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2课 心声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第七中学(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2课 心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28 09:3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州市第七中学学案
课题:《 12课 心声 》
学案编制人: 李静 课型:新学
【学习目标】
1、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2、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
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课前预习】
一、导入
大家以前学过《万卡》这篇小说吗?找同学讲一下万卡的故事。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围绕《万卡》会发生什么事情?(板书题目作者)。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词中加粗字注音。
棱角( ) 纸捻子( )发窘( ) 撇嘴( )祷告( )抽噎( )
2、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过 yǐn( ) 嘟 nang( ) 撒 jiāo( ) 咳 sòu( )
lǎn( )在怀里 毛毛 là là( )
【合作探究●释疑】
1、《心声》的作者是 ,主人公是 。小说的三要素是 。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请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讲一下?
场景: ── ── ── 。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 ) ( ) ( )
3、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⑴ 公开课前,
⑵ 回家路上,
⑶ 第二天放学后,
⑷ 公开课上,
4、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5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
6《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
心理变化:满意高兴→慌乱紧张→感动懊悔。
评价:
7、题目心声的含义是什么?
四、作业
读完本文,你最大的心声是什么?请以“心声”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情。
【课堂反馈】
(一)、选词填空
1、爷爷放下水烟袋,一把将京京 在怀里。(抱 拥 揽)
2、京京像个小狗似的 在他旁边。(蜷 蹲 坐)
3、他 了一口唾沫,把讲义举在面前。(吐 吞 咽)
4、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睛里 出来。(流 滴 涌)
(二)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京京?试举例说明。

一个老人的最后情感
出乎意料地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信很短,正文仅一句话:
5月16日是我的七十寿辰,盼你们三个能来老朽的寒舍小聚。
墨痕是我小学时代的启蒙老师,我没有理由不回去看望他老人家,何况又恰逢他的七十大寿呢。
墨痕老师信中提到“你们三个”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麻秆和锅肚。当年我们三个是墨痕老师最器重的学生,也是到目前为止从那个小山村里走出来的最光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都上过大学,之后都分配在县里工作。如今我是一个暂时不太出名而将来必定大名鼎鼎的作家,麻秆成了一个整天忙着向学生收取各种材料费或辅导费的高中教师,锅肚运气最好,当上了一个以吃喝玩乐为己任的局长。
我把墨痕老师来信的事通知了锅肚。锅 ( http: / / www.21cnjy.com )肚在电话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问我,老师为啥只给你写信呢 紧接着又莫名其妙地干笑了几声,提高了嗓门说:没问题,准时回去,给老师献一千块寿礼!
我又给麻秆拔了电话,并向他转述了锅肚对我说过的话。麻秆对回去看望老师没有异议,只是一而再再而三追问我:非得给老师送一千块寿礼吗
我们三个乘上一辆崭新的“奥迪”,那是锅肚的专车。也许是由于这个缘故,锅肚在我们赶往老家的一路上,总是牛气哄哄地大谈特谈他这几年工作如何出色,县里的大头头们对他又如何赏识之类的话题。麻秆则窝在一边不声不响,偶尔插两句嘴,也像放小屁似的,显得底气不足。
远远望见老家村落的时候,麻秆突然抖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手紧紧握住锅肚的胳膊,颤着声儿说:锅、锅、锅肚局长,咱们,咱们非要给老师送、送、送一千块寿礼吗
锅肚凝眼瞅了麻秆一阵子,又歪头扫了我一眼,打着哈欠说:得啦,我看这么办吧,我再多拿一千,两千块,算咱们三个共同给老师的礼钱,这样行了吧
麻秆乐得差一点拍了巴掌,连连点头:行啊行啊。停了一瞬,又柔情似水地说:“谢谢局长啦”。
我沉默不语。说老实话,我有点瞧不起麻秆,也有点瞧不起锅肚。
眼前是我们当年就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沟坎小学。我让司机停了车,走了下来。麻秆和锅肚不知我要搞什么名堂,先是坐着不动,过一会儿,也走了出来,各自面朝野地撒了一泡小尿。
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出发,我深深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懂得收集素材的重要性。事实上,我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收集创作素材。这是我积极主张回来看望墨痕老师的内在原因。同样道理也驱使我兴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
一切都跟童年的记忆相距甚远,这种反差使我心里不太好受,但同时也有了些兴奋:学校的操场凸凹不平,零零落落地生了些杂草;挂着一截锈铁轨的歪脖树,不知何年何月枯死了,以一种别扭的姿势,静止在那里,看不见一个学生,更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苍灰的校舍像个久病的老人,随时有倒下去的可能;几只麻雀从教室已经没有了玻璃的窗户“啾”的一声弹出来,一直弹进蒙蒙的天际……所有这些都将在我以后创作的小说里再现。
满头白发而又非常瘦弱的墨痕老师,见到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去学校看过了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又嗓音低沉地说了第二句话:校舍成了危房,学生已经停课两个多月了。
我没说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麻秆和锅肚也没说什么,都沉默着。
墨痕老师目光缓慢地从我们三个的脸上扫过,轻轻叹了一口气。
墨痕老师招待我们的是大饼子小葱拌豆腐。我们都很吃惊,之后又都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假装吃得很香,饭桌上的气氛很沉闷,也很压抑。
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坚决不收。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外,他再也没说一句话,只是连续不断地轻轻叹气。
两个多月后,我又收到墨痕老师的一封信,信中的话犹如利刃穿透了我的灵魂,让我脊背一阵阵发凉:
你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我早已病入膏肓……你们都是成年人了,我不能强迫一个成年人去关心他童年的摇篮……我只是为自己感到羞愧,我培养出了三个有出息的学生,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好人啊……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老朽( ) 气氛( ) 校舍( ) 膏肓( )
2. 为什么说我们三个是“最光宗耀祖的三个人尖尖”
3. “我兴冲冲地走进母校残破的大门”是为了

4. 文中对校园景象的描写非常细致,这样写的好处是

5. 墨痕老师做寿,其本意是什么
6. “有出息的人”和“好人”有什么区别
7. “临别时,锅肚掏出了两千块钱”,墨痕老师为什么坚决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