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七中学学案
课题:《 金色花 》
学案编制人 课型:新学
【学习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匿笑”“沐浴”“祷告”“阴影”等词语的读音及意义;
2、品味文章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语言;
3、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走进作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莫克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完成以下加横线字词的注音
匿( )笑 祷( )告 沐浴( )( )
根据原文填空。
A、( )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
B、我暗暗地在那里( ),月一声儿不响。
C、我要( )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D、那棵树的( )落在你的头发与( )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E、“你到哪里去了”,你这( )?
【课堂学习】
整体把握:《金色花》让我们感受到了母子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正因为文中的孩子沐浴着母爱,因此他才会那么快乐那么活泼。爱是相互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象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合作探究●释疑】
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
2、诗中的孩子跟妈妈捉迷藏,表现了孩子对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3、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这是什么口吻?
【知识拓展】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 ( http: / / www.21cnjy.com )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课堂反馈】
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
2. 《金色花》结尾 “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
3. 课文所选的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参照这种写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达对父母的爱。
【文海拾贝】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 ”“回来啦。”“回去吧 ”“不,锄一会儿吧。”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⑥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