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黄帝的传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黄帝的传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9 23:1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黄帝的传说
教学目标
1.认识“帝、创”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能根据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传说中的黄帝为人类作出的贡献,学习黄帝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和不断发明创造、造福人类的精神。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帝、创”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会写“帝、传”等8个字,会写“传说、首领”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初步认识黄帝这个人物。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常说自己是中华儿女,也被称为“炎黄子孙”。那你们知道这里的“炎”和“黄”指的是谁吗?
生:我知道,是指炎帝和黄帝。
师:没错,很好!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板书“黄帝”,引导学生区别“黄帝”与“皇帝”的不同:
师:(在黑板上写下“黄帝”)同学们,这里写的是“黄帝”,它单指一个人,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以土得名,字轩辕。
(在黑板上写下“皇帝”)而这个“皇帝”,代指的是历史上的历代帝王。比如我们熟悉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生:老师,我明白了。“黄帝”是一个具体的人,而“皇帝”是一个职位,代表了很多不同的人。
师:非常好,你理解得很透彻。
3. 介绍黄帝:
师:黄帝,又称轩辕氏,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对我国的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据说他还发明了汉字,创立了中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老师,那黄帝和炎帝有什么关系呢?
师:好问题!炎帝和黄帝都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人物,他们分别代表了两个强大的部落。后来,他们的部落合并,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炎黄子孙”的来源。
师:不客气,同学们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4.课题导入。
同学们知道最早的车和最早的船是谁发明制造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告诉我们答案。
二 初读正音,随文识字
1. 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有不理解的字或词,请把它们圈起来。
(学生们开始自读课文)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生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是如何识记它们的。
生:我利用形声字规律来识记“创、按、材、供”,特别注意了“创、供”的读音。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我用形近字比较的方法来识记,比如“推”和“堆”,“尊”和“遵”,“材”和“才”。
师:这个方法也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我注意到了“待”是一个多音字。
师:很好,大家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2. 巩固生字,认读词语,理解词语: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词语。我会出示一些词语,然后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读它们,比如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师:我们先来试试指名读吧。
(学生们依次指名读词语)
师:接下来,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比如说,“推举”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同学能联系实际来解释?
生:推举就是大家选出一个人来做某件事,比如班干部。
师:很好,那“材料”呢?有没有同学能举个例子来说明?
生:比如我们做手工,就需要一些纸、剪刀等材料。
师:非常好。那“代替”呢?有谁能用表演的方式来解释一下?
生:我可以演一个妈妈不在家,我来代替她做饭的场景。
师:很棒,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同学们,请你们默读课文,并思考屏幕上出示的问题。
(1)黄帝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他的?
(2)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
(3)黄帝的发明创造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开始默读课文)
师:请大家注意默读的要求,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地读,也不能用手指着读。
2. 讨论交流。
(1)黄帝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他的?
师:好,我们来讨论第一个问题。谁来告诉我,黄帝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他的?
生:课文中说,相传五六千年前,有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轩辕。他有很多创造发明,深受人们爱戴。大家推举他统领部落联盟,尊称他为“黄帝”。
师:很好。那你们能理解“部落”和“联盟”这两个词吗?
生:部落是指一个族群的居住区,而联盟则是几个部落联合起来形成的更大的组织。
师:对,很棒的解释。那黄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他是一个有很多创造发明,深受人们爱戴的人。
(2)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课文中讲了两个小故事,有谁能告诉我们是关于什么的?
生:讲的是黄帝造车和造船的故事。
(3)黄帝的发明创造的意义是什么?
师:最后一个问题,黄帝的发明创造有什么意义?
生:车和船的发明使水陆交通得到了发展,为人们相互往来提供了便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改变。
师:非常正确。通过这些发明创造,我们可以看出黄帝对古代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
四 指导书写,布置作业
1.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帝、传、忽、启、由、理、段、通”,先指名读,再开火车认读。
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汉字。我会先指名让几位同学来读出这些字,然后我们再用“开火车”的方式进行认读。
(师依次点名几位学生分别读出“帝、传、忽、启、由、理、段、通”)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用“开火车”的方式来认读这些字。
(学生们依次快速读出这些字,模仿火车行驶的声音)
2. 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师:现在,请大家观察这些要求会写的字,有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生:它们都是汉字。
师:是的,这些都是汉字。还有其他发现吗?比如字形结构上的相似点?
生:它们都是合体字。
师:对,很好。这些都是合体字,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合而成的。
(2)交流发现。
师:你们还发现了哪些字有相似的部分或结构?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帝”和“传”都有“亻”(人旁)。
生:“理”和“段”都有“王”字旁。
师:很棒,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3. 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师:现在我会示范如何书写这些字,同时指出一些书写的要点。
(师逐一范写这些字,并提示书写要点)
4. 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写完一个后对照范字点评,再书写。
师:现在轮到你们自己来写了。请拿出你们的描红本,开始练习。我会在教室里巡视,写完一个字后可以对照范字自我点评,然后再写下一个字。
(学生开始描红练习,师巡视指导)
5. 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师:我看了大家的书写,有些人写得非常好,我会展示几个优秀的书写示例。同时,也有一些书写上的问题,我会指出来并给予纠正。
(师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并表扬,同时指出问题书写示例并给出改进建议)
6.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师:今天的作业是抄写学习的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借助提示,按照一定的顺序复述这个传说故事。
2.知道黄帝是怎样发明车、船的,感受传说故事的神奇,并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一 聚焦“造车”,感受神奇
1.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开火车读。
师:现在让我们来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词语。我会指名让几位同学来读这些词语,然后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来继续读。
(师依次点名几位学生分别读出词语,然后全班同学轮流快速读出这些词语)
(2)听写“黄帝、传说、忽然、启发、自由、道理、一段木头、交通”这8个词语。
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我将会念出一些词语,你们需要听写下来。
(师念出词语,学生听写)
(3)黄帝是怎样发明创造车的?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小故事。
师:现在,我们要学习关于黄帝的第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黄帝是如何发明创造车的。
2. 默读第一个小故事,梳理黄帝造车的具体过程。
(1)默读小故事,指导学生画出这一年夏天黄帝看到了什么。
出示:有一年夏天,黄帝正在干活,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他头上的草帽吹掉了。草帽是圆的,掉到地上后向前滚出了很远。
小结:圆草帽滚动。
(2)黄帝当时由看到的想到了什么?
出示:这件事给了黄帝启发,他想,如果做个架子,再装上像草帽一样能滚动的东西,就可以用来搬运物品了。
小结:架子装上能滚动的东西,能搬运物品。
(3)黄帝是怎样做的?
出示:于是,他号召部落民众,按照设想找来需要的材料,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把车造了出来,样子就像现在的独轮手推车。
①“试了一次又一次”说明了什么?(试验的次数多,说明造车很不容易。)
②“终于”说明了什么?(说明试验时间很长,造车的过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难。)
③展示独轮手推车的样子。
小结:试了多次,造出独轮手推车。
(4)说一说: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后来,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发明了双轮车,又驯服了牛和马,用它们来代替人拉车,出远门、搬运东西方便多了。
小结:发明双轮车,用牛马代替人拉,方便多了。
3. 梳理流程图。
梳理:独轮车——双轮车——用牛和马拉车——出行、运货更便捷。
4. 指导学生按提示图讲述车的发明过程。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图来讲述车的发明过程。可以从独轮车的发明开始,然后讲到双轮车的发明,最后讲到用牛和马拉车,以及这些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二 聚焦“造船”,感受神奇
1. 默读小故事,分别画出黄帝在造船过程中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师:同学们,请默读小故事,同时用笔画出黄帝在造船过程中看到的事物、他的想法、他采取的行动以及最终的结果。
(学生开始默读故事并做标记)
2.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指导,并梳理出流程图。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你们找到的信息。我们可以一起梳理出一个流程图,展示黄帝造船的过程。
生:黄帝看到河流很宽,想过河但是没有桥。
师:很好,这是黄帝看到的情境。接下来他有什么想法?
生:黄帝想到可以利用水中的浮力来造一艘船。
师:对,黄帝的思考是船的发明关键。那么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黄帝指挥大家砍伐树木,把它们挖空,然后放到水里做成了船。
师:很棒,这就是黄帝的行动。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生:人们利用这些船成功地渡过了河流,出行变得更加方便。
师:非常好,这就是黄帝智慧的结晶。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一张流程图。
(师生共同完成流程图的制作)
3. 指导学生按流程图讲述这个小故事。
师:现在我们按照流程图来一起讲述这个小故事。
(师引导生依次讲述黄帝看到河流、思考如何过河、指挥大家造船、成功渡河的过程)
师: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黄帝是一个非常有智慧和创造力的领袖。他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当时的问题,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复述故事,感受神奇
1. 朗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朗读课文。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
2. 出示提示图,要求学生讲述整个故事。
(1)自己先在小组内试讲。
师:接下来,我们将分小组进行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先在组内试讲故事,根据提示图来讲述黄帝发明创造的整个过程。
(学生们在小组内练习讲述故事)
(2)推荐代表在班内讲述故事。
师:现在,每个小组请选出一位代表来到前面,向全班同学讲述这个故事。我们来听听看,哪位同学能够把故事讲得最生动、最完整。
(各小组代表依次前来讲述故事)
3. 拓展阅读。
关于黄帝的传说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黄帝的故事读一读,了解这位传奇人物。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只是关于黄帝的一小部分故事。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课外的时间,自己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一些关于黄帝的资料,读一读更多关于他的故事,这样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的传奇人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图片和视频导入,激发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对生动活泼的图片、视频非常感兴趣。我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出示了“黄帝陵”的图片和祭祀视频,让学生对黄帝这个“人文始祖”一下子就有了亲近感。
2.注重扶放结合,注重自主学习。这篇文章的内容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指导学生梳理出第一个故事中造车的思路图,对于第二个小故事,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梳理出黄帝造船的思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