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七中学学案
课题:《隆中对》 第一课时
学案编制人: 课型:新学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明确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学习重点】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明确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陇亩( ) 倾颓( ) 猖獗( ) 存恤( ) 夷越( ) 北据汉沔( )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
(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染)
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躬( )耕陇亩 好( )为《梁父吟》
时人莫之许( )也 谓( )为信然
时先主屯( )新野 先主器( )之谓先主曰
此人可就见( ) 不可屈致( )也
凡( )三往 因屏人( )曰
汉室倾颓( ) 遂用猖獗( )
然志犹未已( ) 挟( )天子而令诸侯
此诚不可与争锋( )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也
利( )尽( )南海 此殆( )天所以资将军
高祖因之以成( )帝业 民殷( )国富而不知存恤
内修( )政理 箪食壶浆( )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解释: 。
自董卓已来 ,通“ ”。
【课堂学习】 【合作探究●释疑】
1、学生分成六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
先和同桌交流,如果还解决不了,稍后全班交流。
2、交流不懂的字词句。(形式:学生提出,学生解答,最后老师点评。)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作答。(课下注释上重点字词)
4.翻译下列句子。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知识拓展
有关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对策”的内容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中也有相关描述,根据自己的积累,谈谈有关诸葛亮或刘备的故事。
【文海拾贝】
《三国演义》中诗词的特点是文士气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且大部分为怀古诗,整部小说的中的诗真正关系到故事整体发展的是“三顾茅庐”那段刘备所听到的几首诗。这些诗不仅间接反映卧 龙先生高洁品行,还显示他的胸中大志和不凡抱负。
(一)
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
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此首为隆中农人所唱,乃孔明所做。其诗全篇直白易懂,颇有两汉之风。诗中将地比作棋局,世人比作棋子,比喻不见有多新奇。讲的就是世人为名利忙碌。“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是对此中人的规劝。全篇关键就突出在最后两句。孔明自己就是南阳的“高士”,而他不愿意混迹于乱世,他有他自己高洁的生活。其实我们都知道孔明绝非甘心做一隐士,做隐士乃是自己以退为进的办法。孔明之所以为千古文人义士所敬仰,就是在于他和刘备的一番作秀成就了千古君臣的完美典范。从此也不知有多少高人隐士高卧林下,等待明主想请。然后等着功成名就后在回隆中做隐士,挂冠南山,笑傲风月。有时想想这种情怀真有点好笑。殊不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而其有时候作秀一次就够了。再打个不恰当比喻,即妓女出来卖,还想得一个牌坊。文人想功名,却又要保持清高的姿态。
(二)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
吾皇提剑清寰海,创业垂基四百载;桓灵季业火德衰,奸臣贼子调鼎鼐。青蛇飞下御座傍,又见妖虹降玉堂;群盗四方如蚁聚,奸雄百辈皆鹰扬,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这首诗是石广元和孟公威所歌。老实说这两篇放在文中看来着实有些可笑。两首怎么看都是唐人风骨,放到三国时实有点不伦不类。不过好在三国也是豪放尚武的年代,所以看起来还不是太别扭。这前一篇看来罗贯中有点偷懒,可以说就是把李白的《梁父吟》抄抄改改。孔明自比管、乐,但诗中讲的却是姜尚和郦食期。这两首前一首是写胸中抱负,后一首则写隐居之乐。两首诗依然是孔明隐居时的写照,这里不加细述。
(三)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然后看诸葛均所读之作。这首恐怕才是孔明心中的真实写照。孔明之所以隐居乃是静观天时,等待明主。我们读至此处,对卧龙已有较准确的认识了。
(四)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
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刘备二顾茅庐离开时又听到孔明岳父黄承彦所诵孔明《梁父吟》一篇。此诗表面写风雪,但仔细读之有何尝没有寄托之意。漫天风雪,玉龙翻斗,讲的难道不是乱世之中诸侯割据的局面吗?如“仰面观火虚”一句就有此暗示,按五行之说汉属火。“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言下之意此时作者自己只能隐居于此,静观天下之变。出山之意已是拳拳。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