次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加深对传统名篇的理解,思考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性,坚定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归纳本单元三篇写景寄情文言散文、三首咏叹古诗词的异同点,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
2.培养图文转换思维,为节目录制设计宣传图。
3.撰写节目录制体验及感受,提升分析和鉴赏古诗文能力。
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以开展《中国诗词大会》——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诵读、理解和赏析本单元的三篇写景寄情文言散文以及三首咏叹个人际遇的古诗词的学习,感知古代诗文的意蕴,感受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1. 积累三篇写景寄情散文中的常用重要文言词语,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
2. 概括三首古诗词中意象的使用效果及特点,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与之前学习的古诗词意象串联起来。
【思维目标】
1.分析归纳本单元三篇写景寄情文言散文、三首咏叹古诗词的异同点,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
2.培养图文转换思维,为节目录制设计宣传图。
3.撰写节目录制体验及感受,提升分析和鉴赏古诗文能力。
【价值目标】
通过本次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加深对传统名篇的理解,思考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性,坚定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段 自主研读理文章
核心任务:疏通文意,填写文言词句任务清单,熟读成诵,锻炼学生对于写景类文章的赏析对比能力。

学习任务
1.粗读文章,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填写文言学习任务单。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体会语言美。
3.比较阅读,勾连之前学习过的文章,归纳整理异同点。

课时安排
5课时

学习资源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完成任务
诵读自然山水
01
初读感知理文意
依序诵读《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篇课文,读准字音
02
知人论世明背景
朗读或默读《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湖心亭看雪》三篇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边读边积累
3.答疑解惑。
各小组交流疑难问题,全班同学共同探究答疑,教师明确。
制作文言词语积累卡
通读诗文,自主整理积累三篇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设计并制作积累卡。
积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中的重点文言词语、成语和句式
赏析句法悟情感
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你看来,这三位作者面对眼前景致,是抱有怎样的感情写下了这流传千古的文章?请你从文中选择一句让你体会最深的写景句,结合写作技巧,分析它所表达的情感。
提示:可以从句式变化、修辞手法、感官感受等角度进行赏析。
再读悟美
1.仿照下面示例,分别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三篇课文中找出写景的句子,用“圆圈”圈出其具体景物,谈谈有什么特点。图片
赏析:多用对偶句,两两相对,“沙鸥”对“锦鳞”,“长烟”与“皓月”,整齐和谐,错落有致,音韵协调,语言流畅。
2.主旨探究。
3.“比较”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请你回顾《三峡》、《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等已经学习过的写景散文,从中选择一篇,与本单元三篇文章中的任意一篇进行比较,自选角度,对比赏析,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阅读感受。
学习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推选1名展示员、1名记录员和1名打分员,共同讨论,对其他小组制作的文言词语积累卡片打分,并提出建议。
第二课段 诵读诗歌体意蕴
核心任务: 自主诵读,对比研读,熟读成诵,撰写《中国诗词大会》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开场白。

学习任务
1. 诵读并研读课文,理解内涵和情感,熟读成诵。
2. 对比阅读诗歌,从意象、哲理等角度进行诗歌鉴赏。
3. 撰写开场白,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及对诗歌意蕴的体悟。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习资源
《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完成任务
诵读诗词
01
初步感知
朗读或默读《行路难》(其 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首诗词,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02
再读知意
再次朗读三首诗词,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其含义,边读边批注自己的阅读感悟和疑问,把自己及小组合作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记录在下表中。
篇目:
字词句疑问
其他疑问
03
学生综合性理解:请你来写开场白
1. 学习任务。
模仿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开展班级分会场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精彩的开场白可以第一时间打动观众,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到节目的特色和内容。
请仿照范例,为本次分会场活动录制写一个开场白。(150字左右)
2. 教学建议。
结合具体范例,讲解开场白,及包含要素。
3. 开场白的要素。
开场白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引用本单元所学诗文诗句。
(2)要体现本单元所学古诗文的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内容。
(3)语言诗意,能将现场观众带入情境当中。
范例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千里蜀道,是李白从长安回家的路。一首《蜀道难》,道尽了这条路的艰辛和崎岖。但是也正是这样一条艰难的道路,让天才诗人李白凭借着无尽的想象力,留下了不朽的华彩篇章。
想象力是诗人带领着我们穿越时空的一双翅膀。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没有想象力,也就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那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凭借着想象力,去邂逅那些伟大的诗人,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去创造新时代的新篇章。
范例二: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就是。曾经“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一生经历坎坷,当老了坐在水声山色之间,突然发现对面的青山就是如此妩媚多姿。
无论是巍巍青山壁立千仞,还是浩浩江河源远流长,当有一天,它们遇到了一双诗人的慧眼,山水便有了悲喜境界,立意恒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再一次跟随诗人的眼睛,重返青山绿水,瞧江山如此多娇。
4.撰写你的开场白。

学习评价
利用以下评价表对同学所写的开场白给予评价并说明理由。
第三课段 设计吟读悟深意
核心任务:
为本分会场活动设计宣传图,从古典乐器中选择吟诵古诗文配乐BGM,做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学习任务
1.学习海报知识,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选择一篇课文,为本次班级活动设计一张宣传海报。
2.观看关于古典乐器介绍资料(百度百科、视频片段介绍等),在理解分析文意的基础上,选择句段,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选择合适乐器配乐。
3.学习重音、停连、语调的处理,结合步骤2中的配乐,进行吟读演绎。
4.小组交流,推选代表,进行吟读比赛。

课时安排
2课时

完成任务
01
请你来设计宣传海报
1.认识海报。
阅读材料一,了解海报的相关知识,把握海报的构成要素;
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诗词大会》海报的特点。
【材料一】宣传画又名招贴画,广义包括文化活动的海报和商品广告等。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文字标题并辅以解说,作用为最大限度介绍图画主题内容,其特点是形象醒目,主题突出,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
【材料二】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彼时的李白正值人生失意之时,受到众人排挤离开长安。这幅海报则具象地体现青冥之长天与渌水之波澜,处于其间的诗人不断向上奔跑着,只渴求能与九天云端的亲爱之人相会,以了心中夙夜忧叹与相思之情的痛断心肠。
海棠花枝尚且娇俏,身下绿叶万般茂密,却可惜了一夜。雨水淋漓,风声呼啸,已是吹谢了数朵海棠,枝干上不免有些空缺。李清照是爱花之人,又岂能忍心看着海棠凋落,故饮酒而醉。即使深沉沉睡去,也无法缓解残酒的忧愁,可见其伤春惜花之情意。
4.设计海报
选择一篇课文,为《中国诗词大会》班级活动现场设计一张宣传图。
(1)我选择的文章是——
(2)绘制图画
(3)请从主题、画面内容、文字搭配等角度介绍你的作品的设计意图(100字左右)
02
请你来选择配乐
1.说欣赏感受
欣赏材料三,说说你的选择并阐明理由
【材料三】
箫是唐朝流行的吹管乐器之一,它的音色悠扬、温柔,是演奏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在唐朝时,箫不仅是乐器,还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常常被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
箜篌是唐朝流行的弹拨乐器之一,它音色清脆、明亮,是演奏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在唐朝,箜篌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被广泛用于演奏音乐,还是艺术家们用于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乐器
二胡是通过琴弓与弦的摩擦和震动产生声音的一种弦乐器,它的音色高亢而明亮,适合演奏快速的音乐段落或激情四溢的音乐作品。
埙是汉族特有的闭口吹奏乐器,音色朴拙抱素独为地籁,乃是乐器中最接近道家天籁。在世界原始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琵琶音色主要包括清脆、亮丽、清澈、明亮,并且富于颗粒性传统琵琶曲可分为武曲、文曲以及文武曲。
其中武曲着重右手的演奏技巧和力量。格调雄壮慷慨、气魄宏大。乐曲以叙事为主,富有写实性和叙事性,往往根据内容情节发展连续叙述,结构庞大,有声有色,绘形绘影,段落分明。而文曲着重左手技巧的表达,格调细腻、轻巧、幽雅抒情,它以抒情为主,富有概括性和倾诉性。往往以简朴动人的旋律或优美清新的音调,表达出深刻的内心倾诉或令人向往的意境。
(播放示范音频及视频)
2.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篇课文,截取片段内容进行吟读。
(1)我选择的文章:
(2)我截取的文段:
(3)我选择的乐音:
原文:
截取的句(段):
BGM:
【材料四】
朗读的符号标记
停连:“/”标示一般短停顿;“//”标示长停顿;“⌒”标示连起来诀(忽略标点)。
重音:“”标示重读(实心圆点)。
语调:“——”标示尾音拖长语调;平调不用标;“,”标示升调;“”标示调降;“〈”标示渐强;“〉”标示渐弱。
韵脚:“△”标示韵脚。
1. 请你结合上文配好乐的片段,使用朗读符号进行标示
2. 小组内交流吟读,各小组推选一个作品,代表本小组在班级展示。
3. 以小组为单位,先介绍本组作品,对于文段的理解及乐音的选择,可以加入吟读时的肢体动作,或设计旁白和制作PPT,进行小组排演。
第四课段 录制现场汇方法
核心任务:开展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现场交流点评, 撰写活动感受。

学习任务
1. 开展“诗咏青春”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
2. 每个学生都作为大会现场观众,选择一个组的表演内容进行现场点评。
3. 根据活动内容,撰写不少于300字的活动感受。

课时安排
2课时

完成任务
1. 准备活动。推选大会主持人、场务人员、录制导演,为现场活动做准备。
2.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要求每个小组推举表演者要做到脱稿表演,表演前需有情境导入,吟读结束后等待现场观众的鉴赏评论。
3. 根据所附的表演评分表为每个组的表演评分,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为它“发弹幕”。
4. 班级评论交流。小组内交流评论后,推选代表汇总小组评论,在教室智慧黑板屏幕上为本分会场节目录制现场“朋友圈”评论,并在全班展示。

学习评价
写一篇关于本次班级综合性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感受的文章,可以从展示作品内容、展示者表演内容、展示小组准备工作特色等角度谈感受和收获,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