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20 08:11:35

文档简介

仁寿实验中学高2023级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起初苏美尔人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面下来,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最后图形符号被固定下来形成文字。这说明楔形文字( )
A. 与农业发展有关 B. 是欧洲文化的代表
C. 是最古老的文字 D. 极力追求表音功能
2. 佛教提出“四种姓者,皆悉平等”,认为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是对人民的欺诈。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婆罗门教式微,佛教得到了刹帝利、吠舍种姓阶层和底层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当时印度( )
A. 神学思想走向衰落 B. 佛教统治地位确立
C. 社会平等逐渐实现 D. 种姓制度遭到冲击
3. “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人的手指和脚趾合起来计算的,即20进位制。他们只用3个数字符号就能运算非常精确的天文历法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难题,这3个数字符号分别是圆点(表示1),一横(表示5),一个贝壳(表示0)。”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
A. 班图人 B. 玛雅人 C. 阿兹特克人 D. 印加人
4. 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 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5.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作为罗马法的杰作,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债权和抵押权六种,其中所有权为自物权,其余为他物权。此外,债也是物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法除了物权和债以外,还包括继承法。这充分体现了该法( )
A. 推崇公平公正 B. 侧重灵活简便
C. 注重实际应用 D. 强调与时俱进
6. 中世纪英国封君封臣解除关系要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正式归还象征骑士领地的木棍、羊茅植物或其他物品。这说明中世纪英国( )
A. 封君受制于封臣 B. 封建关系的契约性
C. 政权的更迭频繁 D. 宗教伦理影响教化
7. 有学者指出,古代世界的大多数帝国在观念上往往强调中央集权,在实践中则尽可能地实行地方分权,让地方保持基本自治,自主决定司法、公民权等事务,甚至允许某些城市一定时期内扩张自己的领土。只有在发生麻烦时,国王或总督才会出面干预。这一做法( )
A. 造成地方分裂势力恶性膨胀 B. 扩大了文明的区域
C. 适应了当时帝国治理的需要 D. 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8. 如图所示是某高一学生归纳的高丽王朝的统治措施,横线处填写的内容应该是( )
A. 发展庄园经济 B. 迁都平壤 C. 推行土地国有 D. 建立幕府
9. 中世纪后期英国农村的地租长期稳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不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租与土地产值之比,由最初的1:3发展到1:5甚至1:8。不论对农民还是领主,地租都逐渐成为无足轻重的部分。这一现象( )
A. 促进了国王统一事业的发展 B. 直接导致西欧封建制度瓦解
C. 造成了广大农民普遍贫困 D.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0. 一般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寻求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有学者对这一长期流行于中外学术界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扩张到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的程度。但也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自1299年建立以来,不断扩张,其扩张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确会对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商贸路线构成威胁,并使能够经过陆路通道到达西欧的东西方商品价格奇贵。这说明( )
A. 西方学术界垄断历史话语权 B. 学术争议因立场不同无法解决
C. 历史解释应进行多角度分析 D. 历史研究应尽可能多掌握史料
11. 16世纪初期,英国海盗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欧洲的东北方或西北方海域,他们几乎不去欧洲与美洲大陆往来的中心航道。这主要是因为( )
A 葡、西两国掌握海权优势 B. 英国航海技术十分落后
C. 欧洲商路与贸易中心转移 D. 英国受到价格革命冲击
12. 据统计,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二三百年里,尽管受到各种新病毒的影响,人口大量死亡,但是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并未减少。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约为5.4亿;到1750年前后,约为7.2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人口的迁徙 B. 物种交换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C. 价格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D. 殖民扩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
13.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将世界解释为“永恒的几何学家”所制造的一部机器,“所有事件必然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启蒙学者( )
A. 专注技术发明 B. 关注产业革命 C. 重视实验方法 D. 探索社会规律
14.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 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 B. 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 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 D. 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15. 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因而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背离广大农民的利益 B.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 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 D. 加深了对农民剥削
16. 如表是1601—1700年英格兰精英人物职业初始兴趣的转移(部分)(单位:百分比),表中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初始兴趣分类 年份
1601~1625 1626~1650 1651~1675 1676~1700
牧师 37.2 30.1 19.5 13.2
律师 25.3 25.8 27.8 21.0
科学家 12.8 282 31.4 27.6
A. 经济环境的影响 B. 主流文化的变动
C. 宗教信仰的否定 D. 启蒙运动的开展
二、非选择题
17.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荒,有时甚至因此饥饿而死人。……1347年,当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盆地,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染病,这通常会让60%至70%的患者死亡。……14世纪的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标准也许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
——摘编自(美)齐格勒《新全球史》、(美)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材料二
材料三有人估计,自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1644)的72年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诸国由于贸易关系输入中国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万历年间,全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两以上。白银大量进入国家财政的领域,改变了明清时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至于它对对推动商业发展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十六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中国历史》、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社会经济遭受冲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材料二的两幅历史地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三大贸易区域的贸易形势。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流向中国与欧洲所引起社会变革。
18. 16至18世纪,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发展时代,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旧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接受了新教。”
——摘引自(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被高扬的“理性”旗帜,与上个世纪新物理学即牛顿力学的建立大有关系。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是它们的一个象征。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下,行星无一例外地做椭圆运动,人类可以准确地预言它们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它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
——摘引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启蒙运动成为众多中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成果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列举如下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 伍启元 黄山书社
《文艺复兴人》 (美)罗伯特·戴维斯 (美)贝丝·琳达史密斯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法)勒费弗尔 商务印书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一位出生于15世纪的杰出科学家的代表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的科学研究对启蒙运动的影响,并谈谈您对“理性”的认识。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重要材料,在材料三中,您较为倾向于选择哪两部?请简要说出您选择的理由。
19.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仁寿实验中学高2023级历史学科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
1. 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起初苏美尔人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面下来,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最后图形符号被固定下来形成文字。这说明楔形文字( )
A. 与农业发展有关 B. 是欧洲文化的代表
C. 是最古老文字 D. 极力追求表音功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根据材料“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起初苏美尔人用图形将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面下来,后来图形越来越简单,最后图形符号被固定下来形成文字。”可知,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用猪、牛、马、羊、庄稼等各种事物刻画而成,这反映了楔形文字与当时的农业发展密切相关,A项正确;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化的代表,排除B项;楔形文字确实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但材料信息并未体现,排除C项;楔形文字具有象形文字的特征,具有表意功能,排除D项。故选A项。
2. 佛教提出“四种姓者,皆悉平等”,认为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是对人民的欺诈。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婆罗门教式微,佛教得到了刹帝利、吠舍种姓阶层和底层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当时印度( )
A. 神学思想走向衰落 B. 佛教统治地位确立
C. 社会平等逐渐实现 D. 种姓制度遭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印度)。根据材料“佛教提出‘四种姓者,皆悉平等’,认为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是对人民的欺诈。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婆罗门教势微,佛教得到了刹帝利、吠舍种姓阶层和底层人民的支持。”可知,佛教反对种姓制度,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影响扩大,种姓制度遭到冲击,D项正确;A项与古印度的历史史实不符,神学思想并没有衰落,且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并不反对神学思想,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佛教并没有在古印度确立统治地位,排除B项;社会平等逐渐实现,与古印度的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3. “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人的手指和脚趾合起来计算的,即20进位制。他们只用3个数字符号就能运算非常精确的天文历法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难题,这3个数字符号分别是圆点(表示1),一横(表示5),一个贝壳(表示0)。”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
A 班图人 B. 玛雅人 C. 阿兹特克人 D. 印加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玛雅文明。根据材料“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人的手指和脚趾合起来计算的,即20进位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玛雅人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也知道“零”的概念,B项正确;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都属于美洲文明的一部分,但是其文明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
4. 中世纪开始后的数百年间,亚里士多德已经被人们忘在脑后,尽管其希腊文原稿在拜占庭保存完好。但在750至900年间,所有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被译成阿拉伯文,其中一些直接译自希腊文,一些由古叙利亚文转译。之后,他的著作又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几乎所有著作都有了拉丁文译本,并闻名于西方世界,而最大的翻译中心是西班牙的托莱多。上述材料旨在说明( )
A.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 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
C.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
D. 希腊字母演化到拉丁字母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伊斯兰文明保留了大量古希腊文献,后逐渐转译为其他语言流传,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西方文明,B项正确;“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旨在说明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排除A项;材料旨在说明西方文明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受惠于伊斯兰文明,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强调伊斯兰文明推动西方文明的传承,希腊字母演化过程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5.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作为罗马法的杰作,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对物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它将物权分为所有权、役权、地上权、永佃权、债权和抵押权六种,其中所有权为自物权,其余为他物权。此外,债也是物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法除了物权和债以外,还包括继承法。这充分体现了该法( )
A. 推崇公平公正 B. 侧重灵活简便
C. 注重实际应用 D. 强调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罗马法对于物权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不但分为六种物权,而且还将其分为自物权和他物权,此外还包括了债和继承法,这重分体现了罗马法注重实际应用,将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规定,C项正确;材料涉及罗马法的内容保罗万象,但据此不能说明其推崇公平公正,排除A项;材料涉及罗马法内容丰富,并不简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罗马法伴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6. 中世纪英国封君封臣解除关系要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正式归还象征骑士领地的木棍、羊茅植物或其他物品。这说明中世纪英国( )
A. 封君受制于封臣 B. 封建关系的契约性
C. 政权的更迭频繁 D. 宗教伦理影响教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依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英国封君封臣解除关系要举行一个正式的仪式,还需归还象征骑士领地的物品,体现了封君封臣关系的契约性,B项正确;封君封臣解除关系的仪式并不能反映封君受制于封臣,排除A项;材料所述仪式不涉及政权更迭,排除C项;D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D项。故选B项。
7. 有学者指出,古代世界的大多数帝国在观念上往往强调中央集权,在实践中则尽可能地实行地方分权,让地方保持基本自治,自主决定司法、公民权等事务,甚至允许某些城市一定时期内扩张自己的领土。只有在发生麻烦时,国王或总督才会出面干预。这一做法( )
A. 造成地方分裂势力恶性膨胀 B. 扩大了文明的区域
C. 适应了当时帝国治理的需要 D. 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材料中的措施可以减少中央与地方的冲突,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和决定权,因地制宜,尊重地方风俗,有助于缓和矛盾,适应了当时帝国治理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做法不一定导致地方分裂势力恶性膨胀,排除A项;材料强调帝国内统治,和文明区域的扩大无关,排除B项;古代世界帝国并非实行民主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8. 如图所示是某高一学生归纳的高丽王朝的统治措施,横线处填写的内容应该是( )
A. 发展庄园经济 B. 迁都平壤 C. 推行土地国有 D. 建立幕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高丽王朝的统治措施。根据材料“高丽王朝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丽王朝仿效中国唐朝制度,除材料中所述措施之外,还推行土地国有,C项正确;发展庄园经济、建立幕府与中世纪日本有关,与高丽王朝无关,排除A项和D项;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排除B项。故选C项。
9. 中世纪后期英国农村的地租长期稳定的时间里保持基本不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地租与土地产值之比,由最初的1:3发展到1:5甚至1:8。不论对农民还是领主,地租都逐渐成为无足轻重的部分。这一现象( )
A. 促进了国王统一事业的发展 B. 直接导致西欧封建制度瓦解
C. 造成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贫困 D.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后期(英国)。根据材料“地租与土地产值之比,由最初的1:3发展到1:5甚至1:8。不论对农民还是领主,地租都逐渐成为无足轻重的部分”可知,英国地租逐渐变得不重要,土地产值愈加重要,一定程度上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项正确;A项是无关项,材料不涉及国王统一,排除A项;B项说法片面,英国地租与土地产值之比的变化不会直接导致西欧封建制度瓦解,排除B项;C项说法夸大其词,排除C项。故选D项。
10. 一般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寻求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有学者对这一长期流行于中外学术界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扩张到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的程度。但也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自1299年建立以来,不断扩张,其扩张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确会对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商贸路线构成威胁,并使能够经过陆路通道到达西欧的东西方商品价格奇贵。这说明( )
A. 西方学术界垄断历史话语权 B. 学术争议因立场不同无法解决
C. 历史解释应进行多角度分析 D. 历史研究应尽可能多掌握史料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16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有学者对这一长期流行于中外学术界的看法提出质疑……但也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的确会对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商贸路线构成威胁,并使能够经过陆路通道到达西欧的东西方商品价格奇贵”可知,关于奥斯曼帝国建立阻断商路,促进新航路开辟的事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说明与论证,提出自己的观点,说明历史解释应进行多角度分析,C项正确;材料中信息,没有体现西方学术界垄断历史话语权,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西方学术界的话语权问题,排除A项;学术争议因立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无法解决”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分析论证的必要性,没有强调多掌握史料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1. 16世纪初期,英国海盗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欧洲的东北方或西北方海域,他们几乎不去欧洲与美洲大陆往来的中心航道。这主要是因为( )
A. 葡、西两国掌握海权优势 B. 英国航海技术十分落后
C. 欧洲商路与贸易中心转移 D. 英国受到价格革命冲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欧早期海上霸权。根据材料“16世纪初期,英国海盗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欧洲的东北方或西北方海域,他们几乎不去欧洲与美洲大陆往来的中心航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葡、西两国最早开始新航路开辟,控制了欧洲与美洲大陆往来的中心航道,因而英国海盗只能在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活动,A项正确;当时英国航海技术有所发展,并不落后,排除B项;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不是造成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价格革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2. 据统计,在新航路开辟后的二三百年里,尽管受到各种新病毒的影响,人口大量死亡,但是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并未减少。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约为5.4亿;到1750年前后,约为7.2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人口的迁徙 B. 物种交换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C. 价格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 D. 殖民扩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世界)。根据材料“1600年前后,世界人口约为5.4亿;到1750年前后,约为7.2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换,物种交换有促进了生产力进步,导致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大幅度增长,B项正确;“人口的迁徙”并不能增加人口数量,排除A项;价格革命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与人口增加关系不大,排除C项;殖民扩张传播先进生产技术,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
13. 启蒙运动时期的学者将世界解释为“永恒的几何学家”所制造的一部机器,“所有事件必然联系在一起”。这表明启蒙学者( )
A. 专注技术发明 B. 关注产业革命 C. 重视实验方法 D. 探索社会规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根据材料中的“机器”“必然联系”等信息可知,启蒙学者认为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这是对社会规律的探索,D项正确;材料反映启蒙学者在探索社会规律,而非进行技术发明,排除A项;材料借用机器来探寻社会发展规律,并不是关注产业革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启蒙学者探讨社会规律使用的方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4. 17世纪英国革命的参与者并没有把该事件当成“革命”,通常是称作“清教运动”或“内战”,革命在当时有“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之意。18世纪法国革命的参与者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革命成了天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这主要是因为
A. 革命造成社会动荡减小 B. 工业革命发展水平不同
C. 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 D. 宗教改革冲击天主教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革命在概念在17/18世纪有明显的差别。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不断发展,人民主权观念广泛传播,因此革命被赋予了正义、神圣的内涵,C项正确;革命造成的社会动荡较为明显,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候尚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B项;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 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因而在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 )
A. 背离广大农民的利益 B. 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C. 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 D. 加深了对农民剥削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1年(俄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农奴制改革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C项正确;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这符合农民的利益,排除A项;俄国农奴制改革是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封建制度有所触动,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农奴制改革对农民思想影响有限,不能体现对农民剥削的程度,并且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广大农奴,使得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农民的剥削,排除D项。故选C项。
16. 如表是1601—1700年英格兰精英人物职业初始兴趣的转移(部分)(单位:百分比),表中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初始兴趣分类 年份
1601~1625 1626~1650 1651~1675 1676~1700
牧师 37.2 30.1 19.5 13.2
律师 25.3 25.8 27.8 21.0
科学家 12.8 282 31.4 27.6
A. 经济环境的影响 B. 主流文化的变动
C. 宗教信仰的否定 D. 启蒙运动的开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601—1700年的英国。根据材料“1601—1700年英格兰精英人物职业初始兴趣的转移(部分)”可知,英格兰精英人物初始兴趣中想成为科学家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而想成为牧师的比重呈下降趋势,想成为律师的比重变化不大。结合所学可知,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仅通过英格兰精英人物职业初始兴趣的转移无法得出主流文化的变动,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宗教信仰的否定”表述错误,宗教改革并未否定民主对宗教的信仰,排除C项;启蒙运动发生于17至18世纪,是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荒,有时甚至因此饥饿而死人。……1347年,当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盆地,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染病,这通常会让60%至70%的患者死亡。……14世纪的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标准也许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
——摘编自(美)齐格勒《新全球史》、(美)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
材料二
材料三有人估计,自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1644)的72年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诸国由于贸易关系输入中国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万历年间,全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两以上。白银大量进入国家财政的领域,改变了明清时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至于它对对推动商业发展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十六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编《历史读本:中国历史》、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中古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依据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社会经济遭受冲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比较材料二的两幅历史地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三大贸易区域的贸易形势。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流向中国与欧洲所引起的社会变革。
【答案】(1)原因:世界“小冰河期”和“黑死病”肆虐造成欧洲人口锐减。
影响:货币型经济转变趋势加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领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财富需求增加;开拓新市场的意愿迫切。
(2)变化: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形成。
形势: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贸易—一欧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以及罪恶的“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葡萄牙贯通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贸易以及参与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
(3)中国:赋税制度变革;改变政府的运作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推动商业发展。
欧洲:价格革命;导致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世纪(欧洲)。
原因:根据材料“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荒,有时甚至因此饥饿而死人。……1347年,当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盆地,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染病,这通常会让60%至70%的患者死亡。”可知,世界“小冰河期”和“黑死病”肆虐造成欧洲人口锐减。
影响:根据材料“14世纪的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标准也许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可知,货币型经济转变趋势加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根据材料“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可知,封建领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财富需求增加,以及对开拓新市场的意愿迫切。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19世纪(欧洲)。
变化:根据材料“15——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形成等角度进行说明。
形势:根据材料“15——19世纪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在与阿拉伯商人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贸易——欧美之间的直接贸易以及罪恶的“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葡萄牙贯通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贸易以及参与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西班牙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等角度进行说明。
【小问3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中国)、16世纪(欧洲)。
中国:根据材料“万历年间,全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两以上。”可知,赋税制度变革;根据材料“白银大量进入国家财政的领域,改变了明清时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可知,改变政府的运作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根据材料“至于它对对推动商业发展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可知,推动商业发展。
欧洲:根据材料“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十六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价格革命;导致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等角度进行说明。
18. 16至18世纪,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启蒙运动发展的时代,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恩格斯说:“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旧世界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接受了新教。”
——摘引自(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被高扬的“理性”旗帜,与上个世纪新物理学即牛顿力学的建立大有关系。在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里,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理性和法则。万有引力定律是它们的一个象征。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下,行星无一例外地做椭圆运动,人类可以准确地预言它们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给当时的知识界以深刻的印象。它们相信,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
——摘引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三 启蒙运动成为众多中外学者研究的对象,成果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列举如下书目: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 伍启元 黄山书社
《文艺复兴人》 (美)罗伯特·戴维斯 (美)贝丝·琳达史密斯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法国革命史》 (法)勒费弗尔 商务印书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一位出生于15世纪的杰出科学家的代表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的科学研究对启蒙运动的影响,并谈谈您对“理性”的认识。
(3)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重要材料,在材料三中,您较为倾向于选择哪两部?请简要说出您选择的理由。
【答案】(1)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成就: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2)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
认识:理性,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
(3)选择《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启蒙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选择《文艺复兴人》,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选择《法国革命史》,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5世纪(欧洲)。
背景:根据材料“近代科学诞生的时代是世界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新航路的开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列举: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世纪(欧洲)。
影响:根据材料“启蒙运动中被高扬的‘理性’旗帜,与上个世纪新物理学即牛顿力学的建立大有关系。......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可知,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为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
认识:根据材料“不仅在物质世界有如此的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只要掌握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理性不仅是对待自然界的正确态度,而且应该是对待一切事物的恰当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理性,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等角度进行描述。
【小问3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18世纪(欧洲)。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理由是:启蒙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文艺复兴人》,理由是: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选择《法国革命史》,理由是: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
19.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把合众国的建立视为明证:启蒙时代的许多思想都是切实可行的……德国作家歌德(1749—1832年)曾经若有所思地对美国称道说:“美利坚,你的那个大陆胜过我们的这个旧大陆。”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合众国的成立践行了哪些启蒙思想。歌德为什么说美洲大陆胜过了旧大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1)思想:天赋人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答出2点即可,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取一)
理由:美国建立并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7年宪法。
走上民主共和道路,而在欧洲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
(2)示例一:论题: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
阐述: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小结:启蒙思想的引领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示例二:论题: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
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在独立战争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德国在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德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1875年的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将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欧美国家在巩固民主制度中普遍采取的策略。
示例三: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阐述: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先是进行限制王权的议会斗争,后又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经过克伦威尔的护国主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统治。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示例四:论题: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
阐述:英国通过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借助人民的支持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处死国王,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开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先河。
美国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于1776年发动独立战争,建立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国家独立,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利用巴士底狱起义发动大革命,利用人民革命的三次高潮,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后于1848年利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至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借助群众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第一小问践行的启蒙思想,结合美国的政治体制可得出,美国的成立践行了启蒙运动中的天赋人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思想。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当时欧美各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分析,当时的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了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7年宪法,而欧洲大陆仍然是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从“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并结合所学可拟定论题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其次,结合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如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后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和1830年七月王朝统治的确立。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最后,综上所述,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