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0课 活动课: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件
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变化;培养学生用数字、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进行采访或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们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
导入新课
服饰的变化
新课探究
饮食的变化
有一位开国上将,每月工资400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5个月的工资。上将的秘书撰文说:“司令级别高,有些补助,当时叫特供,一个月4斤猪肉,4斤黄豆。司令有4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半夜里吵着要吃的”。
——《建国初期上将们的生活——高薪却刚好温饱》
“吃饱肚子成奢望”
改革开放前
粮票
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
“绿色年代”
改革开放后
材料一: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材料二:
相关链接
住房的改善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有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近一半城镇居民无房可住。如今,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高达40.8平方米,套户比高达1.13。
相关链接
交通工具的变迁
爸爸的时代
我的时代
恩格尔系数, 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
家庭收入的变化
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分配工作,“铁饭碗”,大锅饭,公费医疗。
改革开放后:
持证上岗、公开招聘、医疗养老保险。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化才刚刚开始,变化还在继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