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戊戌变法(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戊戌变法(1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0-28 14:3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①掌握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②理解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③认识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感受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旧知链接】 代表: 中央:奕?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口号:自强 求富
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自主学习自学检查
各小组交叉检查学案及教材笔记教材自学笔记核对 ①戊戌变法原因:教材32页第一段 ②变法目的:变法图强 挽救民族危机
③领导人物:康有为 梁启超
④创办报刊名称:《万国公报》教材自学笔记核对①戊戌变法时间:1898年6月—9月
②领导人:康有为 梁启超
③内容:教材33页第三段大字
④失败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速 记 戊戌变法内容:
①政治方面 ②经济方面
③文化方面 ④军事方面成果展示 ①政治方面: 改革
②经济方面 :鼓励
③文化方面 : 开办
④军事方面: 训练戊戌变法内容:补充讲解知识点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作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补充讲解知识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①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②变法没有发到人民群众
③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④袁世凯告密变法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合作探究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逃往国外,而谭嗣同则不愿离开,如何看待康有为、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不同的态度?谭嗣同:
为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而献出宝贵生命,他用自己的鲜血换取了民心梁启超:
为保存变法的有生力量而外逃,继续组织变法,有望他日东山再起合作探究答案变法的主要内容重点突破戊戌变法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 材料一 百日维新的过程中,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
除了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大多对新政或明或
暗的抵制。
材料二 慈禧太后在变法开始后不久,就要求光绪皇帝
凡是任命高级官吏必须首先征得她的同意。
材料二 在百日维新的103天里,光绪帝先后发出变法
诏令、谕旨达180件。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曾评价道:“规模
太大……包揽太多……举措太大。” 难点突破变法失败的原因课堂小结爱国
救亡

政治
运动 思想
解放
运动 课堂延伸 身处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我们,能够从一百多年前
的那场变法中感悟到些什么?我们今天又该怎样继续
推进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