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 共2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 共2课时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19:29:09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15 自相矛盾
第2课时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
语言运用: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字意,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思维能力:通过说、问、演、练等活动,学生在了解故事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审美创造: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并从中受到教育。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内容学习
学习任务二:检测评价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读《自相矛盾》,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译 文
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破;接着又夸耀自己的矛锐利无比,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破。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 ”这个卖盾和矛的人被问得哑口无言。这是因为什么矛都无法刺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刺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
内容学习
课文一共有五句话,可以分成几部分?
可以分成两部分,前面四句话是讲述这个故事,最后一句话是揭示一个道理。
楚国人是怎样夸耀他的盾与矛的?
楚国人先说他的盾是最坚固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接着又说他的矛是最锋利的,什么都能刺穿。
楚国人夸耀矛盾的话有何矛盾之处?
如果他的矛能刺破他的盾,说明他的盾不够坚固,这与他夸耀盾的话矛盾;如果他的矛不能刺破他的盾,说明他的矛不够锋利,这与他夸耀矛的话矛盾。
楚国人夸耀矛盾的话有何矛盾之处?
如果他的矛能刺破他的盾,说明他的盾不够坚固,这与他夸耀盾的话矛盾;如果他的矛不能刺破他的盾,说明他的矛不够锋利,这与他夸耀矛的话矛盾。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卖者发现了自己的说法前后抵触,所以面对别人的质问,他无法回答。
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而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
新知讲解
分小组演一演,说一说课文中人物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1)小组分配人物角色(楚国人、围观人)。
2)汇报展示。
演出温馨提示:
1)这个楚国人开始叫卖的时候是怎样的表现(他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周围的人听了他的话是什么反应(比如,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议论,等等)?
3)听到别人的问话后,那个楚国人又是什么表现?
4)后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5)怎样表演才能使人们受到启示
如果是你卖矛和盾,你会怎么做。
我会先拿一把不如自己的矛和自己的盾一起卖,这样能够显示出我的盾的坚固。然后,再拿一个不如自己的盾的盾和自己的矛一起来卖,这样能够显示出自己的盾坚固。
你还知道哪些“自相矛盾”的事呢?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明白了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于物无不陷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前后抵触
无言以对
自相矛盾
结构梳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共23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15 自相矛盾
第1课时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语言运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思维能力: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审美创造:能通过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明白课文寓意,懂得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自相矛盾的道理。
相关资料
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相关资料
文言文指的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文体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就可能已有加工的成分。这类"加工"主要有两种:
1. 简洁。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
2. 美化。书面语要求写得整齐和优美。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读《自相矛盾》,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相关资料
韩非子,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韩非所写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赢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
《韩非子》是收录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启迪了人们的智慧,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一
识字解词






我会认






máo
dùn
我会写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二
整体感知
新知讲解
同学们想一想大家都听过哪些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惊弓之鸟》、《南辕北辙》等。
想一想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新知讲解
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他的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同学们说一说通过阅读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新知讲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行事和言语一定要前后统一,讲究实事求是。(或者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
想一想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道理:实事求是,不可夸大事物的功能。
主题归纳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说话前后抵触而被人问住无法自圆其说的事。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白话文,浅显通俗,在语言上,生动、泼辣、粗犷、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表现力。综观“五四”白话文运动,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的词汇资源、语法结构,在语言、文字、思想等多层面展开。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读《自相矛盾》,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