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高考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邵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高考班)(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20 05:59:39

文档简介

2024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024年3月23日-24日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下图是“非洲人类大陆图的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乙地区人口呈带状分布,其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交通 C. 河流 D. 土壤
2.①②③④四地在图中都不位于人类大陆地区,其原因主要是( )
A.①是纬度较高 B.②是热带雨林
C.③是海洋分布 D.④是地势较低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3~4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备注:户籍人口指公民已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常住人口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指半年以上)的人口。
3. 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放宽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4.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 GDP 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商业、居住、工业用地面积的空间变化,完成5~6题。
5.图中曲线①②③对应的用地类型分别是 ( )
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B.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C.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6.该城市市中心三种用地面积均较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地租高 B.环境质量差 C.历史悠久 D.地势起伏大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7~8题。
第 2 页 共 8 页
7.“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为( )
A.沙漠广布 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 D.河、湖众多
8.“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cm,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 D.防御冬季的风沙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面为城市某小区传统雨水排放模式图(图1)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图(图2)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10.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 增加土壤侵蚀 ② 补充地下水 ③ 延长径流汇聚时间
④ 解决城市洪灾 ⑤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第 3 页 共 8 页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Ⅰ所对应的右图中城市化阶段是 ( )
A. a阶段 B. b阶段 C. c阶段 D.无法确定
12.下列属于图中阶段Ⅰ产生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 )
A.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B.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等问题 D.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3.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Ⅱ的主要表现叙述错误的是 ( )
A.大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B.大城市中心区失业率增高、人口萎缩
C.整个国家或地区城市人口比重下降
D.城镇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城市面积不断增加
下图示意某国家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占比情况,1950—2020年该国人口净增长2亿多人,年增长率达到1.13%。1946—1964年该国出现了第一次“婴儿潮”(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据此完成14~16题。
14.第一次婴儿潮后该国未再出现婴儿潮,其主要原因是 ( )
A.育龄人口数量减少 B.人口年龄结构老化
C.育龄妇女生育率低 D.出生婴儿死亡率高
第 4 页 共 8 页
15.1970年后该国18~44岁人口比重始终高于其他年龄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迁移率 B.人口迁彩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增长惯性
16.该国可能是 ( )
A. 印度 B. 德国 C. 巴西 D. 美国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据此完成17~18题。
17.上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
A.旅游和物流 B.工业和教育 C.仓储和行政 D.商业和住宅
18.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交通 C. 气候 D.人均消费水平
2020年,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制定出台了《常住户口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户口规定》),实现“零门槛”落户和户籍转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随打工者迁入城市入学(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9~20题。
第 5 页 共 8 页
19.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将会 ( )
A.拉大城乡发展差距 B.缓解城市老龄化进程
C.吸引各地人才流入 D.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20.该省新《户口规定》的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B.提高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
C.提升城市教育水平 D.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各省市城市人口增长率差异较大。图为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图。
(1)描述江苏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特征。(4分)
(2)推测盐城等三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4分)
(3)说出大量人口迁人对苏州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分)
第 6 页 共 8页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从城镇化的一般规律看,城镇人口比例高于70%为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到2020年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87.5%,下表示意2000~2020年北京市城镇人口比例与产业结构变化。
年份 城镇人口比例 (%) 产业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0 77.5 2.5 32.7 64.8
2005 83.6 1.4 30.9 67.7
2010 85.9 0.8 21.6 77.6
2015 86.5 0.6 17.8 81.6
2020 87.5 0.4 15.8 83.8
(1) 根据上表,说出北京市 2000-2020年人口和产业两方面的变化。(4分)
(2)有专家认为,北京市应该快速推进城镇化。你是否同意专家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6分)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北京市房价迅速攀升,为降低生活成本,很多人选择定居河北省,涿州、固安、大厂、香河等地成为北京的“睡城”,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白天赶往北京市区上班,晚上回到河北的家中睡觉,呈现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上图为北京“睡城”分布图。
(3)分析以上地区成为北京“睡城”的原因。(4分)
第 7 页 共 8 页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20年热播扶贫大剧《山海情》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宁夏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从偏远山区异地搬迁到靠近银川的平原地区闽宁镇,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发展产业、治理生态,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绿水青山、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西海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材料二:地窝子,是剧中人们早期在宁夏平原的居住方式,地窝子控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1)简述西海固群众移民的原因。(6分)
(2)移民初期当地采用地窝子的居住方式,据此推测该地区的气候特点。(4分)
(3)目前宁夏平原的地窝子逐渐消失的原因。(4分)
第 8 页 共 8 页2024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答案
1.C 2.B 3.B 4.D 5.A 6.C 7.B 8.A 9.C 10.B
11.B 12.C 13.D 14.C 15.B 16.D 17.D 18.A 19.B 20.A
21.(12分)
【答案】(1)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不均衡;
大多数城市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盐城、淮安、泰州城市人口增长率为负值。(4分)
【答案】(2)盐城等三市经济增长缓慢,对外来人口吸引力小;
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较快,就业机会多,盐城等三市外出务工、经商人数增多。(4分)
【答案】(3)有利影响:缓解劳动力短缺状况;促进第二、王产业发展,带动经济繁荣;有
助于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不利影响:给当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影响社会治安。(4分)
22.(14分)
【答案】(1)城镇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国内生产总值上升;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4分)
【答案】(2)不赞同。北京的城镇化水平较高;
北京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出现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城市病。(6分)
【答案】(3)距离北京较近;交通便利,与北京交通通达度高;
京津冀一体化给予很多优惠政策;
房价较低、生活成本低;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工资水平较北京低。(4分)
23.(14分)
【答案】(1)推力:原住地西海固地区位置偏远、地处山区对外交通不便、生态环境恶劣、
经济落后贫困;
拉力:迁入地闽宁镇靠近银川,政策大力扶持,就业机会更多收入水平更高,发展空间更
大。(6分)
【答案】(2)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多大风天气,风沙活动频繁;昼夜温差大。(4分)
【答案】(3)随着宁夏平原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植被覆盖率的提高,风沙天气减少;
当地在政府的扶贫政策影响下,经济水平的提高,居住方式大幅度改善;
地窝子的通风条件差,不利于人类长期居住。(4分)
{#{QQABSQQUogCAAoAAARgCAQkwCEMQkBGCAAoGABAIsAABy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